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A股重磅!“巨无霸”级并购!下周一复牌!
证券时报· 2025-08-16 18:35
交易方案 - 中国神华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标的公司股权,包括国源电力100%股权、新疆能源100%股权等,并以现金方式购买内蒙建投100%股权 [2][3]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3]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国家能源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西部能源为其全资子公司 [3] 标的资产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标的资产合计总资产2583.62亿元,归母净资产938.88亿元 [4] - 2024年度标的资产合计营业收入1259.9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80.05亿元,剔除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后扣非归母净利润98.11亿元 [4] 交易影响 - 交易将整合煤炭开采、坑口煤电、煤化工及物流服务业务板块,大幅提高资源储备规模与核心业务产能 [6] - 交易有助于优化全产业链布局,推进清洁生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持续盈利能力 [6]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等主要财务数据将明显增加,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6]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中国神华是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经营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化工六大板块业务 [6] - 公司采用跨行业、跨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和运营模式 [6] - 本次交易将实现超越简单业务叠加的"1+1>2"战略价值 [6] 中期利润分配 - 公司拟进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金额不少于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75%,且不超过该期间归母净利润 [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6亿元至256亿元 [8] 市场数据 - 停牌前中国神华A股股价37.56元/股,总市值7463亿元 [11] 行业动态 - 央企并购案例增多,如中国动力、中化装备等发布重大收购方案,产业整合和升级成为主流 [13] - 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以扩充工程塑料领域布局 [13] - 中化装备拟收购益阳橡机100%股权和北化机100%股权以聚焦主业 [13] - 内蒙华电计划收购正蓝旗风电股权以新增新能源装机160万千瓦 [13]
A股重磅!“巨无霸”级并购!下周一复牌!
证券时报· 2025-08-16 18:32
重组预案核心内容 - 公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标的公司股权,包括国源电力100%股权、新疆能源100%股权等12项资产,并以现金购买西部能源持有的内蒙建投100%股权 [3][5] - 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3][5] - 标的资产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2583.62亿元,归母净资产938.88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1259.9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80.05亿元(未审计) [6] 交易细节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国家能源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西部能源为其全资子公司 [5] - 具体交易价格待审计评估后确定,将以国资备案的评估结果为基础协商 [5] 战略意义 - 交易将整合煤炭开采、坑口煤电、煤化工及物流服务板块,扩大资源储备与核心产能 [8] - 优化全产业链布局,实现"煤电运化"协同效应,预计产生"1+1>2"战略价值 [8]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等关键财务指标将显著提升 [8]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拟进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金额不低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75%(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36-256亿元) [9][10] - 停牌前A股股价37.56元/股,总市值7463亿元 [13] 行业背景 - 央企并购案例频发,如中国动力、中化国际等通过收购聚焦主业或拓展协同业务 [16][17] - 政策推动下产业整合加速,典型案例涉及新能源装机扩容、化工装备升级等领域 [15][17]
赛力斯: 关于通过公开摘牌方式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23:17
交易概述 - 公司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通过公开摘牌方式收购金康动力48.54%股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66,345万元 [1][2] - 本次交易旨在提高公司整体经营决策效率,提升子公司协同效应,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2] - 交易完成后,赛力斯汽车将持有金康动力100%股权,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变 [1][2] 交易对方情况 - 交易对方为重庆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成立于2021年1月29日,注册资本100,000万人民币,主营业务涵盖城乡市容管理、市政设施管理等 [7] - 交易对方资信状况良好,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与公司无其他产权、业务、资产、债权债务或人员关系 [7][9] 交易标的基本情况 - 金康动力主营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系统,持有境内专利401件(发明专利128件),境外发明专利74件,具备年产100万台整车动力总成能力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康动力资产总额944,823.23万元,负债总额1,065,513.40万元,净资产-120,690.18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4,991,294.22万元 [11] - 标的股权此前存在收益权转让及质押,但已解除且无司法障碍 [9] 交易定价与合同安排 - 交易价格66,345万元通过公开挂牌方式确定,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2][12] - 支付安排:19,903.5万元保证金转为交易价款,剩余46,441.5万元在合同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 [13][14] - 产权交割需在交易凭证出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违约方需按每日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14] 交易影响 - 交易将增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实力,提升综合优势,不涉及职工安置、关联交易或同业竞争 [15] - 赛力斯汽车对金康动力持股比例从51.46%增至100%,合并报表范围不变 [1][15]
