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RO
icon
搜索文档
华测检测(300012):点评:预告2025Q3归母业绩同比增10%-13%,国际化步伐加速
长江证券· 2025-10-15 14: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华测检测预告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41-3.50亿元,同比增长10%-13%,这是过去9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回升到10%以上(按预告中值测算)[2][6][7] - 公司稳步推进战略并购和国际化扩张落地工作,预计将在四季度形成业绩贡献,继续看好公司的稳健持续增长 [2][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08-8.18亿元,同比增长8.26%-9.51% [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率15.7%,同比持平;毛利率为49.6%,同比微增0.07个百分点 [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4亿元/11.43亿元/12.87亿元,同比增10.1%/12.6%/12.7%;对应PE估值为22.7x/20.2x/17.9x [13] 各业务板块分析 - **生命科学检测**:2025年上半年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1.11%;2025年环境检测业务因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高基数面临增长压力,公司通过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等新兴需求进行对冲 [7] - **工业品测试**:2025年上半年营收6.0亿元,同比增长7.47%;建工检测业务升级带动毛利率提升,船舶、计量、数字化持续布局,双碳和ESG领域逐步获得新资质 [7] - **消费品测试**:2025年上半年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13.15%;电子科技、汽车稳定增长,大交通赛道积极布局,加码投资FA、MA,加快芯片半导体业务转型升级 [7] - **贸易保障检测**:2025年上半年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13.48%;保持细分赛道竞争优势,继续稳健增长 [7] - **医学药学**:2025年上半年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1.30%;子公司华测品创上半年净利润-0.39亿元,去年同期为-0.27亿元,仍然面临压力,但医疗器械、CMC等细分方向推测表现较好 [7] 国际化与战略并购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对ALS集团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澳实分析检测广州公司的全资收购 [13] - 完成对Openview深圳、香港公司的控股权收购协议签署,其越南公司控股权交割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13] - 与凯雷集团达成协议,拟收购南非Safety SA;与希腊Emicert公司完成控股权收购协议签署 [1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营收占比约7.30%,同比增长20.82% [13] 盈利能力与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持续深化精益管理、数智化转型升级,强化组织能力建设,成功构建起核心竞争力 [8] - 医学药学和半导体检测为当前薄弱板块,随着CRO订单恢复、医疗器械增长及部分医学实验室整顿,预计医学药学板块将减亏 [8] - 半导体检测的蔚思博经过管理层调整和产能优化后,预计将保持营收较快增长和利润改善,公司净利率提升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8]
9月份中国股市外资净流入金额,创2024年11月份以来单月最高
环球网· 2025-10-14 09:0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10月13日大幅低开后回升,上证指数跌0.19%报3889.5点,深证成指跌0.93%,创业板指跌1.11%,全天成交2.37万亿元 [1] - 9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 [1] - 外资机构通过陆股通持有的A股股份达1227.25亿股,相较2024年12月末增加5.72亿股 [1] 行业与概念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核聚变、贵金属板块午后相继拉升,稀土、光刻机、电解液概念强势领涨 [1] - 消费电子、机器人、CRO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1] - 今年以来沪深300成长指数领先于价值指数25个百分点,有望实现20年来最好的年度表现 [3] 机构观点与投资策略 - 花旗集团分析师推荐国内收益率较高的股票 [1] - 摩根大通分析师建议购买业绩良好、股息支付记录良好的银行股 [1] - 马科斯资本有限公司建议投资者转向那些有望从中国消费刺激措施中受益的公司股票 [1]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预测未来12个月潜在上行空间分别为8%和3% [3]
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今起施行;黄金、白银再创新高|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7:33
