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史上最强”!零跑、小鹏,交卷!
中国基金报· 2025-11-17 21:12
【导读】零跑汽车、小鹏汽车交出"史上最强"三季报,多项关键信息"涌现"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11月17日晚间,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均交出"史上最强"三季报。 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4.5亿元、20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3%、101.8%。 同时,零跑汽车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盈利,2025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1.5亿元;小鹏汽车的季度亏损金额进一步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3.8亿 元。 2025年以来,头部造车新势力开始重视盈利能力。基于最新数据,零跑汽车、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冠亚军",或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带来更强劲的 业绩。 零跑汽车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透露2025年全年销量将超60万辆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的净利润为1.5亿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6.9亿元。 至此,零跑实现连续季度盈利。2025年第二季度,零跑汽车的净利润为1.6亿元。 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的销量达17.39万辆,同比增长101.77%,环比增长29.63%。 从交付量来看,2025年3月至10月,零跑汽车连续8个月领跑造车新势力,并且9月 ...
“史上最强”!零跑、小鹏,交卷!
中国基金报· 2025-11-17 21:08
【导读】零跑汽车、小鹏汽车交出"史上最强"三季报,多项关键信息"涌现"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11月17日晚间,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均交出"史上最强"三季报。 透露2025年全年销量将超60万辆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的净利润为1.5亿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 为-6.9亿元。 至此,零跑实现连续季度盈利。2025年第二季度,零跑汽车的净利润为1.6亿元。 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4.5亿元、203.8亿元,同比分别 增长97.3%、101.8%。 同时,零跑汽车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盈利,2025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1.5亿元;小鹏汽车的 季度亏损金额进一步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3.8亿元。 2025年以来,头部造车新势力开始重视盈利能力。基于最新数据,零跑汽车、小鹏汽车作为 造车新势力的"冠亚军",或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带来更强劲的业绩。 零跑汽车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零跑汽车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净利润达0.8亿元,但是2025年第一季度的 净利润为-1.3亿元。 对于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零跑汽车将原因指向其整车销量增加 ...
小鹏Q3营收翻番,净亏损大幅收窄近80%,Q4交付、营收预计同比均增超30%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11-17 19:31
小鹏汽车Q3业绩关键指标全面创下新高,营收同比翻番,综合毛利率突破20%创历史新高,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近80%,预计Q4交付和营收同比 增长均超过30%。公司此前明确转向"全球具身智能公司"定位,押注物理AI、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 核心财务指标 Q3总收入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 汽车销售收入180.5亿元,同比增长105.3%; 综合毛利率突破20.1%(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汽车毛利率仅13.1%(环比下滑1.2个百分点); | | | 截至以下日期止三個月 | | 變動比率 | | | --- | --- | --- | --- | --- | --- | | | 2025年 | 2025年 | 2024年 | | | | | 9月30日 | 6月30日 | 9月30日 | 按年比 | 按季比 | | 汽車銷售收入 | 18.05 | 16.88 | 8.80 | 105.3% | 6.9% | | 汽車毛利率 | 13.1% | 14.3% | 8.6% | 4.5個百分點 | -1.2個百分點 | | 總收入 | 20.38 | 18.27 | 10.10 | 101. ...
永创智能(603901):利润逐季度改善 静待新品放量
新浪财经· 2025-11-17 16:33
事件点评 利润逐季度改善,基本面拐点基本确立。公司Q1-Q3,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8.90、10.11、10.57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7%、18%、32%;归母净利润0.41、0.41、0.4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36%、 340%;扣非归母净利润0.40、0.36、0.4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1%、398%。 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费用率有所下降。盈利能力方面,2025Q1-3 公司毛利率同减0.08pct 至27.71%。 费用率方面,2025Q1-3 公司期间费用率同减1.82pct 至20.93%,其中销售费用率同减0.42pct 至7.19%; 管理费用率同减0.89pct 至5.31%;财务费用率同增0.24pct至1.69%;研发费用率同减0.76pct 至6.7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报,2025Q1-3 实现营收29.58 亿元,同增19.05%;实现归母净利润1.27 亿元,同 增61.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9 亿元,同增61.13%。 合同负债稳步提升,在手订单充裕。截至2025Q3,公司合同负债达21.38 亿元,环比二季度末(19.7 ...
