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
icon
搜索文档
罗永浩,在B站重新蓄起了胡子
36氪· 2025-09-05 09:08
罗永浩职业转型与内容创业 - 罗永浩近期将微博名改为"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并推出同名视频播客节目 通过深度对话形式邀请科技、人文领域嘉宾进行3-5小时长内容对谈 [2] - 节目在B站获得高关注度 首期对谈李想播放时长超2100万分钟 对谈何小鹏播放时长近千万分钟 [4] - 视频播客结合音频播客高信息密度与视频形式 在内容分发和商业化上具备更高可能性 成为B站、小红书、喜马拉雅等平台重点发力方向 [4][17] 直播带货与债务偿还进展 - 罗永浩通过直播带货三年累计收入达6亿元 年均收入2亿元超过A股60%上市公司2020年净利润 [7] - 截至去年8月已偿还债务8.24亿元 剩余债务约5亿元 直播带货成为其偿还债务的核心手段 [7] - 其直播公司"交个朋友"成长为头部直播电商公司 入驻淘宝直播首秀带货总额超2.1亿元 [7] 科技创业历程与现状 - 2012年创立锤子科技但因供应链管理混乱、技术积累不足等问题失败 背负6亿债务并被字节跳动收购 [5] - 电子烟创业因政策禁令终止 2022年成立细红线科技投身AR创业 [6] - 近期坦言AR眼镜十年内难商业化 团队转向软件开发 纯软件方案预计两三个月内上线 [6] 视频播客行业生态与发展 - 中国播客市场仍处发展初期 去年播客广告总收入33亿元 听众规模1.34亿 较短视频平台用户规模存在差距 [16] - B站二季度日均活跃用户1.09亿同比增长7% 月活用户3.63亿同比增长8% 5分钟以上中长视频消费时长增20% [20] - B站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扶持创作者 案例显示UP主王益为频道年收入达150万元 合作嘉宾刘煜煊仅凭20万粉丝年充电收入约120万元 [21] 个人特质与商业策略 - 罗永浩强调创业驱动力非金钱而是兴趣与改变世界 曾因不善股权设计和产品命名踩坑 [6] - 其个人品牌具有强流量属性 视频播客被视为积累口碑和品牌价值管理的新渠道 [10][15] - 选择视频播客因受众含金量高 月薪2万以上高收入人群及企业管理者占比大 具备强消费潜力 [15]
“果链”龙头上半年利润增长 加速押注新兴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1:20
业绩表现 - 立讯精密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2] - 蓝思科技上半年营收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 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 [2] - 歌尔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65% 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02% 系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收入下降34.92%所致 [2] - 歌尔股份是三家唯一实现三大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上涨的企业 精密零组件和智能硬件业务增长提升整体利润 [2] 业务拓展 - 立讯精密汽车业务实现82.07%强劲增长 斥资41亿元收购线束巨头Leoni AG加码汽车业务 [3] - 蓝思科技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增长16.45% 与30多家头部车企合作 超薄夹胶车窗玻璃即将批量生产 [3] - 歌尔股份与舜宇合作 投资康耐特和Plessey布局AR/AI产业链 [3] - 蓝思科技智能头显业务增长14.74% 实现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突破 完成AI眼镜整机规模化量产交付 [3] - 立讯精密"铜光电热"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AI服务器客户份额 带动通信业务近50%增长 [3] - 蓝思科技入股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布局机器人产业 [3] 资本运作 - 蓝思科技已于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 [1] - 立讯精密正在筹划H股发行上市 [1] - 歌尔股份正式开启分拆歌尔微电子至港交所IPO [1] 行业动态 - iPhone 17系列将迎来全新机型设计 新增超薄机型取代Plus版本 全系标配高刷屏 芯片/摄像头/散热性能升级 [4] - 苹果第四季度销量可能面临个位数下跌 iPhone 16 Pro机型降价提前释放换机需求 17系列价格可能上涨 面临华为/小米/OV等竞品竞争 [5]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采用侧边按键式Touch ID 立讯精密有望成为Touch ID模块供应商 [5] - 预计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800-1000万台 2027年增长至2500万台 2028年将发布可折叠iPad [5]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12.4亿部同比增长1% 高于此前0.6%的预期 [5] - 2024-2029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1.5% [6]
