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
icon
搜索文档
台湾半导体材料,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1 10:56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综合自网络,谢谢。 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收入将达到675亿美元 根据SEMI的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收入将增长3.8%,达到675亿美元。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材料市场数据订阅(MMDS)的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 料市场收入增长3.8%,达到675亿美元。整体半导体市场的复苏,以及高性能计算和高带宽存储 器制造对先进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支撑了2024年材料收入的增长。 台湾半导体材料产值达201亿美元,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台湾地区以201亿美元的营收连续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材料消费地区。中国大陆地区 以135亿美元的营收继续实现同比增长,将在2024年位居第二;韩国则以105亿美元的营收位居 第三。除日本外,所有地区在2024年均实现了个位数增长。 | Region | 2024 | 2023 | YoY % Growth | | --- | --- | --- | --- | | Tawan | $20,090 | $18,734 | 7.2% | | China | $13.458 | $12,779 ...
长电科技(600584):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营收连创当季历史新高
东北证券· 2025-04-30 18: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长电科技“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半导体行业回暖与公司业务拓展,长电科技单季度营收连创新高,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主要因全球半导体行业回暖、AI驱动高性能计算增速强劲,公司调整业务策略、聚焦核心应用、加速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及收购后财务并表 [2] - 公司业务转型布局高附加值领域,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持续深耕四大核心应用领域,晶圆级微系统集成高端制造项目投产,上海汽车电子封测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完成对晟碟半导体80%股权收购 [3] - 公司聚焦前沿多维先进封装技术创新,增强差异化竞争优势,2024年研发投入增长,新申请专利集中于多个领域,推出的技术平台已稳定量产,塑封功率模块进入量产阶段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9.62亿元,同比+21.24%;归母净利润16.10亿元,同比+9.44%;2025Q1实现营业收入93.35亿元,同比+36.44%;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50.39%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3.7/466.4/53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28.6/34.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x/21x/17x [4] 业务情况 - 2024Q4/2025Q1营业收入分别为109.84/93.35亿元,同比+18.99%/+36.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2.03亿元,同比+7.28%/+50.39% [2] - 2024年通讯、消费、运算和汽车电子四大核心应用领域营收占比分别为44.8%/24.1%/16.2%/7.9%,运算电子、汽车电子营收同比+38.1%/+20.5% [3] 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19.33%,新申请专利587件,集中于高性能计算HPC先进封装、下一代系统级封装SiP、高可靠性汽车电子等领域 [3] - 推出的多维扇出封装集成技术平台XDFOI®已稳定量产,塑封功率模块进入量产阶段 [3] 股价表现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33.02元,12个月股价区间24.53 - 46.55元,总市值59086.47百万元,总股本1789百万股,日均成交量19百万股 [5] - 1M、3M、12M绝对收益分别为-8%、-15%、26%,相对收益分别为-5%、-14%、22% [8]
长电科技(600584):聚集高性能封装,加速运算电子、汽车电子布局
华安证券· 2025-04-30 17: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9日长电科技公告2025年一季度报告 1Q25实现营业收入93.4亿元 同比增长36.4% 归母净利润2.0亿元 同比增长50.4% 扣非归母净利润1.9亿元 同比增长79.3% [5] - 长电科技持续聚焦高性能封装技术高附加值应用 加速对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存储、5G通信等高附加值市场的战略布局 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6] - 2024年营业收入按市场应用领域划分 通讯电子占比44.8%、消费电子占比24.1%、运算电子占比16.2%、汽车电子占比7.9%、工业及医疗电子占比7.0% 除工业领域外 各下游应用市场的收入均实现了同比两位数增长 [6] - 1Q25收入利润双增 得益于公司持续聚焦先端技术和重点应用市场 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国内外产能配置和供应链布局进一步完善 叠加收购的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财务并表影响 在运算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和医疗电子领域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9%、66.0%、45.8% [6]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0.8、25.9、29.9亿元 对应EPS为1.16、1.45、1.67元 对应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PE为28.7、23.1、20.0倍 [6]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33.43元 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47.92/24.01元 总股本1789百万股 流通股本1789百万股 流通股比例100.00% 总市值598亿元 流通市值598亿元 [2]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5962|40996|45664|50602| |收入同比(%)|21.2%|14.0%|11.4%|10.