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搜索文档
enCore Energy (EU)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3 19:38
业绩总结 - enCore Energy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每年生产300万磅U3O8,到2028年底实现每年生产500万磅U3O8[26] - enCore Energy的市场资本化为835,566,936美元,已发行和流通的股份为174,076,445[34] - enCore Energy的铀销售策略支持四项铀销售协议,同时保持对市场的曝光[23] 用户数据 - enCore Energy的资源估计包括74.42百万磅的测量和指示资源,以及26.47百万磅的推测资源[21] - Rosita CPP的生产能力为每年800,000磅U3O8,预计2023年生产约200,000磅[92] - Dewey-Burdock项目的年产量为1,000,000磅,预计矿山寿命为21年,总生产量为14,300,000磅[10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enCore Energy的Rosita ISR铀处理厂在2023年11月成功重启,预计在60天内开始交付[65] - Alta Mesa CPP计划于2024年开始生产,年产能力为150万磅,初步计划2024年生产约500,000磅[96] - 采用原位回收(ISR)技术的经济优势约为传统采矿成本的三分之二,ISR运营的平均资本支出低于传统矿山的15%[158][15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enCore Energy与Boss Energy的合资企业中,enCore持有70%的股份,Boss Energy支付6000万美元以获得30%的股份[56] - enCore Energy的南德克萨斯州项目预计将为美国国内铀生产的扩展提供第一阶段的生产能力[69] - Crownpoint项目在核监管委员会许可下可每年回收300万磅U3O8[126] 负面信息 - 全球约60%的铀供应依赖于俄罗斯,当前形势下需要寻找替代供应链[183] - 2022年预计铀需求为181百万磅,而预计主要供应为126百万磅,显示出供应缺口[167][168]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预计到2024年,铀市场将需要1.6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国内低浓缩铀(LEU)和高浓缩铀(HALEU)的生产[193] - 预计到2024年,铀现货价格为104美元[200] - Gas Hills项目的年产量为1,000,000磅,预计矿山寿命为7年,总生产量为6,500,000磅[116]
云顶新耀自研AI+mRNA平台 能否解锁癌症治疗“黑科技”?
环球网资讯· 2025-07-03 14:00
mRNA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mRNA新抗原疫苗在胰腺癌治疗中展现出潜力,通过诱导长效、功能性的T细胞反应,有望为癌症免疫治疗带来新希望 [1] - mRNA技术通过特定编码的mRNA序列进入细胞后,刺激T细胞和B细胞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形成免疫记忆,有效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1] - CD8或CD4的T细胞会形成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包括产生抗体和细胞毒的毒素来攻击肿瘤细胞 [1] mRNA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mRNA技术将药物开发从"分子筛选"转变为"信息设计",使人体成为生产蛋白药物的智能工厂 [2] - mRNA技术具备覆盖多种难治性疾病的药物开发能力,包括肿瘤、自免、代谢性疾病、传染病和罕见病 [2] - 递送系统是mRNA技术的主要壁垒,体外合成的mRNA直接进入人体易被降解,需要通过修饰碱基和加帽、加尾技术降低副作用 [2] 国内企业在mRNA技术领域的突破 - 公司已建立并持续优化自主的LNP递送技术平台,在可电离脂质和隐形脂质方面有专利布局 [2] - 公司自研的第三代AI mRNA序列算法可筛选出高表达的mRNA序列,在抗原序列设计这一核心环节取得突破 [2] - AI技术赋能的第三代算法模型实现了靶蛋白表达水平大幅提升 [3] 公司在mRNA肿瘤药物研发的进展 - 公司正在推进mRNA肿瘤药物研发,其中EVM16是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已于2025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3] - EVM14是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靶向5种肿瘤相关抗原,拟用于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3]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703
交银国际· 2025-07-03 10:24
