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搜索文档
越南、柬埔寨与美国协议是背叛?得了吧,大哥没有发话,他敢?
搜狐财经· 2025-07-08 16:16
越南与美国关税协议 - 美国将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关税 [1] - 对经由越南转口到美国的第三国商品征收40%更高关税 [1] - 协议条款明确区分了直接出口和转口贸易商品 [1] - 越南成为首个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关税协议的东南亚国家 [7] 柬埔寨与美国关税协议 - 柬埔寨宣布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5] - 具体协议内容尚未完全公开 [7] - 成为继越南之后第二个达成协议的东南亚国家 [7] - 协议预计与越南协议内容相似 [1] 中国立场 - 中国表示乐见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经贸分歧 [1] - 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损害中国利益为代价达成协议 [1] - 中国将毫不犹豫进行反制以维护自身权益 [1] - 暗示越南和柬埔寨协议可能损害中国利益 [1] 地缘政治分析 - 越南和柬埔寨传统上被视为中国友好邻国 [3] - 两国与美国贸易额虽小但对本国经济至关重要 [3] - 小国在谈判中缺乏资本难以抵抗美国压力 [3] - 协议达成被认为得到中国默许 [7] 协议背景 - 越南协议于2025年7月2日由特朗普宣布 [12] - 柬埔寨协议于2025年7月4日达成 [7] - 两国协议谈判过程均为线上磋商形式 [7] - 协议细节预计将在近期联合声明中公布 [7]
周期之王,越赚越多了
虎嗅· 2025-07-08 06:47
分红与股息率 - 中远海控2025年6月实施每10股10.3元年报分红,加上2024年10月每10股5.2元中报分红,股东1年内现金回报达10.29% [1] - 贵州茅台最近1年实施两次现金分红,股息率仅3.63%,中远海控股息率是茅台的2.8倍 [2][3] - 中远海控动态市盈率仅5.1倍,市场对其周期性存在担忧 [3] 行业周期性与运量分析 - 过往六年中远海控年均净利润达481.3亿,相当于茅台80%,显示周期性担忧可能被夸大 [4] - 集装箱货运量波动小:2019年2574万标准箱与2024年2594万标准箱仅差0.78%,各年波动不超过±5% [5] - 主要航线呈现结构性变化而非周期性波动: - 跨太平洋航线占比从18%升至18.6%,2024年运量481万标准箱较2019年增长3.8% [6][7] - 亚欧航线占比从19.1%降至14.6%,2024年运量379万标准箱较2019年减少112万标准箱 [7] - 亚洲区内航线占比从31%升至34.2%,运量增长11.2% [7] - 大西洋航线占比从9.6%升至11.2%,运量增长16.9% [7] 运价弹性与收入变化 - 跨太平洋航线2021年运量比2019年多7.8%,但收入增长110%;2024年收入指数162(2019=100) [12] - 亚欧航线2024年运量比2019年少100万箱,但收入高60.5%,收入指数160 [13][14] - 各航线单箱收入2019-2024年变化: - 跨太平洋航线从879元增至1370元(价格指数156) - 亚欧航线从590元增至1226元(价格指数208) - 亚洲内部航线从427元增至607元(价格指数142) - 大西洋航线从763元增至1137元(价格指数149) [17] 成本结构分析 - 三大成本占比:运输成本48%、航程成本21%、船舶成本16%(2019年) [24] - 成本与运价联动特征: - 2021年运价上涨121%时,运输成本+56%,航程成本基本持平,船舶成本+19% [24] - 2024年三大成本指数分别为111/121/136(2019=100),合计占收入65% [26][27] 盈利能力与运价关系 - 