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魔方”话广交:向绿而行 “转动”全球
新华网· 2025-10-28 19:17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展览总面积达51.5万平方米,设近2.5万个展位,聚焦"品质家居"主题,设置三大 板块、15个展区,打造融合创新设计与绿色低碳理念的一站式家居采购平台。 从技术内核到材料革新,从功能升级到美学表达,本届广交会第二期产品正以创新与绿色的双重动 能,重新定义品质生活的边界: 本届广交会第二期 汇聚参展企业超1万家 第13日届广交会参展企业中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占 习 日 4 1 % | 各类企业在现场展示绿色低碳产品】 [1日. 3万 件 陶瓷企业通过引入ヨロ打印印、AI等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 优化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 I 138届广交会第二 本届广交会第二期产品聚焦 创新与绿色 真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 绿色制造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称号的优质企业 超 已900亿家 较上届增长 通】口% 第 记者:杨淑馨、肖恩楠 海报:陈雪莹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PHA全降解吸管采用非粮生物基原料 降解率超90% 全球首创的负碳香氛应用乳木果蜡技术 碳足迹仅为佳统蜡烛的 7 . 9 % ...
蓝皮书:中国石化行业循环发展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财经· 2025-10-28 18:57
全球循环经济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经济循环率仅为6.9%且持续走低 [1] - 全球循环经济发展面临关键挑战包括回收体系效率低下、产品设计以线性模式为主、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进程缓慢 [4] - 若维持现有趋势到2060年全球资源开采量将增加60%引发气候失控等系统性风险设定全球资源上限等成为迫切需求 [5] 市场前景与发展路径 - 预计2025年全球塑料循环市场规模增长8.3%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增长25.7% [5] - 石化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呈现“再生替代”特征包括废弃物资源替代原生材料、绿氢耦合及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基原料 [5] - 到2030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5万亿元左右 [6] 中国循环经济政策与成效 - 中国确立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并出台多项专项政策构建300多项标准的多层次治理体系 [5] - 2024年中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总量超过35亿吨预计2030年对碳减排综合贡献率将超过35% [6] - “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循环经济发展抓手加快绿色转型进程 [6] 中国石化行业挑战与建议 - “十五五”期间中国石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五大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与经济性不足、原料供应分散性与品质不稳定等 [6] - 建议石化企业聚焦化学回收、绿氢耦合、生物基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通过产学研协同缩短商业化周期 [7] - 建议通过战略合作构建稳定原料供应体系通过智能化分拣破解分散难题并推动绿色溢价机制落地 [7]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在上海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8:51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1] - 企业展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总数达4108家,较去年新增600余家,均创历史新高 [1] - 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组建了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专业观众注册人数达44.95万人 [1] 参展企业构成 - 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 [1] - 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 [1] - 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 [1] 展示内容与创新焦点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2] - 重点展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2] - 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并导入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 [2] 配套活动与影响力 - 虹桥论坛将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参加,400余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共议全球治理和开放合作议题 [2] - 论坛将发布21项成果文件 [2] - 进博会被定位为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和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 [2]
再创新高!进博会最新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0-28 17:33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1] - 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 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 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 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 规模再创新高 [1] - 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 企业总数和展览面积均创历史新高 [1] - 组建了43个交易团 700多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采购 专业观众注册达到44.95万人 [1] - 企业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 有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 [5] 参展企业与行业亮点 - 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1] - 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 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参与 [3] - 多家医疗领域跨国企业携多款聚焦慢性疾病 罕见病治疗的医疗产品重磅亮相 [3] - 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 [5] - 企业展设置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 汽车及智慧出行 技术装备 消费品 农食产品 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 [3] 新产品与新技术展示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 新技术 新服务 [1] - 展示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 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 [1] - 许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将首次参展并带来首秀新产品 [3] - 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 