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
搜索文档
鲍威尔敞开降息大门,或接近停止缩表(附讲稿)
华尔街见闻· 2025-10-15 07:44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恶化,保留了本月降息的可能性[1] - 鲍威尔表示就业和通胀前景自9月会议以来没有太大变化,但政府关门前的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可能比预期更稳健[2] - 由于就业下行风险增加,美联储在9月决定降息,以平衡就业和通胀双重目标的风险[3] - 鲍威尔指出降息过快可能导致通胀任务未完成,而降息过慢则可能导致就业市场遭受惨痛损失[5] - 经济学家评论称鲍威尔坚持9月会后公布的今年内还有两次降息预期,但未发出强烈的本月降息信号[6] 资产负债表政策 - 美联储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这一量化紧缩行动[2][7] - 美联储长期计划是当准备金略高于充足水平时停止缩表,预计未来几个月内接近这一水平[40] - 自2022年6月以来,美联储已将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减2.2万亿美元,从GDP的35%降至略低于22%[40] - 美联储考虑调整资产持有构成,增持短期资产,但这不是新想法[12][13]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负债总额为6.5万亿美元,其中95%由三类资产构成:2.4万亿美元美联储票据、3万亿美元准备金和8000亿美元财政部一般账户[21][22][23] 经济数据与市场状况 - 政府关门导致非农就业报告等官方数据缺失,美联储依赖民间部门数据如ADP就业报告,但这些无法取代官方统计数据[15][16] - 鲍威尔指出劳动力市场供略过于求,职位空缺数下降可能反映在失业率上,失业率可能开始上升[5] - 8月失业率保持低位,但工资增长大幅放缓,可能部分源于移民减少和劳动力参与率下降[2][46] - 截至8月的12个月内核心PCE通胀率为2.9%,较今年初略有升高,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反映关税而非更广泛的通胀压力[4][48] - 有迹象显示流动性逐步收紧,包括回购利率上升,但美联储计划避免出现2019年9月那样的货币市场紧张局面[8][40] 准备金制度与利率控制 - 美联储充足的准备金制度被证明非常有效,能在各种经济条件下控制政策利率[38][39] - 鲍威尔警告若美联储被剥夺支付准备金利息的能力,将失去对利率的控制,对市场造成更大破坏[11][43] - 美联储通过设定管理利率(准备金余额利率和隔夜逆回购利率)来控制政策利率,不受资产负债表规模影响[39] - 美联储自2008年以来上缴财政部的总额已超过9000亿美元,净收入暂时为负但不影响货币政策执行能力[43] - 抛售证券以恢复利率控制可能给国债市场带来压力,损害金融稳定,提高借贷成本[43] 资产购买计划回顾 - 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时,美联储通过大规模购买证券恢复国债市场正常运转,购买速度在2020年6月放缓至每月1200亿美元[28][30] - 到2020年6月,资产购买速度放缓至每月1200亿美元,2020年12月FOMC表示将维持这一速度直至就业和通胀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30][31] - 整个购买期间,美联储证券持有量增加4.6万亿美元,2021年11月宣布逐步停止购买,2022年3月中旬完成[32] - 事后看来,美联储本可以更早停止购买资产,但实时决策旨在防范下行风险,资产购买计划通过对资产负债表规模和久期的预期影响经济[35] - 购买机构MBS的主要目的与购买美国国债一样,是为了在政策利率受限制时缓解更广泛的金融环境[34][35]
鲍威尔:缩表或在未来几个月结束
搜狐财经· 2025-10-15 05:25
