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重磅发文,美联储降息大消息……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8-03 18:39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 - 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确保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价格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保持汇率弹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2] - 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2]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 [2] 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改革 - 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 [3] -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完善清算行布局 [3] - 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3] - 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3]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 目标到2027年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 [6] - 培育200个以上优秀场景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6] - 到2030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60%,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6] 税收政策调整 - 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8] - 此前已发行的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8] 低空经济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10] - 深圳市计划到2026年底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开通1000条以上商业航线 [10] 制药行业动态 - 特朗普要求全球17家制药巨头在60天内降低美国药品价格,否则将采取行动 [12] - 制药巨头股价普遍大跌,百时美施贵宝、诺和诺德跌近5%,赛诺菲暴跌超7% [12] 美联储降息预期 - 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7.3万人,大幅低于预期的10.4万人 [14]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75% [14] 市场动态 - 纳指跌超2%,热门科技股普跌,亚马逊跌超8%,Meta跌超3% [19] - 热门中概股普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82%,哔哩哔哩跌超4% [19] IPO与解禁 - 证监会同意上海友升铝业、云汉芯城IPO注册 [21] - 本周限售股解禁总市值达917.01亿元,润泽科技解禁市值最高达518.21亿元 [24]
低空行业周报(7月第5周):深圳发布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行业静待催化-20250803
华福证券· 2025-08-03 18:3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6] 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指数本周下跌0.11%,跑赢大盘(上证指数下跌0.57%)[3][14] - 板块走势分化,腾亚精工上涨18.96%,莱斯信息等基础设施标的表现较好[3][32] -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推动产业落地[4][32] - 低空经济产业处于低位,具备反弹要素:盘整时间充分、政策催化不断、中美博弈新方向[4][32] - 产业趋势聚焦低空安全和无人机载物场景,无人机整机企业如纵横股份、绿能慧充值得关注[5][33] 行情回顾 - Wind低空经济指数下跌0.11%,概念板块排名114/330,跑赢人形机器人指数2.05pct,跑输AI算力指数0.59pct[3][14] - A股涨幅前五:腾亚精工(+18.96%)、锐科激光(+12.78%)、西锐(+10.76%)[3][17] - 美股整机标的普遍回调:Joby Aviation下跌5.19%,亿航智能下跌15.46%[3][23] 投资建议 - 无人机整机:纵横股份、绿能慧充[6][35] - 各环节龙头:万丰奥威(整机)、深城交(规划设计)、宗申动力(无人机发动机)、莱斯信息(空管)[8][35] - 新方向:低空安全(新劲刚、纳睿雷达)、检测检验(广电计量、西测测试)[8][35] - 新标的:腾亚精工[8][36] 行业动态 - 湖南省成立1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39] - 湖北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在武汉签约[39] - 上海启动低空经济会客厅和产业链金融服务联盟[40] - 广州黄埔区成立低空经济产业联合会[41] 公司动态 - 苏交科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39.54%[44] - 苏试试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4.18%[47] - 非上市公司动态:御风未来与两地国资平台合作,航天科技YH-1000无人机完成载货验证飞行[49]
军工周报: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攻坚时刻,关注海洋装备投资机会-20250803
东北证券· 2025-08-03 18:14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板块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安全边际高 [4][43] 核心观点 市场表现 - 上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上涨0.08%,跑赢上证指数(-0.94%)、深证成指(-1.58%)和沪深300指数(-1.75%),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 [2][13] - 板块PE(TTM)为84.92倍,子板块估值分化明显:航天装备146.02倍、航空装备76.50倍、地面兵装189.72倍、航海装备53.82倍、军工电子103.87倍 [2][21] - 板块总市值达2.59万亿元,成分股总营收5745亿元,净利润210亿元,资产负债率52.16% [7] 军工AI投资机会 - AI技术显著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在俄乌战争中Palantir数据分析平台将情报处理周期从数月压缩至分钟级,改写传统战争逻辑 [2][39] - 2024年底以来军工AI订单从个别公司突破转向特定领域集中释放,如导弹、无人机、数据链等,预计2025年全领域订单将爆发 [40] 海洋装备投资机会 - 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攻坚阶段,重点攻克滑跃与电磁弹射起飞的无缝转接技术优化 [3][41] - 福建舰是我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2022年6月下水后已完成多次海试 [41] 低空经济产业 - 深圳市规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开通1000条商业航线,实现"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服务 [32] - 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城际长航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全长82.9公里,运输效率比陆路提升60% [36] - 低空经济处于"政策+新产品商业化加速"双共振期,重点关注eVTOL和无人机领域 [37] 重点推荐标的 主机厂方向 - 洪都航空、中航沈飞、中航西飞、中直股份 [4][44] 军工新科技 - 联创光电、光启技术、中简科技 [4][44] 水下装备 - 亚星锚链、中科海讯、长盈通 [4][45] 导弹产业链 - 菲利华、国科军工、中兵红箭 [4][46] 军品钛材 - 西部超导 [4][47] 电子元器件 - 鸿远电子、航天电器 [4][48] 激光武器 - 锐科激光 [4][49]
周末利好!央行,重磅!八部门发文:不少于200家!特朗普下通牒,集体暴跌!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8-03 17:37
会议要求,一是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使 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执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提升货 币政策实施效果。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 风险。 01 央行: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总结2025年以来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部署下 一阶段工作。 二是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 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 业提质升级。合理保障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与风险防范。 02 八部门发文:目标到2027年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到20 ...