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10|2084|2591|2989| |净利润同比(%)|9.4%|29.5%|24.3%|15.4%| |毛利率(%)|13.1%|13.0%|13.5%|13.5%| |ROE(%)|5.8%|7.0%|8.0%|8.5%| |每股收益(元)|0.90|1.16|1.45|1.67| |P/E|45.40|28.70|23.09|20.01| |P/B|2.65|2.02|1.85|1.70| |EV/EBITDA|14.05|7.71|6.58|16.19| [8]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22192|25009|30560|33192| |现金(百万元)|9342|11825|16107|17374| |应收账款(百万元)|5795|5714|6362|7048| |存货(百万元)|3792|4363|4742|5176|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31868|30159|27223|28708| |资产总计(百万元)|54060|55168|57783|61899| |流动负债(百万元)|15288|14385|14409|15537|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9229|9191|9191|9191| |负债合计(百万元)|24517|23576|23600|2472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27619|29668|32259|35248|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54060|55168|57783|61899| [9]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5962|40996|45664|50602| |营业成本(百万元)|31266|35666|39499|43771|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78|90|100|111| |销售费用(百万元)|252|266|297|329| |管理费用(百万元)|926|1025|1096|1164| |财务费用(百万元)|143|185|133|98| |营业利润(百万元)|1651|2117|2644|3054| |利润总额(百万元)|1649|2138|2657|3066| |所得税(百万元)|37|53|66|77| |净利润(百万元)|1612|2084|2591|298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10|2084|2591|2989| |EBITDA(百万元)|5463|7703|8376|3328| [9]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834|7837|7388|337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262|-3450|-2837|-1838|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414|-1883|-270|-27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017|2483|4282|1267| [9]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21.2%|14.0%|11.4%|10.8%|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8.6%|28.2%|24.9%|15.5%|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9.4%|29.5%|24.3%|15.4%|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3.1%|13.0%|13.5%|13.5%| |获利能力 - 净利率(%)|4.5%|5.1%|5.7%|5.9%| |获利能力 - ROE(%)|5.8%|7.0%|8.0%|8.5%| |获利能力 - ROIC(%)|4.2%|5.3%|6.0%|6.3%|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5.4%|42.7%|40.8%|39.9%|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83.0%|74.6%|69.0%|66.5%|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45|1.74|2.12|2.14|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16|1.38|1.74|1.75|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74|0.75|0.81|0.85|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7.21|7.12|7.56|7.55|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5.28|4.76|5.06|5.41|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90|1.16|1.45|1.67|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摊薄)(元)|3.26|4.38|4.13|1.89|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5.43|16.58|18.03|19.70| |估值比率 - P/E|45.40|28.70|23.09|20.01| |估值比率 - P/B|2.65|2.02|1.85|1.70| |估值比率 - EV/EBITDA|14.05|7.71|6.58|16.19| [9]
2025年中国稀土抛光材料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北方稀土、凯盛科技龙头优势明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30 09:40
内容概要:近年来,随着手机盖板、精密光学、半导体等下游市场的飞速发展,带动稀土抛光材料市场 需求急剧上升,我国稀土抛光材料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手 机市场逐渐饱和、半导体产业扩张速度不如预期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稀土抛光材料需求有所下滑,据 统计,2024年我国稀土抛光材料需求量降至3.71万吨,市场规模降至7.68亿元,其中,稀土抛光粉约占 80.73%,稀土抛光液约占19.27%。 上市企业:北方稀土(600111)、凯盛科技(600552)、皓志科技(874231.NQ)、中国稀土 (000831)、厦门钨业(600549)、广晟有色(600259) 相关企业: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包头中科雨航抛光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麦丰新材料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明高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鑫方园新材料 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包钢灵芝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新雨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包头市昊 锐稀土有限公司 关键词:稀土抛光材料市场政策、稀土抛光材料产业链、稀土抛光材料市场规模、稀土抛光材料竞争格 局、稀土抛光材料发展趋势 一、概述 稀土抛 ...
