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近日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部署六方面16项重点任务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旨在提高公共算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算力高质量发展 [1] - 计划部署六方面16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统一算力标识、增强异构计算和弹性网络能力等 [1] - 目标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建成国家、区域、行业算力互联互通平台 [1] - 目标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 [1] 算力互联互通技术架构 - 算力互联互通基于现有互联网体系架构,通过标准化互联实现数据和应用在算力间高效供需匹配、流动互通、迁移计算 [1] - 将不同主体、不同架构的公共算力资源互联,形成可查询、可对话、可调用的服务能力 [1] - 推广新型高性能传输协议,提升算力节点间网络互联互通水平 [1] - 推动算、存、网多种业务互通,实现跨主体、跨架构、跨地域算力供需调度 [1] 重点任务领域 - 六方面重点任务包括筑牢算力互联基础、优化算力设施互联、促进算力资源互用、创新算力业务互通、打造算力互联应用场景、夯实算力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 [2] - 在筑牢算力互联基础方面,部署了攻关核心技术、制定标准规范、构建互联规则等任务 [2] - 在打造算力互联应用场景方面,推动算力互联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企业级场景应用 [2] - 推动算力互联在智能驾驶、云渲染、云电脑、云游戏等消费级场景应用 [2] 产业应用与生态建设 - 推动算力互联与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进行融合创新应用 [2] - 着力解决算力资源利用率不高、异地异构协同难、产业供需不匹配等问题 [2] - 支持算力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2] - 通过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等方式,推动算力服务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 [2]
电力总龙头曝光!全球39%装机霸主,主力抢筹百亿,6月主升浪一触即发!
搜狐财经· 2025-06-03 20:14
电力体制改革核心观点 - 中国电力行业正经历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的历史性跨越,受"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战略双重驱动 [1] - 一家手握10万亿度装机容量、市占率达39%的隐形冠军或成最大受益者 [1] 政策破局 - 《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实施,首次将容量电价、辅助服务费用纳入市场定价体系 [2]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2025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突破60%,绿电交易规模将达1.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德国全年用电量两倍) [2] - 传统电力企业面临转型:煤电企业转向系统调节服务商,新能源运营商需掌握电力交易"期货玩法",电网企业加速向"能源路由器"蜕变 [2] 产业重构三大赛道 全球装机霸主 - 某电力巨头以39%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装机量相当于美国+欧盟总和的1.2倍,发电量占全国社会用电量25% [5] 技术护城河 - 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实现国产化突破,承建"十四五"期间70%特高压工程 [6] - ±800kV特高压套管技术打破国外30年垄断 [6] 资本动向 - 摩根士丹利连续三个季度增持,某头部险资新晋第三大股东,原始股东持仓市值三年暴涨8倍 [7] - 技术面显示股价在3.2元历史底部区域量价齐升,周线MACD二次金叉,融资余额单周激增47% [7] 新能源主战场升级 - 风光装机占比突破40%,2025年储能装机增速预计达85% [8] - 氢能储能技术突破:吉林白城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并网,储能时长超10小时 [8] 电网智能化革命 - 南方电网启动千亿级数字电网投资,广东220kV变电站实现智能巡检机器人+电力AI全覆盖,故障定位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8分钟 [8] -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绿电交易,实现电力溯源 [8] 用户侧变革 - 江苏、浙江虚拟电厂试点聚合工商业可调负荷超500万千瓦(相当于大型火电站调节能力) [8] - 需求响应补贴覆盖15省,商业楼宇通过空调负荷调节年增收超百万元,用户从消费者转变为"产消者" [8] 能源革命未来图景 - 河北张家口运行全球首个"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过剩风电制绿氢输送至北京数据中心 [10] - 广东深圳虚拟电厂实现与现货市场联动,商业楼宇参与电力交易每度电额外获利0.3元 [10] - 终极形态或为"能源互联网":建筑成微型电厂、电动车变移动储能单元、家庭参与电力交易 [10]
