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融资

搜索文档
1400亿元科创债密集发行,2%利率区间受热捧,未来一两年规模或翻倍
华夏时报· 2025-05-16 12:07
科创债政策与市场反应 -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多部门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2] - 政策发布一周内,85只科创债密集发行,总规模达1358亿元,涉及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生物医药等行业 [2] - 科创债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超60只为3年和5年期及以上,票面利率普遍在2%区间,认购倍数较高 [2] 发行主体与典型案例 - 交通银行担任首批36单科创债中8个项目的主承销商,募集资金投向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 [5] - 国泰海通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规模15亿元,票面利率2.55%,期限3+N年 [6] -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发行14亿元科创债,票面利率2%创中长期信用债新低,认购倍数达3.7倍 [7] 投资者偏好与市场动态 - 科创债因信用等级高、政策背书强,被机构视为"准无风险利率"投资品种,认购火爆 [4][8] - 银行理财、保险资金等长期配置型资金青睐科创债,认为其信用风险低且流动性良好 [10] - 部分科创债设置特殊条款,如回售、调整票面利率等,37只产品包含此类创新设计 [9] 未来市场展望 - 当前1400亿元发行规模难以满足需求,预计未来1-2年年发行量将突破3000亿元 [10] - 银行科创债偏"支持型",资金用途与特定项目挂钩;券商科创债偏"投资型",结构设计更市场化 [10][11] - 私募机构参与方式多样,包括信用底仓配置、信用挖掘等,差异化策略凸显 [12]
鼓励券商开展做市业务,上交所详解科创债新政,多项优化细节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5-15 17:18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升级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标志着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 [1] - 三大证券交易所配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首批科创债发行迎来"井喷"模式 [1] - 5月8日至15日,全市场19家企业成功发行31单科创债券,合计实际发行规模234.1亿元,计划发行规模395.15亿元 [1] - 11家券商首期科创债发行落定,实际发行规模超130亿元 [1] 上交所科创债发展情况 - 上交所2021年率先启动科创债券试点,2022年5月正式推出科创债券专项品种 [2] - 截至2025年5月9日,上交所累计发行科创债1.1万亿元,服务300余家企业 [2] - 中长期科创债占比超六成,2022-2024年年均增长率约75% [2] - 2024年上交所发行的5年期AAA级科创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比同期限普通债券低20个BP [4] 科创债发行主体与资金用途 - 上交所制度涵盖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和科创孵化四类企业 [4] - 《通知》新增金融机构作为科创债发行主体 [4] - 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创债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 [5] - 证券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比例应不低于70% [13] 做市机制与流动性提升 - 上交所推动做市商开展科创债做市报价服务,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券 [6] - 做市机制可提高科创债流动性,实现企业发行成本降低 [7] - 截至2025年4月底,科创债基准做市券共153只/3688亿元,2024年以来新纳入112只/2739亿元 [10] - 东方证券已为150余只科创债券提供做市报价服务 [12] 证券公司参与情况 - 证券公司发行科创债不占用中长期额度上限,募集资金可置换前12个月科创领域投资支出 [13] - 证券公司可将科创债发行资金出借给另类子公司使用,从事投资一级市场的科创项目和基金 [14] - 招商证券拟使用25亿元额度用于科技创新类债券、ETF及其他公募基金的做市及风险对冲服务业务 [12]
科创债“扩容”首批落地!12家券商抢发 177亿“创新资本”
新浪财经· 2025-05-09 11:04
科创债发行规模与主体 - 沪深交易所拟发行科创债总额达330.65亿元,其中上交所309.65亿元,深交所21亿元 [2] - 12家证券公司拟发行总额超177亿元科创债,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 [1] - 银行成为科创债发行主力军,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四家机构计划发行规模共计450亿元,占首批发行规模的67.31% [4] - 自《通知》发布以来,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累计公告发行科创债规模已超100亿元 [6] 募集资金用途 - 12家券商将不低于70%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通过股权、债券、基金等多元化投资形式实施 [1] - 招商证券计划募集50亿元,其中25亿元投入科技创新类债券、ETF及公募基金的做市与风险对冲服务 [1] - 银行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贷款,以支持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4] - 中国石化资本拟发行9亿元科创债,投资方向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科技型企业 [6] 政策支持与市场反应 - 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沪深北交易所同步配发《通知》提出细化支持措施 [2] - 上交所"三开门"服务热线咨询量激增,多家市场主体表示新政显著提升科创债融资吸引力 [2] - 建立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提高承销、做市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3] - 发行流程简化,融资效率提高,有助于提升科创领域的创新效率和活力 [6]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2年至2024年科创债券发行额分别为2717.40亿元、7589.35亿元和11910.74亿元,占同期信用债发行额比例分别为2.23%、5.93%和8.64%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债券已累计发行2.5万亿元,存量余额达1.8万亿元 [4] - 发行主体以传统行业、信用资质较好的国企为主 [4] - 多家民营企业参与科创债发行,如立讯精密、科大讯飞和牧原食品拟分别发行10亿元、8亿元和3亿元 [6] 专家观点与机构分析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的创设是推动科技创新融资方式多样化的重要举措 [3] - 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扩宽,契合券商在服务科创企业的资金需求,可提供全方位服务 [3] - 政策覆盖范围不仅包括科技创新企业,还涵盖股权投资机构,促进股权融资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良性互动 [5] - 新增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为证券公司提供充足资金来源,有助于向科创企业提供高质量全生命周期服务 [6]