贸易与航运政策 - 交通运输部发布《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明确由中国建造的船舶、仅进入中国船厂修理的空载船舶等免予缴纳 [1] - 9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2.34万亿元增长8.4%,进口1.7万亿元增长7.5%,连续4个月同比双增长 [1] - 第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但9月稀土出口4000.3吨,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1] 能源与大宗商品 - 10月1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75元和70元,折合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下调0.06元 [1] - 现货黄金涨2.29%报4110.02美元/盎司,再创新高,现货白银大涨4.39%报52.33美元/盎司,续刷历史新高 [12] - COMEX黄金期货涨3.24%报413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7.47%报50.775美元/盎司 [12] 船舶制造行业 - "十四五"期间中国造船业共计承接64.2%的全球新船订单,比"十三五"期间高出15.1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 [2] 资本市场与资金流向 - 9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份以来单月最高 [3] - 国庆长假后首周共有51只新基金发行,其中权益类基金42只,包括32只股票型基金和1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3] - 周一A股全天成交2.37万亿元,上证指数跌0.19%报3889.5点,深证成指跌0.93%,创业板指跌1.11% [3] - 周一香港恒生指数收盘跌1.52%,南向资金净买入198.04亿港元,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3.48亿港元 [4] - 食品饮料ETF最新份额为91.5亿份,增加了4.0亿份,游戏ETF最新份额为72.5亿份,增加了1.7亿份 [15] - 科创半导体ETF最新份额为19.0亿份,增加了1.0亿份,云计算50ETF最新份额为3.9亿份,增加了300.0万份 [15][16] 新能源汽车行业 - 赛力斯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有望成为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7] - 成都交警通报小米SU7失控起火事故,驾驶人死亡,涉嫌酒后驾驶,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5] 公司业绩与动态 - 新华保险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8] - 楚江新材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3.5亿元–3.8亿元,同比增长2057.62%-2242.56% [9] - 飞荣达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75亿元-3.00亿元,同比增长110.80%-129.96%,AI服务器散热相关业务营收有所增长 [10] - 永鼎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3%公司股份,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7日至2026年1月16日 [11] - 天际股份股东汕头天际等已减持2.9996%公司股份,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12] - 西贝餐饮控股95%的深圳市玉华美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9月30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预包装食品销售和食品互联网销售 [6] 国际市场与地缘政治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29%,标普500指数涨1.56%,纳指涨2.21%,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21% [12] - 美国总统特朗普、埃及总统塞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在埃及签署关于结束战争的加沙停火协议 [12] 行业板块表现 - 周一A股市场中固态电池、核聚变、贵金属午后相继拉升,稀土、光刻机、电解液概念强势领涨 [3] - 消费电子、机器人、CRO概念跌幅居前,公募基金分析认为四季度通常进入防御策略阶段,高位板块存在止盈动力 [3]
海普瑞跌1.68%,成交额4780.23万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10-13 19:52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0月13日,海普瑞跌1.68%,成交额4780.23万元,换手率0.33%,总市值172.26亿元。 异动分析 创新药+生物疫苗+CRO概念+人民币贬值受益 1、2024年年报,海普瑞于 1998 年成立于深圳,是拥有 A+H 双融资平台的领先跨国制药企业,主要业 务覆盖肝素产业链、生物大分子 CDMO 和创新药物的投资、开发及商业化,致力于为全球患者带去高 质量的安全有效药物和服务,护佑健康。 区间今日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净流入-158.06万279.09万238.61万-1529.18万-5185.99万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053.34万,占总成交额的5.18%。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1.57元 2、赛湾生物具备向客户提供mRNA疫苗开发及生产CDMO服务的能力。赛湾生物凭借优秀的工艺开 发、准时交付以及成功的运营能力,继续推进mRNA疫苗供应链的工作,支持全球多个已商业化的 mRNA疫苗的生产。 3、深圳市海普瑞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肝素产业链,生物大分子CDMO和创新药物的投 资,开发及商业化。 4、根据2 ...
