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港商灵活施策应对贸易障碍,香港今年出口增速仍有望达3%!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18:38
香港2025年出口展望 - 香港贸发局维持2025年全年出口增长3%的预测[1] - 2025年第二季度出口信心指数显示珠宝业(51.6)、钟表业(52.1)、生产设备/物料业(50.4)保持正面[9] 贸易环境变化 - 特朗普政府提高进口关税导致香港出口商提前在2025年初付运以避免关税影响[2][4] - 香港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低,2024年对美出口仅占商品出口总额6.5%[5] - 香港出口商采用"中国内地+1/N"策略分散采购,2024年对美国出口中近50%来自海外多个国家/地区,较2017年15%大幅提升[7] 市场多元化成效 - 2017年以来香港对东盟和中东出口额分别增长38.5%和58.1%[5] - 与其他市场的贸易增长弥补了对美出口下降,推动香港总出口额上升17.2%[5] - 仅约3.4%的香港总出口可能受美国高额关税影响,考虑豁免后实际影响更小[7]
欧盟委员会主席指责中国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外交部驳斥
证券时报· 2025-06-18 17:04
6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16日在G7峰会期间指责中国无视全球贸易规则,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本 国企业,表示中国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并向全球市场转移过剩产能。G7必须实现关键供应链特别是原材 料的多元化,共同应对非市场政策和行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有关言论罔顾事实,充满偏见和双重标准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公平、合规的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 中国产业发展靠持续的技术创 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丰富的人力优势,靠的是真本事,不是靠补贴。中国新能源产能为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作出重大贡献。所谓"产能过剩"本质上是有关国家担心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 率,意图以此为借口搞保护主义措施,过剩的是焦虑,不是产能。 近年来,欧盟不断出台产业政策,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欧洲企业,甚至公开提出优先购买欧洲产品。据不完全 统计,2021年至2030年间,欧盟将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截至2024年已实际发放超过3000亿欧 元。欧盟还出台了一系列经贸"工具箱"。当前欧盟正着力促 ...
外交部揭七国集团借口的实质
快讯· 2025-06-18 15:58
七国集团涉华议题 - 七国集团峰会操弄涉华议题 包括台湾 南海 东海等问题 并污蔑中国产能过剩和市场扭曲 [1] - 中方坚决反对七国集团干涉中国内政 已提出严正交涉 [1] - 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破坏因素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 [1] 中方立场与回应 - 敦促七国集团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明确反对"台独" 支持中国统一 [1] - 东海 南海局势总体稳定 七国集团应尊重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1] - 所谓中国市场扭曲 产能过剩是伪命题 七国集团借此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1] 七国集团行为实质 - 七国集团以涉华议题为借口 实质是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 [1] - 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工具化 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1] - 中方敦促七国集团摒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 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1]
萎缩1.7%!日本5月出口为八个月以来首次下跌
华尔街见闻· 2025-06-18 11:58
当关税大棒真正落下时,日本经济的脆弱性终于暴露无遗:5月出口为八个月以来首次下跌,汽车出口 遭遇重挫。有分析指出,在美国贸易政策的阴霾下,日本经济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 6月18日,日本贸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出口同比下跌1.7%,好于经济学家预期的3.8%降幅,但是 远远低于4月2%的增幅, 分析指出,日本出口增速的逆转不仅为日本经济前景蒙上阴影,还反映了当前贸易环境的脆弱性。 汽车出口遭遇美国关税重击 5月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的暴跌,也足以表明美国汽车关税对日本汽车出口打击的严重性。 据报道,日本正在拼命寻找让美国豁免其汽车制造商25%汽车行业特定关税的方法,这些关税正对该国 制造业造成沉重打击。 据海关数据,2024年,日本向美国出口了价值21万亿日元的商品,其中汽车约占总额的28%。 不过,美日关税谈判目前陷入僵局,有消息称特朗普表示日本在贸易谈判中表现"强硬"。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指出,6月16日,在加拿大洛基山脉的Kananaskis度假村,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 总统特朗普进行了30分钟的面对面交流。 会后,石破茂的表态称:"目前没有一揽子贸易协定","很难说何时可能达成贸易协议"。石破茂还表 示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条款,英国过早服软还是以退为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0:09