主力资金丨单日涨幅创近年纪录!这只股尾盘被盯上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8:48
行业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676.8亿元 [1] - 商贸零售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2.7亿元居首 石油石化 建筑装饰 银行行业分别净流入2.66亿元 2.21亿元 1.17亿元 [1] - 计算机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20亿元 通信 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均超60亿元 汽车 国防军工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均超40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入 - 胜利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7.87亿元居首 股价涨停 龙虎榜显示合计净买入5.23亿元 [2] - 天通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6.81亿元 公司成功掌握大尺寸压电晶片制备核心技术并实现量产 [2] - 5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 17股净流入均超3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出 - 岩山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30.26亿元 中际旭创 新易盛 比亚迪 东方财富 中兴通讯 天孚通信等净流出金额居前 [4] - 83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2亿元 7股净流出金额均超10亿元 [3] 尾盘资金动向 - 尾盘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62.52亿元 [5] - 银行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超2.9亿元 石油石化 非银金融 公用事业行业尾盘均获抢筹超过2000万元 [5] - 农业银行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83亿元 股价大涨超5%创近2年新高 [5] ETF资金情况 - A50ETF(159601)近五日涨跌2.79% 最新份额28.4亿份减少31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231.2万元 [7]
天通股份(600330.SH):铌酸锂晶体已成为制造射频滤波器和电光调制器的关键原材料
格隆汇· 2025-09-03 15:59
铌酸锂晶体特性与应用 - 铌酸锂晶体具有卓越的压电与光电特性 [1] - 铌酸锂晶体是制造射频滤波器和电光调制器的关键原材料 [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5G通信技术发展推动铌酸锂晶体市场需求增长 [1] - AI及AR等技术飞速发展带动铌酸锂晶体需求持续强劲增长 [1]
研报 | 国际大厂加速投入,预估2030年AR眼镜出货量达3,210万台
TrendForce集邦· 2025-09-03 14:04
2025年AR市场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AR出货量预计达60万台 主要受国际品牌推出AR眼镜原型及Meta发布Celeste产品推动 [2] - OLEDoS产品价格下跌进一步刺激市场关注度升温 [2] - 2030年全球AR出货量预计达3,210万台 主要受高阶全彩技术完善及国际大厂成熟产品推动 [5] - AI技术助益AR眼镜应用场景明确化 并推动市场规格共识形成 [5] 技术规格标准化趋势 - 光引擎功耗要求小于300mW 排水体积小于1cc 重量小于3g [5] - LEDoS与LCoS面板尺寸集中在0.13-0.18吋 像素密度均超5,500 PPI [5] - 解析度规格趋同 LEDoS介于640x480至720x720 LCoS多数为720x720 [5] - CMOS基板尺寸与设计朝向标准化 以达成成本控制目标 [5] 区域市场格局演变 - 中国市场目前为AR装置出货主力 [5] - 2030年中国市场出货占比预计降至50.2% 主因Meta、Google等国际巨头加入竞争 [5] 产业链生态发展 - 规格标准化虽限制品牌差异化 但有利形成规模体量与降低成本 [6] - 价格策略更易切入消费者心理预期 促进潜在用户进入市场 [6] - 国际大厂投入加速供应链发展 LUMUS、Goertek、JBD、Xreal、Omnivision等供应商有望受益 [6] - 供应链健全为2030年千万级出货目标奠定基础 [6]
“火爆”的智能眼镜,热管理材料、设计与供应商深度解析
DT新材料· 2025-09-01 00:04
