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利空突袭!美股遭重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13:00
2025.10.12 本文字数:216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樊志菁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大幅加征关税后,上一交易日刚刷新历史新高的美股尾盘遭遇重挫。 科技股抛售潮让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创近半年最大跌幅,衡量市场波动性的芝商所Cboe恐慌指数VIX跳 涨超30%,突破20关键心理关口。未来一周,市场将受到贸易战阴影、美联储降息预期和财报季开幕等 多重因素考验,波动性或持续高位运行。 官方数据缺席降息预期升温 美联储上周公布的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劳动力市场前景被描述为 "存在不确定性",并认为就业市场面 临的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招聘市场低迷导致许多失业者面临长期失业困境,需要依靠失业救济金维持 生计。尽管通胀担忧仍存,但政策制定者对通过降息应对劳动力市场风险持开放态度。 施瓦茨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并未因政府停摆而改变对经济增长的展望,鉴于被迫休假的雇员可能 无法获得补发工资,甚至可能被解雇,此次停摆造成的损害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 另一方面,经济面临的其他下行风险也在不断累积:贸易战升级;针对性行业的关税范围也将进一步扩 大,"数据迷雾" 正越发浓厚……这些因素都强化了美联储在风险管理层面的 ...
川普一句威胁、全球股市重挫!比特币一夜跌至11万防线
搜狐财经· 2025-10-12 12:44
市场整体反应 - 特朗普威胁大幅提高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恐慌 道指暴跌878点 纳指重挫3.56% 标普500指数创下4月以来最惨单日跌幅[3] - 全球市场瞬间蒸发数万亿美元 比特币暴跌13%击穿11万美元防线[1] - 恐慌迅速蔓延至加密货币市场 比特币一度暴跌13.5% 从12.6万美元高点跌至10.59万美元 以太坊 狗狗币等跌幅普遍超过20%[3] - 杠杆交易引发连环爆仓 24小时内全球超过152万人爆仓 总金额逼近100亿美元 最大单笔爆仓损失8753万美元[3][4] 科技与汽车行业 - 美股科技巨头首当其冲 英伟达股价暴跌4.89% 单日市值蒸发近2300亿美元 特斯拉跌超5% 苹果 亚马逊等科技股集体下跌[3] - 中概股遭受重创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暴跌6.1% 阿里巴巴 百度跌幅超过8% 蔚来跌穿10%[3] - 苹果公司90%的iPhone仍在中国组装 若关税落地 每部iPhone 16 Pro Max售价可能暴涨至2300美元[8] - 特斯拉每辆车成本预计增加1.5万美元 这些成本最终将转嫁给消费者[8] - 美国汽车市场出现抢购现象 3月份销量猛增11.2% 因买家想赶在4月3日进口汽车关税生效前下单[10] 传统避险资产与消费者行为 - 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逆势大涨 COMEX黄金期货价格暴涨1.58% 突破4035美元/盎司[7] - 消费者出现恐慌性采购 纽约居民一周内为囤货挥霍3500美元 美国超市出现抢购潮 消费者试图在物价上涨前囤积物资[10] 政策背景与全球应对 - 特朗普关税威胁与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10天叠加 白宫宣布正式启动联邦雇员裁员程序 教育部等部门已收到裁员通知 加剧市场对经济停滞的担忧[7][8] - 此次事件让人联想到今年4月类似场景 当时特朗普签署对柬埔寨 越南等国征收最高49%关税的行政令 引发全球黑色星期四 两天内美股蒸发6.6万亿美元[8] - 各国反应激烈 欧盟拟对280亿美元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日本成立美国关税对策本部 韩国紧急筹备100万亿韩元市场稳定基金[11]
