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经济
搜索文档
郑”在复苏 “食”力归来 河南郑州提振消费政策下的“舌尖微观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5 07:13
政策布局 - 郑州市通过发放覆盖零售、餐饮、汽车、家电等多领域的消费券提振消费,2025年一季度已实施[2] - 政策重点扶持首店经济,为国际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落户开设绿色通道[2] - 大型展会和主题活动获得政府补贴,包括国际车展、食品博览会等,降低企业参展成本并提升消费者参与度[2] 市场表现 - 早餐经济显著复苏,老字号早餐店如顺河路方中山胡辣汤总店、虢国羊肉汤馆等客流量大幅增加[3] - 老字号与新国潮融合,合记烩面等传统品牌通过文创专区和直播带货吸引年轻消费者[3] - 智能餐饮新业态兴起,郑东新区写字楼下的智能取餐柜提供高效无接触服务[4] 消费场景 - 社区超市中消费者使用消费券购买蔬果和日用品,降低生活成本并提升消费意愿[5] - 新能源汽车展厅因叠加国家和市级补贴,消费者购车成本显著降低[5] - 健康路夜市因政府免收部分摊位费和组织特色活动,摊主生意明显好转[5][6] 行业趋势 - 消费券政策产生乘数效应,既刺激消费又增强消费者信心[5] - 传统行业通过创新营销和数字化转型重获市场活力[3][4] - 夜间经济复苏,夜市人流和经营状况显著改善[6]
实地探访中金中国绿发商业REIT 打造济南南城绿色商业新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6-04 04:36
项目概况 - 中金中国绿发商业REIT底层资产为济南领秀城贵和购物中心,5月30日获证监会注册批复[1] - 项目定位全能型生活广场,集购物体验、体育休闲、生活服务于一体,是济南南部头部商业综合体[3] - 商场平均出租率稳定在95%,2023年营收1.5亿元,2024年预计达1.6亿元,核心数据持续上升[3][7] 区位优势 - 辐射济南南城13万常住人口及周边50万人口,5公里内唯一超10万㎡大型购物中心[2] - 依托18所优质学校(10所幼儿园+4所小学+3所中学+1所高中)形成教育型家庭社区[2] - 与希尔顿酒店、5A甲级写字楼鲁能国际中心形成商务商业共生矩阵[2] 运营策略 - 采用"三轴驱动"策略:网红品牌矩阵+潮流运动/新能源车体验+前沿艺术展览吸引年轻客群[2] - 引入华为智能生活馆、特斯拉、M Stand咖啡等首店品牌,强化"好买"标签[6] - 举办复古咖啡艺术节、冰上烛光音乐会等主题活动,打造潮流社交场景[7] 绿色转型 - 屋顶铺设6000㎡光伏矩阵(山东省最大商业综合体光伏项目),含2000余块太阳能板[4] - 年均发电120万千瓦时,25年可替代标准煤上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4] - 绿电直供商场运营,实现成本优化与低碳转型[4] 资产扩展 - 中国绿发集团在京津冀、成渝、长三角布局核心商业资产,具备跨区域组合优势[4] - 集团拥有充足在建同类资产,未来将分阶段择优注入REIT平台[5]
南昌市西湖区:焕新城市商圈 澎湃经济活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1 12:35
南昌大悦城开业概况 - 南昌大悦城于5月31日正式开业,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朝阳中央生活区,标志着南昌商业进入"青年主场"新时代 [1] - 该项目是江西省首个大悦城商业综合体,以"沸腾青年主场"为核心理念,融合商业、社交、体验、娱乐等多元属性 [3] 项目定位与品牌布局 - 南昌大悦城定位为城市商业新地标,集潮流消费、文化体验、夜间经济于一体 [3] - 首批进驻220余个品牌,其中全国首店3家,华中首店6家,城市首店30余家,区域及以上首店占比超60%,形成"首店经济"立体化布局 [3] 开业活动与营销策略 - 端午节假期围绕科技艺术、亲子娱乐、潮流文化与城市烟火四大板块开展系列活动,包括小黄人华中首展、银河系考古沉浸展、复古港风街区等 [3] - 露天舞台举办"沸腾音乐节",集结乐队、虚拟偶像及高校舞团,搭配无人机星空秀与烟花联演 [3] - 6月全月持续推出会员专属福利、品牌联动优惠及主题体验活动,形成可持续消费吸引力 [3] 战略意义与区域发展 - 选址南昌基于其经济活力、优质营商环境、旺盛居民消费力和高城市时尚指数,与大悦城品牌定位高度契合 [4] - 项目是西湖区产业升级、商脉焕新的重要一环,推动南昌"一江两岸"发展和产城融合 [4] - 未来西湖区将以"首店首发、夜间经济、智慧商业"为抓手,加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4]
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外国游客连称“方便” 王府井百余品牌实现“即买即退”
