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牛市
icon
搜索文档
创十年新高 A股还能“上车”吗?
新京报· 2025-08-20 17:39
连日来,上证指数接连突破3600点、3700点,创下近十年新高;北证50指数更是刷新历史纪录。市场情 绪高涨,"牛市"讨论再度升温。下一步A股该何去何从?股债跷跷板将如何演绎?普通投资者面临如此 行情可以怎么做? ...
杨德龙:本轮牛市行情愈演愈烈赚钱效应明显提升
新浪基金· 2025-08-20 17:08
A股市场行情驱动因素 - 国内利率较低且流动性充裕 叠加政策支持和居民存款向资本市场转移 共同推动市场放量大涨 [1] - 沪指上涨超过1%并突破3700点 赚钱效应提升吸引场外资金加速入场 包括外资因中美利差收窄而回流 [1]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高 因特朗普施压及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 美国劳工局大幅下调5月和6月数据 [1] 美国经济与政策压力 - 美国政府负债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 较去年增加1万亿美元 提升还债压力并推高新国债发行利率 [2] - 特朗普通过施压美联储降息以减轻国债付息压力及发行成本 同时刺激经济企稳回升 [2] - 美联储可能9月降息25个基点 年底再降息1到2次 将基准利率从4.25%-4.5%降至4%以下 [2] 牛市行情趋势确立 - 去年9月24日一揽子重磅政策出台吹响牛市号角 上证指数一周内从2600点升至3674点 [3] - 政策面支持是牛市重要一环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并活跃资本市场 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3] - 机构投资者如险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及社保养老金加仓权益类资产 带来较多增量资金 [3] 资金流动与市场表现 - 过去5年居民储蓄增加近60万亿 因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1%以下 资金向资本市场转移趋势明显 [4] - 两市成交量多个交易日站上2万亿大关 两融余额均站上2万亿 A股总市值创历史新高突破100万亿 [4] - 牛市可能延续两三年 呈现慢牛长牛行情而非快牛疯牛 建议通过配置优质股票和基金抓住机会 [4] 人工智能科技革命 - 第四次科技革命处于人工智能广泛应用阶段 "悟空AI"大模型在航天领域发挥辅助支撑作用 [5] - 人形机器人成为"AI+消费"最佳落地场景 世界人形机器人大会吸引15个国家500多台机器人参加 [6]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第四大产业赛道 发展空间广阔 [6] 货币政策与物价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6]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 CPI目标2% 当前CPI仍处于零增长状态 [7] - 通过提振消费推动物价温和上涨 可能对商品类基金、黄金、白银等抗通胀资产产生推动作用 [7]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因美元信用受到质疑 以美元标价的黄金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 看好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表现 [7] - 投资组合中配置20%左右黄金类资产是较好策略 新消费板块快速上涨但能否取代传统消费仍不确定 [7] - 传统品牌消费品如品牌白酒、品牌中药仍具品牌吸引力和增长空间 [7]
牛市来了,还适合买宽基指数吗?
雪球· 2025-08-20 16:36
主线投资的诱惑与识别困境 - 牛市中主线板块超额收益显著,2020年申万二级行业前三涨幅达190.96%、138.41%、135.19%,跑赢沪深300指数108%-164% [6] - 2025年初至8月15日行业前三平均涨幅82.18%,跑赢沪深300指数75个百分点 [6] - 2007-2025年多轮牛市中,领涨行业平均涨幅较宽基指数超额收益达71.89-281.79个百分点 [7] 主线识别的现实障碍 - 行业内部分化极端化,2025年地面兵装板块涨幅103.73%,但个股表现差异巨大:长城军工、北方长龙涨幅超370%,银河电子逆势下跌8.25% [10] - 估值泡沫化风险加剧,主线板块回调压力显著大于宽基指数,历史数据显示14/31申万一级行业在牛市中最大回撤超30%,而沪深300最大回撤仅16.82% [10] - 人性认知偏差导致投资失误,包括过早止盈与过度自信,行为金融学显示高波动产品投资者实际收益较净值普遍落后2-7个百分点 [11] 宽基指数的核心优势 - 风险收益比更优:2005-2007年沪深300最大回撤16.82%,显著低于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4个行业超30%的回撤 [13] - 长期收益可观:2005-2007年中证500、沪深300涨幅超5倍;2019-2021年沪深300累计涨64%,中证500涨76% [15] - 操作便捷性突出:ETF产品流动性充足、费率低(综合费率0.15%-0.5%),Smart Beta增强型ETF融合β收益与α捕捉能力 [16] 投资策略建议 - 采用"核心-卫星策略":60%-80%仓位配置宽基ETF(如沪深300、中证500),20%-40%资金参与主线板块 [18] - 宽基指数具备"涨时能跟涨,跌时少跌"特性,2005-2025年数据显示普通投资者实际收益往往跑输宽基指数 [18] - 指数基金可分享市场平均回报,避免高波动环境下的情绪化操作,实现"模糊的正确" [19]
熊市安居乐业,牛市倾家荡产,牛市开启和结束的信号是什么?