突发利空打压多头狂热,美股调整将持续多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11:37
市场表现与波动性 - 美股尾盘遭遇重挫,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创近半年最大跌幅,周跌幅均超过2% [1][6] - 衡量市场波动性的恐慌指数VIX跳涨超30%,突破20关键心理关口 [1] - 行业板块跌多涨少,能源板块领跌周跌幅达4%,非必需消费品和房地产板块均下跌3.3%,仅公用事业和必需消费品两大避险板块分别上涨1.4%和0.6% [6] - 市场回调部分归因于投资者在股市长期上涨后获利了结,标普500指数已连续多个月攀升至创纪录水平而未出现超2%的回调 [7] 宏观经济与政策预期 - 联邦政府部分停摆持续,每关门一周可能对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最高0.2个百分点的拖累 [4] - 政府停摆导致多项关键经济数据发布推迟,包括就业报告、零售销售、住房开工和企业库存,第三季度GDP初值也可能受影响 [3] -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定价显示,美联储在10月和12月分别下调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90%以上 [4] - 政策制定者对通过降息应对劳动力市场风险持开放态度,尽管通胀担忧仍存 [4] 经济数据与消费者情绪 - 密歇根大学初步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5.0的五个月低位,一年期通胀预期为4.6%,五年期通胀预期维持在3.7% [3] - 消费者最关心高物价和就业前景黯淡等与钱包相关的问题,且不预期这些因素会有明显改善 [3] - 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调查显示,在截至10月8日的一周内,看涨情绪从42.9%上升至45.9%,看跌情绪从39.2%下降至35.6% [6] - 预计今年消费支出将增长2.6%,继续成为经济增长动力,尽管消费者信心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联性近年有所减弱 [3] 企业盈利与市场前景 - 第三季度财报季即将开始,FactSet统计显示目前同比每股收益增长率为8.0% [7] - 市场对财报季预期很高,企业业绩需要证明当前估值合理,上一季度每股收益增长率为11%,轻松超过分析师预期 [7] - 考虑到人工智能的长期增长前景、稳健的经济以及相对宽松的美联储政策,可能有资金正在等待逢低买入的机会 [7]
外汇商品 | 人民币汇率:不一样的升值周期
搜狐财经· 2025-10-12 08:31
人民币汇率周期特征 - 2014年开启双向波动后已历两轮完整升贬周期,目前处于第三轮升值周期中 [1] - 第三轮升值周期幅度明显小于前两轮,前两轮呈现“慢贬急升”特征 [1] 当前升值周期的外部驱动因素 - 核心驱动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导致美元汇率和利率走弱 [4] - 美国进入第二库存周期主动去库阶段,需求下行,劳动力市场走弱,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 [4] - 反映境内美元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境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同比增速向上突破人民币汇率升贬周期切换的阈值6%-10%水平 [4] - 美元指数呈现弱势,与美欧日货币政策分化及市场对美联储定价偏鸽派有关 [4] - 全面贸易战通过收窄美国贸易逆差、破坏美元环流,市场机构加大预防美元贬值风险的对冲力度 [4] 当前升值周期的内部驱动因素 - 国内处于“宽货币+宽信用”周期,信贷需求回升力度较弱,货币政策延续宽松,与传统升值周期“紧货币+宽信用”环境不同 [7] - 人民币由投资货币转变为融资货币,主要经济体绝对利率水平大多高于人民币利率,且人民币汇率低弹性,市场倾向于持有美元兑人民币多头 [11] - 贸易战压力下,汇率需起缓冲垫作用,通过美元兑人民币双边汇率稳定、有效汇率贬值实现对冲 [11] 汇率市场微观结构 - 