低空经济领域“利好”消息不断
证券时报· 2025-08-03 16:20
低空经济产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标志着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1][3] - 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完成从深圳到150公里外海上油气平台的跨海域飞行 耗时58分钟 运输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 [3] - 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运输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运营成本 响应速度 环保零碳 舒适性和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 传统船舶运输单程耗时10小时以上 直升机单次飞行成本较高 新运输方式实现了"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 [3] 政策支持与规划 - 国家发改委将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列为下半年重点工作方向之一 [5] - 深圳市提出到2026年底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 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 [5][6] - 规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 开通1000条以上商业航线 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 [6] - 目标实现"2小时同城 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全市70%人口 三甲医院和血液中心覆盖率超50% [6][7] 企业动态与市场前景 - 时的科技获阿联酋10亿美元eVTOL订单 涉及350架E20 eVTOL 单价约28571万美元 [7][8] - 沃兰特航空签署1735亿美元三方合作协议 推进低空旅游和空中出行商业化 [7] - eVTOL单机价值量超2000万元人民币 是人形机器人价格的30-500倍 市场拓展空间大 [8]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亿航智能与清华大学共建低空航空技术联合研究院 [1]
“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形成 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潜力巨大
央视网· 2025-08-03 15:58
核心观点 - 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标志着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取得关键突破 [1][3] - 该技术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运输方式在成本、速度、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5][7] - 此次试飞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展现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潜力 [9] - 至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海洋场景创新应用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16] 技术突破 - "凯瑞鸥"是全球首款同时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三证的吨级垂直起降航空器 [10] - 采用复合翼构型,最大起飞重量2吨,商载能力400公斤,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 [12] - 配备三重航电冗余系统和防腐蚀机身涂层,适应海上高盐雾、强气流环境 [12] - 成功完成垂直起降、悬停、海陆长距离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 [14] 运营表现 - 从深圳起飞经58分钟飞行150公里抵达海上油气平台,精准降落在15米见方的甲板 [3][12] - 运输物资包括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 [3] - 纯电航程200公里为海上作业提供保障 [10] 行业影响 - 传统船舶运输单程耗时10小时以上,直升机单次飞行成本高 [7] - eVTOL可提供高效人员倒班、紧急医疗救援、高价值物资快速运输等创新解决方案 [16] - 将大幅提升海上油气平台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16]
1.47万家低空经济企业,哪座城市聚集度最高
虎嗅· 2025-08-03 15:32
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 低空经济产业体系由四大环节构成: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低空生产制造,这些环节相互支撑、跨界融合[3] - 深圳市计划构建"体系完备、层次清晰、标准统一、智能先进、跨域融合"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目标是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2] - 企业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核心,其聚集度和质量决定产业发展健康度和生命力[4] 企业聚集度分析 - 截至2024年末全国低空经济企业数量达14707家,同比增长19.8%,2025年一季度增至16558家,呈现爆发式增长[7] - 北京(95.58分)、深圳(86.12分)在企业聚集度指数中领跑全国,上海(79.15分)、广州(67.53分)、成都(63.36分)等区域中心城市紧随其后[8][12] - 企业数量TOP10城市:深圳(788家)、北京(782家)、成都(481家)、上海(470家)、西安(341家)、广州(332家)、南京(313家)、郑州(292家)、武汉(291家)、重庆(283家)[13] - 北京、广州、杭州、深圳的引领企业(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较高,而西安、南京占比较低[15] 区域发展特征 - 东莞、常州、深圳、无锡等城市制造实力突出,低空经济制造企业占比居前;银川、呼和浩特等城市更偏重低空运营服务应用[16] - 成都、西安和杭州产业链发展相对均衡,郑州、武汉、重庆虽企业数量多但引领企业和整机企业表现较弱[16] - 传统航空航天重镇(成都、上海、西安、南京)在低空经济领域保持优势[5] eVTOL领域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其中制造和运营服务贡献度约55%[18] - 北京(205家)、深圳(168家)、南京(94家)是低空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企业最多的城市[19] - eVTOL企业高度集聚:上海(8家)、深圳(7家)、北京(6家)、广州(5家)占全国主要份额[20] - 上海拥有峰飞航空等"eVTOL五小龙",广州有亿航智能等"三剑客",两地已建立先发优势[23][24] - 合肥、杭州、苏州等城市正通过研发制造、空域等维度发力争夺eVTOL产业机会[25] 创新聚集度排名 - 创新聚集度指数TOP5:北京(100分)、深圳(82.1分)、广州(58.98分)、上海(58.31分)、南京(47.97分)[21] - 沈阳(45.11分)、西安(41.93分)、杭州(41.12分)、成都(37.84分)等城市在创新领域表现突出[21]