超36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10-13 15:41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3日A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收盘时上证指数下跌0.19%至3889.50点,深证成指下跌0.93%至13231.47点,创业板指下跌1.11%至3078.76点 [1] - 科创50指数逆市上涨,涨幅超过1%,收于1473.02点 [1][2] - 沪深两市成交额为2.35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609亿元 [2] - 全市场超过3600只个股下跌 [2] 板块与概念表现 - 自主可控产业链全线爆发,稀土永磁板块掀涨停潮,银河磁体、新莱福等10余股涨停 [2] - 光刻机、锂电、稀有金属、操作系统板块集体走强 [2] - 可控核聚变概念反复活跃,合锻智能、永鼎股份等8股涨停 [2] - 核聚变、固态电池概念保持活跃 [2] - 机器人、消费电子、汽配、CRO概念普遍下挫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钢铁、银行、有色金属等板块 [6] - 主力资金净流出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电池等板块 [6] - 个股方面,包钢股份、中国软件、北方稀土分别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7.58亿元、9.59亿元、7.24亿元 [6] - 比亚迪、立讯精密、赛力斯遭主力资金抛售,净流出额分别为14.24亿元、11.03亿元、10.98亿元 [6] 机构观点 - 有机构认为近期市场波动为短期调整,不改变股市长期向好态势,外部冲击造成的资产下跌是增持良机 [7] - 与4月冲击相比,当前贸易风险边界更清晰,国内金融稳定条件更明朗,外部冲击是扰动而非趋势终结 [7] - 短期调整与结构性机会并存,外部局势冲突造成的资产下跌反而是机会 [7] - 继续看好科技成长、金融与部分周期板块,建议投资者适度均衡配置 [7] - 稀土板块短期轮动,中期价值重估将带动震荡上行 [7]
超36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10-13 15:2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0月13日A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沪指跌0.19%至3889.50点,深成指跌0.93%至13231.47点,创业板指跌1.11%至3078.76点,科创50指数逆势上涨1.40%至1473.02点 [3][4] - 沪深两市成交额为2.35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609亿元,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下跌 [7] 板块与概念表现 - 自主可控产业链全线爆发,稀土永磁板块掀涨停潮,光刻机、锂电、稀有金属、操作系统板块集体走强,核聚变、固态电池概念保持活跃 [4] - 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爆发,银河磁体、新莱福、惠城环保、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等10余股涨停 [5] - 可控核聚变概念反复活跃,合锻智能、永鼎股份、白银有色等8股涨停 [6] - 机器人、消费电子、汽配、CRO概念板块普遍下挫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钢铁、银行、有色金属等板块,净流出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电池等板块 [9] - 包钢股份、中国软件、北方稀土分别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7.58亿元、9.59亿元、7.24亿元 [9] - 比亚迪、立讯精密、赛力斯遭主力资金抛售14.24亿元、11.03亿元、10.98亿元 [9] 机构观点 - 国泰海通认为近期市场波动为短期调整,不改股市长期向好态势,外部冲击造成的资产下跌是增持良机,继续看好科技成长、金融与部分周期板块 [11] - 国元证券观点认为稀土板块短期轮动,中期价值重估将带动震荡上行 [12]
直线拉升!20cm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11:18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跌0.06%至3851.19点 深证成指跌0.30%至13316.28点 创业板指跌0.45%至3171.24点[1][2]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恒生指数涨0.05%至26530.80点 国企指数涨0.03%至9445.8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22%至6337.29点[5][6]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铜产业概念指数涨2.63%[2][4] - 核聚变概念指数涨2.67% 超导概念指数涨2.21%[4] - 半导体相关板块走低 半导体设备概念指数跌2.14% 存储器概念指数跌1.67% 光刻机概念指数跌1.61%[4][5] 个股表现 - 紫金矿业领涨恒指成份股 股价涨4.66%至31.020港元[5][7] - 上纬新材20cm涨停 股价达132.1元/股 总市值533亿元 成交量745.76万股 成交额9.42亿元[15][16][17] - 铜产业概念股表现强势 精艺股份涨停涨10.02% 北方铜业涨停涨10.01% 洛阳钼业涨停涨9.98%[8][9] 重大事件影响 - 印尼Grasberg铜矿发生泥石流事故 该矿占全球铜供应约3% 花旗预计四季度产量损失将影响全球供应3%[9][10]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展示 该公司被称为可控核聚变"国家队" 重点布局聚变工程化和商业化[11][14] - 上纬新材控制权变更完成 智元恒岳成为新控股股东 合计拥有29.99%股份及表决权 并计划以7.78元/股要约收购37%股份[18]