全面分析2025年聚乙烯泡沫胶带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4-29 11:55
公司概况 - 北京弈赫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业务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 涉及21个主要行业和1200个利基市场 专注于行业趋势分析 数据洞察和市场研究 [1] - 公司提供定制化服务 可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报告内容 并允许申请免费报告样本 [1] - 最新发布聚乙烯泡沫胶带2025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包含全球与中国版本 基于多年行业跟踪研究 [1] 报告受众与价值 - 主要受众为行业决策者 投资者 市场营销经理及产品研发部门 需掌握市场动态与发展趋势 [3] - 报告提供市场规模 增长潜力 竞争格局等关键数据 可作为市场策略和投资决策依据 [3] - 分析市场挑战与风险 帮助识别机遇并规避潜在损失 [3] 市场竞争格局 - 主导企业包括3M 诺力 霍尼韦尔 ADHESIVE PRODUCTS等 在技术 市场份额及客户服务方面领先 [4] - 新兴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和灵活响应能力快速占领细分市场 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4] 产业链与市场趋势 - 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商 生产厂家 分销商及最终用户 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生产成本 [6] - 生产技术研发和分销网络效率是发展关键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X% [6] - 环保材料与高性能产品开发成热点 无溶剂胶水和可回收材料需求增长 电商渠道推动数字化转型 [6] 区域市场分析 - 北美需求由电子和汽车行业驱动 欧洲注重环保产品 亚太(尤其中国)为增速最快地区 [7][8] - 中国市场受工业化进程和消费升级推动 政策环境强调环保与科技创新 带来挑战与机遇 [8] 行业挑战 - 原材料价格波动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挤压 技术更新压力大 [7] - 地缘政治因素(如中美贸易关系 欧洲政策法规)影响供应链和市场准入 [7]
为奇瑞等头部车厂供货, 浙江先进材料公司拿下A轮数千万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4-29 11:06
「艾华新材」创始人徐平介绍,"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主要集中在轻量化、自动化解决方案以 及降本增效等方面。"因此,「艾华新材」研发的产品包括阻尼材料、增强材料、堵孔材料、吸音棉 等,针对解决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声和震动等问题,提升驾驶舒适性。例如,其阻尼片和补强片可 贴在车门、车顶、底盘等部位,通过分子间的运动将振动转化为热能,实现降噪效果。此外,公司还为 家电行业提供环保阻尼材料和高效静音阻燃棉,提高家电产品的静音效果,满足客户对环保和高性能的 需求。 文 | 林晴晴 编辑 | 袁斯来 36氪获悉,先进材料及胶粘技术研发商「艾华新材」近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新辉资本担 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由浙创投领投,容亿资本和平湖金控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与 市场拓展。 「艾华新材」成立于2019年,位于浙江嘉兴,专注于先进材料和胶粘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核心产品围绕 降噪、阻燃、密封、绝缘等先进材料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新能源电池、太阳能、储能及电子 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家电、建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传统沥青材料在新能源 汽车领域因环保性能差、重量重、施工不 ...
英杰电气(300820):光伏业务短期承压 半导体领域积极拓展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0.59%,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下降25.19%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下降13.3%,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降36.84% [1] 光伏业务 - 2024年国内光伏行业面临价格战压力,价格暴跌导致全产业链利润大幅收缩,光伏设备商订单量同比下降42% [2] - 公司2024年国内光伏行业订单同比2023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2] - 公司加强光伏业务的海外市场拓展,在亚洲地区取得较好订单业绩,缓解国内市场压力 [2] 半导体业务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在AI、HPC及5G技术驱动下复苏,市场规模达6,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9.1% [3] - 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及政策支持,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行业可能迎来结构性机遇 [3] - 公司加大半导体及电子材料领域投入,重点攻关半导体刻蚀、薄膜沉积(CVD/PECVD)、离子注入等关键制程电源技术 [3] - 公司拓展碳化硅外延、复合铜箔等新兴领域,部分型号射频电源已实现量产,覆盖5nm刻蚀及PECVD等先进制程 [3] - 公司已申请数十项半导体电源相关专利,半导体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收入分别为25.6亿元、30.46亿元、36.5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6亿元、7.36亿元、9.03亿元 [4] - 给予25年20倍PE,对应六个月目标价53.03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4]
华勤技术(603296)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Q1营收高速增长 打造全球智能产品平台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1098.78亿元,同比+28.76%,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同比+8.1% [1] - 2024Q4收入338.68亿元,同比+65.58%,归母净利润8.76亿元,同比+21.25% [1] - 2025Q1收入349.98亿元,同比+115.65%,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39.04% [2] - 2024年毛利率9.30%,同比-2.03pct,净利率2.65%,同比-0.46pct [3] - 2025Q1毛利率8.42%,同比-5.41pct,净利率2.40%,同比-1.27pct [3] 业务分项 - 高性能计算业务2024年营收632亿元,同比+28.79%,占比57.54% [4] - 数据业务营收同比+178.8%,笔电业务突破北美大客户 [4] - 智能终端业务营收353.16亿元,同比+12.93%,占比32.14%,智能手机与智能穿戴出货增长 [4] - AIoT及其他业务营收46.72亿元,同比+187.93%,游戏掌机发货超200万只,XR量产交付 [4] - 汽车电子业务营收15.62亿元,同比+91%,智能座舱与智驾域控获客户突破 [4] 战略与展望 - 推进"3+N+3"战略升级,聚焦智能终端、笔电、数据中心硬件生态,拓展汽车电子等新赛道 [5] - 2024年完成越南、印度制造规模交付,上海全球研发总部入驻 [5] - 预计2025年数据业务保持高增长,整体营收增速20%+ [5]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1352.54/1627.91/1915.53亿元,归母净利润35.38/41.65/47.78亿元 [6] 运营效率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20%/2.09%/4.69%,同比优化0.08/0.45/0.64pct [3] - 2025Q1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下降,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降0.10/1.25/2.75pct [3]