英美贸易协议核心条款 - 美国为英国汽车进口设定每年10万辆配额并征收10%关税 [1][2] - 英国钢铝制品在满足要求后可获美国"最惠国"税率配额 [1][3] - 双方建立航空航天产品免关税双边贸易并废除三项相关关税 [2] - 英国扩大美国牛肉、乙醇、谷类等农产品及工业品市场准入 [2] 行业影响分析 - 汽车行业:英国对美出口汽车将受10%关税及配额限制 [1][2] - 航空航天:美英将建立免关税贸易并取消三项行政令关税 [2] - 农产品:英国罕见破例接受美国牛肉和谷物进口 [3] - 钢铝行业:英国需满足供应链安全要求才能获得关税优惠 [3][4] - 制药行业:双方仍在谈判药品优惠待遇及供应链标准 [4] 协议背景与动机 - 英国接受10%基准关税(原平均不到2%)以换取协议 [3] - 英国妥协原因包括经济体量有限、脱欧后影响力下降、强化盟友关系 [3] - 美国要求英国提高药品采购价格以实现"公平定价" [5] 对其他贸易谈判的影响 - 日美谈判因汽车关税问题陷入僵局 [5] - 欧盟拒绝接受10%基准关税且谈判进展缓慢 [6] - 美欧在农产品、汽车、酒类、医药等领域存在核心利益冲突 [6] - 分析师警告后续协议可能加剧美国保护主义倾向 [7]
跨境电商去年出口超2万亿,高息高返购车贷被叫停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6-18 01:02
英美贸易协议 - 英美达成涵盖钢铁、汽车、乙醇、牛肉和航空航天等多领域的贸易协议一般条款,英国成为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首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 [1] - 英国将为美国农产品出口增加数十亿美元市场准入,美国为英国汽车进口设定10万辆年配额并征收10%关税(低于其他国家的25%)[1] - 协议覆盖行业有限且存在配额限制,医药、钢铁、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尚未完全敲定 [1] - 美国以加征10%关税为谈判基础,欧盟等地区避免加征的可能性较低 [2] 跨境电商发展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71万亿元(+14%),占货物贸易总值6.2%,其中出口2.15万亿元(+16.9%)占出口总值8.5% [3] - 跨境电商出口消费品占比97.5%,主要为服饰鞋包、数码产品、家居家电等,货源地集中在广东等五省,美国(36.2%)、英国(11.7%)、德国(5.7%)为主要出口国 [3] - 跨境电商进口5552.5亿元(+4.1%)以美妆、母婴等特定品类为主 [3] 网络文学行业 -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人,26-45岁读者占50%,"00后"读者占25% [5] - 网络文学作品总量超3300万部,年新增200万部(+7%),现实、科幻等多元题材涌现 [5] - 2024年网络文学营收规模约440亿元,约4万部作品被翻译海外传播 [5] - 行业面临短视频冲击、题材同质化等问题,用户增长放缓 [6] 车贷市场调整 - 四川、河南等地叫停"高息高返"车贷模式,银行暂停高额返佣业务 [7] - 该模式通过银行返佣补贴车价刺激销量,但提前还款可能导致银行亏损 [7] - 雷克萨斯等品牌因政策调整取消金融优惠,多品牌购车贷款政策缩水 [7] AI技术合作 - 阿里发布适配苹果MLX框架的Qwen3系列模型,覆盖iPhone/iPad/Mac全场景 [9] - 提供4bit至BF16四种量化版本,32款模型全部开源 [9] - 开发者已自发在苹果设备部署Qwen3,技术合作或加速苹果在中国市场发展 [10] 企业年金表现 - 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3.73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7.46% [11] - 社保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7.4%,境内股票投资年化收益率达10% [11] 脑机接口概念 - 脑再生科技股价单日暴涨283%,市值达296亿美元,年内涨幅超500倍 [14] - 公司神经调控芯片通过FDA审批,但尚未产生收入且临床失败概率达80% [14] - 流通股仅占11.2%,财报提示"可能永远无法盈利" [14] 股市行情 - 沪指跌0.04%报3387点,深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36%,两市成交1.21万亿元 [16] - 脑机接口、油气、核污染防治概念领涨,创新药、游戏等板块下跌 [16]
美国突放大招,6月23日这些产品关税飙升!全球震动?
搜狐财经· 2025-06-17 19:49
关税消息重磅来袭!就在刚刚,一则关于美国加征关税的消息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全球经济的海洋里激起千层浪。当地时间6月12日,美国商务部悍然宣 布,自6月23日起,将对多种钢制家用电器加征关税 ,涉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洗碗机、洗衣机和冰箱等"钢铁衍生产品",且税率高达50%!这可不是一个 小数字,它意味着相关产品的进口成本将大幅增加,后续的连锁反应更是难以估量。这一消息来得突然,让不少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都措手不及。大家肯定 都在想,这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别急,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下。 涉及产品一览 此次被美国列入加征关税名单的钢制家电产品范围相当广泛,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型家电,具体如下: | 产品类别 | 具体产品 | | --- | --- | | 厨房电器 | 洗碗机、冰箱、 烤箱、厨房垃圾 | | | 处理器 | | 洗衣设备 | 洗衣机、烘干机 | | 其他 | 卧式和立式冷冻 | | | 柜、焊接金属架 | 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一关税政策还会破坏原有的全球家电产业链分工格局 。原本各国在产业链中各司其职,中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低成本优势,成为 家电生产的重要基地;其他国 ...
