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搜索文档
携手打造更加繁荣、更具活力的亚太经济(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8-01 05:52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全面完成 将于年内签署议定书 涵盖现有领域及新兴领域合作 [1] - 3 0版包含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供应链互联互通 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等9个新增章节 [3] - 自贸区覆盖人口超过20亿 占全球1/4 双方经济总量超全球1/5 [3] 双边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 - 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 双方经贸相互依存度持续增强 [1] - 比亚迪 广汽埃安泰国工厂竣工投产 宁德时代在印尼投资建厂 推动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1] 新兴领域合作机遇 - 数字经济领域将促进无纸化贸易 电子发票 数字身份 电子支付等合作 拓展人工智能 网络安全 金融科技空间 [3] - 绿色经济领域合作将增强区域产业链韧性 创造更稳定营商环境 [3] - 海关程序优化将推进区域"软联通"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3] 区域经济影响 - 东盟国家经济稳健增长 已成为全球重要经济增长中心 [1] - 自贸区升级为东盟打造区域经济增长中心提供支撑 推动区域一体化深化 [2] - 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 升级自贸协定释放支持自由贸易的明确信号 [2]
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窗口开启 发钞行有望抢占先机
证券时报· 2025-08-01 05:32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及牌照申请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正式生效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 明确发行人牌照申请门槛包括财务条件、人员资质、储备资产等要求 [1] - 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等香港发钞行大概率会率先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中资银行、沙盒测试企业、大型央国企及拥有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大厂也有意申请 [1] - 证券公司在初期将更多承担稳定币的交易、托管、融资、咨询等业务 并提供传统资产代币化相关的数字资产配置服务 [1] 发钞行申请优势及牌照数量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 初始阶段最多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 首批牌照数量可能为2~3张 [2] - 香港三大发钞行(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和汇丰银行)最有可能率先申请并获批 因其在货币发行制度中的关键角色 [2] - 稳定币需以1:1比例储备法币资产 并托管在银行等合规机构 银行的角色不可缺少 [2] 牌照申请时间及过渡期安排 - 已做好充分准备的机构应在9月30日之前提交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 [2] - 原有的稳定币发行人需在3个月过渡期内申请牌照 未提交申请的发行人将于2025年11月1日进入结业期 [3] 牌照申请考量因素 - 稳定币的应用场景是发牌的重要考量 包括数字资产交易、全球贸易中的跨境支付、传统资产代币化 [4] - 欧美地区的稳定币主要应用于金融领域 如比特币现货转链下ETF、货币基金上链、去中心化金融链上资产抵押等 [4] 券商牌照升级情况 - 截至7月末 累计有44家金融机构成功升级了第1号证券交易牌照 相比6月末新增了3家 其中绝大多数是香港本地券商 [6] - 6月以来 国泰君安国际、天风国际、哈富证券等中国内地券商的香港子公司也完成了第1号牌照升级 [6] - 升级第1号牌照是券商提供稳定币等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前提条件 券商的虚拟资产业务涵盖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及NFT、STO等 [6] 其他相关牌照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末 共有39家机构升级4号牌照 可提供虚拟资产投资咨询 如中泰国际证券等 [6] - 有42家机构升级9号牌 可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包括博时基金(国际)、华夏基金(香港)等 [6]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展 - 多位机构人士表示更期盼锚定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出炉 [8] - 华夏基金(香港)推出了多只代币化基金 包括华夏人民币数字货币基金 这是第一只链上离岸人民币货币基金 [8]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 拓展投资增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02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1][2]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3]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推动要素顺畅流通 [1][3] 发展规划与目标 - 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工作,开展总结评估,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谋划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 [3] - 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2] 产业与创新重点 -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3]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3] 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3]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 绿色发展与安全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新机制 [3] - 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加强重点行业风险隐患治理 [3] 民生保障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力度 [3]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破除“内卷式”竞争
期货日报网· 2025-08-01 03:24
政策导向与宏观经济 - 发展改革系统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任务 [1] - 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1] - 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工作,开展总结评估,并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1] 投资与消费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 [1] - 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 [1] - 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1] 产业升级与创新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1] -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1]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 [2] 改革开放与市场建设 - 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2] - 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3] 绿色发展与区域协调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4]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4]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4] 民生保障与安全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 [4] - 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4]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 [4]
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窗口开启发钞行有望抢占先机
证券时报· 2025-08-01 02:33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及牌照申请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正式生效 香港金管局发布《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 明确发行人牌照申请门槛 包括财务条件、人员资质、储备资产等要求 [1] - 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等香港发钞行大概率率先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中资银行、沙盒测试企业、大型央国企及互联网大厂也在积极筹备 [1][2]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初始阶段最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 业内人士预计首批牌照数量可能仅2~3张 [2] 稳定币牌照申请门槛及过渡期安排 - 稳定币发行人需在9月30日前提交牌照申请 原有发行人需在3个月过渡期内申请 未提交申请的发行人将于2025年11月1日进入结业期 [2][3] - 稳定币需以1:1比例储备法币资产 并托管在银行等合规机构 香港三大发钞行(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香港、汇丰)因货币发行制度优势更易获批 [2] 稳定币应用场景及发牌考量 - 稳定币应用场景包括数字资产交易、跨境支付、传统资产代币化 欧美地区稳定币主要用于金融领域如比特币现货ETF、货币基金上链等 [4] - 首批牌照发放将重点考虑应用场景和申请人可持续经营能力 监管态度谨慎 [4] 券商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升级情况 - 截至7月末44家金融机构升级第1号证券交易牌照(较6月新增3家) 其中国泰君安国际、天风国际、哈富证券等中资券商香港子公司完成升级 [6] - 第1号牌照是券商提供稳定币等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前提 业务范围涵盖比特币、以太坊、NFT、STO等 [6] - 另有39家机构升级第4号牌照(虚拟资产投资咨询) 42家升级第9号牌照(资产管理) 包括博时基金国际、华夏基金香港等 [7]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探索 - 业内期盼推出锚定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 华夏基金香港推出首只链上离岸人民币货币基金 探索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能性 [8]
