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胡立山赴江夏区调研“聚焦支点·代表三进”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5-14 08:27
5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赴江夏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乡村振兴、人大代 表接待室建设等开展"聚焦支点·代表三进"专题调研。 胡立山强调,人大的主体是代表,人大的作用靠代表,人大的活动在代表。要服务中心 大局,紧扣人民关切,依法履职尽责,线上线下两手抓,全力为企纾困、为民解忧;要扎实 开展"聚焦支点·代表三进"活动,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代表建议 办理质效;要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深度整合文旅资源,打造"一村一景一品一特色",促进产 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海涛陪同。 编辑:王冲 胡立山先后来到江夏经济开发区、山坡街道、五里界街道,实地调研大湾区科技创新武 汉中心,详细了解企业运营管理、核心技术及产品应用等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 实地调研山坡街道光明村,了解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情况。随后,走进童周岭村 代表接待室,仔细查阅代表履职记载情况、选民群众意见登记本、规章制度等资料,了解基 层人大工作情况,并就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集聚区等提出意见。 据悉,今年以来,江夏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市人大常委会部署,扎实开展" ...
济南4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
齐鲁晚报网· 2025-05-13 18:29
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 - 山东省首次开展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建设工作 共有9家平台入选 其中济南市入选4家 位居全省首位 [1] - 制造业中试平台由企业 专业机构 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以市场机制为牵引自愿建设 为新产品试制阶段转化到生产过程提供中试服务 [1] 济南市中试平台详情 - 济南市入选的4家中试平台包括:齐鲁制药的山东省生物药中试平台 博科控股的山东省医疗装备中试平台 山东圣泉新材料的功能型特种树脂中试平台 济南晶谷研究院的集成电路中试平台 [4] - 济南市中试平台重点方向覆盖生物医药 医疗装备 先进材料和集成电路等领域 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提供专业化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 [4] 各平台具体信息 - 山东省生物药中试平台:所属行业为消费品工业 重点方向为药品 由齐鲁制药自主建设 [2] - 山东省医疗装备中试平台:所属行业为装备制造 重点方向为医疗装备 由博科控股自主建设 [2] - 山东省功能型特种树脂中试平台:所属行业为原材料工业 重点方向为石化化工 由山东圣泉新材料建设并适度开放 [2] - 山东省集成电路中试平台:所属行业为信息技术 重点方向为集成电路 由济南晶谷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等多元主体共建 [2] 其他地市中试平台 - 青岛市入选2家平台:青岛双星轮胎的高性能橡胶轮胎技术验证及废旧橡胶循环利用中试平台 青岛国创智能家电的高端智能家电中试平台 [2] -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各入选1家平台:山东华亿钢机的桥梁装备制造中试平台 山东京卫制药的高端制剂及原料药中试平台 威海临港新材料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中试平台 [2] 济南市后续规划 - 济南市工信局将加强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服务 构建体系化 生态化的中试服务网络 推进中试服务体系可持续化发展 [4] - 通过中试平台推动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技术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4]
大石桥经开区一季度固定投资同增8.2%
中国化工报· 2025-05-13 10:17
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发展 - 一季度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同比增长8 2% [1] - 预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50万元,同比增长31 2% [1] - 区内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增至3家,新增清洁生产企业2家 [1] 主导产业与招商合作 - 围绕新材料、金属制造、循环经济及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精准招商 [1] - 与华能新能源合作推进500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 [1] - 与四川普州大地投资6 8亿元的冶金固废综合处理项目签订框架协议 [1] 运营模式与机制创新 - 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成立大石桥瀛新建设公司统筹推进光伏资源开发 [1] - 建立"领导包扶+专班推进"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 [1] - 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模式开展精准服务 [1] 绿色制造与科技创新 - 获批辽宁省绿色工业园区,制定全省首个开发区《环境保护准入条件》 [1] - 助力8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1] - 超导电机节能改造等5个项目纳入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名录 [1] 产业链深化与产学研合作 - 聚力产业链强链补链,瞄准精细化工等方向深化区域合作 [2] - 推进科威特年产5万吨燃料油及10万吨沥青深加工等项目 [2] - 深化与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菱镁化工向医药级镁制品升级 [2] 营商环境优化 - 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2] - 建立"未诉先办"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快速响应 [2]
江苏启动“双季”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首推“先使用后付费”专利许可模式
新华日报· 2025-05-13 07:16
活动概述 - 2025年江苏省"成果(专利)拍卖季"与"J-TOP创新挑战季"近日启动,旨在通过"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1] - 活动采用成果拍卖、技术挑战、金融赋能等多元机制搭建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的创新资源对接桥梁 [1] - 首次引入"先使用后付费"专利许可模式以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应用门槛 [1] 活动机制 - "拍卖季"面向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征集优质专利及技术成果,采用"网络竞拍+协议成交"模式推动科研成果市场化落地 [1] - "挑战季"围绕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七大重点产业征集企业"卡脖子"难题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 - 各领域"热门需求榜单"在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云平台发布并按产业领域推送给相关机构 [1] 活动成效 - 自2020年启动以来,"双季"活动累计促成科技成果交易2500余项,成交金额突破15亿元 [2] - 对于促成合作的项目建立项目库并开展跟踪问效服务,未解决需求继续促进供需对接 [1] 组织架构 - 活动由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和省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 [2] - 新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主办单位以加快计量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2] - 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和省高校科技发展中心将推动高新区与高校协同转化科技成果 [2] 配套服务 - 联合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参与企业提供"交易贷""仪器贷"等专属金融服务 [2] - 12场线下专场将分区域、分主题组织开展 [2]