中美谈判后,英国反成最大赢家?特朗普下禁令,不许中国做一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09
中美关税调整 - 美方同意取消约91%的加征关税 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 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降至10% [2] - 双方建立经贸磋商机制 旨在保持密切沟通与深入磋商 对双边贸易和全球经济格局影响深远 [2] - 关税降低减少贸易成本 促进双边商品和服务流通 刺激经济增长 [2] 美英贸易协议 - 美国保留对英国10%基础关税 但降低汽车 钢铁 铝等部分产业关税 [2] - 英国在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产品方面作出让步 换取美方降低对英汽车出口关税 [2] - 英国汽车 钢铁等产品因关税降低竞争力增强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 [2] 美国环保政策调整 - 特朗普签署决议阻止加州2035年前禁售燃油新车计划 撤销加州"零排放重型卡车递增计划" [4] - 废除加州针对重型车辆及发动机的低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反映汽车制造商和石油公司利益 [4] - 决策可能影响美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或为应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 [4] 美国对华资本市场限制 - 特朗普签署"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规定连续三年未通过审计的外国公司禁止在美上市 [4] - 法案主要针对在美上市中企如阿里巴巴 拼多多等 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手段施压 [4]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在经贸谈判中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促使美国在关税等问题上让步 [6] - 针对美国无理制裁和干涉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同时拓展与英国 欧洲等国家的合作 [6] - 通过多元化外交和经贸合作降低外部压力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6] 国际合作呼吁 - 各国应认识到合作共赢是发展主流 中美稳定经贸关系符合全球利益 [6] - 美国应摒弃单边主义 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英国等国家应推动多边主义发展 [6]
贸易战让美元“自戕”,韩元转而“锚定”人民币
华夏时报· 2025-06-17 15:56
美元指数与人民币表现 - 美元指数今年累计下跌9.4%,近两个月下跌5.54%,贸易战引发市场对美国政府政策信心动摇 [2] -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63%,近两个月上涨0.57%,表现稳健 [2] - 韩元今年以来对美元上涨7.85%,近两月上涨7.13%,走势与人民币相似 [2] 韩元与人民币联动性 - 韩元与人民币相关性自2018年以来平均约为0.6,特朗普再次当选后回升 [3] - 韩元疲软时与人民币联动性增强,强势时联动性减弱 [3] - 联动关系具有不对称性,韩元贬值时联动性更强 [3] 中韩贸易关系 - 2024年中韩贸易额2.33万亿元,占中国贸易总额5.32% [5] - 中国对韩贸易逆差2516亿元,韩国是中国第四大贸易逆差国 [5] - 中国连续多年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 [5] 货币合作与金融市场 - 中韩签署4000亿元人民币互换协议,是单一国家中额度最高之一 [5] - 韩国推出韩元对人民币银行间外汇市场直接交易,指定11家做市商 [5] - 直接交易将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促进两国贸易投资 [6]
KVB外汇:日本央行2026年购债减速,全球动荡中埋下什么隐患?
搜狐财经· 2025-06-17 14:45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决议 - 日本央行维持短期利率0 5%不变 同时宣布2026财年起将债券购买缩减规模减半至每季度2000亿日元 为三年后货币政策埋下伏笔 [1] - 利率决议全票通过 但资产负债表调整方案引发内部裂痕 审议委员田村直树反对放缓购债缩减步伐 主张维持每季度4000亿日元削减规模 [3] - 日本央行预留政策审查窗口 明确将在2026年6月评估购债计划 [4] 市场反应与外部环境 - 政策声明发布后外汇市场剧烈震荡 美元/日元早盘冲高至145 11 90分钟内急坠至144 40区间 [3] - 全球风险形成双向夹击 中东冲突升级推升避险情绪 美元走强压制日元汇率 美日关税谈判陷入僵局 特朗普政府威胁加征汽车关税 [3] - 美联储2025年可能完全不会降息 与市场预期的两次降息形成尖锐对立 [3] 政策解读与前瞻 - 植田和男行长记者会成为焦点 对通胀趋势的表述被视为预判加息时机的关键线索 [3] - 日本央行承诺若长期利率异动将灵活应对甚至重启购债 这一防御性条款暗示对市场波动的深度忧虑 [3] - 美联储鹰派立场与日本政策转向形成战略分野 植田和男的表态可能成为引爆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引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