以光为翼 智启未来丨SNEC2025国际光伏&储能大会即将震撼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5-30 17:25
大会概况 - 全球光储产业年度盛会SNEC PV+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与装备大会将于2025年6月10—12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3] - 大会聚焦光伏储能全产业链 覆盖技术研发 市场应用及政策解析 [3] - 以"创新·融合·共赢"为内核 打造横跨技术 产业与市场的超级生态平台 [6] 核心亮点 - 全产业链深度覆盖 纵贯技术研发 产业应用 市场拓展全链条 [1] - 聚焦AI+能源 能源互联网 新材料 投融资 并购重组 出海与合规 ESG战略等热点议题 [1] - 汇聚海内外重量级嘉宾 分享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 [1][4] 会议规模与影响力 - 同期举办的2025 SNEC国际光伏&储能展览会规模达38万平方米 较2007年第一届增长24倍 [10] - 吸引3000多家参展企业 其中国际展商占比近30% [10] - 预计迎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50万人次专业观众 [10] 议程设置 - 设置近二十场高规格主题论坛 包括全球光伏大会主题论坛 全球储能大会主题论坛等 [6][9] - 特色活动涵盖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 能源互联网高峰论坛 AI+能源高峰论坛等 [9] - 新增首届"新质中国·光储50"投资与法务论坛 构网型技术研讨会等创新议题 [10] 行业定位 - 已成为全球光伏与储能产业技术路线 装备制造 市场定位的风向标 [10] - 依托近二十年行业积淀 汇聚各国政府代表 产业界CEO 权威科学家等 [4] - 搭建国际化 专业化 规模化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展示平台 [10]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赋能典型应用场景
快讯· 2025-05-30 13:54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核心观点 - 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算力互联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1] 算力互联应用场景 - 推动算力互联在算力资源服务、任务调度、市场交易、开源社区运营等新业态场景应用 [1] - 推动算力互联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视联网等企业级场景应用 [1] - 推动算力互联在智能驾驶、云渲染、云电脑、云游戏等消费级场景应用 [1] 融合创新应用 - 推动算力互联与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创新应用 [1]
“虚拟电厂”助力枣庄电力保供和新能源高效利用
齐鲁晚报网· 2025-05-28 21:04
虚拟电厂项目概况 - 枣庄首家虚拟电厂聚合资源46.85兆瓦,可调负荷6.526兆瓦,提升电网迎峰能力[1] - 项目由枣庄市财金控股集团建设,总投资1.5亿元[1] - 平台接入工商业用户、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充电桩等主体[1] 技术特点与运行机制 - 虚拟电厂是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实现"看不见的电厂"[1] - 通过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等资源,在用电高峰时输出富余电力或引导客户削减负荷[1] - 实现电网削峰效率和管控质量双提升,保障高峰期间电网稳定运行[1] 枣庄电网新能源发展 - 枣庄电网新能源装机达401.13万千瓦,首次突破400万千瓦大关[1] - 新能源装机占境内电源总装机901.43万千瓦的44.49%[1] 政策支持与市场培育 - 枣庄供电公司联合市能源局召开虚拟电厂政策专题讲解会[3] - 积极指导企业完成资质预审、系统建档、能力校核等注册流程[3] - 配合完成调节能力检测,实时监控负荷变化,确保测试合格[3] 未来发展计划 - 加大虚拟电厂建设政策宣传,引导更多企业参与运营[3] - 推动工业负荷、客户侧储能、充电桩等资源接入虚拟电厂[3] - 探索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市场、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市场的商业模式[3]
朗新集团:聚焦双轮驱动,携手蚂蚁构筑强大生态-20250524
海通国际· 2025-05-24 0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17.76 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剥离非核心业务致业绩承压,2025 年能源数智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叠加生态合作加强以及 AI 赋能新应用,看好长期发展势头 [1] 财务摘要 营业收入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47.27 亿元、44.79 亿元、51.73 亿元、60.80 亿元、69.31 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3.9%、 - 5.2%、15.5%、17.5%、14.0% [3] 净利润(归母)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6.04 亿元、 - 2.50 亿元、4.80 亿元、6.04 亿元、7.27 