报告核心观点 - 看好国产半导体设备行业前景,首予北方华创买入评级,目标价530元人民币[1][2] - 看好云顶新耀平台开发和可逆mRNA数据,上调目标价至72.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3][7] - 认为光伏行业政策密集吹风,供给侧将迎转机,看好光伏制造龙头困境反转机会[8] - 6月新能源汽车交付环比趋缓,看好比亚迪、小鹏汽车、吉利汽车等车企发展[9][11] 北方华创 - 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成长性与韧性兼备,目前27倍市盈率NTM接近历史低位,股价仍吸引[1][2] - 中国内地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3%升至2024年的42%,北方华创业绩在不同周期表现良好,预测2025年内地市场将保持增长,进口设备占比下降,北方华创占有率相较2020年翻番[2] - 刻蚀/沉积设备需求或随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技术升级而继续上升[2] 云顶新耀 - AI + mRNA技术平台展示多款mRNA肿瘤药物研发进展,EVM16在小鼠模型验证疗效并与PD - 1抗体有协同作用,EVM14具备诱导免疫记忆、降低肿瘤复发潜力,自体生成CAR - T项目在动物模型验证有效[3] - 可逆BTK治疗膜性肾病更新优异数据,免疫学响应快速且显著,临床响应可观,高剂量组受试者停药后维持完全响应率,预计9月公布52周随访数据并探讨注册路径和BD机会[4][7] - 上调目标价至72.5港元,对应237亿港元目标估值和1.8倍收入达峰时的市销率,维持买入评级[7] 光伏行业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点名光伏内卷,政策密集吹风反映中央重视,后续有望出台针对性政策,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8] - 看好光伏制造龙头的困境反转机会,首选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和协鑫科技[8] 汽车行业 - 6月多家车企交付量延续增长,但环比增速放缓,11家车企销量同比增长约17.7%,环比微增约0.5%[9] - 比亚迪6月乘用车销量377,628辆,同比增长11.0%,环比微增0.2%;小米汽车6月交付超2.5万辆,环比略有下滑;小鹏汽车6月交付34,611辆,同/环比+224%/+3.2%;理想汽车6月交付新车36,279辆,同/环比 - 24%/-11.2%;蔚来汽车6月交付新车24,925台,同比增长17.5%[10][11] - 7月多款新车将上市,预计新能源汽车有望延续增长态势,但环比增速放缓,行业看好比亚迪智驾 + 出口、小鹏汽车车型上市带动销量和毛利率提升、吉利汽车私有化极氪后推动内部资源整合[11] 全球主要指数 - 恒指收盘价24,221,升跌0.62%,年初至今升跌20.75%;国指收盘价8,725,升跌0.54%,年初至今升跌19.68%;上A收盘价3,621,升跌 - 0.09%,年初至今升跌3.07%等[5] 主要商品及外汇价格 - 布兰特收盘价67.11,三个月升跌 - 10.46%,年初至今升跌 - 10.02%;期金收盘价3,336.70,三个月升跌6.27%,年初至今升跌26.91%等[6] 本周公布经济数据 - 美国7月1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市场预期和上次数据均为52.00,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上次数据为48.50等[12] 交银国际最新研究报告 - 涵盖消费、新能源、互联网及教育、科技、汽车、医药、金融、房地产等多个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报告[13] 恒生指数成份股 - 包含美的、中通快递、长和实业等多只股票的收盘价、市值、5天股价升跌%、年初至今升跌%、52周最高最低股价、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信息[14] 国企指数成份股 - 包含中通快递、吉利汽车、中信股份等多只股票的相关信息,如收盘价、市值、股价升跌情况、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15]
★不断深化区域财金合作 强化金融安全网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5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和区域 宏观经济形势、10+3区域财金合作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各方在深化区域内政策协调和加强区 域金融安全网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共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会议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 整,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中方愿与10+3各方一道,不断深化区域财金合作。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指出,进一步完善清迈倡议机制、强化本区域金融安全网至关重要。 会议各方就美关税政策对全球和区域宏观经济形势造成的影响、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机制和 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蓝佛安代表中方宣布向AMRO中国技术 援助信托基金续捐400万美元,进一步支持区域成员加强宏观经济监测和维护金融稳定能力建设。 蓝佛安表示,10+3区域经济展现较强韧性、拥有较大增长空间,但也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各 方应坚定落实10+3领导人会议共识,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深化域内贸 易投资合作,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为区域经济金融稳定和一体化进程做出更大贡献。中方愿与10+3 ...