虎嗅· 2025-08-20 15:30
市场行情特征 - 熊市阶段市场表现稳定 牛市阶段市场波动剧烈导致重大损失[1] - 当前行情逻辑存在特殊性 需要深入分析其形成机制[1] 行情持续时间分析 - 重点关注牛市周期能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1] - 需要对行情持续时间进行专业研判[1] 风险预警信号 - 牛市结束前存在需要提前警惕的关键信号[1] - 识别这些信号对投资决策至关重要[1]
“00后”勇闯牛市!辞职All in、跟风入场、同学一起炒……赚钱就是“股神”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4:54
市场趋势与投资者结构变化 - "00后"首次超越其他年龄段成为开户主力军,7月数据显示这一群体在牛市中的活跃度显著提升[2] - 8月18日沪指突破3731.69关键阻力位,刷新近10年高点,显示市场进入强劲上涨周期[2] - 券商营业部经理指出"00后"投资者更关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消费等新兴板块,决策过程依赖碎片化信息[14] 新生代投资者行为特征 - 典型个案显示"00后"投资者存在快速入场现象,有案例显示仅学习10节网课便投入10万元本金[13] - 新生代投资者普遍存在"新手光环"现象,有案例初始1万元本金短期内增长至5万元[10] - 年轻投资者呈现两极分化:部分人迅速"下头"退出,部分人持续投入并形成社群化学习模式[12] 投资策略演变 - 经验型投资者强调全职炒股需满足100万元闲置资金和10年以上实战经验的门槛[8] - 市场老手指出新手常陷入"买传闻卖事实"的操作误区,且过度依赖短期盈利验证投资逻辑[14] - 有5年经验的"00后老股民"已形成系统化投资理念,从跟风炒作转向行业研究和板块分析[10] 代际投资观念冲突 - 新生代投资者认为互联网赋予其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将股市视为投资平台而非"赌场"[13] - 老一代投资者坚持经验主义,典型案例显示其对子女投资行为持"历史会重演"的警示态度[13] - 两代人对市场认知存在根本分歧:父辈看重周期规律,子辈相信时代差异能打破历史模式[14]
瑞银:中国”牛市“氛围下,谁正净买入?
瑞银· 2025-08-20 12:51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战术性增持高beta属性行业如电子/半导体、计算机、通信、传媒、国防军工和非银金融 [7] - 核心观点认为A股市场情绪显著回暖 8月日均成交额达1.95万亿元 较7月1.63万亿元提升19.6% 显示个人投资者资金加速入场 [1]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 杠杆资金活跃度提升:8月融资余额达2.05万亿元 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4.5% 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9.6% [19][28] - 新增投资者数量环比增长:7月新增111万人 同比增长71% 但低于2024年10月380万人的峰值水平 [22][29] - 居民超额储蓄达7.2万亿元 M1-M2剪刀差扩大显示资金流动性增强 [25][30] 机构资金动态 - 公募基金配置缺口:上半年仅增持1456亿元A股 但政策要求未来三年每年需增持5900/6500/7100亿元 [37] - 保险资金加速入市:二季度险资权益投资规模达4.7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40][48] - 国家队干预力度:中央汇金二季度净买入A股ETF超2000亿元 其中65%集中于沪深300ETF [46][47]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偏好:成长股相对价值股市盈率溢价扩大 小盘股(中证1000)在成交量回升时跑赢沪深300 [49][50][52] - 行业表现分化: - 上半年防御性板块领涨 银行涨幅居前 - 下半年高beta板块崛起 通信(30%)、电子(25%)、机械设备(20%)涨幅显著 [9][11][12] - 战术配置建议:流动性敏感行业(电子/通信/计算机)及政策受益行业(国防军工/非银金融) [7] 政策与市场机制 - 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推动:要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年增10% 形成5900-7100亿元/年的增量资金需求 [37] - 国家队平准作用:中央汇金明确表态发挥类平准基金功能 二季度通过ETF净买入规模创历史第三高位 [5][47]
A股这些时刻,期盼已久!