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17.4%、 - 141.4%、291.6%、26.0%、20.2% [3] 每股净收益(元)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0.56、 - 0.23、0.44、0.56、0.67 [3] 净资产收益率(%)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7.9%、 - 3.7%、6.6%、8.0%、9.2% [3]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 - 2023、2025 - 2027 年分别为 26.81、33.77、26.79、22.28 [3] 交易数据 - 当前价格 14.39 元,52 周内股价区间 7.56 - 15.65 元,总市值 155.45 亿元,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10.80 亿股/10.34 亿股,流通 B 股/H 股为 0 [4] 资产负债表摘要 股东权益 - 为 69.94 亿元,每股净资产 6.47 元,市净率 2.2,净负债率 - 14.06% [4] 投资建议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17.76 元,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44/0.56/0.67 元,可比公司 2025 年平均 PE 29.09X,给予公司 2025 年 40 倍 PE,对应目标价 17.76 元 [4] 业绩情况 2024 年 - 实现总营业收入 44.79 亿元,同比 - 5.24%;归母净利润 - 2.50 亿元,2023 年同期为 6.04 亿元,主要因剥离重组亏损非核心业务,发生商誉存货减值与前期投入成本费用化 [4] 2025Q1 - 营收 6.67 亿元,同比 - 0.12%,利润端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 0.03 亿元,同比增加 0.22 亿元,毛利率达 48.39%,同比 + 3.18pct [4] 发展战略 双轮发展 - 聚焦能源数智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扎根电力能源领域超 27 年,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4] 生态合作 - 2013 年与蚂蚁集团合作构建生活缴费服务场景,截止 2024 年底蚂蚁集团为第二大股东,在数字支付、数字科技领域紧密合作,在全球化领域拓展业务至印尼、菲律宾等国家,深化与主流钱包及金融机构合作 [4] AI 赋能 - 大力投入 AI 技术研究与应用,2023 年成立 AI 研究院,聚焦电力市场交易预测、能源智能体应用、能源专用大模型三大方向,强化“AI + 能源”战略,在广东、山东等省份电力市场成功使用 AI 电力现货交易替代人工交易,上线“新电兔”AI 充电助手 [4]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涵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多项内容,展示 2023 - 2027 年数据 [5] 利润表 - 包含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呈现 2023 - 2027 年数据 [5] 现金流量表 - 有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等内容,给出 2023 - 2027 年数据 [5] 公司收入拆分表 智慧能源业务 - 2024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21.47 亿元、24.69 亿元、27.16 亿元、29.88 亿元,同比分别为 - 8%、15%、10%、10%,毛利率分别为 34%、34%、35%、36% [6] 公共服务业务 - 2024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18.04 亿元、21.65 亿元、28.14 亿元、33.77 亿元,同比分别为 18%、20%、30%、20%,毛利率均为 50% [6] 互联网行业 - 2024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5.28 亿元、5.39 亿元、5.50 亿元、5.66 亿元,同比分别为 - 39%、2%、2%、3%,毛利率分别为 42%、43%、43%、43% [6] 总营收 -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44.79 亿元、51.73 亿元、60.80 亿元、69.31 亿元,同比分别为 - 5%、15%、18%、14%,毛利率分别为 41%、42%、43%、43% [6] 可比公司估值表 - 远光软件、国能日新、国网信通 2025E 平均 PE 为 29.09 [7]
朗新集团(300682)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聚焦双轮驱动 携手蚂蚁构筑强大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5-23 16:40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剥离非核心业务导致业绩承压,总营业收入44.79亿元,同比-5.24%,归母净利润-2.50亿元,2023年同期为6.04亿元,主要因商誉存货减值与成本费用化 [2] - 2025Q1公司营收6.67亿元,同比-0.12%,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加0.22亿元,毛利率达48.39%,同比+3.18pct,利润端扭亏为盈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4(-0.20)/0.56(-0.19)/0.67元,目标价上调至17.76元(+2.39元),基于2025年40倍PE估值 [2] 核心发展战略 - 公司聚焦能源数智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战略,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新机遇 [3] - 扎根电力能源领域超27年,持续强化"AI+能源"战略,推动从客户业务驱动到AI技术驱动的转型 [3][4] - 与蚂蚁集团深度合作,蚂蚁为第二大股东,在数字支付、数字科技及全球化(印尼、菲律宾等市场)领域协同发展 [3] AI技术应用与创新 - 成立AI研究院,重点布局电力市场交易预测、能源智能体应用、能源专用大模型三大方向 [4] - 在广东、山东等省份实现AI电力现货交易替代人工交易,上线"新电兔"AI充电助手优化电动汽车充电服务 [4] - 加大AI平台化建设、时序预测模型等研究,提升电力资源调节与供需匹配能力 [4]