大量待结汇盘待释放,在美元利率下行、A股吸引力提升背景下,待结汇盘有望有序释放 [15] - 待购汇盘亦在累积,汇率低波背景下结汇与购汇双方观望情绪较重 [15] - 一旦有驱动打破平衡,汇率波动率将迅速放大 [15] 第四季度及后市展望 - 美国需求下行期有望延续至明年上半年,美联储仍有多次降息,美元流动性保持宽松,人民币汇率大体仍处于升值周期中 [13] - 明年下半年美国可能进入第三库存周期需求回升期,需警惕市场交易美元流动性收紧 [13] - 第四季度美元指数出现反弹,主要为被动反弹,源于欧元、日元因政局动荡疲软 [18] - 美元指数进一步反弹有赖美国劳动力市场反弹,第四季度有望反弹但政府关门增加变数 [18] - 结合动量模型,美元兑人民币在第四季度仍有小幅升值空间 [18] - 建议春节前结汇盘把握反弹波段锁定结汇敞口,但结汇锁定价格不可贪高 [18]
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美股应声暴跌背后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11 23:01
这场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相社群"(Truth Social)上的一则发言。他宣布,将于11月1日起对中国征收额外100%的关税,并对"所 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以报复中国对稀土矿物实施的"极其激进"的出口管制。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强硬言论,让华尔街弥漫着恐慌情绪,美股市场一片惨淡。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股市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跌。道琼斯指数下跌1.9%,标普500指数下跌2.71%,纳斯达克指数更是暴跌3.56%,创下自4月以 来最大单日跌幅。 美股暴跌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来得突然,市场反应却极为迅速。 美股三大指数从小幅高开迅速转跌,跌幅持续扩大。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跌至6552.5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至22204.43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 至45479.6点。 大型科技股首当其冲,台积电ADR暴跌超6%,博通、特斯拉跌超5%,英伟达、亚马逊大跌超4%,苹果、Meta跌超3%,微软跌超2%。这些曾经的市场宠 儿,成了抛售的重灾区。 恐慌情绪在市场蔓延,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瞬间压倒了此前的乐观情绪。投资者纷纷涌向债券和黄金等避险资产。 稀土反击 这场金融动荡的背后,是 ...
美股突然暴跌,特朗普又来关税威胁,这回会出啥事?
搜狐财经· 2025-10-11 15:52
北京时间10月10号夜里,美股突然大跌。纳指盘中狂跌450多点,道指标普也跟着掉下来。到11号凌晨,三大指数全线下滑,市场慌得要命,不少钱都跑去 了债券和黄金。 特朗普10号在美国社交网站上说要对中国商品加征巨额关税。这话一出,华尔街立马慌了,一堆人开始抛股票。之前还在涨的美股全抹了回去,美元也跌 了。 这事发生当天刚好是周五,消息传得特别快。交易员们接到消息后马上卖股票,生怕损失更多。彭博社报道说市场直接从涨变跌,连带着避险资产价格都涨 了。 没人知道特朗普到底要加多少税,具体针对哪些商品。但他说得挺狠,市场立刻反应了。不少科技股跌得厉害,毕竟这些公司跟中国生意多,怕受影响大。 第二天亚洲股市开盘时,东京和香港股市也跟着跌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变大,全世界市场好像都受牵连了。这种连锁反应以前也见过,但这次跌幅格外明 显。 专家们议论纷纷,有人觉得特朗普是为了选票才这么闹,有人说是想给中美谈判施压。反正关税一高美国自家物价也会涨,美联储加息政策会不会受影响还 不清楚。 现在钱都往安全的地方躲,黄金和国债买的人多了。不少机构开始调整投资,不再赌风险而是专注保本。这种防御策略可能会持续一阵子。 科技公司已经在东南亚 ...