三大动因!地方国资“买买买”停不下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20:02
地方国资并购上市公司热潮 - 今年以来地方国资通过产业并购基金和创投平台掀起收购上市公司热潮,旨在强化产业整合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 - 典型案例包括上海国资18.51亿元入主康华生物并收购微创医疗股份、湖北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控股凯龙股份和台基股份、安徽马鞍山国资入主蓝黛科技 [1] 上海国资生物医药领域整合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由上海医药等企业联合出资设立,首期规模50.1亿元,属于上海500亿元国资并购基金矩阵的一部分 [2] - 收购康华生物要求其将研发中心和疫苗产能向上海倾斜,承诺2025-2026年研发投入不低于2.6亿元,入股微创医疗旨在培育全球医疗器械龙头 [2] 地方国资并购三大战略动因 - 服务于地方产业"强链补链",并购基金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手段 [3] - 将上市公司作为精准招商引资的新杠杆,替代传统土地和政策招商模式 [3] - 承载国企改革任务,通过混改优化公司治理和提升运营效率 [3] 典型案例分析 - 湖北长江产投入主台基股份,计划整合功率半导体资产打造产业集群 [4] - 安徽黄山市国资委并购光洋股份后落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无锡锡山区国资收购洪汇新材推动新材料产业整合 [6]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并购模式将持续升温,因政策支持(如"并购六条")和地方产业升级需求 [6] - 下一轮并购热点可能集中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行业 [6]
逆势募资超45亿,并购基金新周期下的长期主义样本
投中网· 2025-08-13 12:09
人民币募资市场动态 - 信宸资本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规模达45亿元,较上一期30亿元增长50% [3] - 2025上半年一级市场新成立基金1966支,同比减少18%,募集规模10665亿元,同比减少32% [3] - 募资LP结构多元化,包括政府引导基金、保险资金(占比超70%)、母基金等,市场化机构占主导 [3][8] 并购市场趋势与政策环境 - 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政策推动国内并购市场进入黄金窗口期,产业整合需求攀升 [4] - 当前并购基金主要由地方政府/上市公司主导或聚焦特定赛道,纯市场化运作基金稀缺 [4] - 险资加速布局并购市场,如太平洋保险设立300亿元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中保投将并购纳入战略重点 [8] 信宸资本投资策略与案例 - 采用控股型并购策略,聚焦上市公司私有化、集团分拆、行业整合及跨境并购四类交易 [6] - 典型案例包括麦当劳中国、杰士邦(收购后年均复合增速20% vs Ansell时期10%+)、桂龙药业(收购首年利润率大幅提升) [13][15][16] - 构建"双曲线"退出策略:现金曲线(分红/再融资)和退出曲线(非上市出售),如分众传媒总回报超500% [17] 产业协同与组织能力 - 按商业服务、医疗健康、消费品、科技四大领域划分行业组,配备13年以上经验负责人及100名专家团队 [20] - 生态协同案例:桂龙药业与哈药、杰士邦、海王星辰联动;杰士邦与LELO合作三年成情趣用品行业第一 [15][21] - 通过治理优化(如杰士邦中国区CEO直管)、差异化激励(跟投/期权)、产品矩阵扩张提升被投企业价值 [14][15] 长期主义与市场机遇 - 公司成立23年坚持控股型并购策略,筛选标准不变但动态调整产品策略(如针对险资设计期间分红) [24][25] - 当前市场处于并购活跃的"U型曲线右侧",计划18个月内加速推进项目落地 [25] - 行业趋势从财务套利转向产业整合,信宸资本的"战略整合型"并购策略优势凸显 [19]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产业整合再进一步
新华网· 2025-08-12 13:38
交易概述 - 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7月4日审议通过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交易以换股方式进行 金额达1151.5亿元 [1] - 交易仍需履行中国证监会注册程序 自2025年5月8日受理以来整合工作有序推进 [1]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57.01%(完工量)、76.96%(新接订单量)和66.54%(手持订单量) 稳居世界第一 [2] - 全球船舶工业复苏 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持续改善 行业迎来关键发展机遇 [2] 整合意义 - 合并是2019年原"两船"(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重组的深化 延续中国船舶工业体制改革 [1] - 两家公司在军船、民船、海工装备、动力系统等领域存在业务交叉 整合可减少同业竞争并提升经营效率 [2] - 通过资源协同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 [2] 战略影响 - 重组后公司将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服务国家战略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 [2] - 合并源于1999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分拆 两大集团长期在装备制造和船舶建造领域并行发展 [1]
8月以来15家上市公司公告控制权变更 产业整合成主流
环球网· 2025-08-12 12:36
从交易方式来看,协议转让、"协议转让+表决权放弃"、股权拍卖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 杭州高新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拟通过股份转让协议变更公司控制权;安车检测方面,控股股东贺宪宁拟向矽睿科 技协议转让6.43%的股份,并将13.57%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矽睿科技;启迪药业则因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份 被司法拍卖,控制权拟发生变更。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持续活跃。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已有1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控 制权变更的相关进展。 这一活跃态势受政策推动作用明显。在"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引导下,上市公司加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积极 并购优质科技企业,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监管层也在持续优化并购重组机制,精简审核流程、提升交易 效率,这显著提振了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在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与市场环境共振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 权变更日益活跃。 专家介绍,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后,需关注新控股股东的资质、变更动机、后续计划以及 是否有明确的资产注入安排等。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提醒,投资者应谨慎评估新股东的背景、实力及 战略规划,判断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 ...