云顶新耀(1952.HK):MRNA平台开发稳步推进 可逆BTK膜性肾病数据优异;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 2025-07-03 02:29
AI + mRNA 技术平台 - 公司展示完全整合且本地化的AI + mRNA平台及多款mRNA肿瘤药物研发进展 [1] - 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中验证疗效并与PD-1抗体存在协同作用 IIT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低起始剂量也能在晚期肿瘤患者中激发特异性T细胞反应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1] - 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同时靶向5种肿瘤相关抗原 适用于多种鳞癌 临床前研究发现其具备诱导免疫记忆 降低肿瘤复发的潜力 正同步推进中美双报 [1] - 自体生成CAR-T项目在动物模型中验证有效 具备现货型 无需淋巴耗竭 剂量可控等优势 展现了开发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力 [1] 可逆BTK治疗膜性肾病 - 公司公布共价可逆BTK抑制剂EVER001治疗膜性肾病的Ib/IIa期数据 试验招募抗PLA2R自抗体阳性患者 分为低剂量组(100mg QD x 4周 + 100mg BID x 32周)和高剂量组(200mg BID x 36周) [1] - 免疫学响应快速且显著 两个剂量组治疗8-12周后抗PLA2R自抗体平均降低幅度超过60% 到24周时接近100% [1] - 临床响应可观 20-24周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降低幅度超50% 到36周时达到80%左右 高剂量组受试者在停药后仍维持100%的免疫学和临床上的完全响应率 [1] - 膜性肾病在中国/欧美分别有200万/18万存量患者 全球暂无获批药物 潜在市场空间可观 EVER001拥有响应率高 口服给药方便等优点 [1] - 公司预计9月正式公布52周随访数据 并与中美监管机构探讨潜在注册路径 同时探讨可能的BD机会及治疗更多B细胞介导自免疾病的可能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7年盈利预测以反映更谨慎的产品收入放量预期 将EVER001加入长期财务预测中 预计其经PoS调整后的销售峰值将超过15亿元人民币 [2] - 上调目标价至72.5港元 对应237亿港元目标估值和1.8倍收入达峰时的市销率 维持买入评级 [2]
咸亨国际(605056):MRO集约化领先企业:咸亨国际首次覆盖 深耕电网MRO 新方向新场景拓展
新浪财经· 2025-07-02 20:27
本报告导读: 公司深耕电力领域,拥有国家电网等能源领域的大型国央企客户,2024 年电力行业实现营收18.63 亿 元,贡献公司营收占比51.68%。 同时,凭借深耕电网领域经验优势,公司积极拓展至油气、发电、核工业、交通和政府应急等战略行 业,2024 年五大新战略行业实现营收约为10.91 亿元,同比增长约70.97%,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作为MRO 集约化领先企业,紧抓国央企加速集约化和电商化采购的行业趋势,积极从电力行业向 油气、发电等重点战略行业拓展,业绩增长潜力巨大。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作 为MRO集约化领先企业,公司立足电网行业向油气、发电等多个战略领域拓展,收入利 润体量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 年EPS 分别为0.70、0.86、1.06 元,综合考虑不同估值方法并基 于谨慎性原则,我们给予公司2025 年4.08X PB,对应目标价为17.71 元,对应2025 年25.3X PE,首次覆 盖,给予增持评级。 中国MRO 市场成长潜力显著,集约化与数字化采购带来加速机遇。 MRO(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是指非主要生产设备和原 ...