朗新集团(300682):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能源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AI驱动发展提速
华创证券· 2025-05-16 2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下调)[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致力于成为AI驱动的领先科技能源企业,有望受益于电力市场化、数智化和用电场景化发展,完成剥离重组非核心业务后未来有望轻装上阵,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0/7.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94.1%/23.8%/22.3%,对应PE为32/26/21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15.74元,给予“推荐”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为-2.5亿元,同比-141.4%;扣非净利润为-2.8亿元,同比-152.1%;2025Q1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为337.1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为-428.1万元,亏损收窄90.7%[2]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1.34亿、58亿、64.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6%、13.0%、1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6亿、6.02亿、7.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4.1%、23.8%、22.3%;每股盈利分别为0.45、0.56、0.68元;市盈率分别为32、26、21倍;市净率分别为2.2、2.1、2.0倍[4] 公司业务布局 - 优化重组非核心业务,2024年完成电视机顶盒、数字城市、数字外贸、工业互联网等非核心业务剥离重组,带来一次性财务影响约4.9亿元[8] - 加强能源互联网业务布局,收购邦道科技10%少数股权使其成为100%控股子公司,加大新电途业务市场开拓力度,2024年销售费用率为18.1%,同比+5.6pct[8] - 向AI技术驱动转型升级,大力投入AI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从项目型软件服务企业升级为平台型能源运营企业[8]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能源数智化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21.5亿元,同比-7.5%,主要因非核心业务剥离重组;加强电力营销核心系统业务全国市场经营,发展多条主力产品线;2024年在国网和南网取得新市场突破,业务有明显季节性特征,收入和利润主要体现在下半年[8] - 能源互联网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18.0亿元,同比+17.6%,2025Q1保持较快发展;电力场景运营业务取得新成效,生活缴费平台服务表计用户突破5亿户,平台日活用户近2000万,新电途聚合充电业务年度充电量达52亿度,分布式光伏云平台累计接入达25GW;电力市场交易业务竞争优势增强,2024年在多省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AI辅助电力交易成果显著,年度整体交易电量超19亿度,同比增长超5倍;2025Q1“新电途”聚合充电平台经营亏损同比大幅减少,虚拟电厂业务相关光伏云平台新接入分布式光伏超10GW,在集中式电站代理交易领域取得突破,电力交易业务规模超7亿度,同比翻倍以上增长[8]
朗新集团(300682)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能源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 AI驱动发展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5-16 16: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141.4%,扣非净利润-2.8亿元,同比-152.1% [1] - 2025Q1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337.1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428.1万元,亏损收窄90.7% [1] - 非核心业务剥离重组带来一次性财务影响约4.9亿元,包括商誉存货减值及成本费用化 [2]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聚焦能源数智化与能源互联网双轮驱动,加速AI技术布局 [2] - 完成电视机顶盒、数字城市等非核心业务剥离重组,优化资产结构 [2] - 收购邦道科技10%少数股权实现100%控股,强化能源互联网业务控制力 [2] - 销售费用率提升至18.1%,同比+5.6pct,反映新电途业务市场开拓投入加大 [2] 能源数智化业务 - 2024年能源数智化业务收入21.5亿元,同比-7.5%,主要受非核心业务剥离影响 [2] - 加强电力营销核心系统全国布局,发展营销、采集、AI创新应用等产品线 [2] - 业务在国网和南网取得新突破,收入与利润呈现季节性特征,集中在下半年 [2] 能源互联网业务 - 2024年能源互联网业务收入18.0亿元,同比+17.6%,2025Q1保持快速增长 [3] - 生活缴费平台服务表计用户突破5亿户,日活近2000万 [3] - 新电途聚合充电业务年度充电量52亿度,虚拟电厂光伏云平台累计接入25GW [3] - 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超19亿度,同比增5倍,AI辅助交易成效显著 [3] - 2025Q1新电途经营亏损大幅减少,光伏云平台新增接入10GW,电力交易规模超7亿度同比翻倍 [3] 未来展望 - 公司定位为AI驱动的科技能源企业,受益于电力市场化、数智化趋势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9/6.0/7.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94.1%/23.8%/22.3% [4] - 对应PE为32/26/21倍,目标价15.74元基于2025年35倍PE估值 [4]
朗新集团:聚焦AI电力市场化交易,向运营平台型公司转变-20250515
山西证券· 2025-05-15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B”的投资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致力于成为 AI 驱动的领先科技能源企业,链接电力负荷和供给,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开展能源运营与交易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处于初期,行业空间广阔,公司业绩弹性高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 亿元、4.6 亿元、9.4 亿元,对应 2025 年 51.5 倍动态市盈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4 月 28 日报告公司发布 2025 年一季报,25Q1 实现营业收入 6.7 亿元,同比下降 0.12%,归母净利润 0.03 亿元,同比增长 117.5%,单季度毛利率 48.4%,同比提升 3.2pc,环比提升 11.8pc [1] 事件点评 - 2024 年公司聚焦能源数智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投入 AI 技术推动从项目型软件服务升级为平台型能源运营企业 受非核心业务剥离重组影响,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4.8 亿元,同比下降 5.24%,扣非归母净利润 - 2.8 亿元 [2] 基础数据 - 2025 年 3 月 31 日,流通 A 股市值 150.46 亿元,总市值 157.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均为 0.00 元,净资产收益率 - 0.16% [3] 业务情况 - 能源互联网业务:2024 年收入 18.0 亿元,同比增长 17.6%,毛利率 49.6%,同比提升 9.9pc 包括电力服务场景和电力市场交易两业务 2024 年聚合充电新电途平台注册用户破 1800 万,接入充电设备 160 万台,充电量 52 亿度,同比增长约 30%,预计今年达 70 亿度 虚拟电厂分布式光伏云平台 2024 年累计接入 25GW,25Q1 增长至 37.7GW,微电网已具雏形 [3] - 电力市场化交易:覆盖多省,AI 辅助电力交易成果显著,通过优化 AI 预测模型增强竞争优势 2024 年交易电量超 19 亿度,同比增长超 5 倍,25Q1 达 7 亿度同比翻倍 随新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放开,预计 2027 年电力交易量增至 1000 亿度电 [4] - 与蚂蚁集团合作:蚂蚁集团为第二大股东,双方围绕多方向合作 2024 年 8 月与蚂蚁数科合作,在香港完成国内首单基于新电途聚合充电平台充电桩资产的 RWA 项目,连接加密金融领域 [4] - 能源数智化业务:2024 年收入 21.5 亿元,同比减少 7.5%,因非核心业务剥离重组收入下降 在电力营销核心系统业务推进全国市场布局,市场地位稳固 [6] 市场数据 - 2025 年 5 月 14 日,收盘价 14.55 元,年内最高/最低 17.56/7.52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10.34/10.80 亿股,每股净资产 6.05 元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727|4,479|5,126|6,414|8,363| |YoY(%)|3.9|-5.2|14.4|25.1|30.4| |净利润(百万元)|604|-250|305|464|941| |YoY(%)|17.4|-141.4|222.0|52.1|102.6| |毛利率(%)|40.7|41.3|47.4|47.7|49.3| |EPS(摊薄/元)|0.56|-0.23|0.28|0.43|0.87| |ROE(%)|6.7|-7.4|4.9|7.1|12.7| |P/E(倍)|26.0|-62.8|51.5|33.8|16.7| |P/B(倍)|2.1|2.3|2.2|2.1|1.9| |净利率(%)|12.8|-5.6|6.0|7.2|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