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
搜索文档
汇通达网络(9878.HK)“AI+供应链”双端发力,助力小店“赢战”618
财富在线· 2025-06-04 09:47
智慧零售升级 - 汇通达在多地手机数码会员店部署智能提货柜,实现外卖小哥凭取货码30分钟内完成手机配送[1] - 江苏丹阳门店接入"Apple O2O"模式后,通过AI工具生成促销素材并获取官方货源,客户群扩大且获得价格保障[1] AI技术应用 - 公司自主研发的"千橙云AI智能大模型"于4月10日发布并通过5月国家备案,集成智能选品/营销/客服等功能于"千橙AI超级店长"应用[3] - 山东菏泽家电商户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完成进货计划生成与下单,该AI系统日均服务会员店超2000次[3] 供应链合作深化 - 与Apple、欧琳等头部品牌强化合作,618期间手机数码会员店客流量与销售额居行业前列,门店复购率同比提升20%[4] - 欧琳专项计划覆盖15省超1万家会员店,推出智能适老厨卫产品配套"送装一体+以旧换新"服务[4] 全渠道营销布局 - 自有品牌矩阵在家电/家居/酒水等行业启动"电商+社群+线下"全渠道AI营销,通过线上线下流量共享提升门店销售[4]
对话全球商会|中国比利时商会:全球商业的未来绝不是把门关起来
贝壳财经· 2025-05-30 10:53
全球经贸与供应链 - 全球经贸面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冲击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挑战 但全球化趋势不会中断 全球商界需要安全稳定供应链 [1] - 中国已形成强大供应链和制造能力 科技创新加速提升 坚持对外开放 国际市场"朋友圈"扩大 [2]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欧建交50周年 经贸关系发展为全球最重要合作之一 比利时是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国家 在啤酒 猪肉 巧克力 医药 钻石等领域保持长期商贸往来 [7] - 截至2024年底 比利时企业在华直接投资存量26.9亿美元 投资项目1400多个 主要涉及化工 食品 生命科学 中国对比利时直接投资存量3.76亿美元 [8] 中国市场与科技发展 - 中国市场变化被形容为"Amazing" 源自城市和科技高速发展 电动汽车 绿色产业 人工智能等领域日新月异 [6][11][12] -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部分科技领域全球领先 比利时商界与中国在AI 供应链 物流等领域有密切合作项目 [13][14] 未来合作重点领域 - 比利时与中国未来三大合作重点领域:物流(尤其医药物流) 人工智能 绿色农业 [16] - 比利时是全球第二大药品出口国 生物医药产业具世界领先优势 医药物流是重点合作方向 [16] 中欧合作前景 - 中欧同步宣布全面取消限制 欧洲最大海港鹿特丹已有许多中国企业驻扎 双方合作可覆盖14亿人口中国市场与6亿人口欧洲市场 [18][19] - 政策支持如中国放开签证政策 将促进中小企业海外投资 为年轻一代创造更多出国工作机会 [17] 全球贸易与协作 - 全球贸易正在改变 需重塑供应链格局 强调合作与相互理解 而非制造障碍 [20][21] - 世界需要建立伙伴关系 共同合作 达成共赢愿景 而非孤立贸易 [22]
芯片关税,影响几何?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9 09:15
半导体行业地位与重要性 - 2024年半导体行业市值位居第四,仅次于高科技、生命科学和媒体娱乐行业 [1] - 半导体支撑消费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和国防等关键行业,构成国家安全技术基础 [1] - 疫情期间芯片短缺凸显半导体在全球产品和技术中的关键作用,促使公共和私营部门优先发展该行业 [4] 地缘政治与贸易措施 - 各国采取两位数甚至三位数关税及材料出口限制等贸易措施,如美国2025年4月对中国等多国征收对等关税 [4] - 中国生产全球约95%的镓和锗,2024年12月宣布对这两种关键半导体材料实施出口限制 [4]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国根据晶圆制造厂所在地确定,可能影响集成设备制造商在中国的销售 [8] 关税框架与实施 - 美国更新90个国家最终产品进口关税,暂停实施90天,期间征收10%关税,中国除外 [7] - 美国将钢铁和铝关税从10%提高到25%,影响大型建设项目公司 [7] -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暂停对半导体芯片征收关税,启动调查评估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0] 关税对供应链的影响 - 终端设备关税在产品增值纳入整个生命周期后征收,最大影响在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组装地而非芯片制造地 [13] - 智能手机供应链示例:芯片在台湾制造,马来西亚封装,中国组装,美国对最终产品征税而非芯片或PCB [13][14][15][16] - 汽车信息娱乐系统供应链示例:芯片在台湾制造,马来西亚封装,印度PCB组装,墨西哥模块组装,美国对最终产品征税 [20][21] 产品成本与关税影响 - 高端智能手机半导体成本占比55-65%,不同组件半导体占比差异大(摄像头30-50%,处理器95-100%) [27] - 通用服务器和AI数据服务器半导体成本占比分别达81%和87% [29] - 电动汽车半导体成本占比因车型和组件而异(高压电池<1%,动力总成9-10%) [33] 行业应对策略 - 吸收或转嫁成本:消费需求缺乏弹性行业可提高零售价格,其他行业可能吸收部分成本 [38] - 重新配置供应链:将核心供应商、制造产能和客户组合转移出关税地区 [40] - 政府事务合作:成为公共部门思想伙伴,解释价值链复杂性和关税影响 [43] 消费者需求与价格弹性 - 需求弹性大的产品(廉价手机、电动汽车等)可能面临消费者寻求替代品或推迟升级 [35] - 需求弹性小的产品(数据中心服务器等)可能维持当前需求量 [35] - 高端消费科技设备因品牌忠诚度和尖端功能需求可能消化价格上涨 [35]
实探富士康郑州iPhone工厂:生产线背后的中国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20:52
