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赢
icon
搜索文档
印力集团携手泰国The Mall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1:40
战略合作框架 - 印力集团与泰国The Mall集团达成深度合作,聚焦创意经济、文化交流及商业零售领域,旨在构建中泰商贸新桥梁[1] - 合作以"文化赋能商业,创新驱动未来"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推动区域经济融合[1] - 泰国前总理与旅游局官员评价此次合作为"政企合作典范",强调其对创意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5] 合作具体内容 - **IP联动与场景创新**:以印力"Super-V花花节"为载体,引入The Mall旗下市集IP"Kuad-Thai",打造沉浸式泰国文化体验空间[5] - **会员体系互通**:实现印力"印享星"与The Mall会员权益共享,覆盖中泰双向客群,提供跨境折扣及VIP服务[5] - **品牌生态联盟**:搭建中泰品牌双向孵化平台,首批合作涵盖零售、餐饮及文创领域,助力本土品牌拓展海外市场[5] - 首场合作将于7月18日至27日落地"第九届Super-V花花节",融合泰国IP呈现文化与生活方式[5] 战略意义与愿景 - 印力集团称合作将构建全新零售生态体系,为商业地产与零售合作树立新标杆,创造区域互利共赢[6] - The Mall集团强调合作创造经济文化协同效应,其将作为跨境贸易"桥梁",帮助泰国中小企业对接中国零售网络[9] - 双方计划共享客户洞察,拓展国际客群,通过零售与文化融合提升泰国国际形象,激活区域旅游与零售活力[9] - 在中泰建交50周年背景下,合作旨在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两国游客体验交流与会员体系联动,开启经济文化新篇章[11] 行业影响 - 合作被视为全球化逆流下中泰经贸的文化赋能新路径,有望重塑区域零售格局[11] - 印力集团提出双向互动体系,既引入泰国商业理念至中国市场,也推动中国品牌进入泰国[11] - The Mall集团展望"零售+文化"新范式,让商业成为连接民心的桥梁[11]
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观察:中国经济“热”起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25 18:10
夏季达沃斯论坛背景 - 夏季达沃斯论坛于2007年进入中国,聚焦新兴经济体和成长型企业,与瑞士冬季达沃斯论坛形成互补 [3] - 瑞士达沃斯论坛侧重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夏季达沃斯则更关注新兴市场和技术创新,被称为"新领军者年会" [3] - 两者差异在于前者偏"政",后者偏"商" [4] 2025年论坛亮点 - 2025年论坛在天津举办,科技元素突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高效通行 [5] - 论坛外氛围热烈,中外嘉宾如经济学家朱民、TCL创始人李东生等被媒体密集围访,反映公众对经济走势的高度关注 [7][9][10][11] - 中国制造展台吸引大量关注,创新实力与全球经济分量凸显 [12] AI技术展示 - AI"真菌"装置通过互动演示人机博弈,引发对技术控制权的思考 [12][16][17] - 天津某大学展示脑机接口技术,潜在应用于残障人士辅助设备 [20] - 帕西尼AI灵巧手DexH13集成触觉与视觉双模态能力,可执行复杂精细动作,未来或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20]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天津作为国际大都市,论坛吸引全球嘉宾,形成"微型地球村"场景 [21] - 论坛促进中外交流,从语言沟通到合作洽谈,体现中国开放活力与国际合作潜力 [23]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 论坛主题聚焦"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作为联席主席成为焦点 [25][26] - 刘强东近期拓展外卖业务并为员工全员缴纳社保,体现社会责任与开拓精神 [26] - 京东加速国际化布局,业务覆盖沙特、日本等地,契合全球合作理念 [26]
“历史照进现实,合作点亮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在沪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09:41
中美民间友好交流活动 - 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和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1] - 活动邀请100多位中美历史亲历者、专家学者及民间友好人士参与主题展和纪念会[1] - 系列活动突出三大主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正义与和平必胜信念、中美人民友谊传承[2] 中美合作历史与精神传承 - 主题展通过历史瞬间展示中美人民在战争年代用鲜血和生命共同捍卫和平的友谊[2] - 美国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近30年致力于推动飞虎队老兵重返中国及美中民间友好交流[3] - 基金会"飞虎队友谊学校"项目带领美国学生来华了解二战时期中美飞行员与民众的深厚友谊[3] 工商界与基层交流实践 -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指出美中工商界合作是飞虎队精神在和平时期的延续[2] - 商会会员企业的中美员工团队在日常合作中形成牢固伙伴关系与个人友谊[2] - 基层民间交流被视为构成美中合作韧性与活力的关键因素[2] 历史见证与未来展望 - 昆明民众帮助飞虎队修建机场的石碾等实物见证中美友谊的历史厚重感[3] - 中美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生死与共情谊被强调需世代弘扬[3] - 活动倡导以史为鉴应对全球挑战,推动民间友好汇聚成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2]