政策与市场齐发力 2025年并购重组呈现四大新特征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40
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2025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明显提速 涉及公司数量显著增加 截至8月8日已有88家公司披露并购重组事件 年化数量有望突破140家 创2020年以来新高 [4][5] - 2016年至2025年并购重组公司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从2016年的75家增至2025年(截至8月8日)的344家 [1][2] 并购重组四大特征 规模更大 - 并购规模显著扩大 典型案例包括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100%股权 中国神华收购控股股东煤炭资产 湘财股份吸收合并大智慧100%股权 [5] - 企业通过大规模并购追求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实现成本降低和生产效率提升 [6] 双创公司占比高 - 2025年双创板块公司参与并购重组达42家 占比48% 较2016-2024年大幅提升 [7] - 行业集中在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公司数量占比显著提升 并购资产多属电子元件/互联网软件/技术硬件等高科技行业 [7] 政策包容性更强 - 政策放宽监管要求 实施重组股份分期支付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 科创板首现"亏收亏"案例(芯联集成) [8] - 支付方式多样化 现金收购占比提升 30家公司采用纯现金 30家采用现金+股权组合 [8] 聚焦产业整合 - 产业并购(垂直/横向整合)占比达70% 较往年提升5个百分点 显示更聚焦主业整合 [9] - 典型案例为中国神华整合13家煤炭产业链主体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9] 政策支持与投资机会 - 2024年出台"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 特别支持科创板/创业板公司并购上下游资产 [10] - 地方政府(上海/深圳)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AI等领域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10] - 低负债率(低于20%)/低市值(低于50亿元)/业绩承压且有过并购历史的公司重组潜力较大 目前筛选出60多家符合条件公司 [11] 典型案例与公司特征 - 24家低负债率公司2016年以来披露过并购事件 其中17家曾失败 显示强烈转型需求 [11] - 国企改革背景下 GQY视讯/威帝股份/益民集团/莫高股份等国企值得关注 [11]
月内15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进展
证券日报· 2025-08-12 00:30
受"并购六条"推动,上市公司加速产业整合,积极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并通过收购优质科技企业向 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与市场环境共振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日益活 跃。 近期,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持续活跃。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共有15家上市公司公告 了控制权变更的相关进展。 "当前,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呈现出新特征,例如交易方式趋于多元;交易侧重于产业整合及发挥协同 效应等。"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称。 梳理相关公告可知,协议转让、"协议转让+表决权放弃"、股权拍卖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主要方 式。 杭州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公司控制 权拟发生变更;深圳市安车检测(300572)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则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贺 宪宁和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矽睿科技")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矽睿科技拟协议 收购贺宪宁持有的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6.43%的股份同时,贺宪宁同意将其持有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13.57%的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矽睿 ...
从“资金供给者”升级为“产业整合者” 地方设立国资并购基金潮起
中国经营报· 2025-08-10 08:02
地方国资并购基金发展态势 - 近一年内至少有十余个省市发布鼓励性政策文件或拟设、已设国资并购基金 [1] - 上海组建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七大领域 [3] - 福建发布目标规模50亿元的系列并购基金,盐城设立30亿元并购母基金,天津支持设立并购基金集群 [3][4] 典型案例与资金结构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以49.6亿元出资控股康华生物29.99%表决权,其LP上海医药集团占19.79%份额 [2][3]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出资结构中,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私募基金占比45.34%,东富龙占4.03%,君实生物占2.02% [3] - 河南省支持国企与"链主"企业合作设立天使基金和并购基金,早期孵化上下游企业 [4][5] 战略定位与功能升级 - 地方国资并购基金从"资金供给者"升级为"产业整合者",成为强链补链的"压舱石" [1][6] - 通过并购控股上市公司或"独角兽",可快速导入地方政府资源,缩短技术量产周期 [7] - 在资本市场低迷时发挥"托市"作用,阻断民营股东抛售负循环,盘活存量国有资产 [8] 运作模式创新 - 采用"母基金+专项子基金+CVC基金"架构撬动保险、银行AIC等多元资本 [7] - 盐城黄海汇创基金通过"子基金投资+项目直投"方式锚定5+2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聚焦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7] 机制优化建议 - 投资端需建立动态更新的产业链白名单与负面清单,避免财务投资空转 [11] - 治理端推行"专业GP+产业LP+政府SPV"结构,限制行政化干预 [11] - 考核周期应从3-5年延长至7-10年,匹配硬科技研发周期 [11] - 人才端需引进并购投行、技术评估专家,建立市场化薪酬机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