中国团队研发仿人手指 可抓取超薄或超脆物体
中国新闻网· 2025-11-17 16:04
中新社武汉11月17日电 (马芙蓉 孙彦钦)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科研团队研发出一 款仿人手指,适用于抓取超薄或超脆物体,为机器人在食品处理、医疗护理、智能服务等高敏场景中的 精细化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让手指既"有力"又"温柔",是机器人应用面临的一大挑战。为破解此难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 学院智能机器人系统实验室教授赖旭芝带领的团队,受人类手指刚柔并济结构启发,设计出一款刚-柔- 软结构仿人手指。 据赖旭芝介绍,该仿人手指由刚性管状骨骼、柔性关节弹簧、气动薄膜驱动器和软体硅胶皮肤组成。这 种结构确保了仿人手指的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使其具有类似人手的柔顺输出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团队研发出一款仿人手指,适用于抓取超薄或超脆物体。装有仿人手指的 抓持器能够抓取不同重量、硬度、形状和大小的物体。(研发团队供图) 中国团队研发仿人手指 可抓取超薄或超脆物体 从约12克的小番茄到约1千克的3D打印耗材,从鸡蛋到卷心菜,从A4纸到气球,从三指抓取到双指抓 取……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了装 ...
杭钢股份(600126.SH):目前无人形机器人方面的业务合作
格隆汇· 2025-11-17 15:48
格隆汇11月17日丨杭钢股份(600126.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无人形机器人方面的业务合作。 ...
电连技术跌2.07%,成交额1.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37.3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7 14:0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46.92元/股,成交额1.44亿元,换手率0.85%,总市值199.3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37.3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390.28万元,大单净卖出347.07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20.78%,近5个交易日下跌3.79%,近20日下跌4.44%,近60日下跌0.49%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20日,于2017年7月31日上市,主营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的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连接器32.14%,射频连接器及线缆组件18.52%,电磁兼容件17.75%,软板16.28%,其他15.32%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手机、AI手机、智能穿戴等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0.39亿元,同比增长21.20%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减少18.7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8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30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11月10日股东户数为2.22万户,较上期减少0.46%,人均流通股16208股,较上期增加0.46%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558.04万股,较上期增加203.36万股 [3] - 兴全合泰混合A、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混合A分别增持8.27万股和26.87万股,而易方达创业板ETF、南方中证500ETF分别减持94.30万股和8.07万股 [3]
机器人板块低开高走,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汽车零部件ETF(159565)助力一键布局产业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3:43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今日早盘机器人板块低开高走,中大力德、格灵深瞳、航天智装等个股涨幅超过4% [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0.5%,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微跌0.1% [1]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盘中成交额近2亿元 [1] 车企机器人战略布局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称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是史上最庞大的产品,预计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台 [1] - 广汽集团推出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 [1] -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人形机器人IRON的规模化量产 [1] - 比亚迪、奇瑞等车企也竞相入局机器人赛道 [1] 行业应用前景与供应链机遇 - 工业场景将率先实现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家庭及商业场景将随成本下降与技术优化逐步渗透 [1] - 国产供应链将深度受益于主机厂的量产计划,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覆盖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注重人形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 [1] -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聚焦零部件领域,相关成份股有望参与机器人传感器、关节等零部件供应 [1] 相关投资工具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和汽车零部件ETF(159565)分别跟踪上述指数,为投资者提供把握产业链机遇的工具 [2]
加速进化完成新一轮超亿元融资
贝壳财经· 2025-11-17 13:4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博雅)11月1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加速进化(Booster Robotics) 完成新一轮超亿元融资,由IDG资本投资、亦庄国投跟投,老股东源码资本、英诺天使基金、深创投集 团、博华资本等多家一线机构与政府基金持续加注。 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升级、规模化量产交付及生态平台服务建设。此前,公司已于今年6月、7月连 续完成两轮融资,A轮系列融资金额已近5亿元。 公司日前正式发布新品Booster K1,首批产品上线后20分钟即售罄,并采取"真交付"的销售模式。截至 目前,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破700台,覆盖200余家海内外客户,涵盖顶尖科技企 业、科研院校、K12学校、知名赛事战队及商业展演等领域,其中海外市场占比超50%。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