搜狐财经· 2025-05-31 12:50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 - 北京首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在王府中环商场试运行 境外人士在北京各大商圈购物后可实现"全城退税、一点通办、即买即退" [2] - 退税商品品类覆盖广泛 包括化妆品、服装、儿童玩具、箱包、手机、药品等 [2] - 办理退税需携带身份证件、退税申请单(价税合计22万元以下)、发票、个人信用卡及17天内从北京离境口岸离境的证明 [2] 王府井商圈退税服务扩展 - 王府井商圈已有100多家品牌商户实现"即买即退" 覆盖王府中环、东方广场、北京apm、百货大楼等多个大型购物中心 [3] - 品牌既涵盖国际一线品牌 也包括同仁堂、吴裕泰、内联升等中华老字号 [3] - 集中退付点可为游客在北京其他商圈购买的品牌提供服务 [3] 退税服务模式创新 - 将退税环节由口岸离境提前至商圈购物时办理 境外旅客可第一时间拿到退税款 缩短资金回流周期 [2] - 王府中环已有近40家国际品牌商户率先落地"即买即退"服务 [2] - 此前旅客只能在离境口岸退税窗口办理 现升级为市内集中退付点 [3] 商圈经济带动效应 - "即买即退"服务带动王府井商圈"首店经济"发展 [3] - 近期北京首家"CHINCHIN青青"泰餐、首家创意粤式社交空间"鼎+DIMBAR"已亮相王府井 [3] - 江浙沪人气茶饮"Bonjour本就"北京首店即将开业 [3] 政策实施效果 - 王府井百货大楼、东安市场此前已被批准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 [4] - 新设集中退付点实现离境退税店铺数量和聚集程度跃升 [4] - 串联起境外旅客旅游、消费和退税服务等跨区域场景 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4]
首店为何扎堆落地成都?5月开业即爆火:餐饮品牌日均翻台9轮,服装品牌千人候场
搜狐财经· 2025-05-31 02:59
首店经济在成都的发展态势 - 成都累计落户海内外首店超4000家,连续6年保持正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148家 [1] - 首店类型涵盖国际奢侈品、新潮生活方式品牌、餐饮名店和快时尚旗舰店,形成多元化商业生态 [1][3][5][7] - 成都发布《成都市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落地首店6500家,打造100个首发经济地标载体 [9][10] 代表性首店运营表现 - **费大厨辣椒炒肉(西南首店)**:日均翻台9轮,开业当天取号超2200人,等位时长超3小时,高峰期等位人数达数百桌 [3] - **Wiggle Wiggle(西部首店)**:节假日高峰期每小时客流量达800-900人,国际游客单笔消费可达数千元 [5][9] - **优衣库西南首家城市旗舰店**:开业前每日上千人排队,成都限定系列(如熊猫刺绣饺子包)热销,销售业绩强劲 [7][10] 品牌选择成都的核心原因 - **消费活力**:优衣库指出成都具有"强大的消费势能",费大厨日均翻台率印证高需求 [3][8] - **城市基因**:成都作为"世界美食之都"吸引费大厨,潮流氛围吸引Wiggle Wiggle [8][9] - **营商环境**:政府提供"绿色通道"(如Wiggle Wiggle2小时完成执照办理),政策支持首店快速落地 [9][10]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成都实施"五大首发行动",包括首店引育、活动矩阵打造等,优化首发经济生态 [9] - 锦江区商务局联动行政审批局为国际品牌加速落地,费大厨获政策指导缩短开业筹备时间 [9][10] - 优衣库以成都为区域枢纽,联动省内46家店铺,强化区域消费地标建设 [10]
我市经济蓬勃发展“多面开花”
西安日报· 2025-05-29 10:09
重点项目推进 - 长安区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包括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和中航工业"黑匣子"研发基地,体现生态、绿色、智能及科技引领特点 [2] - 新城区幸福林带片区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项目部分封顶,预计2023年12月底完工,投运后将提供5000余个岗位,并引入传化智联西北区域总部和龙湖西郑区域总部 [3] - 中建西北创研中心、百度智慧中心、潘家庄城中村改造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已完成一期、二期建设 [3][4] 文旅产业升级 - 西安"五一"假期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和"年轻人最喜欢的十大目的地",大唐不夜城、城墙等景区汉服旅拍带动产业营收暴涨 [6] - 文化演艺如《梦长安》《长恨歌》《赳赳大秦》及数字文旅项目《无界·长安》《驼铃传奇》等拉动旅游消费,VR沉浸式体验如《侏罗纪公园》剧场受追捧 [6][7] - 长安书院和长安云两大文化新地标试运营,涵盖自然馆、气象馆等,航天之旅、恐龙大复活等科技互动项目吸引家庭游客 [8] 首店经济发力 - 西安万象城引入米其林、黑珍珠及品牌首店,如新玖拾、山石榴、雍容荟等餐饮品牌,FAO Schwarz西北首店以奇幻场景吸引客流 [9] - 雁塔区2025年一季度引入28家首店占全市73.68%,赛格国际购物中心贡献全市四成区域首店,新增Montbell西北首店等品牌 [9][10] - 2024年西安新增全国首店13家、西北首店168家(同比增76.8%),陕西及西安首店共255家,首店经济推动消费市场多元化 [10]
奥莱爆改大PK,百联、砂之船、杉杉谁最卷?
