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

搜索文档
市值“一哥”十年变迁,成都向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3:00
成都本土上市企业市值里程碑 - 新易盛市值达到2802.67亿元 成为成都首家突破3000亿市值的企业[1][5] - 百利天恒市值1363.4亿元 与新易盛共同构成成都首次"双千亿市值"格局[1][5] - 通威股份市值959.82亿元 曾在2020年作为成都唯一千亿市值企业达到1730.4亿元峰值[1][5] 历史市值格局演变 - 2015年国金证券成为成都首家千亿市值企业 峰值达1027.68亿元但仅维持一周[2] - 2015-2019年形成"四强均衡"格局 榜首企业市值维持在500亿左右[3] - 2020年后进入"一超多强"阶段 通威股份领跑且新企业陆续进入前十[5] 持股主体财富分布 - 百利天恒实控人朱义持股市值达1013.2亿元 位居财富榜首位[6][7] - 通威股份刘汉元持股市值347.54亿元 百利天恒董事张苏娅以325.57亿元位列第三[6][7] - 财富榜呈现新面孔、新产业、新科技三大特征 科创板及创业板企业占主导[7][8] 重点企业业务特征 - 新易盛主营100G至1.6T高速光模块 服务于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及互联网厂商[9] - 百利天恒从仿制药转型创新生物药 已研发8款临床阶段ADC抗癌药物[9] - 市值200亿级"腰部企业"包括成都华微(算力)、佳驰科技(电磁新材料)、中无人机(无人机)等[9] 城市产业基础支撑 - 电子信息产业为成都首个万亿级集群 聚集2000多家规上企业及30多家上市公司[13] - 创新药产业通过系统化培育 聚集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等企业并推动先导科技科创板上市[13] - 已形成2个万亿级、3个五千亿级、2个两千亿级、5个千亿级及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体系[13] 产业发展政策动向 - 成都设立首期112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 远期规模达2600亿元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10] - 头部企业均具备20年以上产业深耕历史 百利天恒始于1996年 新易盛源于2004年 通威股份2006年进入光伏领域[12]
市值“一哥”十年变迁 成都向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2:59
核心观点 - 成都本土上市企业市值在2025年8月实现历史性突破 新易盛市值突破3000亿元 百利天恒市值超1363亿元 首次形成"双千亿"格局 反映城市产业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转型的成果 [1][5][8] - 市值榜变化体现城市产业禀赋与长周期发展的必然性 头部企业均深耕行业超20年 依托成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优势实现规模化崛起 [11][13][14] 市值榜单排名 - 截至2025年8月26日 新易盛以2802.67亿元市值位列成都本土企业第一 百利天恒以1363.40亿元居第二 通威股份(959.82亿元)、川投能源(757.51亿元)及成都银行(756.98亿元)分列第三至五位 [1] - 市值前十企业涵盖光通信(新易盛)、生物医药(百利天恒、科伦药业)、新能源(通威股份、盛和资源)、基础设施(四川路桥)及高端制造(东方电气、中无人机)等领域 [1][9] 历史对比与格局演变 - 2015年国金证券成为成都首家千亿市值企业 但仅维持一周 此后四年市值榜呈"四强均衡"格局 头部企业市值徘徊于500亿元级 [3] - 2020年通威股份市值突破1730亿元 打破均衡格局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但2024年末其市值回落至995.39亿元 千亿企业暂时空缺 [4][5] - 2025年新易盛、百利天恒双千亿格局标志成都资本市场进入新阶段 头部企业更替反映产业从传统金融、白酒向科技驱动型转变 [1][4][5] 持股主体身家榜 - 百利天恒实控人朱义持股市值达1013.20亿元 居身家榜首位 通威股份刘汉元(347.54亿元)与百利天恒董事张苏娅(325.57亿元)分列二三位 [6][7] - 身家榜前十中新易盛高光荣(207.38亿元)、黄晓雷(200.03亿元)及科伦药业刘革新(144.78亿元)等上榜 反映新兴科技企业资本价值提升 [7] 产业特征与集群优势 - 新晋头部企业均属新质生产力领域:新易盛主营800G/1.6T高速光模块 百利天恒聚焦创新ADC药物 佳驰科技涉足电磁新材料 [8][9] - 成都已形成电子信息(万亿级)、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及创新药(500亿级)、无人机(百亿级)等特色赛道 为企业提供产业链协同基础 [14][15] - 城市未来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120亿元 瞄准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进一步强化产业升级动能 [10] 企业成长路径 - 新易盛起源于2004年光通信技术积累 百利天恒从1996年仿制药企转型生物药 通威股份2006年布局光伏 均经历超20年产业深耕 [11][12][13] - 头部企业崛起依托城市产业禀赋:成都聚集2000余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 30余家本土上市企业 形成全国罕有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14]
中国外卖袋占领非洲
投资界· 2025-08-26 15:30
中国外卖袋在非洲市场的兴起 - 中国外卖袋在非洲成为稀罕物和时尚单品 包括曼玲粥铺 霸王茶姬 红牛 露露 脑白金等品牌的手提袋 [4] - 最受欢迎的是大黄大红喜庆手提袋 价格可达人民币1元多 [5] - 外卖袋通过国际运输公司运往非洲 单个利润约1元 形成生产 运输 落地一体化链条 [7] 全球包装袋市场规模与商业模式 - 2023年全球包装袋市场规模1850亿美元 食品和零售行业分别占35%和28% [7] -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2400亿美元 [7] - 中国购物平台外卖手提袋售价0.1-0.3元 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半托管服务对接非洲商家 [9] 非洲本地手提袋市场状况 - 非洲本地有草编包 花布布袋等手工制品 价格高达上千元 [9] - 家乐福推出特色购物袋按大小分为犀牛 狮子 大象型号 但对偏远地区民众仍属奢侈 [10] 非洲禁塑令背景与影响 - 非洲28个国家实施禁塑或限塑措施 包括肯尼亚2017年颁布全球最严禁塑令 违者面临1-4年监禁或1.9万-3.8万美元罚款 [12][15] - 禁塑令导致肯尼亚176家塑料厂和数万工作岗位受冲击 包装成本暴涨 [17] - 