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

搜索文档
施罗德投资Gopi Mirchandan:中国AI创新引领全球,部分领域已超越西方,云计算、芯片迎来重大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5-19 14:25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 -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于5月19日至20日在深圳举行 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投资中国新机遇 [1] - 施罗德投资高管Gopi Mirchandan高度评价中国在AI 机器人技术及绿色能源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1] - 中国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1]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 中国AI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土企业如DeepSeek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对高端芯片和硬件的依赖 [2] - DeepSeek证明低成本 高效率的模型训练路径可行 为更多中国企业开发AI产品与服务打开空间 [2] - 生成式AI普及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推动中国在AI资本投入方面形成全球竞争力 [2] - 通用生成式AI和机器人技术将成为下一阶段生产力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2] - 服务型机器人 工业自动化及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将依赖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 [2] - 云计算中心 芯片及硬件供应商将迎来重大机遇 但需确保算力经济性以维持技术迭代可持续性 [2] 绿色能源与基建 - 施罗德投资加码中国绿色能源战略 成立中国可持续基础设施专项团队 [3] - 整合欧洲新能源巨头GreenGoat的技术优势与本土化经验 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 [3] - 施罗德联合苹果公司推出规模超1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 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现金流 [3] - 该基金旨在推动供应链脱碳进程 中国能源转型蕴藏巨大价值潜力 [3] - 施罗德将扮演"超级联络人"角色 连接国际资本与中国绿色基建需求 助力实现净零目标 [3] - 这一战略契合全球ESG投资趋势 为外资企业参与中国碳中和进程提供创新合作范式 [3]
peek材料专家访谈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PEEK材料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医疗行业、无人机和飞行汽车行业等 [1][2][15][17] - **公司**:威格斯、苏威、盈创科技、浙江彭中龙公司、中联公司、山东君浩公司、深圳威特公司、丰盛龙、吉林省中原、浙江丰富龙、巨科、盘锦中任特材 [13][1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PEEK材料特性及优势** - **性能特性**:具有耐热性(长期使用温度可达250度)、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耐磨性能与聚酰胺媲美)、优异机械强度(不增强时拉伸强度约96兆帕,增强后短纤维达260兆帕,长纤维达500兆帕,连续碳纤维超2200兆帕)、可设计性(通过添加碳纤维等可裁剪性能)、耐腐蚀性(仅浓硫酸和浓硝酸有影响)、电绝缘性和辐射防护能力 [2][4] - **应用优势**:在人形机器人关节、齿轮、轴承等部件制造有优势,能延长部件使用寿命;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色;在轴承保持架应用成熟 [1][2][7] - **PEEK材料应用限制** - **价格因素**:价格较高,纯PEEK树脂约400元/公斤,长碳纤维增强材料1200 - 1500元/公斤,连续碳纤维增强材料达3000元/公斤,限制在成本敏感型应用推广 [1][9] - **加工因素**:加工温度较高,设备要求高;螺母丝杠等复杂运动部件因需高强度连续碳纤维增强,替代难度大 [1][8] - **PEEK材料市场情况** - **市场需求**:2023年全球PEEK消耗量约5800吨,中国需求增长迅速,预计2024年达7000吨,2025年机器人技术发展或使需求达8000 - 10000吨 [2][13][15] - **主要供应商**:包括威格斯、苏威和盈创科技等,国内部分企业产能在扩建 [13] - **产品情况**:市场上部分产品性能和质量不够稳定,新建项目尚未建成推向市场 [14] - **PEEK材料应用领域** - **机器人领域**:适用于制造关节、齿轮、轴承等部件,短切碳纤维复合材料可用于外壳、减速器等部位 [1][2][12] - **医疗领域**:应用占比约15%,主要用于关节植入物,但国内缺乏相关认证,进展缓慢 [2][16] - **其他领域**:在航空航天、核反应堆、汽车、轨道列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无人机和飞行汽车领域潜力巨大 [15][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高性能纤维价格高原因**:制造工艺复杂,如PEEK纤维需多步骤制成最终产品,连续碳纤维制作金属基复合材料成本更高 [10] - **PEEK材料加工要求** - **与传统注塑方式对比**:加工温度高,设备需达450度以上,常用陶瓷或铸铜加热套 [18] - **注塑成型特殊要求**:料桶和螺杆材质、工业马达功率、变速箱齿轮、模具材质等有特殊要求,还需高压高温等条件 [19] - **国内企业能力** - **注塑技术**:部分国内企业已具备实力满足机器人零部件大规模应用对PEEK材料注塑技术要求 [20][21] - **机械加工**:国内制造商加工大型毛坯后进行机械加工可满足使用要求 [21] - **与尼龙PA66对比**:PEEK拉伸强度更高,高温润滑性、耐腐蚀性更好,不吸水,长期使用温度更高 [22][23]
特斯拉机器人流畅舞动,硬件软件双升级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化工材料、人力资源、AI感知头、减速器、汽车 - **公司**:聚合顺、中石科技、京运通、祥龙电业、祥龙科技、润福动力、荣泰股份、运维电子、京元电子、星通新材、金海通、恒工精密、特斯拉、地平线、瑞芯微、晶晨科技、联营股份、信测标准、奥比中光、奥普特、华为、优必选、天津智能、小鹏、小米、常州6D公司、哈曼国际、耐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机器人材料行业**:机器人技术发展使化工材料行业机会凸显,未来材料类机会集中在强定制化或改性能力企业,行业竞争体现在技术壁垒、服务、成本控制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1][2] - **值得关注的材料标的**:聚合顺尼龙材料用于机器人外部覆盖物,积极参与业务发展并送样;中石科技电子产品散热材料有经验,在机器人领域有应用潜力[1][3] - **人力资源板块**:持乐观态度,原因是市场风险偏好高和机器人产业变化密集,华为频繁布局,执行器、减速机构等硬件环节有潜在变化[5] - **值得关注的人力资源标的**:润福动力与荣泰股份合作布局机器人硬件,四轴数控系统预计年内到位;运维电子完成压力感应电子皮肤方案开发并计划送样,开发仿生皮肤对接国内客户;京元电子本月涨幅达10%[6] - **AI感知头**:价值量达1万元以上,进入重要客户打样阶段,与小鹏、小米交流方案,联合开发新型谐波检测器若落地有创新性,潜在机会大[7][8] - **减速器**:机器人领域有行星、RV、谐波三种减速器,人形机器人常用谐波加精密型引流方案,工业领域多用RV加精密方案,谐波减速器对材料要求严格,柔轮寿命制约其寿命[9] - **谐波减速器材料优化方向**:结构优化(杯型、帽型、圆筒型)、齿形演变(渐开线齿轮、双圆弧齿形)、热处理工艺改进、加工工艺改进(从传统热锻造转向精密工艺)[10] - **柔轮技术前景**:在汽车领域成熟,在机器人材料等领域扩展,精铜材料有高精度、光洁断面、一次成型、承载能力提升等优势,有望替代供应端[11] - **钢材替代技术影响**:球墨铸铁替代合金钢有耐磨性、自润滑、重量轻优势,按1000万台规模测算,谐波减速器钢材使用规模约200亿,京运通迭代技术增长潜力大,推荐祥龙新材[12] - **祥龙电业产能**:2025年4月安徽新工厂落地,预计今年产能增长4万吨,远期规划达15万吨绿色制造产能,苏州工厂目前产能约18万吨[13] - **祥龙科技研发进展**:重点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太阳轮和行星轮选材,前期认证接近完成,与厂商调试,行星减速器材料进展较快,年中或有反馈,谐波减速器年底有进展,机器人材料有望带来显著利润增厚[14] - **恒工精密情况**:国内连铸球墨铸铁及零部件生产领先企业,机器人材料研发进展快,已小批量交付,国外有应用,技术验证成熟,未来放量快[14] - **特斯拉视频影响**:展示模拟强化学习训练和代码优化修复,体现模拟训练进步,降低训练成本和时间,解决数据获取问题,有助于开发大模型和小模型训练[15][16] - **投资建议**:关注智能化方向,包括芯片(地平线、瑞芯微、晶晨科技)、传感器(联营股份、信测标准、奥比中光、奥普特),7 - 8月相关大会及政府补贴或带来行情[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斯拉最新视频仍搭载上一代灵巧手,新一代方案未锁定,人形机器人关节谐波替代方案等结构性问题存在不确定性[5] - 国内星通新材研发的精密工艺可使柔轮一次成型,大幅提升生产效率[10] - 金海通生产的柔轮承载率可达60 - 70%,相比传统锻造提升约三倍[11] - 球墨铸铁可实现7 - 8%的重量减少[12]
DHL集团买入1000台波士顿动力公司机器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8 16:15
