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

搜索文档
投顾观市:新一轮主升行情开启,剑指3500点
和讯财经· 2025-06-25 10:38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出现明显反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43%,道琼斯指数上涨1.19% [1] - 纳斯达克指数突破近期下降通道,但日线级别仍面临前期高点压力、高点连线压力及原始上升支撑线压力 [1] - 美股短期内大概率进入横向震荡阶段,需关注跳空缺口的支撑作用及美联储降息进程 [1] A股市场表现 - 近期A股行情强劲,突破日线级别下降通道并触及3418点压力位,为第五次挑战该点位 [1] - 市场此前因外围地缘因素震荡回落,但问题初步化解后主力资金选择再次向上突破 [1] - 今日市场指数向上突破3418点压力位的概率较大,下一个目标位为3500点整数关口 [2] A股技术分析 - 上证指数60分钟级别连续上涨8小时,若再涨4小时将接近13根K线的变盘节点,短线投资者可考虑适当减仓 [2] - 中证2000指数面临去年12月12日高点压力位及扩散喇叭形态,为减仓操作的合适时机 [3] - 市场可能一口气穿越所有压力位形成短线飙涨行情,需进一步观察上午走势 [3]
南方基金:避险情绪降温,一文速览全球资产最新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07
中东局势缓和的市场影响 - 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全面停火 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快速降温 原油和黄金价格下跌 全球股市普遍上涨 [1] - 原油价格中的"地缘风险溢价"被挤出 中东作为重要石油生产和运输枢纽 冲突缓和缓解供应短缺担忧 [2] - 资金从黄金等避险资产回流至风险资产 如全球股市 市场不确定性降低推动风险偏好回升 [2] 油价下跌的传导效应 - 油价下跌直接缓解美国通胀压力 尤其影响交运服务和非耐用品通胀 [5] - 通胀降温可能增强美联储降息确定性 近期两位美联储官员暗示最快7月降息 [6] - 降息预期若强化 将改善全球流动性 新兴市场特别是港股可能受益 [6] 港股投资机会 - 恒生指数当前PE-TTM约10倍 处于全球估值洼地 可能吸引国际资金流入 [6] - 港股科技板块集中中国优质新经济企业 包括互联网、消费电子、生物科技等领域 有望受益于流动性改善 [6]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2014年底以来总收益达227% 年化12% 覆盖通信、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行业 [8] 行业配置逻辑 - 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回升双重驱动下 港股或迎来重要配置窗口 [6] - 科技股因高成长性特征 在市场情绪回暖时通常率先受益 [6]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作为工具 链接中国智造与全球资本 聚焦高成长科技主题 [8]
日本央行审议摘要:一位成员表示,由于美国、欧洲和新兴经济体倾向于宽松政策,日本经济可能会出现意外增长,或面临通胀压力。
快讯· 2025-06-25 08:00
日本央行审议摘要 - 一位成员认为日本经济可能出现意外增长或面临通胀压力 主要由于美国 欧洲和新兴经济体倾向于宽松政策 [1]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我们预计关税引发的通胀压力将会进一步显现。不知道有多少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
快讯· 2025-06-24 22:51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我们预计关税引发的通胀压力将会进一步显现。不知道有多少成本会转嫁给消费 者。 ...
“环保明星”成“信披黑洞”?嘉澳环保再遭证监会立案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21:32
公司概况 - 嘉澳环保成立于2003年,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生物基增塑剂和生物质能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子公司东江能源和嘉澳新能源的生物柴油全年产能达30万吨 [3] - 曾多次被评为"中国增塑剂行业十强企业" [3] 信息披露问题 - 近五年内第二次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2020年12月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调查发现2019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虚增成本1.8亿元,虚减净利润105.04万元(占比1.65%) [7] - 2024年8月因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导致2022、2023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9] - 2024年4月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追溯调整后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2023年由盈转亏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调整后营收分别为32.11亿元、26.66亿元、12.7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689.45万元、754.02万元、3.67亿元 [11] - 2024年亏损扩大主要因欧盟生物柴油反倾销政策导致出口受阻,生物质能源收入同比下降76.64%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59%至4.6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09%至-4704万元 [13] 债务与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达80.45%,货币资金2.3亿元,短期借款14.0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13亿元 [13] - 自2016年上市以来五次推出增发计划,前四次均未成功 [14] - 2024年8月推出向实控人沈健定增募资不超过3.67亿元的计划,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14] 实控人及股权情况 - 实控人沈健直接及间接持股37.38%,定增完成后预计持股比例上升至51.23% [15] - 沈健控制的桐乡市顺昌投资累计质押2230万股,占总股本29.03% [15] - 质押资金主要用于实控人个人对外投资、资产购置及支持上市公司生产经营 [15] 行业影响 - 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征收10%至35.6%反倾销税,对公司出口业务造成重大冲击 [12]
从60天到30天!汽车经销商返利周期或将大提速,超80%车型价格倒挂逼行业破局
华夏时报· 2025-06-24 20:4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汽车经销商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84.4%存在价格倒挂问题 60.4%倒挂幅度超15% [2] - 42个汽车品牌调研显示80%主销车型存在价格倒挂 倒挂金额普遍超20% [2] - 2024年经销商盈利比例仅39.3% 亏损比例达41.7% 4S店总数同比减少2.7%至32878家 [4] - 全国乘用车库存345万辆 同比增加16万辆 创近两年新高 [3] 经销商资金困境 - 经销商需全款购车 价格倒挂导致额外垫资 现金流枯竭风险加剧 [2][3] - 返利周期过长(常超90-180天)叠加库存深度远超警戒线 形成"卖一辆亏一辆"恶性循环 [3] - 银行高息分期政策叫停+置换补贴暂停导致终端市场急速冷却 [3] 行业倡议与政策优化 - 全联商会倡议返利兑现账期缩短至30天 明确返利标准 现金形式发放 [1][4] - 河南省商会呼吁返利周期缩至60天 严禁价格倒挂 减少库存压力 [2][4] - 18个品牌已实现30天内返利 广汽/宝马等12家车企承诺60天周期 [6] 车企具体行动 - 比亚迪向经销商发放666元/辆返利 前5个月累计返利超11.7亿元 占Q1净利润12.7% [7] - 比亚迪实施库存预警机制 超线即停止发货 降低经销商资金占用风险 [7] - 广汽集团携五大品牌承诺60天内完成返利兑现 [6] 行业合作方向 - 构建厂商互信生态 解决返利政策不清晰/周期过长/使用受限等核心问题 [4] - 反对"内卷式"竞争 通过缩短返利周期+库存优化实现双向奔赴 [8]
地缘冲突之下,能化品种迎来新一轮做空机会?
对冲研投· 2025-06-24 19:46
核心观点 - 地缘冲突带来的能化商品上涨是短期情绪驱动,冲突大概率走向降温,提供新一轮做空机会[4][6][43] - 中国新能源转型使原油和煤炭消费达峰,全球供应放松加剧周期下行压力[4][12][45] - 特朗普政策下的关税和债务压力将压制全球需求,下半年经济下行风险加大[4][21][45] - 能化商品下跌或从上游原油、甲醇开始,再轮动至累库进程中的品种[5][34][45] 地缘冲突影响 - 以伊冲突不大可能演变成长期战争,各方诉求决定冲突或处于收尾阶段[6][7] - 霍尔木兹海峡关闭可能性低,当前原油流量正常,市场恐慌情绪大于实质影响[7] - 地缘冲突带来的能源上涨不可持续,将创造熊市起点[6][34] 能源供需格局 - 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超10%,汽柴油表需同比下降超6%,煤炭消费现负增长[12] - OPEC+决定5-7月各增产41.4万桶/日,中国原油煤炭产量加速增产[17] - 原油或在7月后走向明显过剩,煤炭库存处于同期高位面临供强需弱[19] 全球需求压制因素 - 特朗普政策从贸易蛋糕缩减、债务限制、本土消费抑制三方面打击全球需求[21] - 美国贸易赤字缩窄,零售消费环比转弱,房地产高利率下买卖失衡[28] - 全球宏观杠杆率远超2008年水平,长债利率上升限制财政刺激空间[25] 能化品种策略 - 地缘反弹幅度排序:原油>PX/PTA>乙二醇>甲醇>EB>聚烯烃[34] - 原油甲醇基差较高,PP/PE基差偏弱,乙二醇/PX/苯乙烯基差回落[39] - 原油上涨压缩油化工利润,煤端商品利润较高,甲醇或先回落[41]
英国工业联合会:6月份英国工厂的订单降幅更大
快讯· 2025-06-24 18:07
金十数据6月24日讯,英国工业联合会周二表示,英国制造业本月订单萎缩幅度为1月以来最大,销售价 格预期降温。英国6月CBI工业订单差值从5月份的-30降至-33。而过去3个月的产出指标有所改善,但仍 处于收缩区间。英国工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Ben Jones表示:"英国制造业正面临巨大压力,要应对能 源成本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普遍存在的技能短缺,以及动荡的全球经济环境。"英国工业联合会还 表示,制造商对价格上涨的净预期降至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英国工业联合会:6月份英国工厂的订单降幅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