刚刚,深圳传来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5-08 22:07
债券市场"科技板"试点启动 - 深圳率先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试点,立讯精密与深投控首发科创债,合计拟募资20亿元 [2] - 全国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注册规模合计180亿元 [2] - 东方富海已进入科创债注册通道,有望成为首批参与试点的民营创投机构之一 [2][6] 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融资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创新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融资支持 [4]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在银行间市场创新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 [4] 深圳企业参与科创债试点详情 - 立讯精密拟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优化负债结构、补充营运资金及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建设 [6] - 深投控拟发行合计1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期限为3年和10年,资金专项用于向旗下母基金出资,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半导体等科创领域 [6] - 深圳支持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6] 深圳推动科创债落地举措 - 深圳市委金融办会同相关部门召开动员座谈会,组织20余家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探讨债券市场建设 [8][9] - 深圳提出"四个一"目标,包括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储备重点项目、聚集中介机构,鼓励落地首批"科技板"债券项目 [9] - 深圳将持续完善科技金融生态,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债券发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9]
人民银行推出十项货币政策措施
中国证券报· 2025-05-08 05:33
货币政策措施 - 推出三大类共十项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 [1] - 数量型政策:降准0 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流动性约1万亿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 [1] -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0 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利率从1 5%降至1 4%,LPR预计同步下行0 1个百分点 [1] - 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工具并创设新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1] 利率调整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 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 75%降至1 5%,PSL利率从2 25%降至2% [2]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 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从2 85%降至2 6% [2] 再贷款额度调整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总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 [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信贷投放 [2]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支持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 [2] 资本市场支持工具 - 优化两项资本市场工具,合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总额度8000亿元 [2] - 互换便利参与机构从20家扩大至40家,质押品范围纳入港股和限售股 [4] - 回购增持再贷款期限从1年延至3年,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调至10%,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拟使用1800亿元增持股票 [4] - 支持汇金公司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提供充足再贷款 [4] 债券市场创新 - 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4] - 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5]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发行8年期、10年期债券 [5]
潘功胜: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中国经营报· 2025-05-07 23:17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将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相关部门已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 健全与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体系 [1] - 目前已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预计后续参与机构将继续增加 [1]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 人民银行将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措施分担违约风险 [2] - 该工具旨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8年、10年期)的科创债券融资 [2] - 风险分担工具借鉴了2018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 [1] 政策预期效果 - 债券市场"科技板"和风险分担工具将拓宽科技型企业尤其是股权投资机构的融资渠道 [2] - 政策有利于激发市场合力与信心 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2] - 将推动私募股权融资市场与股票发行交易市场形成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2]
机构积极申报科技创新债券,有创投机构已入场