战略合作与部署规模 - DHL集团与波士顿动力公司签署战略谅解备忘录,计划部署超过1,000个机器人,这是自2018年合作以来的重要里程碑[1] - DHL已在全球部署超过7,500台机器人,并与AutoStore、FoxRobotics等多家机器人公司合作[1] - 全球超过90%的DHL仓库已采用至少一种自动化或数字化技术[1] - 奥托集团计划到2025年在20多个地点部署Stretch机器人,并在10多个地点使用Spot机器狗进行巡查[10] Stretch机器人技术优势 - 专为箱体处理设计,可实现每小时高达700箱的卸货速度[1] - 配备7自由度机械臂和智能夹持器,具有非凡灵活性,能抓取轻微损坏或变形的箱子[5] - 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向任何方向移动并绕过障碍物,占地面积与标准运输托盘相同[5] - 具备标签检测和自动重新定位功能,支持Multipick功能一次处理多个包装箱[5] - 电池供电设计,无需压缩空气管路或电源线,易于工厂使用[6] 应用场景与效率提升 - 在Gap公司应用中,一台Stretch机器人每天可处理10,000个箱子,相当于12-15人的工作量[7] - 一名工人可监督两台Stretch机器人运行,帮助实现每周7天的入库运营[7] - 通过减少高温/低温环境下的繁重体力劳动,提高了员工满意度[2] - 在Gap运行过程中保持了零事故记录,采用激光雷达创建虚拟安全边界[8] 行业影响与未来合作 - 物流行业关键开发领域是货箱拣选,这是供应链中劳动密集程度最高的环节之一[2] - DHL计划将Stretch进一步融入运营,探索集装箱卸货之外的更多应用场景[2] - 双方计划合作开发集成传送带和码垛机的端到端自动化解决方案[11] - 合作模式包括共同开发、测试和扩展解决方案,DHL提供真实运营环境作为试验场[13] 企业案例 - Gap公司在纽约州配送中心测试显示,Stretch能轻松应对各种物品箱子的搬运[3] - DHL已在北美、英国和欧洲部署Stretch机器人,过去三年在自动化方面投资超过10亿欧元[1] - 奥托集团作为160亿欧元规模的电商物流集团,将部署Stretch机器人提升运营效率[10]
太平洋机械日报(20250516):智元机器人灵犀X2技能上新,拥有了内心戏
太平洋· 2025-05-18 0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16日沪深300下跌0.46%,机械板块上涨0.82%,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2,纺织服装机械涨幅最大上涨3.20%,3C设备跌幅最大下跌0.72% [3] - 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格力博(+20.02%)、中洲特材(+20.00%)、豪江智能(+11.21%);跌幅榜前3位为威星智能(-10.02%)、中集环科(-5.43%)、华嵘控股(-4.99%)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公告 - 荣亿精密持股5%以上股东赣州昆皓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在2025年3月5日至5月16日期间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的1.6583% [4] - 宏英智能于2025年5月16日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0.03% [4] - 秦川机床监事刘源因岗位调整辞职,拟担任公司高管职务 [4] - 东华测试财务总监何欣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4] - 龙溪股份副总经理张逸青因工作岗位调整辞职,辞去职务后担任公司顾问及其他非高管职务 [4] 行业新闻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技能上新,拥有“内心戏”,升级主动交互能力 [6] - 荷兰团队制造的气流驱动软体机器人问世,仅靠软管、空气和物理原理实现行走、跳跃和游泳,速度快且能适应地形变化,应用前景广阔 [7][8]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2期(总第224期)
机器人圈· 2025-05-16 17:56
以下文章来源于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作者编辑部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传播企业信息和市场行情,交流业内创新成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宣传报道国内外机器人技术领域最新技术、 成果和信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2期已经刊出,点击识别" 二维码 "可查看全文, 也可以登录本刊官方网站 https://jiqi.cbpt.cnki.net 浏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 综述 01 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综述 作者: 苟桂枝 1 , 郭猛 2 单位: 1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2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 摘要: 人形机器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确定的新科技变革领域和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重要赛道,也是培育催生新质生 产力的重要方向。