核心观点 -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是苹果手机iPhone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代表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智能化转型 [1] - 苹果和富士康持续强调中国供应链竞争力 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3] - 国内供应链具备四大核心优势:人才梯队 政府支持 产业配套和物流效率 [7] 生产基地与智能化水平 - 郑州厂区拥有15年生产历史 从iPhone 4s延续至最新iPhone 16系列 [1] - 电路板熄灯工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2024年迭代后生产效率提高102% [4] - 采用数字孪生系统和海神管理系统 实现良率闭环管理和移动终端数据推送 [4][5] - 组装段包含120多道工序 配备智能化软件实时监控产能 良率及设备参数 [5] 人才结构与培养体系 - 厂区同时拥有经验丰富工程师和年轻技术人才 包括00后新生代员工 [5][6] - 通过苹果与富士康联合学校开设学徒制项目 三方共同设计课程培养管理人才 [8] - 案例:6年工龄员工通过学徒项目晋升为400人团队管理者 同期50位同学中20多位仍在职发展 [8] 供应链优势分析 - 中国拥有庞大技能人才群体 为智能制造和产业转型提供支撑 [7] - 产业配套覆盖原材料生产 模组化制造到智能化装备全链条 缩短开发到量产时间 [8] - 郑州工厂依托新郑国际机场 高铁站和高速公路构建"一小时通关 天量即交付"物流网络 [9] - 苹果全球前200家供应商中超80%在中国有生产基地 过去五年在华投资超200亿美元 [7] 行业地位与挑战 - 富士康在全国布局深圳 郑州 成都等多地产业园 服务苹果及其他国内外客户 [7] - 手机市场进入存量阶段 中国地区品牌竞争加剧 [9] - 国际经贸政策变化影响全球化产业链布局 [9]
中国“链”接全球,各国商会齐聚共议稳贸易
贝壳财经· 2025-05-23 19:16
数智赋能, Empowering Global Indus 5月22日,中国贸促会主办的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京举行。在本次峰会上,来自各国的商会人士齐聚一堂,就"拥抱数智时代,携手共同发展"主 题进行探讨。 "中国是很多物资的来源地。相关关税政策已经造成了不利影响,我们不希望再发生糟糕的事情。"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表示,中国和美国之间贸易紧 密度较强,中国与世界相关的供应链非常庞大,而关税政策却为全球供应链带来了负面影响。美国商界希望中美双方能达成协议,贸易能顺畅,商业需要平 稳,供应链也需要有韧性。 "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时期。这需要全球工商界和商学会来携手共同打造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 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指出,产业链、供应链是世界经济的血脉,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血脉的畅通,让全球经济能够 健康稳定发展。 与会的各国商会人士认为,建立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十分重要。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在稳定全球贸易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各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 伴,亦是各国商界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都蕴含着 ...
七国集团公报草案承诺将解决经济过度失衡问题,呼吁分析市场集中度和供应链情况。
快讯· 2025-05-22 21:09
七国集团公报草案经济政策 - 七国集团公报草案承诺将解决经济过度失衡问题 [1] - 七国集团呼吁分析市场集中度情况 [1] - 七国集团要求对供应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1]
352家美企联名施压后,美国财长终于松口:对华关税或有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5-18 16:04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动向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态可能调整对华关税 涉及部分消费品和中间品 包括吸尘器 自行车 电子元件 机械零部件等来自340亿美元清单中已到期但未取消的部分 [1][5][9] - 352家美国企业联名施压政府 反映供应链断裂和成本飙升问题 制造业成本平均提升12% 家用电器价格飙涨23% 超9.7万家企业受影响 [3][11] - 调整动机为缓解国内通胀压力 美国已连续18个月通胀超5% 同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3][13] 中美双方博弈态势 - 美方内部存在分歧 财政部倾向取消非战略性商品关税 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国会鹰派议员反对 半导体和新能源电池等高科技领域关税从7.5%升至25% [7][9][11] - 中方由副总理何立峰牵头接触 坚持核心利益和谈判主导权 双方在瑞士进行非正式磋商 [7][9] - 中国实施反制措施后加速市场多元化 对东盟出口占比升至18.6% 半导体自给率从15%提升至35% [11][13] 行业影响与全球经济 - 消费品和中间品行业或受益于关税调整 包括家电 电子 机械等领域 [5][9] - 高科技行业持续受压制 半导体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等领域关税维持高位 [9][11] - 全球贸易受拖累 WTO预测若持续对抗 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或降低0.8个百分点 2024年全球贸易量预计下降 [13][15] 政策调整的深层逻辑 - 美国企业界压力和经济困境是主要推动力 策略性调整非战略转向 核心领域仍保持强硬 [17][19] - 中美从对抗转向试探性接触 反映"双输"局面 八年关税战导致双方损失 但高科技竞争领域无松动迹象 [1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