民生保障
搜索文档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1027
山西证券· 2025-10-27 09:02
2025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一 研究早观点 资料来源:最闻 分析师: 李明阳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5050002 邮箱:limingyang@sxzq.com 【今日要点】 市场走势 资料来源:最闻 国内市场主要指数 | 指数 | | 收盘 | 涨跌幅% | | --- | --- | --- | --- | | 上证指数 | | 3,950.31 | 0.71 | | 深证成指 | | 13,289.18 | 2.02 | | 沪深 | 300 | 4,660.68 | 1.18 | | 中小板指 | | 8,139.58 | 1.81 | | 创业板指 | | 3,171.57 | 3.57 | | 科创 | 50 | 1,462.22 | 4.35 | 2019 年 2 月 21 日 星期四 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1 【山证宏观】高质量发展进入全面推进和提升期 【山证军工】光启技术(002625.SZ)2025 年三季报点评-营收净利快 速增长,持续突破产能瓶颈 研究早观点 【今日要点】 【山证宏观】高质量发展进入全面推进和提升期 郭瑞 0351-8686977 guo ...
国泰海通 · 晨报1027|十五五、海外策略、轻工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26 23:15
"十五五"规划宏观部署 - 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至23日召开,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外部形势判断更严峻,但强调国内经济韧性强、信心足 [2][3] - 科技创新目标由"追赶"转向"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追求领先地位 [4] -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强调先进制造业与优质服务业的双轮驱动 [5] - 需求侧的重要性大于供给侧,政策重心向需求侧与民生倾斜 [6] - 体制改革新增"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畅通循环 [6][7] - 民生保障位次提升,表述更趋精准,强调民生兜底和公平 [8] - 三季度经济压力增大已受重视,四季度增量政策有望落实 [9] 全球主要市场上市制度比较 - 财务标准上,美股最灵活,允许市值不低于2亿美元的企业上市,未盈利企业也可上市;港股次之,允许未盈利及特定行业无收入企业上市;A股最严,主板均要求盈利,创业板和科创板对未盈利企业设置更高准入条件 [13] - 公司架构上,美股对WVR和VIE架构包容度高;港股接纳WVR但设有多项要求,对VIE架构需满足财务测试及必要性证明;A股不允许VIE架构,对WVR架构接受有限且设置更严格的市值与营收限制 [14] - 上市效率上,美股审核流程短但中概股平均申请时长为404日;港股平均审核用时为307日;A股上市企业自IPO受理至上市平均用时为745日 [15] - 上市途径上,美股和港股除传统IPO外,还包括直接挂牌、SPAC上市等多种渠道;A股几乎完全依赖IPO路径 [15] 全球阔叶木材供需趋势 - 2023-2035年预计针叶浆、阔叶浆产能合计增长3600万吨,带动木材需求扩张1.36亿吨,其中超过90%增量需求来自中国和南美 [19] - 巴西桉木人工林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320万公顷增长至2023年的755万公顷,但2014-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仅0.9%,土地价格上涨制约新林营造 [19] - 2024年巴西阔叶木材价格与2000年相比增长接近200%,而同期全球平均阔叶木材价格涨幅仅约40% [19] - 中国广西桉木种植面积超过300万公顷,但2009年后亩产出现下降 [20] - 2015-2022年中国阔叶木片进口量从971万吨快速增长至1758万吨,进口均价高点在2022年达到212美元/吨,其后量价回落 [21] - 2025年1-7月,越南占中国木片进口来源的71%,其人工林面积474万公顷;澳大利亚占比17%,其阔叶木人工林面积73.9万公顷 [21]
国资亮“家底”,惠及民生底气更足
南方都市报· 2025-10-26 21:43
国有资产总体规模 - 截至2024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达401.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为109.4万亿元 [2] - 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达487.9万亿元,国有金融资本权益为33.9万亿元 [2] - 报告涵盖企业国有资产、金融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2] 报告制度的意义与目标 - 公布国有资产“家底”是落实人民所有权和强化人大监督职能的制度性安排 [2] - 系统性规范化的报告制度有助于倒逼管理部门强化基础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和优化资产布局 [3] - 国有资产管理的最终目标不仅是数字增长,更要让公民感受到共同财富带来的福祉 [3] 国有资本与民生福祉 -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通过股权分红等收益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直观体现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属性 [4] - 该举措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支撑,并以国有资本填补历史遗留的社保基金缺口,避免了增加税收或提高缴费率 [4] - 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并更多用于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有更大空间 [4]
国泰海通|宏观:“十五五”新图景:科技领先、内需提振——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学习体会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24 21:45
对会议精神的整体理解 - 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至23日召开,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阐述了发展环境判断、指导思想和13个重点领域的定位 [1][5] - 会议对外部形势的判断更为严峻,指出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但国内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判断依然积极 [1][6] - 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有所提高,相较于“十四五”时期,新增了“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大幅跃升的表述 [6] 外部形势与经济韧性 - 国际形势判断从“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为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增多,但国内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6] - 国内经济优势被充分肯定,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优势 [6] 科技创新战略转向 - 科技创新目标由“追赶”转向“领先”,强调“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更注重前沿和原始创新 [1][7] - 战略重点从应对“卡脖子”问题转向主动参与和引领科技产业竞争,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 制造业表述新增“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表明实体经济仍是根基,但强调发展先进制造 [1][7] - 