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化
搜索文档
688256,逼近“千元股”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13:1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午盘涨0.20% [2] - 沪深北三市半日成交额达14313亿元,较上日放量1030亿元 [2] - 深证成指跌0.15%,创业板指跌0.23%,北证50指数跌0.98% [2] 半导体板块表现 - 半导体股全线走强,龙图光罩涨17.22%,海光信息涨9.97%,寒武纪-U涨9.89% [4][5] - 寒武纪-U盘中涨超14%至985元,市值突破4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6] - 寒武纪近3个交易日加速上涨,8月12日"20cm"涨停,8月13日续涨1.31% [8][9] - 公司澄清网上流传的订单和客户信息为不实消息 [8] - 浙商证券指出国产大模型兴起推高算力需求,AI芯片国产化迫在眉睫 [11] 脑机接口概念股表现 - 脑机接口概念股普涨,创新医疗8天5板,博拓生物涨超12%,三博脑科涨超9% [12][13] - 政策层面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目标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2030年形成国际竞争力 [13] - 创新医疗参股博灵脑机40%股权,该公司专注医疗康复领域脑机接口技术研发 [14] - 博灵脑机2023-2024年分别亏损660.17万元和866.41万元,产品尚未正式上市 [14] 保险板块表现 - 保险板块领涨申万二级行业,整体涨幅2.74% [16] - 中国太保涨4.66%,新华保险涨3.53%,中国平安涨2.49% [16]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耗资5583.89万港元,持股比例达5.04% [17] - 机构看好保险股双面红利属性,预计全年业绩增长,估值具备吸引力 [18][19][20]
特朗普搅动市场!港A股短暂“跳水”,警惕变盘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07 14:06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12%至3638.40点 创业板指下跌0.52%至2346.59点 深证成指下跌0.13%至11163.36点[1][2] - 稀土 钢铁 有色金属 大飞机板块跌幅居前 医疗器械和消费电子板块走强[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51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1] - 两融余额站上2万亿元上方 融资余额达19863.11亿元创十年新高[1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52% 25000点失而复得 国企指数上涨0.36%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4%[2][3] - 生物医药和创新药概念领跌[3] - 南向资金7月流入170亿美元 高于6月的100亿美元 前7个月累计净流入110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1030亿美元[13] - 港股短期面临技术性回调压力 但中期在政策面和基本面支撑下延续上行趋势[15] 外资流动情况 - 7月外资净流入27亿美元 高于6月的12亿美元[13] - 今年以来境外被动型资金累计流入110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70亿美元[13] - 境外主动型资金累计流出110亿美元 低于2024年全年水平[13]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美元走弱有利于外资回流A股[15]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药品关税最高征收250%[5][6] - 美国制造企业给予豁免 但未履行建厂承诺将追缴关税[7] - 苹果在美投资加码至6000亿美元[8] - 政策实施将加剧国内半导体行业出口压力 但中长期强化自主化决心[9] - 技术封锁与市场分割风险导致全球半导体效率下降成本上升[9] 美联储政策预期 - 9月降息概率飙升至95% 预计全年降息62个基点[12] - 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急剧放缓 货币政策拐点即将到来[11] - 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 但美联储可能需要降息应对经济放缓[12] 市场参与度变化 - 7月A股新开户数196.36万户 同比增长70.54% 环比增长19.27%[15] - 前7个月新开户数1456.13万户 同比增长36.88%[15] - 市场赚钱效应和政策助力推动新股民入场[15] 行业板块表现分化 - 科技成长与周期制造成为市场两条主线[15] - 8月为半年报披露高峰 高估值题材股面临业绩验证压力[15] - 医疗器械和消费电子板块表现强势[1]
合成化学研究新范式:当AI“大脑”遇上机器人“双手”
新浪财经· 2025-07-01 12:09