全球核裂变与SMR发展趋势与新机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02 19:02
浓缩铀情况 - 浓缩铀按U - 235含量分为自然铀、微浓缩铀、低浓缩铀和高浓缩铀,主要应用于核电站,占比90 - 95%[10][11][20][21] - 4家浓缩铀生产商集中度达99%,预计2030年一次供需紧平衡[28][32] SMR技术与工艺 - SMR追求高安全性、高效燃料利用和低环境影响,全球68个现役设计中,4个在运、4个在建[38][49][51] - 预计2030 - 2050年SMR商用装机容量从1GWe增至122.25GWe,复合增速27.16%[56] 美国发展与应用 - 特朗普政府核电行政命令推动下,2023 - 2035年北美核电浓缩铀需求复合增速达4%[86] - 拜登政府禁止进口俄罗斯铀法案或造成美国30%左右浓缩铀缺口,DOE出台资助法案预计累计34亿美元[89][93] 市场表现 - 全球核裂变行业处于第3轮上涨,催化剂为特朗普核电行政命令,部分公司涨幅显著,如Centrus Energy涨203%[97][98] - 核电复苏推动估值中枢上移[100][105][110][112] 未来机遇与风险 - 推荐美国核电个股,如Cameco、Centrus Energy等[117] - SMR核废料处理方法有湿储存与干储存、再处理技术、直接处置等[70]
云顶新耀(01952):mRNA平台开发稳步推进,可逆BTK膜性肾病数据优异;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7-02 16: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对云顶新耀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2][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云顶新耀举办研发日活动展示AI + mRNA平台及多款mRNA肿瘤药物研发进展,可逆BTK抑制剂EVER001治疗膜性肾病更新优异数据,上调目标价至72.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6]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为65.15港元,52周低位为18.28港元,市值为20,198.83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为13.36百万,年初至今变化为28.51%,200天平均价为47.94港元 [3] 财务数据一览 收入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126、707、1,660、2,552、3,75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884.5%、461.2%、134.9%、53.7%、47.1% [5] 净利润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844)、(1,041)、(267)、239、743百万人民币 [5] 每股盈利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2.80)、(3.24)、(0.82)、0.74、2.29人民币,前EPS预测值2025 - 2027E分别为(0.81)、0.96、2.45人民币,调整幅度分别为1.2%、 - 22.9%、 - 6.4% [5] 其他指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ns、ns、ns、76.8、24.7倍,每股账面净值分别为16.45、12.69、12.03、13.05、15.62人民币,市账率分别为3.45、4.47、4.72、4.35、3.63倍 [5] 研发进展 AI + mRNA技术平台 - 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验证疗效,与PD - 1抗体有协同作用,IIT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有良好免疫原性;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靶向5种肿瘤相关抗原,适用于多种鳞癌,正推进中美双报;自体生成CAR - T项目在动物模型验证有效,有开发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力 [6] 可逆BTK治疗膜性肾病 - EVER001治疗膜性肾病Ib/IIa期数据显示,免疫学响应快速显著,两个剂量组治疗8 - 12周后抗PLA2R自抗体平均降低超60%,24周时接近100%;临床响应可观,20 - 24周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降低超50%,36周时达80%左右,高剂量组停药后仍维持100%的免疫学和临床完全响应率 [6] 目标价调整 - 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将EVER001加入长期财务预测,预计其经PoS调整后销售峰值超15亿元人民币,上调目标价至72.5港元,对应237亿港元目标估值和1.8倍收入达峰时的市销率 [6] 财务预测变动 营业收入 - 2025 - 2027E新预测分别为1,660、2,552、3,752百万人民币,前预测分别为1,689、2,819、3,908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 - 1.7%、 - 9.5%、 - 4.0% [23] 毛利润 - 2025 - 2027E新预测分别为1,212、1,914、2,852百万人民币,前预测分别为1,233、2,114、2,970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 - 1.7%、 - 9.5%、 - 4.0% [23] 归母净利润 - 2025 - 2027E新预测分别为(267)、239、743百万人民币,前预测分别为(264)、311、794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NA、 - 22.9%、 - 6.4% [23] DCF估值模型 - 计算得出企业价值为21,364百万人民币,股权价值为21,546百万人民币(23,700百万港元),股份数量为327百万,每股价值为72.50港元 [24] 行业覆盖公司 - 交银国际对多家医药行业公司给出评级及目标价,云顶新耀评级为买入,收盘价62.20港元,目标价72.50港元,潜在涨幅16.6% [27]
体内CAR-T:全球竞赛已打响,关注云顶新耀和石药集团