天天基金网· 2025-08-20 11:30
上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早盘突破去年高点3674.40点 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3] - 上证指数站上3700点 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 [4] - 上证指数盘中最高触及3745.94点 越过2021年2月高点 创近十年新高 [5] - 上证指数盘中最高触及3746.67点 续刷10年新高 [6] 其他指数表现 - 深证成指突破2024年10月高点 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 [5] - 创业板指突破2024年10月高点 创2023年2月以来新高 [5] - 创业板指盘中最高触及20534.60点 创2023年2月以来新高 [6] - 北证50盘中最高触及1637.50点 创历史新高 [6] 市场规模 - A股市值早盘突破100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8] 成交额表现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15万亿元 时隔114个交易日再度突破2万亿元 [9]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2.76万亿元 创今年以来天量 为历史第三大成交 [10] - 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2.59万亿元 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 [11] 两融数据 - A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达2万亿元 自2015年7月1日以来再次突破这一关口 [12]
央妈牛市大放水!8月20日,今日有哪些动向引发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20 02:17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窄幅震荡 沪指微跌0.02%至3727点 创业板波动较大[1][3][7] - 两市成交额达2.59万亿 较前日缩减千亿但仍保持高位[3][7] - 2984家上市公司上涨 但涨跌比情绪面继续回落[3] 资金与流动性状况 - 成交量维持在2.2万亿以上充沛状态 体现央行流动性支持效应[1][5] - 尾盘出现回落 抛压增大但主力资金仍顾及市场情绪[3][7] - 银行与证券板块持续控制市场慢牛节奏[1] 技术指标与趋势判断 - 指数呈现强势调整态势 盘中多次冲高且红盘震荡[1] - 短期存在回补缺口需求 支撑位看3715点及5日线3700点附近[1][5] - 高位板块筹码松动与低位板块活跃形成良性切换[5] 外部影响因素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从近100%回落至83% 引发市场分歧[7] - 鲍威尔即将发表讲话 市场担忧鹰派信号导致操作复杂度提升[7] - 增量资金追涨入场对市场情绪形成支撑[7]
可转债市场周观察:交易热度新高,估值还未见顶
东方证券· 2025-08-19 23: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转债市场随权益冲高,成交额多日破千亿,市场对估值恐高和敏感度下降,公募转债仓位普遍不高,高估值压制加仓意愿,多数机构维持仓位高切低获利,短期国内无利空,中报影响有限,权益乐观预期下转债或持续突破,回调时机会大于风险可低吸 [5][8] - 上周A股上行,政策和数据积极,上证突破3700点,金融和科技领涨,券商板块带动市场情绪,权益市场震荡走强,此轮牛市动力来自基层治理和科技竞争力提升带来的民众信心增长 [5][8] - 上周转债跟涨,日均成交额达930.85亿元,中证转债指数上行1.60%,平价中枢上行0.8%至109.4元,转股溢价率中枢下行0.5%维持21.3%,高价、小盘转债表现好,AAA评级、大盘转债偏弱 [5][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转债观点:交易热度新高,估值还未见顶 - 转债市场随权益冲高,成交额多日破千亿,上次出现此热度是去年924行情,估值突破前高后市场恐高和敏感度下降,公募转债仓位低,前期止盈情绪转变,但高估值压制加仓意愿,多数机构维持仓位高切低获利,短期国内无利空,中报影响有限,权益乐观预期下转债或持续突破,回调时机会大于风险可低吸 [8] 可转债回顾:股市再创新高,转债顺势而上 市场整体表现:权益放量上行,科技、券商领涨 - 8月11日至15日,市场放量上涨,上证指数涨1.70%,深证成指涨4.55%,沪深300涨2.37%,中证1000涨4.09%,创业板指涨8.58%,科创50涨5.53%,北证50涨2.40%,通信、电子、非银金融领涨,银行、钢铁、纺织服饰跌幅居前,日均成交额上行4043.82亿元至2.10万亿元 [11] - 上周涨幅前十转债为欧通、大元、金铜、微芯、游族、东财、博23、中旗、华懋、东杰转债,欧通、大元、交建等转债成交活跃 [11] 转债成交新高,高价、小盘领涨 - 上周转债显著跟涨,日均成交额达930.85亿元,中证转债指数上行1.60%,平价中枢上行0.8%至109.4元,转股溢价率中枢下行0.5%维持21.3%,高价、小盘转债表现好,AAA评级、大盘转债相对偏弱 [15]
1000点暴涨推手现身,牛市还能疯多久?突破4000点的密码是6.92?
凤凰网财经· 2025-08-19 22:55
凤凰网财经《K说联盟》 如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600941)市值达2万亿以上,此外,贵州茅台 (600519)、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宁德时代(300750)等4股A股市值均超万亿元。 对比上一轮高点,本轮A股上涨期间,资金更加青睐新兴产业。 上一轮行情中,以2020年3月19日为起点,截至2021年2月18日,消费类以及资源类的板块涨幅居前。其 中食品饮料以73.45%的涨幅排名第一;美容护理累计上涨64.01%,排名第二;煤炭累计上涨44.92%, 排名第三。此外,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建筑材料、基础化工、钢铁等行业涨幅超过30%。 从板块涨幅来看,2025年4月8日以来,截至8月17日,国防军工以54.14%的涨幅领跑;此外,通信、医 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轻工制造等8大行业涨幅均超40%。 个股方面,上纬新材是本轮行情唯一实现超过十倍涨幅的个股,2025年4月8日以来,截至8月18日,4个 多月的时间,累计涨幅达1474.53%;舒泰神(300204)和广生堂(300436)两只个股累计涨幅也超过5 倍,分别达785.96%和57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