禁塑令使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成为非洲最清洁城市 内罗毕"飞行厕所"现象基本绝迹 [16] 非洲塑料污染问题与挑战 - 非洲人口快速增长 预计2050年新增13亿人 垃圾处理能力跟不上城市化发展 [16] - 每年全球800亿美元塑料包装流入海洋 2050年海洋塑料可能比鱼多 [16] - 塑料污染导致加纳阿克拉2015年洪灾150人死亡 亚的斯亚贝巴2017年滑坡110人死亡 [16] 中国外卖袋的产品优势 - 采用无纺布材质 具备保温 防漏 防洒 环保等功能 经长途运输仍完好 [17] - 应用多层立体隔热结构与真空材质 升级防漏性能 [17] - 设计注重颜值和趣味性 如喜茶黑色保温袋 太二黑白漫画风 霸王茶姬新中式手提袋 [18] 中国无纺布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中国非织造布产量856.1万吨 较201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7% 十年几乎翻番 [21] - 仙桃县级市聚集2700多家企业 195家规上企业 近10万从业者 年产量超100万吨 [21] - 浙江 山东 江苏 福建 广东五大沿海省份及湖北形成产业集群 [21] 中国无纺布产业链与技术突破 - 具备静电纺丝设备 生物基PLA PBS可降解材料生产线 [22] - 产品覆盖口罩 湿巾 汽车电池包阻燃层 航空航天材料 高端医美敷料 出口150多个国家 [22] - 掌握闪蒸法技术 熔喷木浆技术 开辟卫生和食品包装新领域 [23] 中国无纺布产业成功因素 - 14亿人消费升级倒逼厂家提升性能 功能和环保要求 [23] - 2020年疫情口罩需求助推技术跃升 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带动需求增长 [23] - 政策促进科技创新 固定资产投资和应用推广 [23]
聚焦高质量发展|安徽灵璧:小轴承“转”出“智造”新天地
新华网· 2025-08-25 17:23
行业地位与发展目标 - 轴承被称为工业的关节 是装备制造业重要基础零部件 广泛应用于手表到飞机等领域[1] - 灵璧县已形成从轴承钢管制造到组装、研发、检测的全产业链体系 瞄准百亿集群目标[1] - 2024年轴承产业园引进企业设计生产能力超100亿元 实现产值突破40亿元[15] 企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久研轴承科技厂房从4000平方米扩展到1.2万平方米 在制品超300个品类[2] - 企业专注精密轴承赛道 产品应用于高速电主轴和机床主轴领域 每年都有新品上市[4] -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家 申请国际专利2项[6] -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达30亿元 登记科技成果50余项 3个项目获省级科技重大专项[6] 智能化生产与质量管控 - 安徽广鑫轴承采用智能化生产线 机械手臂自动抓料 实时监控生产数据[7] -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影像检测等质检流程 形成电机轴承、农业轴承、汽车轴承主导产品体系[7] - 工作人员使用手动测振机对轴承震动进行检测 确保产品质量[13] 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 - 政府提供固定资产投资、厂房租赁、融资担保、税收优惠等全方位政策支持[9] - 推行职业教育+产业模式 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技师学院 开设5个轴承专业班[11] - 累计培养输出760名高技能人才 优化产学研检一体化协同机制[11] 产业集群与招商引资 - 轴承产业磁场效应显现 配套企业纷纷投资兴业 汇聚发展新动能[12]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 从轴承钢管制造到精密组装、研发设计、检测认证全覆盖[15] - 园区获评安徽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和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5] - 自2018年首家轴承企业入驻 实现从一枝独秀到繁花似锦的蝶变[15]
盛泽纺企组团参加2025intertextile秋冬家纺展
苏州日报· 2025-08-25 17:06
行业展会动态 - 2025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展会第二天为8月21日 [1] - 盛泽展团携30余家企业参展 包括中冠纺织 前航实业 中涛纺织等代表性企业 [1] - 吴江区家纺商会首次以独立展位形式亮相 位于展区主通道显眼位置 [1] 产业集群发展 - 盛泽织造作为全国最大纺织产业集群 展示原产加原创高品质家纺面料产品 [1] - 家纺商会携手企业抱团发展 集中展示拳头产品以强化区域产业影响力 [1] 产业战略布局 - 盛泽聚焦1加3加N产业格局 以高端纺织为核心产业 [1] - 重点发展三大领域:新材料新能源 智能装备 现代服务业 [1] -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 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有机更新等措施提升纺织业竞争力 [1]
甘坐冷板凳 啃下硬骨头
辽宁日报· 2025-08-25 09:27
核电项目建设进展 - 葫芦岛徐大堡镇4台核电机组正在加紧施工 两万余名工人参与建设 首台机组将于明年下半年投产 之后每隔10个月投产一台机组 每台机组建设周期5年多[1] - 每台机组投产后每年递增产值30余亿元[1] - 近四年来葫芦岛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翻番增长[1] 大型工业项目战略 - 葫芦岛市认识到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坚定选择周期长见效慢的大型工业项目 放弃短期舒适与眼前利益[2] - 徐大堡核电项目是几届党委政府接力完成的结果[3] - 财力较弱的葫芦岛集中资源保障大项目 在社会民生方面只办雪中送炭的实事[3] 营商环境优化 - 葫芦岛为项目提供高效审批服务 国网新源辽宁兴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172户征地拆迁与土地手续办理用时不到50天 比原计划提前7个月[5] - 中国中化扬农葫芦岛项目30天完成土地规划审批 20天完成能评批复 15天完成环评及安评批复 创全国同类项目审批时间最短纪录[6] - 市县各级主要领导加密调度频次 每个重点项目均有县级以上领导牵头的服务保障专班 每年300余个新建项目按时开工[5] 重点项目投资数据 - 中国中化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项目投资100亿元 全面投产后年产值达150亿元[6] - 国网新源辽宁兴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82.57亿元[5] - 建昌县投资逾20亿元的中兴玄武岩纤维制品和15亿元的脱硫石膏纤维等8个工业项目 两年后达产年创产值近60亿元 