净利润对运价放大倍数约4倍:运价涨25%可致净利润翻倍 [31] - 2024年CCFI指数1548点(2019=824),净利润491亿,较2019年增长626% [28][29] - 2023年运价比2020年低4.7%,但净利润是2020年2.4倍 [31] 港口业务拓展 - 中远海控母公司正洽谈收购李嘉诚旗下港口资产 [32] - 长和港口年吞吐量8750万标准箱,中远港口年处理能力1.24亿标准箱 [33][34] - 中远港口海外权益吞吐量1274万标准箱,仅为长和海外吞吐量的24.5% [37] - 收购25%长和港口股权可使中远港口海外权益吞吐量翻倍 [40]
短期受钢厂减产消息提振,螺矿盘面延续反弹走势
财达期货· 2025-07-07 15: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螺纹钢方面,短期钢厂高炉利润增加使产量连续三周维稳回升,需求端表需略微增加但热卷表需回落,库存延续去库但幅度收窄,技术面周线大概率震荡偏弱日线小级别反弹,后期钢价反弹压力大,需关注减产及贸易战影响 [5][7] - 铁矿石方面,短期发运量和到港量减少供应符合季节性预期,需求端日均铁水量和日耗回落且钢厂小幅补库,技术面周线震荡偏弱日线小级别反弹,高铁水和低库存支撑强,需关注终端需求和减产对铁水的影响 [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螺纹钢 期货 - 本周螺纹 10 合约在多头主力增仓驱动下维持小幅反弹,周五收于 3072 元/吨,环比上周涨 77 元,周涨幅 2.57% [5] 现货 - 本周螺纹主流地区价格普遍上调,成交小幅转好,全国平均报价上调 65 元至 3263 元/吨,多地价格有不同幅度上调 [5] 基本面 - 供给上,全国 247 家钢厂高炉开工率 83.46%环比降 0.36%,产能利用率 90.29%环比降 0.54%;87 家电炉钢厂平均开工率 66.87%环比降 3.27%,产能利用率 51.05%环比降 3.44%,螺纹周产量环比增 3.24 万吨至 221.08 万吨 [5] - 短流程钢厂,华东电炉测算成本 3112 元环比减 20 元,利润亏损 352 元亏损幅度走扩 10 元,本周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下降,有多座电弧炉检修和复产 [5] - 长流程钢厂,华东粗钢测算成本 2606 元环比增 50 元,高炉利润盈利 264 元走扩 60 元,本周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略微减少,长流程钢厂利润有所修复 [7] 需求 - 本周建材成交量以及螺纹表观消费量均小幅增加,建材 5 日平均成交量环比增 1.12 万吨至 10.85 万吨,螺纹表需环比增 4.96 万吨至 224.87 万吨,但表观消费量仍处同期低位 [7] 库存 - 本周五大钢材品种库存继续小幅累库,螺纹库存延续小幅去库,总库存环比减少 3.79 万吨至 545.21 万吨,社库环比增加 1.34 万吨至 364.74 万吨,厂库环比减少 5.13 万吨至 180.47 万吨 [7] 基差 - 截止周五,上海地区螺纹最低仓单报价 3170 元/吨,升水螺纹 10 合约 98 元,环比上周走扩 13 元,基差处于均值附近,后期走扩概率较大 [7] 铁矿石 期货 - 本周铁矿 09 合约在空头主力减仓驱动下维持小级别反弹,周五以 732.5 元/吨收盘,环比上周涨 16 元/吨,周涨幅 2.23% [7][8] 现货 - 本周进口矿主流品种价格普遍小幅上调,国产铁精粉价格维稳,多地不同品种价格有不同幅度变化 [9] 基本面 - 供给上,截止 30 日,澳巴铁矿发运总量 2882.3 万吨环比减 178.5 万吨,45 港到港总量 2363.0 万吨环比减 199.7 万吨,目前发运量和到货量维持同期中高位 [9] - 需求上,45 港日均疏港量 319.29 万吨环比减 6.65 万吨,港口现货周均成交量 98.9 万吨环比增 0.3 万吨,247 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 