发改委:稳就业扩内需破除内卷式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8-01 02:24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核心部署 - 会议部署稳就业、扩大内需、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破除"内卷式"竞争等重点任务 [1] -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 [1] - 下半年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 [1]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方向 - 九大工作重点包括稳就业、扩内需、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等 [1] - 加大稳投资促消费力度,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重大战略项目、重大工程),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 [1] 资金支持与政策落地 - 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全年8000亿元清单全部下达完毕 [1]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 [2] 新兴产业与市场建设 -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破除"内卷式"竞争,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
发改委:稳就业扩内需 破除内卷式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8-01 01:56
宏观经济政策部署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2025年上半年重点任务包括稳就业、扩大内需、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破除"内卷式"竞争等[1] - 下半年工作重点包括稳就业、扩内需、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等九个方面[1] - 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1] 投资与消费刺激措施 - 下半年将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1] - 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1] - 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1] - 向地方下达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2] - 计划10月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将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2] -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2] 市场环境优化 - 强调破除"内卷式"竞争,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2] -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推动要素顺畅流通[2] -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
杭州余杭直播电商技能大赛决赛结束
搜狐财经· 2025-08-01 00:49
电商行业活动 - 2025年余杭区直播电商技能大赛决赛在杭州余杭区梦想小镇互联网村举行,30名主播参与竞技[1] - 大赛推介产品包括径山茶、鸬鸟蜜梨、中泰竹笛等余杭特色农产品[1] - 比赛内容包括12分钟全流程直播展示和闭卷笔试两部分,综合评定选手成绩[3] - 冠军获得10000元奖金和"余杭区技能状元"称号,前六名均获奖金及荣誉证书[3] 电商行业发展 - 直播电商被定位为数字经济重要业态,具有激发消费、促进产业升级和助力共同富裕的作用[3] - 余杭区正加快培养电子商务领域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开展主播培训、短视频流量获取等课程[4] - 余杭区电商行业工会已覆盖70余家会员企业,5000余名从业人员,年均培训500余人次[4] 产业合作 - 大赛现场举行"乡村振兴 电商助农"意向签约仪式[3] - 2家电商企业与当地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及共富工坊达成合作意向[3]
“三新”经济正成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去年占GDP比重为18.01%
证券日报· 2025-08-01 00:12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现价计算)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 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核心内容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1] -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 [1] - 新业态指依托技术创新衍生的新环节/链条/形态 [1] - 新商业模式指整合内外要素形成的高效独特运行模式 [1] 发展态势与特征 - 形成三大新态势:增速领先(高于GDP 2.5个百分点)、领域拓展(低空经济/空天信息/算力网络加速布局)、区域协同(京津冀/长三角创新集群) [2] - 技术/知识/数据等新型要素重要性上升 催生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 [2] - 雄安新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已覆盖物流/城市管理领域 [2] 经济影响 -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消费升级 扩大有效投资空间 [1] - 改变传统产业竞争格局 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1] 发展建议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完善确权/定价/流通机制 [2] - 强化监管制度创新 建立跨区域协同监管体系 [2] - 对接国际标准 将ESG披露/碳核算纳入评价体系 [2]
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31 23:00
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总结上半年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工作,强调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1] - 下半年工作重点包括稳就业扩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 [2] - 发展改革系统要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3] 经济形势 -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1] -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 [1]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1] 下半年工作部署 宏观政策 - 聚焦重大变化、重要指标、重大问题做好形势分析和研判,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2] -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2] 投资与消费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 [2]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 [2] - 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2] 产业发展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2] -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2] 市场建设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 [2] - 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2] - 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 对外开放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2]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 绿色低碳发展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2] 区域协调发展 -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 民生保障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 [2]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 [2] - 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力度 [2] 工作要求 - 发展改革系统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 - 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