美高层绕过法令,再发长文加征100%关税,美媒:挑起了一场美国必败的博弈
搜狐财经· 2025-10-11 15:49
在此之前,该经济体已打出精准组合拳:从稀土出口管制到对美企反垄断调查,再到对美籍船舶加征费用,环环相扣,既打击美关键产业,又在规则层面占 据道义高地。如今,该经济体手握稀土、市场、制造三大王牌,反制措施合法合规,博弈策略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设局。这场博弈让我们看到,该经济体国 力日益强盛,在面对无理挑衅时,既有能力也有底气进行有力反制。我们坚信,该经济体将在这场博弈中坚定前行,维护国家利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此次美高层暴怒源于战略误判。其仍认为对方依赖美市场,却忽视该经济体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加速、外贸结构深度重构等根本转变。反观美方,财政赤字高 企、债务飙升、制造业回流成效有限,此时加征关税无异于火上浇油。 美东部时间10月10日上午,美高层在社交平台发千字长文,威胁对某经济体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以回应对方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消息发布仅3分钟,标 普500指数市值瞬间蒸发7000亿美元,当日美股遭遇4月以来最惨烈暴跌:道指重挫878点,纳指暴跌3.56%,科技股全线崩盘,全日蒸发1.65万亿美元。市场 用剧烈波动宣告,对"美高层式贸易战"的恐慌已达顶点。 当日美股闭市后,美高层再度发文,抛出更激进威胁:自20 ...
视频|杨德龙:隔夜美股暴跌冲击全球资本市场
新浪财经· 2025-10-11 11:36
美股市场表现与诱因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齐挫,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近4% [1] - 市场下跌导火索包括特朗普扬言对他国稀土出口管制并大幅加征关税,以及联邦政府停摆已持续10天,参议院一周内7次闯关临时拨款案失败 [1] - 前期科技股累积大量获利盘,利空集中释放导致恐慌盘倾泻而出,避险资金推升黄金,比特币等风险资产出现雪崩并伴随爆仓 [1] 对A股及港股市场的潜在影响 - 美股冲击波预计将于下周一传导至A股和港股市场,科技股将尤其承压 [1] - A股和港股整体估值仍低于历史中枢,传统白马股并未出现泡沫化 [1] - 中期逻辑未改变,国内政策红利仍在,"十四五"科技攻关、降准降息、居民储蓄搬家共同支撑慢牛格局 [1] 宏观环境与市场策略 - 美联储已将10月降息概率押注至100%,12月可能再次降息,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未发生改变 [1] - 短线策略建议逢高减仓涨幅巨大且业绩兑现不明的科技题材股,但保留底仓 [1] - 中线策略建议逢调整布局真正具备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的硬核科技与新消费龙头,需紧盯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和美国政府停摆何时收场两条主线 [1]
【特别关注】突发!特朗普宣布11月1日起对华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铜价暴跌!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35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计划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新关税 此税率为当前已缴关税之外的额外税率 [1] - 美国计划同步于11月1日起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1] 铜市场动态与驱动因素 - 近期铜价暴跌扭转了此前由智利、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大型铜矿遭遇重大挫折所推动的涨势 [3] - 由于其他项目难以达到生产目标 投资者近几周纷纷涌入铜市场 押注市场可能面临严重短缺 [3]
贸易战升级,双方的出发点和可能的结果
虎嗅· 2025-10-11 09:01
我想今天发生的事情,就完美证明了在前两篇文章里所写的,在今天这个世界,市场的讨论包括经济的 讨论,都要让步于政治的讨论。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这就像当下的市场,我觉得不管你看什么资产,不管在国庆期间,用什么方法去展望Q4,此时此刻, 都会有一个最简单的选择题站在眼前。 这和经济情况没太多关系,和资金流向没太多关系,甚至某种意义上和估值和EPS都无关。这就是简单 的选择题。只是很不巧的是,这不是之前我们这个世界熟悉的研究领域,研究经济和联储大家有很多经 验,看资金流向亦然,勾兑公司EPS和讨论PE也是如此。但在这种外交和地缘问题上的判断上,我们在 一个缺乏体系的情况下,遇到了最波动的年代。 所以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思考的框架,我会列举事实,然后用我的框架去得出我的看法。我不一定就是 对的,但我相信这种分享是有价值的。 首先,在谈判中,双方的利益大概率是不同的,甚至很多时候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图来表 示,很多时候双方的利益就像是横纵坐标轴 那么在谈判中,一个好的结果,其实就是图中这个虚线,双方的利益都平等得到了满足,但要达到这样 的四十五度角,就需要A尽全力为A的利益去奋斗,B尽全力为B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