240.85 万吨环比减 1.44 万吨,进口矿日耗 300.81 万吨环比减 0.43 万吨,铁水产量和日耗处于同期高位 [9] - 库存上,截止 7 月 4 日,45 港铁矿石库存小幅累库,库存 13878.40 万吨环比减 51.83 万吨,247 家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 8918.57 万吨环比增 71.1 万吨,前者维持同期中高位,后者维持同期相对低位 [9] 基差 - 截止周五,青岛港卡粉为最优交割品 742 元/吨,升水连铁 10 合约 9 元,环比上周收缩 12 元,基差低于均值水平,后期收缩空间有限 [9]
李嘉诚长子被移出特首顾问团,释放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45
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变动 - 香港特首顾问团新增三名成员,包括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朱民 [1] - 长和集团主席李泽钜未能在本轮续任特首顾问团成员 [1] - 顾问团成员按经济、创新和区域合作三大方向划分,选拔标准极为严格 [3] 李嘉诚家族与巴拿马港口交易 - 长和集团通过竞标获得巴拿马运河两端两个重要港口的经营权,原合同期限25年,2021年续约至2047年 [5] - 2023年3月4日长和集团与贝莱德达成协议,将包括巴拿马港口在内的全球43个港口打包出售,交易总额228亿美元(约1660亿人民币) [5] - 巴拿马运河长65公里,每年约1.3万-1.4万艘船只通过,承担全球约6%贸易货运,美国和中国分别是最大和第二大用户,占比分别为33%和19% [5] 交易背后的争议 - 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发文批评李嘉诚未考虑国家利益 [6] - 长和集团试图将43个港口拆分成两部分出售,绕过审查程序 [6] - 交易推进时正值中美贸易战敏感时期 [6] 香港政府的立场 - 李泽钜被排除出特首顾问团标志着李家与香港政府政治关系出现重大裂变 [7] - 港府此举被视为对李家政治影响力的警告 [7] - 事件与"资本无国界,但商人有祖国"的官方表态相呼应 [7]
中阿签下大单,价格超一千万美元?特朗普态度变了,欧盟更急
搜狐财经· 2025-07-03 17:18
中欧能源合作 - 中欧建交50年来能源是双边合作重要领域 双方在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领域都有共同需求 [1] - 欧洲和中国在上游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开展全球合作 道达尔能源等欧洲企业参与中国合作勘探项目 [1] - 双方通过联合融资 共同采购中国产品技术服务实现成本控制和收益提升 形成互利共赢模式 [1] 中阿大豆贸易 - 中国饲料制造商联合签署协议拟7月采购3万吨阿根廷大豆豆粕 这是2019年中阿协议后首笔订单 [1] - 成交价格为每吨360美元(成本+运费) 预计9月运抵广东 交易方称此为检验检疫的"试水案例" [1] 中美供应链重构 - 中国在液化天然气 石油 肉类 大豆等领域迅速减少或停止从美国进口 转向其他国家采购 [3] - 美国大豆 汽车等关键州选票产业深度依赖中国市场 关税战导致美国家庭年支出大幅增加 [3] - 中国对稀土出口管控加强 使美国谈判意愿增强 但中美关系改善仍是长期过程 [3][8] 欧盟战略调整 -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欧洲应走"第三条路" 在中美博弈中不站队并构建"新联盟" [4] - 欧盟认识到美国将其作为收割目标 与中国合作可切断美国拉拢欧洲对抗中国的路径 [6] 中美贸易协议 - 中美签署的贸易协议实际是贸易缓和敲门砖 未来仍有较大谈判空间 [8] - 特朗普关税战未能实现原定谈判目标 协议签署不代表美国取得胜利 [8]
美国疯狂囤积铜这是为稀土大战准备筹码吗?未来稀土牌要怎么打?