2024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等政策指导下,国内人形机器人高速发展,创新成果丰硕。本文从政策文件、开源创新、关键技术、重点产品、场景应 用、支撑能力等方面梳理分析2024年度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情况,旨在为相关人员全面、系统了解本年度国内人形机器人 发展 ...
河套园区智造出圈!晶泰科技书写技术与公益实践发展答卷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09:5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晶泰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自主实验平台"连续两天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并获得全媒体矩阵报道 [1] - 2024年公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通过香港18C规则上市的企业 [1] - 公司核心成果智能自主实验平台以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操作,革新实验研发范式 [1] 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 - 智能自主实验平台为垂直领域大模型及超级人工智能开发积累数据资产,奠定AI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基础 [1] - AI机器人实验室实现取料、运输、加料、反应、监测、测试全流程自动化,精度高且安全性强 [5] - 参与横琴实验室中药新药创制"四化平台"建设,实现中药提取、分离、鉴定及活性测定全流程智能化 [5] - "四化平台"是全球首套全自动中药有效活性成分分离分析平台,树立中药现代化研发新标准 [6] 社会公益与科普教育 - 公司党支部组织公益活动,与世界孤独症日联动举办观影活动,获"融合友好企业"证书 [7] - 开展《一款药物的由来》公益课,向青少年普及药物研发知识 [8] - 捐赠198台"绿色爱心电脑"解决信息技术教学落后问题 [8] - 举办"未来科学家"暑期科普研学活动,由硕博团队打造Next-Gen Scientists系列课程 [8] 组织建设与荣誉成就 - 党支部获评2023年福保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 [10] - 党支部书记马健分别于2023年7月和2024年7月荣获深圳市两新领域优秀共产党员和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0] - 党支部通过技术沙龙、跨领域协作项目等活动激活团队凝聚力与创造力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深化"科创+人才+党建"协同发展,组建党员先锋队攻坚核心技术 [11] - 计划携手香港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探索AI+生物医药创新应用 [11] - 依托政策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在科技强国浪潮中走在前列 [11]
瑞银交易台:上调标普 500 、MSCI 中国指数和恒生指数 2025 年目标
智通财经· 2025-05-15 09:53
瑞银改变了对标普500指数的看法。瑞银认为,指数反弹并突破历史高点6144点的可能性,比重新测试 今年低点4835点的可能性更大。中美贸易的积极发展正在提振风险情绪,但瑞银观点的转变不仅仅源于 关税减免。瑞银认为,盈利升级周期的潜力不止于此。如果(1)已达到关税峰值,(2)利率回归正轨,并 且(3)税收改革和(4)银行业放松管制的进展提前到5月,那么投资者就可以忽略今年夏天普遍预期的宏观 数据下滑。提醒一下,盈利修正广度衡量的是分析师上调与下调预期的比例。在优于预期的第一季度财 报季之后,这一指标似乎已经趋于稳定,甚至可能已经触底。请在此处阅读瑞银的完整报告,并在此处 查看最新的贸易战追踪报告。(宏观股票策略主管亚伦诺德维克) 上调MSCI中国指数和恒生指数2025年目标 瑞银研究将MSCI中国指数2025年的目标从之前的73点上调至80点,将恒生指数的目标从20000点上调至 24500点。策略师詹姆斯王认为,目前最极端的不确定性已经消除,正是增加中国股票敞口的时候。互 联网行业最受青睐,过去3个月市场普遍预测其增长3%。尽管较历史平均水平存在7%-8%的折扣,较 MSCI世界指数的市盈率相对值存在15%的 ...