新突破!10小时变58分钟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15:13
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eVTOL物资运输试飞成功 - 峰飞航空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从深圳起飞 经58分钟飞行150公里抵达惠州19-3平台 [1] - "凯瑞鸥"是全球首架"三证齐全"的吨级以上eVTOL 采用复合翼构型 适用航程200公里 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 载重能力400公斤 [3] - 此次试飞由中海油、中信海直和峰飞航空联合实施 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 标志着中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1] eVTOL相比传统运输方式的优势 - 传统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依赖船运(单程10小时)和直升机(成本高) eVTOL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和适应有限起降空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 "凯瑞鸥"成功完成垂直起降、悬停和远距离跨海飞行等测试 验证了大型eVTOL在海洋石油工业场景中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 [3] - eVTOL可满足紧急物资调度与应急保障需求 形成"研制+运营+场景"的低空应用落地闭环 [3] eVTOL在海上油气平台的应用前景 - eVTOL技术成熟后 将成为海上平台人员倒班、紧急医疗救援、高价值物资运输的创新解决方案 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5] - 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 海洋场景创新应用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6] - 中信金租已签署100架大型eVTOL意向采购订单 包括2吨级货运型"凯瑞鸥"和5座载人型"盛世龙" [6] 产业链布局与商业规划 - 针对"凯瑞鸥"将根据不同油田规模、作业周期和物资需求 精准匹配海上石油平台运输服务方案 同时布局低空物流和应急救援场景 [6] - 针对"盛世龙"将开发低空观光、城际出行、城市通勤等场景 [6] - 中信海直计划依托通航维修优势 向航空器部件制造加工等产业链上游延伸 成为通用航空综合服务提供商 [6]
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完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8-03 14:16
行业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凯瑞鸥"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创新远海物资补给模式 [1] - 此次试飞标志着中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展现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 [1] 技术验证 - "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适用航程200公里,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载重能力达400公斤 [2] - 在南海海域高盐雾、高湿度、强阵风的环境特点和海上平台有限的起降空间下,顺利完成垂直起降、悬停、远距离跨海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 [2] 合作与运营 - 试飞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 [1] - "凯瑞鸥"是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的2吨级eVTOL [1] - 此次试飞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实现海陆长距离低空紧急物资运送、海上设施巡线、应对渔船滋扰等场景的新突破 [1] 飞行细节 - 飞行任务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 [1] - 运输物资包括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 [1]
从深圳起飞!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上石油平台飞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12:19
核心观点 - 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凯瑞鸥"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取得关键突破 [1][3] - eVTOL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运输方式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 此次试飞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展现了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 [3] 技术参数与性能 - "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适用航程200公里,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载重能力达400公斤 [4] - 该机型成功完成垂直起降、悬停、远距离跨海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验证了在海洋石油工业作业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 [4] - 针对南海海域高盐雾、高湿度、强阵风的环境特点和海上平台有限起降空间进行了专项优化 [4] 运营与保障 - 试飞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 [3] - 中信海直发挥40多年通用航空综合运营优势,统筹全域协同与全流程护航,依托国内首个数智化塔台保障飞行安全 [4] - 在起降点选定、航线规划、空域清空方案等方面作了精心准备,确保eVTOL在隔离运行模式下安全飞行 [4] 行业影响与前景 - eVTOL有望成为海上平台高效人员倒班、紧急医疗救援、高价值零部件及物资快速按需运输的创新解决方案 [5] - 预计至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元,海洋场景的创新应用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5] - 此次试飞为探索新型航空器在保障海上油气生产应用场景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