2025-07-02 09: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体内CAR - T疗法行业 - **公司**:云顶新耀、石药集团、艾伯维、阿斯利康、Capstan、Interos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体内CAR - T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 - **观点**:体内CAR - T技术在全球迅速发展,未来有望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扩大应用范围推动行业发展 [1][2][4] - **论据**:6月11日首例人体体内CAR - T进入临床试验,6月19日Capstan发表重磅文章,艾伯维21亿美元收购Capstan;现有自体CAR - T疗法成本高、全球销售额不足45亿美元,《Nature》预测体内CAR - T成本比自体低一个数量级;阿斯利康、艾伯维等巨头布局该领域 [1][2][4] -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CAR - T疗法研究进展** - **观点**: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上的CAR - T疗法研究有显著进展 [5] - **论据**:阿斯利康P3B3A CAR - T技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自身免疫疾病,CD20 CAR - T技术针对B细胞淋巴瘤,超十周B细胞完全被消灭,2024年获FDA一期临床试验批准;Interose公司采用慢病毒载体工艺开发相关靶点,今年1月在澳大利亚开始一期临床入组,上月扩展至欧洲 [5][6] - **mRNA平台在CAR - T疗法中的应用前景** - **观点**:mRNA平台在CAR - T疗法中应用前景广阔 [7] - **论据**:研发周期短、成本低,可替换mRNA序列研究不同肿瘤药物;新冠疫苗研发展示其适用性和安全性;Capston公司基于mRNA体内CAR - T临床前数据显示小鼠肿瘤清除效果显著 [7] - **CAR - T疗法在自免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 **观点**:CAR - T疗法在自免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8] - **论据**: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表明杀伤致病性B细胞并促进初始B细胞再生可实现长期疗效;Capston公司体内CAR - T技术初步数据显示49天时初始B细胞重新增殖明显 [8][9] - **LNP递送系统在体内CAR - T细胞治疗中的重要性** - **观点**:LNP递送系统在体内CAR - T细胞治疗中有关键作用 [10] - **论据**:需实现脾脏递送以发挥肝脏外B细胞清除功能,LNP脂质体需具备快速降解能力以确保安全性 [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Capstan和云顶星耀LNP递送系统进展**:Capstan临床前研究显示LNP递送系统在0.1克到2毫克剂量范围内无肝毒性,细胞因子风暴指标无显著增加;云顶星耀在猴子实验验证B细胞清除效果,LNP递送效率高,单次转化率超60%,两次超80%,三次超90% [11][12] - **云顶星耀在体内CAR - T领域的优势**:具备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拥有完整mRNA平台和强大肿瘤研究团队,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自主研发,已开展全流程研究 [13] - **石药集团在mRNA平台的布局和成果**:在mRNA平台稳定性、转染效率及体内分布等方面深度布局,2024年获三个BCMA CAR - T产品批件,项目已入组,公开文献展示LNP自主知识产权研究 [14] - **未来一年内体内CAR - T疗法关键数据发布**:预计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上半年,慢病毒载体和LNP包装的mRNA CAR - T疗法将发布关键人体数据,验证赛道潜力 [15]
CureVac (CVAC)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1 19:59
财务状况 - 公司财务状况强劲,拥有4亿欧元的前期资金,现金储备为5.51亿欧元,预计资金可持续到2028年[9] - CureVac的现金储备为5.509亿欧元,预计资金可持续到2028年[82] - 与GSK的合作中,CureVac获得4亿欧元的现金收入[83] - 预计2025年运营支出将减少超过30%,包括2500万欧元的人事成本减少[85] - CureVac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30%的员工裁减[88] 研发进展 - 公司优化规模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专注于高价值的传染病和肿瘤项目[9] - 在针对未满足需求的新药物方面,推进关键管线里程碑[10] - 84%的T细胞反应是针对个体肿瘤相关抗原(TAA)新诱导的,16%是对已有T细胞反应的增强[31] - 针对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第一阶段研究将与Pembrolizumab联合进行[32] - 公司在非呼吸道感染疾病方面启动了针对尿路感染的UPEC疫苗候选项目,显示出比蛋白质基础比较者更强的免疫反应[14] - 公司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管线扩展,计划在2025/2026年推出新的临床候选药物[18] - 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获得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数据[28] - CureVac的mRNA疫苗在狂犬病疫苗小鼠研究中显示出与市场上最先进的LNP相当的病毒中和滴度[66] - CureVac的感染性疾病LNP在2-8°C或25°C下存储1年后,关键性能指标未发生变化[62] - CureVac的mRNA疫苗在尿路感染(UTI)疫苗开发中,针对Uropathogenic E. coli (UPEC)的IND申请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提交[92] - CureVac的制造许可预计在2023年11月获得,框架许可预计在2023年12月获得[80] - CureVac的LNP技术提供超过12个月的温度稳定性,适合大规模交付和长期存储[60] - CureVac在肿瘤学和传染病领域的管道扩展,正在推进个性化和现成的癌症疫苗[89] 合作与市场策略 - 目前与GSK的合作项目包括季节性流感、禽流感和COVID-19疫苗,所有项目已完全授权给GSK[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