半导体,最新预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9 09:11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收入预计增长3.8%,达到675亿美元,主要受整体市场复苏及高性能计算和高带宽存储器制造对先进材料需求增长的支撑 [2] - 晶圆制造材料收入预计增长3.3%至429亿美元,封装材料收入增长4.7%至246亿美元 [2] - CMP、光刻胶及光刻胶辅助设备细分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由于先进DRAM、3D NAND闪存和前沿逻辑IC所需的工艺复杂性和工序数量增加 [2] - 除硅和SOI外,所有半导体材料细分市场均实现同比增长,硅收入下降7.1%主要由于行业持续消化过剩库存 [2] 地区半导体材料消费 - 台湾地区以201亿美元营收连续15年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材料消费地区,同比增长7.2% [4][5] - 中国大陆地区以135亿美元营收位居第二,同比增长5.3% [4][5] - 韩国以105亿美元营收位居第三,同比增长0.8% [4][5] - 除日本外,所有地区在2024年均实现个位数增长,日本同比下降3.2% [4][5] 先进半导体封装市场 - 2024年先进半导体封装市场价值为180.9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2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5% [7] - 市场细分包括扇出型晶圆级封装、扇入型晶圆级封装、倒装芯片和2.5D/3D等类型,应用涵盖电信、汽车、航空航天和国防、医疗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 [7] - 5G密集化、云端AI加速和电动汽车普及将推动产量增长和平均售价上涨 [7] - 倒装芯片封装技术通过密集焊料凸点阵列连接芯片到基板,降低电感、信号延迟并提升带宽,适用于AI加速器、高端移动SoC和数据中心GPU [8] -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提供超薄封装,适合空间受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真无线耳机、射频前端和毫米波5G模块解锁高引脚数连接 [8] 应用领域驱动因素 - 汽车电气化和自动驾驶需要高可靠性封装,ADAS域控制器、雷达、激光雷达等采用先进封装技术以满足严格标准 [8] - 电动汽车销量攀升推动一级OSAT厂商与OEM厂商之间的长期供应协议,锁定多年增长 [8] - 智能手机、AR眼镜和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需求增长促使OEM转向WLP、FO PLP和模压芯嵌入式封装 [9] - 大型语言模型训练和图形分析需要服务器内部巨大芯片间带宽,推动对先进封装技术的需求 [8] - 5G基站、开放式RAN无线电和边缘AI网关依赖于射频前端模块和高性能基带处理器,这些模块只能通过先进封装方法满足要求 [8]
户外品牌伯希和赴港IPO,腾讯为第四大股东,曾陷命名争议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23:09
公司上市计划 - 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主板上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定位为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品牌,倡导"奔赴自然"的新户外生活理念,品牌灵感源于"伯牙抚琴,高山流水"的故事 [5] - 公司通过旗舰品牌伯希和为户外活动、运动健身及城市通勤提供广泛产品,涵盖服装、鞋类以及装备及配饰 [5] - 公司为2024年中国内地同行业顶尖企业中增长最快的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 [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销售额以122.2%的年复合增长率由3.51亿元增至17.33亿元,营收由3.78亿元增至1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5.86% [7] - 同期毛利率由54.3%升至59.6%,经调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232% [7]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公司收入分别约为3.78亿元、9.08亿元、17.66亿元人民币,年内溢利分别约为2431.1万元、1.52亿元、2.83亿元人民币 [8] 市场份额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已成为中国三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一,市场份额达5.2% [7] 股东结构 - 公司完成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启明创投、创新工场等知名机构及地方国资 [9] - 腾讯IPO前持股10.70%,为第四大股东、最大机构股东,截至最后一轮融资公司估值约28亿元人民币 [9] 产品布局 - 旗舰品牌伯希和以冲锋衣作为市场突破口,2022年至2024年累计销售约380万件冲锋衣,销量CAGR达144.0% [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72个标准产品单位(SPU),服装及鞋类为主要产品类别 [10] 渠道布局 - 采用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多渠道模式及分销网络销售产品 [10] - 2022年至2024年线上DTC销售收入从3.31亿元增长至13.51亿元,2024年天猫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品牌在户外活动、登山、露营、旅行等品类的户外品牌累计总商品交易额(GMV)排名第三 [10] - 截至2024年底品牌已在中国内地建立百余家门店,线下DTC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73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69亿元 [10] 技术研发 - 公司于2013年成立专有技术平台PT-China平台,成功孵化STORM BREATH防水透湿科技、STORM SHIELD风盾科技等专有科技 [1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从1360万元增长至3150万元 [12] 行业前景 - 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的零售销售额由2019年的人民币539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1027亿元,CAGR为13.8% [14] - 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2158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CAGR为16.0%,成为功能性服饰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