36氪· 2025-05-29 09:56
业态转型与品牌升级 - 奥特莱斯行业正从"大牌折扣扫货场"向"微度假生活方式场所"转型,引入设计师品牌、小众潮牌等"新奇特"品牌以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1][9] - 头部运营商如百联、砂之船、杉杉等通过持续引入首店提升品牌浓度,2024年上海青浦百联奥莱引入14家新店,武汉百联OUTLETS新增20家,砂之船重庆项目调整10数家品牌 [2] - 奢侈品仍是核心业态,上海青浦百联新增Valentino、郑州杉杉引入MaxMara河南首店、乌鲁木齐杉杉落地COACH全疆首家全品类店 [3] 运动户外与餐饮扩容 - 运动户外业态快速扩张,苏州比斯特2024年引入Salomon、snowpeak等专业品牌,上海青浦百联新增CHUMS等10+运动品牌,乌鲁木齐杉杉打造"旗舰店大道"聚合效应 [6][7] - 餐饮门店数显著增长,全国226座奥莱项目共3906家餐饮店,头部项目如苏州昆山花桥中骏世界城达86家,砂之船长沙奥莱75家,快餐占比超60%但正餐品牌如海底捞已入驻13家 [11][13][16] - 茶饮品牌完成规模化布局,喜茶28家门店领跑,M Stand、%Arabica等精品咖啡开始渗透奥莱渠道 [14][16] 空间改造与扩建潮 - 7个标杆项目启动扩建,上海青浦百联二期拟增100家店铺至500+规模,苏州比斯特三期将扩容20%引入50家精品店,目标成为全球最大比斯特购物村 [27][29] - 存量项目通过精细化改造升级,郑州杉杉中牟店新增潮牌区和美食街,昆明王府井滇池小镇进行交通/灯光/景观全面焕新 [34][36] - 2024年全国奥莱销售额达2390亿元同比增长4%,扩建项目如上海青浦百联、苏州比斯特均保持强劲增长 [30] 首店经济与运营策略 - 首店争夺白热化,上海青浦百联2025年将落地2家全球旗舰店,苏州比斯特已引入三宅一生华东首店等,深圳杉杉吸引WE11DONE等华南首店 [17][20] - 运营逻辑转向情绪价值创造,从"折扣暴力美学"转向内容探索,郑州杉杉将自身定位为"购物景区"与文旅项目联动 [25][40][41] - 行业呈现"学霸内卷"特征,仅头部项目能通过调改进入第二增长曲线,最终竞争维度转向情绪价值运营能力 [41]
镇江高新区商贸流通发展势头强劲
镇江日报· 2025-05-29 08:14
消费市场表现 - 1-4月镇江高新区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3.13% 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34% 限上餐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2.09% 三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方阵 [1] - 核心商圈悦然广场1-4月客流总量达190万人次 同比增长13% 新增品牌商铺11家 [1] 政策与活动推动 - 发布2025年消费促进七大举措 深挖老字号和特色农产品消费增长点 联合大型综合体开展多样化消费活动 [1] - 1-4月"以旧换新"活动带动商贸行业销售总额超5000万元 覆盖家电 汽车 电动自行车 家居等领域 [2] - 打造"直播+产业""直播+品牌"特色电商直播区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 [1] 业态创新与布局 - 围绕润兴路 九华山庄 团山睿谷等重点片区优化商业布局 培育夜间经济 首店经济等新业态 [2] - 推动文旅商体联动 策划主题促消费活动 形成"月月有活动 季季有亮点"的消费氛围 [2] 企业支持与培育 - 定期举办商贸企业座谈会和培训会 邀请行业专家授课 强化贸易企业招引和培育升规工作 [3] -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惠企政策 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3] 未来规划 - 计划推动优品中华行高新区专场活动 为外贸企业搭建内销平台 畅通内外贸易双循环 [3] - 深化消费供给侧改革 以创新驱动 品牌引领 融合发展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3]