税收近10亿元[7] 产业集群发展 - 葫芦岛崛起八大产业集群 包括千亿级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10] - 500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中核中船大唐等央企规划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超1600亿元[10] - 500亿级有色冶金产业集群建设势头强劲 博骏锌基新材料项目投资27亿元 投产后年创产值48亿元[10] 经济发展成效 - 上半年葫芦岛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 名列全省前茅 其中工业贡献率高达64.2%[8] - 近三年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118% 雏鹰瞪羚企业增长140%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以20%以上增长率逐年攀升 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11] - 南票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4%[10]
新一线城市:重庆第3,郑州险胜天津,济南、无锡皆无缘
搜狐财经· 2025-08-23 05:07
城市排名格局 - 成都和杭州稳居新一线城市前列[2] 重庆跃升至第三位成为中西部城市发展标杆[2] 郑州与天津竞争第十名但天津以0.3分差距位列第十一[3] - 合肥排名上升两位 东莞实现进位[8] 西安、长沙、东莞和宁波凭借特色产业构建城市魅力[8] - 无锡和济南未进入前十五强[6] 华东地区城市竞争白热化[6] 重庆发展驱动因素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2] 加速构建智造重镇[2] - 三大国际消费地标主体工程基本完成[2] 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 -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初见成效 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集聚效应增强[2] - 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2] 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600公里[2] 机场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前四[2] 郑州产业优势 - 超聚变服务器产量全球第二[3] 中铁装备盾构机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世界第一[3] - 常住人口突破1350万[3] 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区功能持续强化[3] - 米字形高铁网络重要枢纽[3] 国家中心城市政策优势[3] 天津科技创新 - 信创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0亿元[3] 北方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3] - 海河实验室突破卡脖子技术[3]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七年全国前三[3] 特色产业集群 - 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产值超4000亿元[6]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国第二[6] - 济南数字经济占比突破48%[6]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五年翻三番[6] - 西安硬科技产业跻身万亿俱乐部[8] 长沙工程机械之都[8] 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万亿产业集群[8] - 宁波港航物流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8] 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9] 苏州最强地级市制造传奇[9] 区域发展特征 - 中西部城市能级跃升加速[8] 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优势明显[8] - 城市通过创新动能、产业升级和人口虹吸力构建魅力[8] 科技硬实力在城市评估中重要性提升[8]
像搭积木般建产业链 安徽马鞍山拼出发展新高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15:32
产业集群发展 - 马鞍山经开区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三智""三电"等新兴产业 做强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能源电子三大主导产业[2] - 园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22家 其中上市企业4家[2] -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 其中重大项目11个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423万美元[2] - 亨利食品马鞍山智慧工厂项目建成后年产30万吨西餐调味品 助力绿色食品产业扩容[2] 企业表现与出口增长 - 汉马科技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6.83%和130.46% 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2] - 汉马科技整车出口同比增长149% 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 - 信义玻璃追加投资汽车玻璃生产线和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实现"一月内双投"[4]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园区5家企业参与的9个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含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3] - 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3家、省级83家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2家[3] - 