亚洲首秀可应对严苛腐蚀环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听器 中国首展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等 [3] 新题材与新平台 - 引入银发经济 冰雪经济 体育经济 汽车文旅等新题材 导入数字消费 健康消费等新平台 [1] - 积极呼应冰雪经济 银发经济等新兴消费理念 创新打造进博体育公园 国际汽车文化展示区等亮点板块 [3] - 银发题材从医疗展区拓展至消费品展区 推动产业跨界联动 [3] - 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及跨境电商服务区 做实细分领域重要采购商选品会 扩容非洲产品专区 [3] 经济影响与开放合作 - 进博会背靠中国大市场 前七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5] - 本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以中国大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 以开放合作的确定性对冲国际合作环境的不确定性 以互利共赢的确定性化解全球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5] - 本届进博会还将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 [6] - 《世界开放报告2025》将首次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持撰写专章 首次从跨国公司视角分析开放实践 新增跨国公司与中国 相向而行专章 [6]
再创新高!进博会最新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0-28 17:10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1] - 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2] - 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达到4108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2] - 组建了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采购,专业观众注册达到44.95万人 [2] - 企业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有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 [7] - 进博会背靠中国大市场,前七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7] 展区设置与展示亮点 - 企业展设置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农食产品、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 [4] - 积极呼应"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消费理念,创新打造"进博体育公园" "国际汽车文化展示区"等亮点板块,"银发"题材从医疗展区拓展至消费品展区 [4] - 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展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导入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 [2] - 全球头部企业齐聚,包括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参与,多家医疗领域跨国企业携多款聚焦慢性疾病、罕见病治疗的医疗产品重磅亮相 [4] - 许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首次参展,带来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亚洲首秀可应对严苛腐蚀环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听器,中国首展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等 [4] 新增平台与开放合作 - 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及"跨境电商服务区",做实细分领域"重要采购商选品会" [4] - 扩容非洲产品专区,助力最不发达国家产品用好"零关税"待遇 [4] - 本届进博会还将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指数测度时间延伸至1990年,首次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持撰写专章,新增"跨国公司与中国:相向而行"专章 [7] - 以中国大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开放合作的"确定性"对冲国际合作环境的"不确定性",以互利共赢的"确定性"化解全球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6][7]
“深圳方案”领跑多领域绿色低碳实践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15:56
论坛平台与整体成果 - 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二届,累计吸引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嘉宾参与交流[1] - 自2022年起累计评选出26个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覆盖能源、建筑、工业、交通、金融、教育等领域[1] - 论坛持续推动绿色技术落地,自2015年起推动形成一批可落地、可复制的绿色低碳实践成果[1] - 2025年论坛将亮相一批新绿色低碳成果,并举办绿色低碳技术路演及项目配对会[3] 智慧建筑领域 - 未来大厦采用光伏板与垂直森林覆盖设计,其光储直柔供电系统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提供成功范式[1] - 安托山总部大厦集成全球约80%的减碳技术,其中双层光伏幕墙等技术创新超20%[1] - 天健云途创智中心通过"能源驾驶舱"实现园区用能智能调控,成为全国产业园区绿色管理示范样本[1] 产业升级与能源领域 - 百旺信智算中心通过部署先进节能产品与技术,年度节电量约达3924.48万千瓦时[2] - 华润三九观澜基地近零碳园区的绿电自用率达92.9%,借助节能改造、AI智能系统等措施,三年实现区域碳排放总量下降41%[2] - 龙岗能源生态园作为国内超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采用国际先进工艺和技术设备,实现"变废为能"的资源循环利用[2] 交通领域 - 深圳北站分布式光伏系统年均发电量约330万度,年均减碳量约1400吨,为城市交通提供清洁能源支持[2] - 印力海梁新能源汽车超充中心聚焦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行业痛点,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与产业发展[2] 绿色金融领域 - 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2013年首届论坛上率先启动,完成中国第一笔碳市场交易[2] - 深圳绿交所创下国内碳金融"七项第一",市场流动率多年稳居全国首位[2] 教育与社区推广 - 锦田小学、罗湖怡景幼儿园开设"低碳课堂",让"双碳"理念在青少年心中萌芽,营造全民参与绿色发展氛围[2]
“十四五”山东省“通道+枢纽+网络”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
中国发展网· 2025-10-28 15:53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110公里增加到3055公里,是2020年底的1.4倍,高铁省际出入口增加到6个 [2] -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784公里,较2020年底增加131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占比由26%提升到40%以上,省际出入口增加到26个 [2] - 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较2020年增加119公里,达到457.6公里 [2] - 内河港口年吞吐量超过1.2亿吨,是2020年吞吐量的2.2倍 [2] - 全省民用机场达到10个,通用机场达到25个 [2] 现代物流体系发展 - 济南—青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纳入全国布局,设立4个海外集结中心,通达“一带一路”沿线28个国家60个城市 [3] - 公铁海多式联运“一单制”深入推进,威海—仁川“四港联动”项目使运输时间缩短5小时,物流成本节约30% [3] - 获批国家物流枢纽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7个,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3] - 在日照港首航全国首笔35吨铁路敞顶箱海铁联运“一箱制”业务 [3] 智慧绿色交通进展 - 建成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济青中线济潍段 [3] - 投产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13次打破世界纪录 [3] - 全省高速公路路域光伏装机容量超822兆瓦,居全国第1,服务区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3] - 累计建成4对零碳服务区,72对服务区实现近零碳、绿色低碳运营 [3]