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河北召开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会议以"深化改革增动力 先行示范谱新篇"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 [1] - 去年座谈会议定的三地共同推进事项以及年度重点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1] - 今年座谈会聚焦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通武廊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开放发展等方面 [1] 首都都市圈建设 - 京津冀三地将统筹推进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协同圈建设,推动落实一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 [1] - 三地共同制定了京津冀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建议稿),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1] 产业创新发展 - 三地共同制定了加快推动通武廊交界重点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实施重点产业链群培育、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重点园区合作共建、产融服务助企赋能等行动 [1] - 三地签署了共建中关村伙伴园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政务服务合作、"河北净菜"进京入津等协议 [2] - 举行了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京津冀·北戴河康养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2] 科技成果转化 - 三地共同编制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聚焦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增强多领域场景应用等6个方面,明确了19项具体举措 [2] 市场活力激发 - 起草了关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激发京津冀市场活力的意见,围绕促进产业协同、推动政企沟通等4个方面,明确了16项具体举措 [2] 开放发展 - 三地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协同推动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构建开放大通道、打造开放平台等6个方面、20项具体举措 [2] 下一步工作 - 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取得新成效 [3] - 推进重点区域合作共建,打造一体化发展新样板 [3] - 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3] - 坚持重点领域联动发展,打造更多惠企利民新场景 [3] -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协同发展新活力 [3] 未来会议安排 - 2026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将在北京召开 [4]
河北积极融入区域交通网 承接转移产业——打造联通京津经济廊道
经济日报· 2025-05-12 05:54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 河北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 开通39条往返河北与北京的公交线路 日均运送23万人次 [1] - 京津冀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间1个至1.5个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 环京通勤定制快巴开通11条主线、39条支线 [1] - 2021年至2024年建成16个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项目 总里程达612公里 包括京雄高速等 [1] - 京雄高速二期全长12.5公里 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时速120公里 计划2026年6月建成通车 [2] 产业协作与科技成果转化 -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0余家 承接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造影手术机器人项目 迭代后手术精准度达0.1毫米 [2] - 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为京津冀地区130余家创新主体提供非标零部件研发及加工服务 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协同攻关技术难题 [3] - 河北省与京津联合发布汽车产业链图谱 河北长安汽车生产的增程式新能源皮卡搭载北京四维智联智能终端 19大类零部件来自京津 [3] - 保定市宏腾科技自主研发车载高速数据传输线 产品应用于北汽新能源、北京奔驰等车企 [3] 重点产业链发展 - 京津冀共同打造6条重点产业链 河北牵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业 [4] - 2024年一季度河北省403家机器人企业营收40亿元 同比增长17.7% 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4.5% [4]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加快建设 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揭牌 [4] - 2023年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破千亿元 同比增长30%以上 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32家 [4]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发力创新“第一公里”
新华日报· 2025-05-12 05:30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建设进展 - 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落户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 [1] - 启动建设半年多来,中心已接洽全国高校68家,遴选医药成果1123项,入驻项目31个 [1] - 分中心吸引大量企业和人才落地,例如英诺思(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高校成果转化到组建10人团队仅用一两个月 [1] 分中心支持体系 - 分中心提供设备支持,如流式细胞仪等高价实验设备,减轻初创企业负担 [1] - 分中心建立84亿元规模的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体系,包括财政资金、天使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银行信贷等 [2] - 分中心打造140余人的专兼职技术经理人队伍,为高校团队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支持 [2] 企业案例与成果转化 - 英诺思团队在分中心支持下,快速将免疫细胞分离及功能检测技术商业化,并研发多款免疫试剂盒产品 [1] - 企业研发的多款免疫试剂盒产品在短短几个月内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 [1] 未来发展规划 - 分中心将持续发挥科技中介作用,加强与高校、企业的深度合作 [2] - 分中心目标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
为高质量转化科技成果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力量
新华日报· 2025-05-10 06:08
赵岩表示,我省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 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下一步,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高校 和高新区协同发展,激活科技成果转化动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同志现场通报 情况并作回应发言。 会议通报委员专题调研及网络议政情况。10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发言。大家表示,我省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 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机制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 实践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通过修改相关条例,固化经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十分必要。大家 建议,推动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完善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协同保障体系, 推动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张义珍表示,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总书记赋予江 苏"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推动科技创新 ...