培育国家级5G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6家、省级智能工厂7家[3] - 2项产品入选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3] 人才引进与产业协同 - 新增校企合作单位60家 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及青年人才2000余名[3] - 深化与上海临港控股合作 推动沪皖产业联动集聚区发展[2] - 升级马鞍山青浦工业园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2] 营商环境与企业服务 - 创新推出"经采易贷"金融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融资7.4亿元[4] - 解决涉企问题400余个 通过外贸企业座谈会和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等形式[4] - 深化"经心办"服务品牌建设 提供金融、科技、人才等全要素保障[4]
如何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胜出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15:25
城市经济排名与产业升级策略 - 全国经济总量前30强城市排名存在动态变化 有城市进步 也有城市相对退步 [1] - 进步城市如南通和烟台需巩固优势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完善产业链配套 防止自满 [1] - 失速城市如广州 佛山和东莞需加快转型步伐 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1] 产业升级政策与措施 - 城市政府可制定产业升级规划和负面清单 明确鼓励类 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目录 [1] - 通过专项扶持基金 税收优惠和土地政策倾斜引导资源流向高技术 高附加值领域 [1] -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共建产学研平台 推动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1] - 鼓励制造业服务化 淘汰落后产能 将绿色低碳塑造为产业新竞争力 [1] 人才与要素保障 - 产业升级需要人才升级 需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领军人才和高技术工匠 [2] - 推动本地院校优化专业设置 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实战型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2] - 保障土地 资金等要素向优质项目高效聚集 打造上下游协同的特色产业集群 [2] 具体城市案例与数据 - 广州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提升3.7个百分点 [2] - 广州汽车零部件制造投资同比增长48.4% [2] - 佛山和东莞需减少对房地产相关产业的依赖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 [2] 佛山产业升级路径 - 佛山经济根基在传统制造业 其升级是稳定基本盘的关键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深度应用人工智能仍有空间 特别是在生产流程优化 预测性维护和个性化定制等场景 [3] - 可借鉴西樵镇启动AI数智服务平台和共建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的做法 建设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AI赋能中心 [3] 新兴产业培育与资本支持 - 佛山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低空经济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等领域 [3] - 需结合自身基础精准选择细分领域 发挥现有产业集群效应 [3] - 可借鉴禅城区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启航 领航产业基金的1+1产业基金体系 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3] 跨境电商与全球化策略 - 增速不理想城市可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 借鉴顺德组织家电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带企业以顺德军团形式参展跨境电商交易会的模式 [4] - 推动优势产业带借助跨境电商直达全球消费者 培育自主品牌 提升附加值 [4] - 地方政府需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 优化跨境服务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4] 创新驱动与开放合作 -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以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以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4] - 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 利用全球智力资源 吸引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高端制造基地 [4]
“链”动发展新动能
河南日报· 2025-08-21 07:30
比亚迪郑州航空港布局 - 比亚迪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设新能源汽车综合试验场,具备专业赛事举办、汽车性能测试及赛车文化普及功能 [1] - 公司通过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科普馆"迪空间"、全球模具中心及赛车场等项目深化郑州布局 [1] - 战略方向从工业产业根基延伸至汽车文化IP构建,形成产业链联动发展模式 [1] 区域产业发展策略 - 龙头企业通过整合资金、人才、生产资料等要素加速产业动能转换 [1] - 延链补链强链策略增强产业集群虹吸效应 [1] - 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乘数效应 [1] 实体经济投资趋势 - 新项目落地反映有效投资扩大趋势 [1] - 实体经济通过重点项目支撑保持稳健发展 [1] -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促进产业链整体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