货币政策展望 - 美联储可能即将结束长期以来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努力,即量化紧缩政策 [1] - 政策目标是在金融体系中留下足够的流动性,以控制短期利率和正常的货币市场波动 [1] - 美联储正在密切关注一系列指标,以判断流动性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并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接近目标 [1] 市场流动性状况 - 一些迹象显示流动性状况正在逐渐收紧,包括回购利率普遍收紧 [1] - 在特定日期出现更明显但暂时的流动性压力 [1] - 自2020年以来的经验表明,美联储未来可以更灵活地使用资产负债表 [1]
AI“对决”黄金
36氪· 2025-10-10 17:44
市场核心动态 - 2025年迄今AI概念推动标普500指数创下30多个历史新高,同时现货黄金价格涨幅超过50%,史无前例地突破4000美元大关 [1] - 金融市场面临两难抉择:追逐AI概念股的抛物线式上涨,或对冲全球宽松货币与财政政策引发的长期通胀风险 [1] - 投资者行为呈现双管齐下态势,科技股主导的股指与黄金价格同步创下历史新高 [1] 宏观经济背景 - 自2000年以来全球净资产总量增长近四倍,至去年年底达到600万亿美元 [3] - 全球财富与实际经济表现脱节加剧,财富与GDP之比从25年前的4.7倍扩大至如今的5.4倍 [3] - 前1%的富翁群体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财富,财富集中度令人震惊 [3] - 自本世纪初以来全球财富增长的400万亿美元中,超过三分之一是账面收益,约40%源自累积通胀,仅30%反映实体经济的新投资 [6] - 每一美元的新投资创造了3.50美元的新增家庭财富,但也创造了近2美元的新债务,全球债务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约为全球GDP的2.6倍 [6][9] 行业与公司表现 - AI行业代表公司AMD的首席执行官苏姿丰称其与OpenAI的合作是实现人工智能计算宏伟愿景的"良性、积极的循环" [1] - 黄金投资热度高涨的背景包括美国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美元遭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年度下跌 [2] 未来情景展望 - 麦肯锡勾勒两种最可能情景:极度乐观的"生产力爆发"情景,可能源于当前人工智能的飞跃式发展;或长期高通胀的不利结果 [10] - 若生产力提升使年均GDP增速超趋势值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3年美国人均财富可增加6.5万美元;而持续通胀则可能导致人均净资产缩水9.5万美元 [11] - 市场走势表明投资者正同时测试两种情景,构建投资组合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 [11]
美联储:银行准备金九周来首次上升,突破3万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10-10 05:59
银行体系准备金变动 - 美国银行体系准备金在连续八周下降后首次上升,增加约540亿美元,总额达到3.034万亿美元 [1] - 此前的准备金连续八周下降是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长持续下滑 [1] - 准备金是美联储决定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1] 准备金变动背景因素 - 准备金下降的主要背景是美国财政部在7月债务上限上调后加大发债力度以重建现金余额 [1] - 财政部发债抽走了美联储账上其他负债的流动性,例如央行隔夜逆回购协议工具和银行准备金 [1] - 随着隔夜逆回购工具几乎耗尽,商业银行准备金此前一直在下降 [1]
财报小知识:什么是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怎么看待它如何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联动?