服务业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为强调“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供给质量,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创新 [7] 需求侧管理与内需扩大 - 政策重心向需求侧倾斜,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去掉了“与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的表述 [8] - 未来提振和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服务消费,或置于更突出位置,强调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紧密结合 [8][10] 体制改革与市场畅通 - 体制改革方面新增“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与“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相配合 [2][8] - 9月国务院已批复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十五五”有望步入具体实施新阶段 [8] 对外开放与民生保障 - 对外开放篇章位次由第9位提升至第5位,新增“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的表述 [10] - 民生保障位次提升,政策定位更强调“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并从提高收入水平转向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更注重公平 [10] 当前经济形势与增量政策 - 会议讨论了当前经济形势,强调要“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表明三季度以来经济压力增大已受到重视 [11] - 预示四季度将落实增量政策以实现全年目标 [1][11]
第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简评:如何理解四中全会公报?
银河证券· 2025-10-23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20 - 23日,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肯定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高度评价“十四五”成就,也明确“十五五”面临风险挑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多方面优势更彰显 [1] - 政策定调上,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为先,提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先级,科技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是重点,扩内需、发展新需求是未来战略基点,大会首次在民生部分提及房地产,延续化债表态 [2] - 会议表述整体符合预期,十债收益率节后回落并在1.8 - 1.85%附近徘徊,会后短期债市收益率多震荡偏下,后续需观察中美贸易磋商情况和四季度宏观数据与全年GDP 5%目标差异,关注降准降息及公募费率新规落地可能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期回顾和当下形势判断 - 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未变,多方面优势更加彰显 [1] - 对比十九届五中全会,当时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指出“十三五”时期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变化,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变化 [5] 各个方向政策定调 -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为先,提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先级,经济转型中科技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是重中之重,扩内需、发展新需求是未来战略基点,大会首次在民生部分提及房地产,延续“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态 [2] - 具体政策包括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 [5] 债市影响 - 会议表述整体符合预期,十债收益率节后回落并在1.8 - 1.85%附近徘徊,历史经验显示会后短期债市收益率多震荡偏下,后续需观察中美贸易摩擦磋商情况,关注风险偏好变化及股债跷跷板演绎,跟踪四季度宏观数据与全年GDP 5%目标差异,关注降准降息的落地可能,此外需关注公募费率新规可能落地 [2]
四中全会强调: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一财经· 2025-10-23 17:40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 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 [1]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1] 民生保障与社会稳定 - 多渠道挖掘潜力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加大欠薪整治力度 [1] -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和受灾群众安置保障工作 [1] - 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1] 风险防控与社会治理 - 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1] - 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1]
大国五年丨“十四五”,改变你我生活
新华社· 2025-10-23 09:54
民生服务与基础设施 - 建设55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超过1.25亿居民 [7] - 超过95%的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物流从田间到餐桌更加畅通 [7]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 [13] -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 [32] - 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30] - 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30] 医疗健康与社会保障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达到125个,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4亿多人次 [11]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11] - 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较“十二五”时期每5年增长1岁 [13] 消费市场与商业发展 - 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到46.1% [9] - 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场景丰富多样 [9] 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 - 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8% [15] - 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职业教育供给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7] - 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 [17] 