武林路梅鹤堂变身杭州文商旅新地标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 梅鹤堂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临安里及教场路2-11号组成的联排式建筑群,相传为北宋诗人林逋后人所建,因林逋"梅妻鹤子"得名[5] - 属地政府于2005年、2019年进行两次全面修缮,2022年编制《梅鹤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明确外部风貌、特色结构等保护要求[6] - 改造后成为精品餐饮集群,引入米其林餐厅"玉芝兰"、法餐厅"COWHERE"等杭州首店,实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7][6] 文商旅融合发展 - 梅鹤堂现为杭州文商旅融合新地标,聚集"玉芝兰"、"七之门"等多家米其林餐厅,吸引国际游客专程到访[4][6] - 武林街道以"潮起武林 共赴繁华"为愿景,打造网红消费集群,2024年一季度社零总额达11.27亿元(同比+11%),餐饮业营业额8.41亿元(同比+9.9%)[8] - 周边同步发展Sette Gelato、Maison Margiela等特色餐饮及时尚潮店,形成多元商业生态[8] 传统技艺与城市更新 - "玉芝兰"名厨郝李在梅鹤堂展示四川非遗"大刀金丝面"制作技艺,体现传统与现代交融[4] - 建筑改造保留青砖黛瓦石库门特色,内部空间转型为高端餐饮场所,实现"城市诗意与烟火气融合"[6][4] - 国家文物局2022年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开发,梅鹤堂成为历史建筑创新利用典型案例[9]
中新网报道:解码江岸新消费“破圈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49
零售业扩张与国际化布局 - 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店(江岸店)开业 武汉山姆门店数量达4家 位居国内城市前列 [1] - 江岸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至826.73亿元 增速规模居全市中心城区前列 [3] - 截至2025年5月 江岸区商业综合体达11家 总面积超100万方 [3] 消费业态创新与场景融合 - 吉庆街三期升级为"音乐+潮玩"业态 引入32家特色品牌 其中华中首店及武汉首创品牌占比超80% [7][8] - 民营企业主导老通城·通城印巷改造 将传统夜宵街转型为现代音乐文化体验区 [7][8] - 武汉X118打造华中首家二次元主题商业Mall 日均客流量近10万人次 首店旗舰店吸引跨区域消费者 [28] 历史建筑活化与文旅融合 - 114岁巴公房子改造为文化酒店 融合米其林餐厅与茶道展览馆 实现"最小干预、最大兼容" [10] - 咸安坊保留石库门建筑群 引入Vera Wang等国际品牌与本土剧场 形成"新旧碰撞"体验 [17][19] - 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五一"假期客流达280万人次 同比增长72% [15] 高端商业综合体发展 - 武汉万象城2022年开业 定位高端市场 引入400余家品牌 首进及高级别店铺占比超33% [14][30] - 武汉天地获评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 "高端商业+历史街区+文化体验"模式成典范 [12] - 武汉天地商务群入驻200余家跨国企业 世界500强占比35% 年客流量突破4000万人次 [30] 首店经济与首发活动 - 江岸区累计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超260家 覆盖餐饮、美妆、定制等多元业态 [30] - 武汉万象城举办中国航天文创艺术展等首发活动 吉庆街推出非遗汉绣首秀 [32] - 《消失的法老》VR体验项目落地武汉天地 打造现象级文旅IP [21][23] 科技赋能与沉浸式体验 - 武汉万象城采用"商业+艺术+生活"复合模式 打破传统购物中心设计 [21] - 博新全宇宙华中首店通过VR技术重现胡夫金字塔 科技赋能历史文旅 [21][23] - 咸安坊结合City Walk打卡活动 成为年轻人"最出片"文化地标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