搜狐财经· 2025-07-02 14:34
稀土供需格局 - 中国垄断全球90%稀土供应 欧洲工业面临停滞威胁 欧盟驻华大使公开请求中国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 [1] - 欧洲稀土库存几近耗尽 企业可能停产 制造业面临工人失业和企业倒闭风险 [2] - 美国稀土库存略多于欧洲 但同样面临短期耗尽风险 特朗普政府将解决稀土问题列为优先事项 [3] 铜资源战略博弈 - 美国4月起紧急进口超50万吨铜 相当于半年使用量 导致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暴跌80% 期货价格突破1万美元 [3] - 美国进口铜的两大动机:预判25%进口关税引发囤货 以及作为对华贸易谈判筹码 [4] - 中国在铜资源领域存在短板 但依赖度远低于欧美对稀土的依赖 美国铜战术仅能造成短期不便 [7] 中美贸易战动态 - 稀土成为贸易谈判关键筹码 美方称若中国恢复稀土出口将考虑取消制裁 [12] - 中国可能选择性放松部分领域稀土出口 但保持严格限制和违规制裁机制 [12] - 贸易战呈现长期化特征 经济博弈将持续数十年 短期缓和不改根本竞争态势 [9][13] 产业影响分析 - 稀土磁铁是欧洲不可替代的工业原料 短缺直接威胁汽车、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 [1] - 西方舆论攻击反而强化中国在稀土供应链的掌控决心 凸显资源自主的战略价值 [2] - 铜价剧烈波动反映资源武器化趋势 工业金属成为地缘经济竞争新战场 [3][4]
国新国证期货早报-20250702
国新国证期货· 2025-07-02 09: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7月1日各期货品种表现不一,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 [1][2][3][4] - 不同品种因各自供需、政策、天气等因素呈现不同走势和预期 [5][6][7][8] 各品种情况总结 股指期货 - 7月1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39%收报3457.75点,深证成指涨0.11%收报10476.29点,创业板指跌0.24%收报2147.92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4660亿,较昨日缩量208亿 [1] - 沪深300指数7月1日窄幅整理,收盘3942.76,环比上涨6.68 [2] 焦炭 焦煤 - 7月1日焦炭加权指数持续调整,收盘价1393.2,环比下跌34.8;焦煤加权指数震荡整理,收盘价823.9元,环比下跌27.8 [3][4] - 焦炭方面,以伊冲突带动化工品价格上移,长协合同焦企原料采购成本或下移,市场化采购焦企入炉煤成本或抬升,7月开启提涨概率不高 [5] - 焦煤方面,近期供应收紧,库存结构改善,短期内煤价有支撑,但后期煤矿有复产预期,终端需求面临下行压力,钢材价格反弹空间受限 [5] 郑糖 - 受泰国和印度甘蔗产量预计丰收影响,美糖周一震荡下跌,郑糖2509月合约周二震荡下行,夜盘也震荡走低 [5] - 6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糖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2.1%至245万吨,甘蔗压榨量同比减少21.5% [5] 胶 - 因泰国产区降雨影响割胶,原料供应受限,东南亚现货报价坚挺,沪胶周二震荡走高,夜盘窄幅震荡 [6] - 截至6月29日,青岛地区天胶保税和一般贸易合计库存量63.21万吨,环比增加1.48万吨,增幅2.40% [7] 棕榈油 - 7月1日棕榈油处于震荡形态,收盘8336,较上一交易日涨0.07% [7] - 截至6月27日,全国重点地区棕榈油商业库存53.74万吨,环比上周增加10.25万吨,增幅23.57%,同比增加10.98万吨,增幅25.67% [7] 豆粕 - 国际市场7月1日CBOT大豆震荡运行,美国大豆优良率持平于66%低于预期,巴西6月大豆出口量或达1393万吨,2024/25年度大豆产量预计达1.6875亿吨 [8] - 国内市场7月1日豆粕主力M2509收于2961元/吨,6月油厂大豆压榨量突破1000万吨,7月进口大豆到港充裕,豆粕库存将增加,弱势震荡运行 [8] 生猪 - 7月1日生猪期货弱势运行,主力LH2509收于13865元/吨,跌幅0.04% [9] - 居民消费疲软,终端消费支撑不足,出栏均重下降,二育减少,商品猪出栏处于恢复期,市场供需宽松,期货震荡偏弱运行 [9] 沪铜 - 宏观上受矿端紧张、库存低位和美元走弱支撑,美联储降息放缓与美关税政策压制上行空间;基本面上海外美铜溢价高驱动LME铜库存去库,国内铜社会库存低,虽入淡季仍有支撑,铜价延续强势运行 [9] 铁矿石 - 7月1日铁矿石2509主力合约震荡下跌,跌幅1.32%,收盘价708.5元 [9] - 本期海外发运量和国内到港量下降,钢厂高炉利润尚可继续复产,铁水产量增加,短期震荡走势 [9] 沥青 - 7月1日沥青2509主力合约震荡收涨,涨幅0.17%,收盘价3562元 [10] - 沥青加工利润好转,周产量增加,出货量回升,但部分地区降雨阻碍刚需,需求清淡,基本面驱动偏弱,短期震荡运行 [10] 原木 - 7月1日原木2509开盘784、最低778、最高789、收盘787、日增仓48手,关注790 - 800压力区间和07现货交割信息 [11] - 7月1日山东3.9米中A辐射松原木现货价格750元/方,江苏4米中A辐射松原木现货价格760元/方,均较昨日持平,港口原木库存小幅度提升,需求弱,成交弱 [11] 棉花 - 周二夜盘郑棉主力合约收盘13775元/吨,7月1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新疆指定交割(监管)仓库基差报价最低为430元/吨,棉花库存较上一交易日减少62张 [11] 钢材 - 7月1日,rb2510收报3003元/吨,hc2510收报3136元/吨 [11] - 双焦回落,黑色系阶段性反弹暂告段落,市场传出减产消息,但终端成交弱势,减产需进一步发酵 [11] 氧化铝 - 7月1日,ao2509收报2985元/吨 [12] - 三季度供应过剩,价格以成本定价为主,关注企业复产减产情况,未来供需过剩格局下价格整体承压 [12] 沪铝 - 7月1日,al2508收报于20635元/吨 [12] - 电解铝供给接近上限变化不大,需求进入淡季下降但加工环节开工率降幅小,有成品累库迹象,需求仍坚挺但有走弱压力,库存方面铝棒累库、铝锭社会库存去库,铝价反弹回升,基本面供给充足需求渐弱,低库存支撑铝价 [12]
稀土牌双线打法威力有多大?特朗普急于访华,美企已停工关厂了!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00
中美供应链博弈 - 中美供应链对抗进入"休战"状态但暗流涌动 出口管制成为贸易谈判核心议题 [1] - 美方在芯片领域对中国实施严密封锁 中方通过稀土供应链进行反制 [1] - 贸易战背后是供应链控制权争夺 中方已找到美国"痛点"稀土资源 [1]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2023年4月起对7种高科技关键矿物实施出口许可制度 [3] - 5月份铽和镝重稀土出口量降为零 镓出口完全停止(上年超6000公斤) [3] - 锗出口量下降超60% 稀土永磁体出口减少约75% [3] - 采用"双线策略":严控钐/钆等关键稀土 放宽普通稀土出口 [6] - 军用稀土出口仍受严格控制 将根据美方芯片管制动态调整措施 [6] 美国产业受影响案例 - 福特汽车因稀土磁铁供应中断关闭多家工厂达三周 [4] - 稀土磁铁短缺导致座椅/雨刷/车门/音响等关键部件停产 [4] - 美国无法从中国以外获取高性能稀土磁铁 [4] 全球稀土市场格局 - 中国掌控全球80%-90%稀土供应及加工提炼环节 [6] - G7推动"关键矿产行动计划"试图开发格陵兰/加拿大/乌克兰资源 [6] - 完全摆脱中国稀土依赖几乎不可能 [6] 稀土战略价值 - 稀土成为中美供应链竞争关键因素 中方已形成战略压制 [7] - 无人机/巡航导弹/扬声器/硬盘/手机等高科技领域依赖中国稀土 [7] - 出口许可仅限6个月 保留政策调整空间 [4] 双方谈判进展 - 特朗普政府与中方达成伦敦框架协议(细节未公开) [3] - 美方筹划CEO代表团访华寻求稳定贸易关系 [3] - 商务部声明保留"依法批准出口申请"的灵活性 [4]
突发,中国同意给美国稀土!特朗普访华有三大目的,会参加阅兵吗
搜狐财经· 2025-07-01 00:21