AI与消费电子融合趋势 - AI技术与消费电子深度融合正推动智能眼镜成为下一代个人终端 从概念走向现实[2] - vivo近期发布首款MR产品vivo Vision探索版 采用与苹果Vision Pro一致的"眼动+手势"人机交互逻辑[2] - 2025年行业暂未启动公开销售 但已在部分城市开放线下体验[4] 智能眼镜技术分类 - 常规AI眼镜以语音交互为核心 集成摄像头与音频模块 无显示屏幕 侧重轻量化与日常场景 代表产品包括Ray-Ban Meta和小米AI眼镜[7] - AR(增强现实)在现实世界叠加虚拟信息 代表产品包括Rokid glasses、微软Holo Lens和雷鸟X3 Pro[10] - MR(混合现实)实现虚拟元素与现实环境深度融合 代表产品为苹果Vision Pro 主要应用于医疗手术辅助等专业领域[11] - XR(扩展现实)为统称概念 涵盖VR、AR和MR所有虚拟与现实融合技术[12] - 智能眼镜产品形态包括分体式AR眼镜、一体式AR眼镜、VR一体机等 硬件需求涵盖透明显示屏、高性能处理器和高分辨率显示屏[13] 产业链生态结构 - 产业链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技术整合与产品制造、下游渠道分发与场景应用[15] - 上游核心器件包括光学模组(自由曲面透镜、光波导、MicroLED/MicroOLED)、计算芯片与AI加速器、各类传感器、扬声器与麦克风、PCB封装基板、高能量密度电池及导热功能材料[22] - 中游整机厂商包括国际巨头苹果、Meta、微软以及国内厂商华为、vivo、OPPO、小米[23] - 下游应用场景覆盖消费级(娱乐、游戏、社交)、产业级(工业巡检、医疗辅助)及公共服务(教育、文旅)领域[24] 热管理技术挑战 - 智能眼镜需在极小体积内集成显示、传感、计算与交互多重功能 面临"高性能+小体积"带来的热管理难题[6] - 主要挑战包括:空间受限使传统散热方式难以适配、局部温升影响佩戴舒适性、功耗与续航矛盾、外观与结构设计限制以及长期可靠性问题[27] - 热管理解决方案分为主动式(风扇、液冷泵)和被动式(石墨散热膜、热管、均温板)两类 需配合热界面材料使用[25] 热管理解决方案 材料与组件创新 - 导热石墨膜适用于面部接触区域或狭小空间 具有超薄柔性特性[31] - VC均温板与微热管可快速将热量从芯片传导至整机表面[31] - 相变材料(PCM)能在高峰功耗时吸收多余热量实现缓冲降温[31] - 厦门大学开发定制化3D随形热管 使VR设备温度降低48.59% 传热极限提升4.75倍[29] 系统设计与技术趋势 - 整机设计需优化器件级散热布局和整机热路径 结合柔性与微型化要求[34] - 新兴技术包括微型液冷(微泵液冷、超薄风扇)和多材料复合散热体系[34] 热管理供应商格局 微型主动散热方案 - 成都汇通西电开发射流风扇 尺寸小且风速最高达20m/s[35] - 谐振精密主营微型压电马达、压电气泵及R-jet散热模组 具有轻薄静音特性[36] - 江苏蚂蚁动力研发超声静音风扇和VR冷却系统 微型液态冷却泵尺寸仅8mm×8mm×1.5mm[40] - 威图流体专注压电微泵、微阀等精密流体控制装置 实现压电微泵大规模商业化[42] - 南芯科技推出190Vpp压电微泵液冷驱动芯片SC3601 可在移动终端实现低功耗液冷散热[46] - 艾为电子发布180Vpp压电微泵液冷驱动产品 为国产芯片在该领域首次突破[48] 石墨烯材料厂商 - 常州富烯科技年产240万平方米石墨烯导热膜 合作伙伴包括华为、比亚迪等[51] - 广东墨睿科技年产120万平方米石墨烯导热膜 供应小米、努比亚等手机厂商[52] - 杭州高烯科技开发石墨烯"1+3+3型"产业链 量产石墨烯导热膜等材料[53] - 上海瑞烯新材料年产120万片石墨烯界面散热材料 热导率高且获头部客户认证[55] VC/热管供应商 - 飞荣达科技主营热管、均温板等导热材料 应用于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57] - 威铂驰热技术产品包括超薄VC、超薄热管等 具有热设计仿真经验[58] - 思泉新材料主营人工合成石墨散热膜、热管、均温板等热管理材料[60] - 天脉导热科技产品涵盖热管、均温板、石墨膜等 应用于三星、OPPO等品牌[61] - 瑞声科技开发多款VC产品 采用热学仿真与精密材料技术[62] - 立讯精密提供散热模块涵盖超薄均温板 服务于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64] - 领益智造提供铜、不锈钢、纯钛等不同材质VC均温板散热方案[65] 行业活动与展望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于2025年12月3-5日在深圳举行 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 预计300+参展企业和30,000专业观众[69][71] - 展会设立材料主题展示、消费电子热管理、新能源热管理等六大展区[73] - 智能眼镜商业化需依靠算力、光学与交互迭代 并通过材料创新和系统设计解决热管理问题[66]
水晶光电(002273):业绩趋势向上,光学创新时代深度受益
财通证券· 2025-08-31 18:3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充分受益光学迭代创新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46/14.99/18.40亿元 对应PE为31.05/25.80/21.03倍 [8] - 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30.20亿元 同比+13.77%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同比+17.35% 毛利率29.46% 同比+1.86个百分点 [8] - 单季度业绩稳健增长 2Q2025营收15.38亿元 同比+17.45%/环比+3.75% 归母净利润2.80亿元 同比+12.80%/环比+26.70% [8] 业务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25.4亿元 同比+12.8% 毛利率29.52% 同比+1.69个百分点 受益于AI手机渗透率提升和光学升级趋势 [8] - 汽车业务收入2.4亿元 同比+79.07% 