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95%,上市国产创新药是“十三五”时期的2.8倍 [24] - C919大飞机安全运送旅客超过300万人次,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接待中外旅客超过53万人次 [24][25] - 单台大型风电机组每转一圈可满足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用电 [25]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 [22]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谷物、肉类、花生、蔬菜、茶叶、水果等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22] - “十四五”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累计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 [23] 文化体育与公共服务 - 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云端化 [27] - 成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大国,电视大屏用户超10亿,网络视听用户达10.9亿,“村超”、“村歌”等群众文化活动活跃 [28] 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87.2%,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 [19] - “十四五”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全国2573个河湖水体列入国家清单,推出94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1] - 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 [32]
牢记嘱托答好民生“幸福卷”
陕西日报· 2025-10-23 08:22
就业保障与促进 -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密集举办多场综合类、专场、校园及网络直播招聘会,擦亮“乐业陕西 '就'在三秦”系列招聘品牌 [2] - 培育认定劳务品牌158个,累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近400万人,例如“汉中藤编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3] - 从2022年至今年8月,陕西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63.26万人,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4]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因地制宜构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例如西安市新城区长乐社区的“饭大爷”老年餐厅为老年人提供优惠就餐服务 [5] - 不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及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助浴、助医等多样化服务 [6] - 推行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让社区居民在楼底下、家门口享受方便实惠、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 [9] 托育服务与“一小”关怀 - 社区托育中心为上班族提供便利,解决孩子照料问题,例如西安市长缨东路社区的居民可将孩子送至社区托育中心 [9] - “一老一小”服务网进一步织牢织密,通过社区便民服务托住稳稳的幸福 [9] 医疗保障完善 - 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家庭共济,共济亲属范围扩大至参加基本医保的近亲属,提升政策便民实惠性 [10] - 落实全民医保参保计划,截至今年9月,全省基本医保参保3692.18万人,其中职工医保892.5万人、居民医保2799.68万人 [12] 住房与教育改善 -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使群众以低成本改善住房条件,例如安康市汉滨区搬迁群众仅出资1万元即可入住三室一厅新房 [10] -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落实“双减”政策等举措改善教育环境,例如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的教学设施得到提升 [11] 社会保障兜底 - 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12] -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底线 [11][12]
服务百姓温暖过冬!各地多举措应对降温 保障供热平稳与“菜篮子”供应
央视网· 2025-10-22 16:12
民生保障措施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启动保供煤发放 覆盖全旗1.4万余户居民 发放工作将持续至12月30日 [2][4] - 甘肃白银市因最低气温降至3℃而提前启动供暖 较往年提早12天 甘肃金昌市也于10月21日凌晨启动供暖 [6] - 甘肃供暖企业在各小区楼栋口安装电子平衡调节阀以解决管道流量不均问题 目前全省已有9个市州提前供暖 [6] 农业生产保障 - 河南安阳市滑县某蔬菜种植基地1300余亩芹菜进入采摘期 为应对降温天气正加紧采收 [8] - 当地通过抢收蔬菜和农技指导保障供应 每日新鲜采摘芹菜超过20万斤 [8]
湖北前三季度GDP增长6% 保持大省领先中部领跑态势
长江日报· 2025-10-22 15:06
总体经济增长 - 前三季度湖北省实现生产总值44875.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1] - GDP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个和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 [1] - 经济呈现均衡增长、持续向好、量质并进的态势 [1] 产业增加值 - 第一产业增加值3855.36亿元,增长3.2%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17072.96亿元,增长5.9%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23947.30亿元,增长6.5% [1] - 三次产业协同发力,共同支撑经济大盘稳定增长 [1] 农业生产 - 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 [1] -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重点农产品供应充足 [1] 工业生产 -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6.7% [2] - 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42.8%、24.0%、20.0% [2] 服务业发展 - 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1%,金融业增长5.1% [2] 投资与消费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5%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33.95亿元,增长5.2% [2] - 与以旧换新政策相关的家用电器、家具等商品销售增长迅速 [2]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达6176.9亿元,增长25.3%,其中出口增长30.8% [2] - 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五成 [2] 就业与收入 -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1.61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6元,同比增长5.3% [2]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