搜狐财经· 2025-05-07 20:17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从丰富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若干举措 [1] - 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 [1] - 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扩募 [1] 市场参与情况 - 创投机构东方富海已申请试点科技创新债券,或成首批参与试点的民营投资机构之一 [1] - 东方富海此次申请试点科技创新债券金额可能在5亿元上下 [1] - 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初步统计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2] 债券市场"科技板"进展 - 央行完善了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健全了配套规则体系 [2] - 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2] - 风险分担工具可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更长期限债券如8年期、10年期 [2] 地方参与情况 - 深圳市委金融办会同相关部门召开债券市场"科技板"动员座谈会,鼓励辖区机构积极争取首批科技板债券项目 [3] - 参会的20余家机构代表表示已提前储备项目资源,将积极参与科技板债券的发行和投资 [3] - 机构对发行成本、规则指引、风险分担等问题格外关注 [3]
以K标识、实际形成单独板块!上交所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科创债融资制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9:57
科创债市场发展概况 - 2021年上交所率先开展科创债试点,四年后市场规模已达万亿元,服务千百家科创企业 [1] - 截至2025年3月末,上交所科创债基准做市券共146只/3486亿元,占全部基准做市信用债总规模57.8% [5] - 2022-2024年科创债年均增长率约75%,累计近300家企业发行规模超万亿元 [2]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从产品体系和配套机制两方面支持科创债发行 [1] - 上交所发布《通知》,扩大发行主体至五类(新增金融机构),要求70%募集资金投向科创领域 [2] - 明确城投企业不得利用科创债新增融资,确保"科技"含量 [2] - 审核时限缩短至10-15个工作日,建立"绿色通道"机制 [4] 发行主体与资金用途 - 发行主体涵盖科创企业类(如中国航天科技)、科创升级类(如河钢集团)、科创投资类(如深创投)、科创孵化类(如张江高科)及新增金融机构 [2][3] - 科创企业类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设备采购,科创升级类用于技术产业化,科创投资类用于投资各阶段科创企业,科创孵化类用于园区建设 [3] - 私募股权机构可通过科创债募资设立基金,实现"以募促投" [7] 产品特征与市场表现 - 发行期限以3-10年中长期为主,占全市场科创类债券总规模60% [4] - 上海国投发行15年期50亿元科创债,利率2.1%,投向集成电路等三大先导产业 [4] - 做市机制优化后,科创债信用利差持续压缩,流动性提升 [5] 市场参与动态 - 约10家证券公司拟发行超160亿元科创债 [6] - 招商证券等多机构已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准备发行 [6] -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计划通过科创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7] 未来发展方向 - 上交所将持续完善市场生态,覆盖更多科技企业 [7] - 深化产品创新,推动支持措施落地服务国家创新战略 [7]
刚刚,证监会发声!中概股回归、GP发行债券.....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07 15:29
今天( 5月 7日)9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 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 答记者问。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这场重磅新闻发布会上,有许多和股权投资行业相关的重要政策,我 们摘取重点并分析解读如下: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 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 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 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 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 据我们统计,近期各方 "发债"为基金募资的好消息接二连三,包括上海国投公司、广州金控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无锡产业 集团、浙江产兴股权投资、成都高科集团、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 在答记者问环节中,潘功胜表示,前期,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等部 门,积极准备推出债券市场 "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这三类市场 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 ...
央行:科技创新债券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7 14:00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进展 -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 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1][3] - 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等部门准备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3] - 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 完善了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 [3] 市场响应与发行规模 - 市场各方响应积极 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3] - 股权投资机构参与支持了我国近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 [4] - 股权投资机构在债券市场发债融资较少 存在期限短、成本高的问题 [4] 创新金融工具与支持措施 - 人民银行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债券 [4] - 该工具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共同分担违约风险 支持发行8年期、10年期债券 [4] - 互换便利工具已开展2次操作 总金额1050亿元 [4] - 超过500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公告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 贷款总金额约3000亿元 [4] 工具实施效果 - 互换便利工具在去年11月、今年元旦前后及4月初使用量明显增加 [5] -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活跃 两项工具校正资本市场超调、稳定市场预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