第十届“创客中国”高端科学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开幕式在怀柔成功举办
大赛概况 - 第十届"创客中国"高端科学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开幕式5月9日在怀柔科学城举办,300余人参会 [1] -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 [1] - 首次设立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专题赛,旨在融合区域产业集聚优势与平台影响力 [2] 政策支持 - 党中央出台一系列关于高端精密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法规政策,凸显产业在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2] - 北京市已初步形成以怀柔科学城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该产业发展 [3] - 怀柔区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区域发展核心动力,加速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3] 大赛目标 - 激发创新潜能、汇聚创业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促进产业发展 [1] - 深度挖掘具有创新潜力和市场价值的优秀项目,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落地转化 [1] -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速中小企业成长 [1] 赛事安排 - 面向全国征集项目,设有企业组和创业组 [5] - 涵盖高端科学仪器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智能传感及系统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5] - 提供丰厚的现金奖励、空间奖励以及政策支持 [5] 资源整合 - 9家学术机构和高校作为支持单位签约,为赛事提供专业性与权威性保障 [6] - 8家金融机构签约,为参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6] - 4家合作伙伴签约,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推广、创业孵化等服务 [7] 产业基础 - 怀柔科学城已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汇聚顶尖科研人才与前沿创新资源 [3] - 怀柔区具备政策扶持、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多方面优势,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4] - 参赛企业代表展示中小企业在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领域的创新活力 [7] 后续活动 - 参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前沿科学设施,展示怀柔科学城科研实力 [7] - 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主题座谈交流,探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 [7] - 大赛将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8]
甘肃:求取教育科技人才创新“最大值”
中国发展网· 2025-05-07 19:27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政策 - 甘肃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目标到2030年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显著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1] - 政策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引领驱动,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领军企业深度融合,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 [2] - 将高校分类推进差异化发展,超常布局新工科、新农科等专业,组建"核心学科+创新团队+交叉型研究机构"创新共同体 [2]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基础原理和底层技术,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推动成果转化 [3] - 科技计划项目强化市场应用导向,同步考核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探索"先试用后付费"模式支持中小微企业 [3] -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反哺"科研攻关机制,促进创新循环 [3] 企业参与创新体系 - 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基金",与高校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增强内生动力 [4] - 2025年目标:企业专家在科技评估专家库占比达1000人以上,企业牵头或参与的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比例超75% [4] - 应用类科技项目立项增加企业专家评审权重,推动订单式研发合作 [4] 创新激励政策 - 2025年省级财政安排1.5亿元国有资本收益支持科技创新,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15%所得税优惠 [5] - 国有企业实施工资总额单列管理,探索分红激励、股权激励等市场化薪酬制度,目标研发人员占比达7% [5]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企业可突破经济效益指标限制,实施专项人才激励 [5] 创新生态建设 - 2025年将改进省级科技计划管理,试点高层次专家推荐的非共识项目,建立创新型甘肃建设指标体系 [7] - 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在科技资源聚集地设立专营机构,提供差异化金融支持 [7] - 推行"科技副总""产业教授"等新型人才模式,2025年计划选派100名科技专员驻企,柔性引进20名以上战略科技人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