合成化学的现状与挑战 - 合成化学是一门以原子和分子为基础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其突破对衣食住行和人类文明有深远影响[1] - 化学家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化学空间的广袤性,理论上可合成的中小分子数量高达10^60,远超宇宙恒星数量[2] - 传统研发模式依赖化学家经验不断试错和手工操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对新物质性能的严苛要求[1][2] 传统研究方法 - "自上而下"的实验驱动模式依赖化学家知识地图和直觉,通过大量实验与试错迭代出新反应[2] - "自下而上"的理论驱动模式从量子力学原理出发,计算成本极高,难以及时指导实际合成决策[3] - 两种方法在效率和普适性上都面临巨大挑战,催生了对新工具的迫切需求[3]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 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可大幅提升实验效率,中石化上海院2010年引入高通量技术平台,用机器人执行并行实验[4] - 自动化平台能系统性设计上千种催化剂配方并快速筛选,开发出纳米片状分子筛解决工业难题[5] - 晶泰科技开发的智能合成工作站可同时进行48个实验,加速催化剂筛选并提供标准化数据[5][6] AI在化学领域的角色 - AI目前主要作为化学家的高效帮手,而非替代者,因科学洞察仍需人脑完成[6] - 在数据稀缺的前沿领域,采用"层级学习"框架,利用相关数据训练基础模型后再微调,成功预测新型镍催化剂[8] - AlphaFold因蛋白质结构预测获诺贝尔奖,显示AI在数据丰富领域的潜力,但多数领域仍面临数据不足[6] 未来发展方向 - 自主化实验室(Lab Auto-Driving)能感知环境、分析数据并自主决策,形成设计-执行-学习闭环[9] - 晶泰科技整合自动化实验与AI预测设计,实现高效干湿实验迭代,应用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9] - 行业愿景是构建"AI+机器人"自主实验室,提升合成化学在多个领域的创新效率[9]
徐工“巨无霸”远征全球
新华日报· 2025-05-23 07:23
公司动态 - 第七届徐工国际客户节盛大开幕,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名客商参与,创历届最高纪录 [1] - 16台"巨无霸"起重机发往乌兹别克斯坦、沙特、荷兰、巴西等多个国家,产品包括全地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等 [1] - 公司拥有起臂安全控制等10余项核心技术,产品代表行业世界领先水平,如超起风电最大臂长206米的履带起重机 [1] - 公司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全球研发中心和50多家海外子公司 [2] - 公司连续5年营业规模超千亿元,国际化收入占比超过46% [2] - 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唯一连续6年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企业 [2] 行业趋势 - 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规模超150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20%以上 [3] - 集群自主可控率超91%,国际化收入占比42% [3] - 今年前4月,徐州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幅近18% [3] - 行业正加速迈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和自主化 [3] - 行业探索"新能源+工程机械""人工智能+工程机械""制造服务+工程机械"等发展路径 [3] - 力争全年集群规模增长5%以上,国际化收入占比超过45% [3]
冲破外企垄断之壁 重塑矿用装备之局 潍柴打造矿山动力强劲“中国心”
经济日报· 2025-05-16 06:0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面临脱钩断链、技术封锁风险,大型矿用设备核心动力系统依赖进口,国产化率处于较低水平[1][2] - 进口设备存在采购成本高、维修响应慢(数周至数月)、配件费用昂贵、技术标准不透明等问题,导致矿山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2] - 技术依赖使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位置,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3] 公司技术突破 - 潍柴发布第二代矿山动力系列新品,包含M系列(19.6-87.5升排量/522-2800千瓦功率)和H/T系列(3款明星产品),适配55-400吨矿卡/挖掘机等设备[4] - H/T系列采用53.09%高热效率技术平台,综合油耗较竞品低10%以上,配备耐高温材料和高刚度结构件设计[4] - 新能源领域布局WP17T甲醇发动机(10年研发/数亿元投入),攻克10余项行业难题并申请120多项专利,同时开发混动/纯电/氢内燃机等多能源方案[5] 研发历程与成果 - 公司深耕内燃机行业近80年,历时5年完成3万小时矿山实测,突破12项关键技术,实现98%零部件本土化配套[6] - 2005年推出首台WD618发动机,2016年WP13G530马力发动机市场保有量超10万台,成为行业经典[7] - 针对大型化需求(吨位从105吨升至130吨),开发M系列高端大缸径发动机和H/T系列机型[7] 市场影响与服务体系 - 新产品有望使国产大马力矿用发动机市场份额3年内突破50%,改变外资主导格局[8] - 建立矿山服务基地,通过"潍柴同行"APP实现设备实时监测,预计为客户降低30%综合运维成本[5][8] - 构建"硬件+软件"全链条生态,重塑矿山服务标准,解决进口设备"配件慢、收费高、维修难"痛点[8] 战略意义 - 标志着中国高端矿山装备实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为行业自主可控按下加速键[8] - 提供符合中国矿山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而非简单替代进口产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