杰创智能携三大核心警用科技产品亮相警博会
证券日报· 2025-05-14 21:37
公司参展产品 - 公司携三大核心警用科技产品矩阵参展 包括"掌安星"电磁网捕具身智能产品 陆空一体智能装备"杰创哮天犬" 以及"常青云"警用高性能DeepSeek超融合一体机 [2] - "掌安星"电磁网捕系列产品包含电磁网捕器 电磁网捕巡防机器狗 电磁网捕无人机与电磁网捕巡防机器人四项创新产品 基于自主研发电磁弹射技术实现远距离无伤抓捕 [2] - 飞天机器狗Pro"杰创哮天犬"展现陆空一体智能装备能力 电磁破窗器和电磁破窗消防无人机展示高层救援与紧急破窗实战能力 [3] 技术解决方案 - AI智慧公安解决方案深度融合视频分析与语义分析技术 构建"视觉感知-语义洞察-智能决策"闭环体系 实现行为与语言双维度风险预警 [3] - 方案通过监所 交警等场景演示 展现异常行为检测 敏感词识别等精准能力 [3] 行业应用场景 - 产品适用于公安机关抓捕辅助 应急处突等工作 可应用于重大活动安保场景 [2] - 公司打造"地空一体"智能安防体系 覆盖地面巡逻 低空防控到高层救援全场景 [3]
淳厚信睿C(008187)成立以来基金收益率优于业绩基准,淳厚基金调研祥生医疗
新浪财经· 2025-05-13 14:07
淳厚信睿C基金表现 - 淳厚信睿C成立于2020年2月12日,为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为薛莉丽和陈文,总管理规模达21.17亿元 [1] - 截至2025年5月12日,基金近一年回报11.89%,跑赢比较基准(9.10%)和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4.41%) [1] - 成立以来收益率116.42%,优于业绩基准(4.58%),排名同类混合型基金前5% [1] - 近三年最大回撤30.32%,优于同类平均水平,最大回撤修复天数246天,排名同类前15%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金规模4.02亿元,份额1.86亿份,机构持有人比例53.67%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9只基金持有人,持有规模10072.05万元,占比25.05% [1] - 2024年报显示20只基金持有人,持有规模14628.24万元,占比29.92% [1] 祥生医疗分红情况 - 2024年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合计1.12亿元,占净利润79.62% [3] - 自2019年上市以来年平均分红率61.71%,累计分红4.6亿元 [3] 祥生医疗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8000万元,占营业收入16.99% [3] - 新增专利授权48项(发明专利30项),新增知识产权申请66项(发明专利15项) [3] -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51项(国际专利10项) [3] - 新增国内市场准入许可5项,国外市场准入许可35项 [3] 祥生医疗新产品 - 开发"乳腺人工智能超声机器人",结合超声、机器人和AI技术 [3] - 产品包含触摸屏、电动检查床、六自由度机械臂等原创一体化设计 [3] - 具备AI辅助阅片、智能化信息系统和影像云平台辅助诊断技术 [3] 祥生医疗国际市场 - 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地区,与国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3] - 采用"需求导入-定向开发-量产交付"的ODM模式实现技术出口 [3] - 通过海外子公司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应对贸易政策变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