直线拉升!20cm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10:38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下跌0.06%至3851.19点 深证成指下跌0.30%至13316.28点 创业板指下跌0.45%至3171.24点[1][2] - 港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 恒生指数上涨0.05%至26530.80点 国企指数上涨0.03%至9445.85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22%至6337.29点[3][4] - 行业板块表现分化 有色金属/传媒/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涨幅居前 半导体/存储器/光刻机等板块走低[2] 热门概念板块表现 - 核聚变概念指数上涨2.21% 铜产业概念指数上涨1.95% 超导概念指数上涨2.63% CRO概念指数上涨1.80%[3] - 网络游戏概念指数上涨2.67% 锂矿概念指数上涨1.73% 钻矿概念指数上涨1.63% 核电概念指数上涨1.62%[3] - 半导体硅片概念指数下跌1.10% 电路板概念指数下跌1.12% HBM概念指数下跌1.42% 先进封装概念指数下跌1.11%[3] 铜产业板块异动 - 精艺股份涨停10.02%至13.50元 北方铜业涨停10.01%至15.17元 洛阳钼业涨停9.98%至13.88元[5] - 电工合金上涨8.78%至18.34元 金田股份上涨8.34%至12.34元 铜陵有色上涨7.89%至4.65元 江西铜业上涨6.87%至30.48元[5] - 事件驱动因素为Freeport McMoRan印尼Grasberg矿山发生泥石流事故 该矿占全球铜供应约3% 花旗分析师预计四季度产量损失将影响全球供应3%[6] 核聚变概念表现 - 哈焊华通上涨16.75%至35.33元 中洲特材上涨15.17%至20.88元 合锻智能涨停9.98%至20.05元 法尔胜涨停9.91%至4.66元[7] - 上海电气上涨7.22%至9.51元 百利电气上涨5.41%至6.82元 久盛电气上涨4.64%至18.95元[7] - 催化因素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工博会首次公开亮相 该公司重点布局核聚变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10] 个股异动分析 - 上纬新材20cm涨停至132.10元/股 总市值达532.84亿元 成交额9.42亿元 换手率1.85%[11][12] - 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伙合计持有29.99%股份及表决权 邓泰华成为新实际控制人[13] - 智元恒岳拟以7.78元/股要约收购37%股份 预计最高资金需求11.61亿元[13] 港股成份股表现 - 紫金矿业上涨4.66%至31.020港元 领涨恒指成份股[4] - 百度集团上涨2.49%至131.80港元 京东集团上涨2.48%至136.30港元 友邦保险上涨2.13%至71.900港元[4] - 药明康德上涨2.01%至111.40港元 阿里巴巴上涨1.90%至177.30港元 安踏体育上涨1.59%至95.550港元[4]
帮主郑重午评:指数跌超1%、近5000股下跌,这几个板块却在逆势“扛旗”!
搜狐财经· 2025-09-23 12:48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齐跌,上证指数跌1.23%,深成指跌1.84%,创业板指跌1.75%,北证50半日跌3.05% [3] - 全市场近5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超1.7万亿元,较昨日放量3500多亿元 [1][3] 弱势行业与公司 - 旅游及酒店板块为重灾区,云南旅游跌停,华天酒店、西藏旅游大跌 [3] - 影视院线板块表现不佳,金逸影视连续三天跌停,中国电影、华谊兄弟跟跌 [3] - CRO、华为概念、房地产等板块早盘均未扛住下跌压力 [3] 强势行业与公司 - 银行板块表现稳健,南京银行盘中涨超5%,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上涨 [3] - 港口航运板块活跃,南京港、宁波海运涨停 [3] - 人形机器人概念有局部机会,大洋电机两连板,恒帅股份、宏昌科技创出新高 [3] - 半导体、固态电池板块早盘曾尝试拉升 [3] 市场分析与展望 - 市场放量下跌显示分歧加大,部分资金撤离,部分资金在波动中寻找机会 [3] - 银行板块走强与估值较低及政策预期托底有关,港口航运则受益于供需改善 [4] - 从长期投资角度看,需区分板块下跌是基本面问题还是短期情绪影响,并关注后续修复机会 [4]
新药实验操作中两员工窒息死亡,调查报告公布!知名上市公司总裁被建议处罚,其年薪超190万元,公司曾因两女员工实验室互殴刷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0:49
事故概述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康龙化成发生亡人事故 造成2名员工死亡[1] - 事故发生在6月3日夜间 地点为公司12号楼一层纯化间1[3] - 直接原因为柔性隔离器内通入氮气导致氧气浓度低于19.5%窒息阈值 作业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进入[3] 事故调查结果 - 作业人员违反《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操作规程 未通过手套操作而直接进入隔离器内部[3] -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被认定为事故间接原因[4] - 公司主要负责人楼小强被处上一年收入40%罚款 其2024年税前报酬为191.33万元[4][6] - 公司被建议处以30万至100万元罚款 多名高管被处以不同金额罚款[4] 公司经营状况 - 上半年营业收入64.41亿元 同比增长14.9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1亿元 同比减少37%[8] - 第二季度营收33.42亿元 环比增长7.85% 净利润3.96亿元 环比增长29.53%[8] - 扣非净利润6.37亿元 同比增长36.6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08亿元 同比增长28.06%[8]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国际领先的生命科学研发服务企业 业务覆盖药物发现至临床开发全流程[6] - 在中国、美国、英国开展运营 拥有20000多名员工[6] - 2019年实现A+H股上市 股价曾两年增长超26倍 总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元[10] - 当前股价35.01元/股 总市值622亿元[10] 其他事件 - 今年7月中旬曾发生实验室员工互殴事件 公司称不影响经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