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浮动费率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从“规模为王”到“业绩说话”,公募基金行业将迎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5-08 21:31
行业规模与现状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发展27年 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规模超32万亿元 产品数量达1.26万只 [1] - 行业存在"旱涝保收"问题 产品收益与投资者回报脱节现象突出 [1] 费率改革核心措施 - 推行主动权益类基金浮动费率模式 业绩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3] - 新机制由固定管理费 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组成 与持有时长和收益率挂钩 [5]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 头部机构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产品不低于主动权益类新发数量的60% [4][5] 基金经理薪酬改革 - 考核体系调整 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三年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需降薪 [6] - 当前23.25%产品跑输基准超10个百分点 主动权益类比例达47.83%涉及1136位基金经理 [6][7] - 部分知名百亿基金经理产品近三年跑输基准超20个百分点 如张坤 葛兰等 [7] 业绩基准强化 - 明确每只基金业绩比较基准 杜绝风格漂移 已有超60只产品调整基准 [9][10] - 部分产品改用行业指数替代沪深300 使基准更匹配投资策略 [10] - 基准约束延伸至风险控制 持仓偏离时需重新审视策略 [1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浮动费率机制重新定义管理人与投资者关系 是产品供给侧深度优化 [4] - 改革将促进"良币驱逐劣币" 优秀产品更具竞争力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8][11] - 中长期有利于稳定市场风格 增强投资者信心 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11]
南方基金杨小松:积极探索浮动费率机制,共筑管理人与投资者共生共荣新生态
新浪基金· 2025-05-08 12:02
专题: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作者:南方基金总经理 杨小松 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聚焦 行业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提出了25条举措,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锚定方向。行动方案的 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的重要举措,不仅将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 本源,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还将更加突出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进一步提升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精准施策,浮动费率机制成高质量发展核心抓手 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用优化的费率模式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和业绩,强化利益共担机制,重新 定义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关系,并有望为行业带来以下正面导向: 一是强调长期投资,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对于持有一定期限以上的投资者通过费率优化设计来让利投 资者,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降低非理性操作,提升盈利体验。二是强调扶优限劣,以提升投资者获得 感为核心。根据投资者实际盈亏情况来对应收取不同费率,真正践行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三是 强调超额收益,考验专业化投研能力。管理费与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挂钩,引导基金管理人 ...
易方达基金:以投资者为本,探索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5-08 09:13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围绕公募基金行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建设一流投资机构、守牢风险底线等政策举措 [1] - 督促行业机构树牢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恪守信义义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综合能力 [1] - 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1] 浮动费率机制改革 - 目前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采用固定费率模式,按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 [2] - 2023年7月证监会启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提出在固定费率产品为主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 [2] - 2023年8月25日首批20只浮动管理费率产品获证监会注册批复,成立以来均平稳运行 [2] - 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根据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适用管理费率水平 [2] - 业绩表现符合同期基准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基准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基准适用升档费率 [2] 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 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 [3] - 引导行业机构严谨客观选用业绩比较基准,发挥其在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等方面的功能 [3]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约束,保障产品风格稳定性,帮助投资者评估基金业绩表现 [3] - 易方达基金将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3] 行业考核评价与权益投资 - 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与投资者利益更紧密绑定,重视中长期价值创造 [4] - 围绕"五篇金融大文章"、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新质生产力等方向持续布局主动权益基金和各类指数基金 [4] - 创新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4] 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 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推出含权中低波动型、资产配置型基金,完善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的产品谱系 [4] - 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打造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生态 [4] - 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实施顾问式客户服务转型,开展基金投顾业务,提升资产管理和综合财富管理能力 [4] 合规风控与金融文化 - 加强合规风控的主动性、前瞻性,保障业务规范稳健运行,守住风险底线 [4] - 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导向,弘扬和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5] - 发挥功能性,建设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公募基金行业,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