搜狐财经· 2025-10-07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真实“造血能力”的关键财务报表,比利润表更能揭示财务健康状况 [1]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表之间存在紧密的勾稽关系,必须结合分析以避免被单一盈利指标误导 [2] - 投资者应特别关注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匹配程度,长期出现净利润远高于经营性现金流可能暗示盈利质量不高 [1][2] 现金流量表的核心逻辑与构成 - 现金流量表记录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 [1] - 其核心计算逻辑为:期初现金余额加上当期净现金流等于期末现金余额,此结果直接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勾稽 [1] - 例如,现金流量表显示期末现金增加1亿元,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也需相应增加1亿元,否则可能存在数据异常 [1]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联系与差异 - 利润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收入与费用,而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准 [1] - 企业可能账面盈利但经营性现金流为负,若伴随应收账款大幅增加或存货积压,则表明利润未转化为真实现金回流,存在“纸面富贵”风险 [1] - 净利润是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的起点,需通过调整折旧、摊销等非现金项目及营运资本变动来推导出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 三张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价值 - 利润表解释盈利能力,资产负债表展示财务结构,现金流量表揭示现金流动真相,三者相互关联 [2] - 结合三张报表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从而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 [2]
DLS MARKETS:多数经济学家偏向沃勒,却认为哈塞特将接替鲍威尔
搜狐财经· 2025-09-29 13:48
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倾向 -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调查显示82%的受访学院派经济学家将美联储理事沃勒列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首选[3] - 仅五分之一的学者认为沃勒能在2026年接替鲍威尔[3] - 44名受访者中39%的人将赌注压在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哈塞特身上[3] 候选人政策立场与市场预期 - 沃勒的立场契合学院派对稳健央行管理者的期待 他在7月投票中反对降息 但也反对米兰的极端主张[3] - 市场将沃勒列为热门人选 但特朗普将忠诚度与积极降息意愿列为核心筛选标准[3] - 哈塞特的优势可能来自其作为白宫核心经济官员的身份 更可能配合特朗普的降息诉求[3] 遴选进程与治理目标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正主导新任美联储主席的首轮面试 首轮面试预计两周内结束[3] - 贝森特希望下任主席重新梳理美联储治理结构 并缩减因量化宽松膨胀的资产负债表[3] 未来政策挑战 - 美国经济正陷入劳动力市场疲软与关税推升的通胀困境[4] - 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仅导致少数商品价格一次性上涨 可能放缓就业增长[4] - 学院派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滞胀风险正在上升 失业率与通胀将同步恶化[4] - 若当选者迎合特朗普可能短期刺激经济 但可能导致通胀失控与政策公信力丧失 若坚持独立政策又将面临白宫持续施压[4]
中金:股市“三步曲”
中金点睛· 2025-08-29 08:07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调整下股市反弹的差异 - 金融周期调整后股市反弹存在由政策驱动的"再配置"效应,即政府帮助私人部门修复资产负债表推动风险资产配置需求上升,而经济周期调整后股市反弹与盈利改善同步,缺乏显著的再配置过程[2][6][12] - 金融周期调整后投资者倾向于增配股票而非房地产(配股不配楼),经济周期调整后则同步增配房地产和股票甚至以房地产为主[2][6][12] - 金融周期调整阶段财政政策效果更显著,因私人部门借贷动机弱化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而经济周期调整中货币政策作用更突出[2][7][12] 金融周期调整下股市复苏的"三步曲"机制 - 第一阶段为楼市调整导致私人资产负债表恶化,安全资产占比被动上升(如美国金融周期见顶后家庭安全资产占比持续提升至阶段性高点)[3][12][19] - 第二阶段为政策发力推动风险资产预期收益吸引力上升,投资者增配股票(如美国2009年3月高风险资产占比逆转,股市领先经济3年复苏)[3][12][17][19] - 第三阶段为经济内生动能改善带动盈利驱动(ROE回升),股市复苏可持续性增强(如美国标普500指数在ROE逆转前三个季度已率先反弹)[3][12][17] 美国金融周期调整的经验表现 - 2008年金融周期见顶后,股市复苏领先名义GDP复苏且显著领先楼市(约3年),而2001年经济周期调整中股市、楼市与经济同步复苏[15][17] - 家庭资产配置呈现"安全资产→风险资产"切换:金融周期调整中高风险资产占比2009年3月逆转(达阶段性低点后反弹),房地产占比持续下行至2013年;经济周期调整中房地产占比趋势上升[17][19][27] - 政策干预聚焦资产负债表修复:美国政府通过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收购计划、850亿美元AIG信贷支持等措施优先修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带动非金融企业和家庭杠杆率下行[24][25] 日本金融周期调整的差异化特征 - 股市复苏滞后于债务问题解决:1990年金融周期见顶后,股市至2003年才见底(较美国更长),核心驱动是银行坏账处理完毕(1998年启动国有化与注资)[37][41][42] - 居民资产再配置发生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修复后:2003年前高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持平,2003年后及2013年"安倍经济学"实施后出现持续性增配[43][45] - 行业表现分化:制造业板块2006年超过1990年高点,而金融与房地产板块截至2025年未恢复至1990年水平[45] 中国当前市场环境与金融周期特征 - 居民资产配置呈现"减房增股"趋势: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比例从2019年60%降至2025年三季度47%,高风险资产占比从7%升至12%[47] - 债务压力集中于广义政府及关联企业:城投平台应收款规模大于应付款(扣除后资产负债率上升),建筑及制造业企业应收应付账款规模突出[53][55] - 政策需降低利率风险溢价:10年期国债利率中隐含的未来10年短端利率预期仅1.25%(较当前政策利率低15bp),期限溢价收缩成为利率下行的主因(贡献51%)[48][49] 行业结构与政策启示 - 新老经济分化显著:新经济板块(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估值表现优于老经济(房地产、钢铁等),与日本制造业板块相对走强的经验部分吻合[56][58] - 财政协同必要性上升:金融周期调整需财政政策发力缓解债务负担(如美国2009年财政赤字率连续三年超8%),中国需通过财政扩张降低利率风险溢价[30][35][48]
9月资金面吃紧?美联储洛根:缩表还有空间
金十数据· 2025-08-26 11:10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缩减与流动性管理 -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洛根表示 9月纳税日和季度末前后货币市场可能面临短暂压力 但美联储有回购工具和贴现窗口等机制应对[2] - 投资者可能像6月那样再次使用美联储隔夜流动性工具 这些后备机制允许美联储继续逐步将准备金降至更高效水平[2] - 美联储自2022年以来一直在缩减资产负债表 目标是将银行准备金降至最低充足水平 逆转疫情期间数万亿美元资产购买[2] 银行准备金水平与缩表空间 - 当前银行准备金余额约为3.3万亿美元 美联储理事沃勒估算最低充足水平约在2.7万亿美元[3] - 回购协议市场利率最近几个月平均比美联储向银行支付的准备金利率低约8个基点 表明还有更多空间减少准备金[3] - 美联储应逐步降低准备金同时保持上限工具可用 并鼓励市场参与者在经济上有吸引力时使用这些工具[3] 流动性工具改进建议 - 美联储应考虑提高或取消贴现窗口贷款规模限制 或对这些交易进行集中清算[3] - 建议美联储每日拍卖贴现窗口贷款 以便更轻松地在银行系统内分配流动性[3] - 应避免为应对短期准备金需求增加而扩大资产负债表 否则将面临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张的风险[3] 政策沟通与框架评估 - 美联储在沟通方式上仍有改进空间 可能调整季度发布的《经济预测摘要》(SEP)[4] - 需要探索方法避免过度强调中值而忽略多元化观点 更好地传达不同情景下的反应方式[4] - 对美联储刚完成的政策框架评估感到满意 但关于沟通方式的讨论很可能即将开始[4]
九龙仓集团跌超3% 中期股东应占溢利5.35亿港元 花旗称公司增加股东回报可能性较低
智通财经· 2025-08-15 14:27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九龙仓集团股价下跌3.6%至21.42港元 成交额918.52万港元 [1] 中期业绩表现 - 收入56.69亿港元同比减少19.38% [1] - 股东应占溢利5.35亿港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6.37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18港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港元 [1] 投资物业经营状况 - 投资物业收入减少4%至22.81亿港元(2024年:23.64亿港元) [1] - 营业盈利减少6%至14.84亿港元(2024年:15.73亿港元) [1] - 商场和写字楼租金表现偏软导致收入下滑 [1] 财务状况与资本结构 - 公司负债率为4.4% [1] - 长期投资480亿港元中398亿港元为股票组合 被视为准现金 [1] - 实际持有330亿港元净现金 相当于市值的50% [1] 战略方向与市场预期 - 公司不急于再投资 重点从现有土地储备变现 [1] - 花旗预期维持稳定每股派息且不会上调 进行回购可能性较低 [1] - 估值在业内最高 强劲资产负债表允许系内行动但未必利好股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