全球共议绿色低碳与韧性城市、全球可持续发展灯塔倡议知识分享计划再起航
第一财经· 2025-10-28 14:59
会议核心观点 - 全球超大城市绿色转型与韧性建设是关乎未来人类聚居模式的世界性命题,会议旨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与合作方向 [1] - 绿色低碳被视为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和新的增长机遇,而非负担,与韧性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 - 会议汇聚全球智慧,发布多项具备全球参考价值的技术导则、建设解决方案与国际标准,推动理念共识迈向标准化、系统化落地 [1] 绿色转型的战略定位 - 绿色低碳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 [2] - 绿色转型与韧性建设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是城市文明模式的深刻变革 [2] - 城市是全球70%以上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地,同时也是推动变革性解决方案的关键力量 [6] 技术赋能与创新路径 - 人工智能(AI)以指数级速度成为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可优化交通、能源、建筑及应急系统,提升资源效率并降低碳足迹 [11] - 倡导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模拟城市发展路径,并将文化、艺术与设计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激发社会创新 [11] - 应重视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湿地、森林等生态体系视为城市核心基础设施,以提升气候韧性与适应能力 [15] - 下一代气候解决方案需融合人工智能、生物材料等绿色技术与包容性治理 [17] 上海实践与标杆案例 - 上海通过“两旧一村”改造、“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构建及能源交通转型系统推进可持续发展 [4] - 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历经30年建设,从“以绿锁城”隔离带转型为“以绿兴城”的综合性绿色基础设施,绿地面积达5538公顷,累计投资870亿元 [19][21] - 该生态公园带推动周边房产增值15%,年商业带动价值达170亿元,2024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94%市民认可其生活品质提升作用 [21] - 上海在城市多灾种预警与人工智能气象服务方面的实践为全球城市提供重要借鉴 [6] 全球多元实践与解决方案 - 巴西巴拉那州利用100万公顷可持续林业资源,推广工程木材等低碳建筑材料,并建立政府、私营部门、学术界与社区组织共同参与的“LUCK”协作模式 [23] - 肯尼亚布西亚区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融入五年发展规划,通过升级排水系统、建设韧性住房及建立数字健康管理系统提升韧性 [25] - 智利圣地亚哥克拉罗竞技场作为南美可持续体育场馆标杆,采用光伏供电、中水回用、环保建材,并打造可持续商业平台 [35] 重要成果与工具包发布 - 会议集中发布五项重要成果: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景观设计导则、超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方案、超大城市迈向碳中和的零碳建筑解决方案、中国城市家具系列重点国家标准、韧性示范城市建设导则 [27] - 由同济大学团队领衔研发的“上海指数”已发展为全球试点应用的国际公共知识产品,其2025年应用报告在大会发布 [8] - 全球可持续发展灯塔倡议知识分享计划2025年度优秀案例揭晓,包括中国浙江安吉余村、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中国香港企业碳中和实践及智利圣地亚哥克拉罗竞技场 [30][34][35]
八位诺贝尔奖得主将齐聚第八届进博会
中国经营报· 2025-10-28 13:27
中经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举办。10月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 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委秘书长华源介绍了本届进博会的筹备情况。 盛秋平在发布会上介绍,将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世界顶尖学者出席虹桥国际经济论坛,400余位来自 政商学界的知名人士将围绕全球治理与开放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将发布21项重要成果文件。 本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 米。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设置33场分论坛及闭门会,并举办各类配套活动80余场。 "开放是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康庄大道。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 遇。"盛秋平表示。 本届进博会将集中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涵盖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以及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同时,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新题材,助力培育新 型消费增长点。 据悉,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新增600余家,达到4108家。其中,世界500 强及行业 ...
全球头部企业将齐聚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11:37
进博会规模与筹备情况 -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办 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1] - 企业展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 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1] - 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1] 中国市场潜力与进口数据 -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 [1] - 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 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巨大 [1]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1] 参展企业与展品创新 - 全球头部企业齐聚 包括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 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参与 [2] - 多家医疗领域跨国企业携多款聚焦慢性疾病 罕见病治疗的医疗产品重磅亮相 [2]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 新技术 新服务 包括多项全球首发 亚洲首秀和中国首展产品 [2] 行业领域与论坛成果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 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 [2] - 将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参加虹桥论坛 400余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共商共议 [2] - 论坛将发布21项成果文件 共商全球治理和开放合作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