毛利率25.24% 同比+16.79个百分点 成功获得LCOS技术路线AR-HUD项目定点和多个新项目订单 [8] - AR/AI眼镜领域取得突破 反射波导与头部客户合作打通量产路径 衍射波导实现小批量商业级应用落地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71.67/85.44/101.07亿元 增长率14.2%/19.2%/18.3% [7] - 预计归母净利润12.46/14.99/18.40亿元 增长率21.0%/20.3%/22.7% [7] - 预计EPS 0.90/1.08/1.32元 ROE 12.7%/14.0%/15.6% [7] - 毛利率维持在31.4%-31.8%水平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9.8%-20.8% [9]
佳禾智能(300793):多因素影响业绩承压 看好远期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31 12: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05亿元 同比下滑10.82% [1] - 归母净利润0.25亿元 同比下降38.12% [1] - 扣非净利润0.0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90.60% [1] - 毛利率14.07% 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 [1] 业务结构 - 耳机与音箱业务占比85.92% 仍为主营核心 [1] - 智能穿戴产品收入占比10.14%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1] - 新型储能产品收入占比1.88% [1] 业绩承压因素 - 产品综合毛利率下降导致毛利额减少3649.94万元 [1] - 越南工厂转移订单增加管理费用584.63万元 [1] - 研发战略调整使研发费用减少1492.65万元 [1] 战略布局 - 拟收购电声品牌拜雅以强化品牌运营能力 [2] - 持续为原有AI/AR眼镜客户生产出货 [2] - 与新客户推进商务合作及新产品开发 [2] 增长预期 - 电声与智能眼镜领域布局有望打开新增长空间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75/1.45/2.61亿元 [2] - 对应EPS为0.20/0.38/0.69元 [2]
光峰科技上半年营收9.61亿元 上游核心器件取得重大突破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11: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1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73亿元 [1]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11.81%至1.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2.98% [2] 战略转型 - 全面推进战略落地和业务转型,处于向上游突破关键期 [1] - 加紧向激光产业上游突破打造核心器件 [1] - 通过上游核心器件突破推动AR眼镜、机器人等新赛道布局 [1] 技术研发 - 基于氮化镓和砷化镓材料体系的半导体激光技术满足超小体积、高分辨率显示需求 [1] - 全球授权专利2372项,其中发明专利1233项 [2] - AR及AI相关领域专利成果266项,同比增长33% [2] 业务优化 - 夯实影院和专显等高毛利、强现金流业务竞争地位 [2] - 调整车载业务市场策略,避免无效竞争 [2] - 优化家用产品技术路线和功能 [2] 发展前景 - 仲裁事项解决消除历史不确定性 [2] - 技术壁垒与多元布局有望打开新增长空间 [2] - 强劲现金流和研发投入为上游突破及新赛道开拓提供保障 [2]
白酒企业跨界美股上市,王茅酒业自称“第一”却多年无参保员工
搜狐财经· 2025-08-30 10:44
核心交易结构 - 钧御工程与王茅酒业达成反向并购合作备忘录 计划使王茅酒业成为"中国白酒美股第一股" [1] - 反向并购通过非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后 由上市公司反向收购非上市公司的资产和业务 [1] - 钧御工程计划保留王茅酒业独立品牌运营 并利用自身资源助其品牌升级及拓展东南亚和北美市场 [2] 交易主体背景 - 钧御工程为开曼注册公司 主营香港土石方运输服务 与白酒行业无直接关联 [4] - 王茅酒业成立于2018年 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主要从事酒类和预包装食品销售 [4] - 王茅酒业参保员工人数显示为0人 网络知名度较低且无官方网站 [1][4] 资本市场表现 - 钧御工程2024年7月纳斯达克上市后股价大幅波动 从"妖股"变为"仙股" [4] - 股价曾在2024年11月26日单日暴涨918.6%至107.36美元/股 次日暴跌98.46%至1.65美元/股 [4] - 当前股价约0.5美元 面临纳斯达克退市风险 [4] 业务战略规划 - 王茅酒业自称具备年产3000多吨酱香型白酒生产能力 [5] - 公司提出科技赋能战略 包括用AIoT改造酿造工艺 融合NFT与AR开创双消费模式 [5] - 商业模式对标泡泡玛特 采用科技出海策略但引发外界质疑 [1][5] 行业影响 - 该合作被视为中国白酒行业另辟蹊径瞄准美股市场的新尝试 [1] - 为国内企业提供赴美上市新思路 但"第一股"头衔存在网络争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