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交易

搜索文档
财报解读|电力市场化交易影响去年利润,两大核电公司如何应对电价波动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5-06 19:41
行业与公司表现 - 中国广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 16%达868 0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0 83%达108 14亿元 [1] - 中国核电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 09%达772 7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 38%至87 77亿元 [1] - 中国核电累计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 09%达2163 5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同比增长3 28%达2039 23亿千瓦时 [3] - 中国广核在运核电机组上网电量同比上升6 13%达2272 84亿千瓦时,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4 38% [3] 电力市场化交易影响 - 中国广核去年市场化电量比例约50 94%,平均市场电价同比下降约3 85%至0 3869元/千瓦时 [3] - 中国核电综合电价同比下降0 8%达0 416元/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综合电价同比下降12 81%至0 4203元/千瓦时 [4] - 中国核电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增长超42%达326 63亿千瓦时,占公司总上网电量比重16% [4] - 中国核电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大幅增长59 6%达216 99亿千瓦时,远高于核电入市16 88%的增幅 [4] 成本压力 - 中国广核销售电力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 85%达371 86亿元,增速显著高于该业务营收增速 [4] - 核燃料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乏燃料处置金等成本提高拖累了业绩增长 [4] 应对策略 - 中国广核将与电网等部门加大沟通,争取有利发电安排和更多的上网电量,力争今年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不低于近三年平均值 [6] - 中国广核推动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低碳交易体系,提高核电市场竞争力,今年共有22台核电机组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6] - 中国核电将高度关注电力市场政策和交易规则,持续改进电力交易策略,重点保证稳营收、降成本、增利润 [6] - 中国核电暂停在限电率高的省份收购项目,战略上侧重点由光伏向风电转移,西北地区向沿海省份转移 [1][6] 近期业绩与展望 - 中国广核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 07%至30 26亿元,市场化交易比例提升叠加平均市场化电价下降导致售电业务毛利下滑 [5] - 中国广核广东省外市场交易平均电价为0 37元/千瓦时,同比降约2分 [5]
中信博(688408):2025 年一季报点评:盈利能力维持稳定,在手订单增长显著
民生证券· 2025-05-03 17: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均下降 但盈利能力维持稳定 在手订单显著提升 跟踪支架有望受益于大基地项目起量和电力交易市场化 维持“推荐”评级 [1][2][3][4][5] 各部分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15.59亿元 同比-14.09% 环比-48.80% 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 同比-28.46% 环比-46.06% 扣非归母净利润1.00亿元 同比-29.64% 环比-47.85% [1] 盈利能力维持稳定 - 25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8.90%、6.83% 环比分别+1.74Pcts、-0.11Pcts 总体维持稳定 [2] - 25Q1期间费用率为12.31% 环比有所提升 主要由于公司海外市场开拓所致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44%、5.54%、3.07%、0.26% 分别环比提升1.09Pcts、3.23Pcts、0.62Pcts、0.62Pcts [2] 在手订单显著提升 - 截至公告披露日 公司在手订单合计74亿元 其中跟踪支架在手订单52亿元 占比70.27% 固定支架在手订单19亿元 占比25.68% 其他业务在手订单约3亿元 [3] - 与24年12月31日在手订单相比 公司总在手订单增长59.14% 跟踪支架在手订单增长48.57% [3] 跟踪支架有望受益于大基地项目起量+电力交易市场化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 中信博跟踪系统解决方案具备高风稳定性和智能保护模式 可保障项目运行安全 [4]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化交易 较固定支架跟踪系统最高可实现全年发电量收益增加约28.51% 提升沙戈荒光伏电站项目全生命周期收益率 国内跟踪支架渗透率或将提升 公司作为国内跟踪支架龙头有望受益 [4]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5 - 27年营收分别为106.18/122.00/140.0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6/10.55/12.77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3x/10x/8x 维持“推荐”评级 [5]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026|10,618|12,200|14,001| |增长率(%)|41.3|17.6|14.9|14.8|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632|816|1,055|1,277| |增长率(%)|83.0|29.2|29.2|21.0| |每股收益(元)|2.89|3.74|4.83|5.84| |PE|16|13|10|8| |PB|2.3|2.0|1.8|1.5| [7]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涵盖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 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经营效率指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 并给出2024A - 2027E各年度预测数据 [12][13]
上游不赚钱,2025年天合光能重点布局下游应用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5-01 18:09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802.82亿元同比下降29.20%归母净利润-34.43亿元同比下降162.25%扣非归母净利润-52.32亿元同比下降190.91%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3.2亿元 [1] - 系统解决方案和数字能源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约200亿元占总营收25%毛利率较高 [1][6] 业务转型 - 公司从光伏产品制造商向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由新任联席董事长高海纯领导 [1] - 2024年系统解决方案和数字能源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8.40%和54.93% [6] - 2025年计划实现系统解决方案与数字能源服务业务同比增幅不低于20% [7] 行业动态 - 2024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多晶硅价格降超39%硅片价格降超50%电池片价格降超30%组件价格降超29% [4] - 硅片业务毛利率最低晶科能源硅片业务毛利率-27.24%隆基绿能硅片业务毛利率-14.31% [3] - 136号文规定2025年4月30日和5月31日后新建光伏电站将进入市场化交易 [6] 经营策略 - 采取"适度一体化"策略动态调整外采与自产比例2024年外采硅片占比超一半 [3][4] - 2024年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计划从55/75/95GW提升至60/105/120GW保持上游产能配比适度 [5] - 延期15GW单晶项目至2026年投产以轻资产模式应对行业波动 [5] 下游业务 - 针对136号文开启组件与储能交付保障行动子公司天合富家启动抢装行动确保存量电站并网 [6] - 2025年一季度存货244亿元预计二季度抢装潮后大幅减少 [7] - 天合富家在手的存货电站约5GW其中80%以上已并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