稀土供应协议 - 中国向美国企业发放有效期仅六个月的稀土出口许可证 涵盖风力涡轮机 喷气式飞机等多种用途 [1] - 美国撤销五月实施的对华限制措施作为回应 该协议具有战术性而非长期稳定性 [1] - 短期许可证安排既维持供应链稳定 又为未来谈判预留反制筹码 [3] 美国商业代表团访华 - 特朗普计划率领包括特斯拉 英伟达等十名顶尖CEO访华 涉及新能源 人工智能 半导体等关键领域 [3] - 代表团企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 此次访问是对美国"脱钩"政策失败的变相承认 [5] - 商业合作可能成为中美关系破冰信号 特斯拉工厂 英伟达芯片等案例具有示范效应 [9][11] 中美经贸博弈背景 - 中国连续减持美债对美元霸权构成挑战 美国经济增长因贸易战放缓 就业市场受损 [5] - 美国国内对华强硬态度仍是主流 特朗普若出席九三阅兵将释放重大缓和信号但概率较低 [7][9] - 稀土协议与商业访问或为政治对话铺路 双方在核心领域竞争仍将持续 [11]
长江固收 10年期国债能破1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 国债市场、债券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国债收益率走势**:短期内国债收益率在 1.6%附近面临较强阻力,当前收益率在 1.65%-1.7%之间调整空间有限,接近 1.65%时可逢低配置,接近 1.6%时需关注回调风险;今年一季度债市曾下探至 1.57%左右,这些位置构成阻力位[1][2] - **国债买卖重启预期**:市场对国债买卖重启的预期需推迟,央行重启国债买卖需满足国债供给和收益率两个条件,短期内国债供给无明显增加,若财政不进行大规模新增特别国债或增发,年内重启概率较低;7 月国债供给无明显增加,8 月和 11 月可能有小高峰但不显著[1][3][4] - **央行对国债收益率的态度**:央行更能接受国债收益率上行,大幅度下行存在系统性风险,为避免直接跌破 1.6%,可能会等待市场调整到 1.66 - 1.67 再考虑重启;硅谷银行事件表明大幅度下跌带来潜在风险[1][5] - **央行购买国债对流动性的影响**:央行购买国债会增加流动性,国债到期财政兑付给央行不涉及银行,不会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和流动性,财政兑付时央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步减记体现缩表,但对流动性影响是间接的[1][7] - **中国央行降息情况**:今年中国央行降息空间可能有限,或有一次降息机会,幅度约为 10 个基点,时间在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需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决定,下半年降息可能更多服务于稳增长;5 月降息与美方谈判有关,下半年需应对经济压力及考虑外部冲击[1][8] - **市场流动性状况**:当前市场流动性边际趋紧,央行维持相对宽松流动性但有界限,旨在防止资金空转,七天回购利率维持在 1.5%左右,隔夜回购利率在 1.4%左右[9][10] - **资金空转界定**:同业存款较高和银行间加杠杆算作资金空转,这些资金本应用于宽信用和货币创造,最终转化为社会融资,却因银行间加杠杆被挤占,导致实体经济未能享受到低廉融资成本[11] - **银行间杠杆率影响**:银行间杠杆率较高,正 carry 每恢复 10 个基点,银行间杠杆率提升 0.3%,基于降息空间、资金面宽松幅度以及国家买卖重启的判断,1.6 将成为债市强阻力位[12] - **未来债市走势**:1.6 可能会成为债市强阻力位,未来半个月坚持此观点,7、8 月是否突破不确定,需关注中美贸易战反复以及经济基本面的环比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或经济环比明显下行会导致债市收益率下降[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于市场上流传的“回笼流动性”说法不准确,央行购买国库券增加流动性,到期期限不会直接导致流动性减少,这种理解误解了央行报表记账方式及其实际操作影响[6] - 稳定汇率同样重要,央行更倾向于干预汇率贬值而非升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