“钢铁驼队”一站直达 中亚味道飘香中国
新华网· 2025-06-22 09:33
中亚班列物流效率提升 - 中亚班列将中亚国家食品运输至中国的时间缩短至10-14天,物流单项成本降低5%-10% [1] - 成都中亚公共班列全程4853公里,经霍尔果斯口岸直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1] - 班列实行定点、定线、定时发运,具有发车时间固定、运行时效稳定等特点 [2] 中亚农产品贸易增长 - 中国自中亚五国进口农产品43.6亿元,同比增长26.9% [2] - 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额达2864.2亿元,同比增长10.4% [2] - 中国已开通8条面向中亚国家的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2] 中亚特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 哈萨克斯坦馆展示驼奶粉、巧克力、糖果等120平方米的特色商品 [1] - 中亚国家奶制品、巧克力、干果、蜂蜜等食品快速进入中国消费市场 [1] - 产品包括哈萨克斯坦巧克力麦片、塔吉克斯坦亚麻籽油、乌兹别克斯坦奶制品等 [1] 区域经济互联互通 - 中亚班列覆盖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4国,延伸至阿塞拜疆 [2] - 贸易从"单向输出"发展为"双向流通",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中亚市场 [2] - 成都成为中亚班列枢纽城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1][2]
“朋友圈”“加速器”“强枢纽”——这些关键词诠释“南博之约”
新华网· 2025-06-21 11:32
中国—南亚博览会平台效应 - 第9届南博会吸引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2500多家企业参展,成为区域经贸合作重要平台 [2] - 巴基斯坦企业通过南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产业链互补,尤其在乳制品业技术合作提升生产效率 [2] - 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规模连续7年超1000亿元人民币,合作领域持续拓展 [4][5] 区域贸易与产业合作 - 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2024年达2000亿美元,十年翻番,中国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最大贸易伙伴 [2] - 缅甸水果协会通过南博会技术交流提升服务水平,发展中国家依赖国际经贸活动促进产业升级 [3] - 南博会设置11个专业馆,展示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新质生产力成果,规模内容显著提升 [5] 基础设施与新兴领域合作 - 云南推进中老铁路"硬联通"及区块链溯源平台,提升跨境贸易效率,树立绿色贸易和数字创新标杆 [5] - 中越、中老、中缅通道建设加速,澜湄快线与中欧班列衔接,强化能源和数字信息大通道互联互通 [5] - 南博会推动中国—南亚—东南亚三方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对接,成为区域协同发展枢纽 [5]
中欧金融合作空间广阔 业内建议携手制定全球统一且可操作的绿色标准体系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22:19
中欧金融合作潜力 - 中欧可携手制定全球统一且可操作的绿色标准体系 [1] - 中欧合作从"互通有无"升级为"共塑未来",共享发展机遇并共担全球责任 [2] - 中欧是全球稳定的重要支柱,在绿色转型和产业链韧性构建上互为关键合作伙伴 [2] 人民币与欧元合作空间 - 中欧可在欧元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加强货币直接清算体系建设,深化央行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系统合作 [3] - 全球主要经济体应推动多极化储备货币体系,改革SDR机制,强化IMF清算功能 [3] - 人民币与欧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通过本币结算和跨境投融资协同构建"中欧区域经济共同体" [3] 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 - 中欧需引领制定兼顾可执行性与包容性的全球绿色标准体系,避免绿色政策异化为贸易壁垒 [4] - 中欧应在数字货币基础设施建设与标准制定上加强协作,争取新兴金融领域话语权 [4] - 数字金融能增强普惠性和包容性,推动金融创新,新兴市场数字银行兴起正重构金融基础设施 [7] 企业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 - 企业高水平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可降本增效并规避风险 [5][6] - 企业出海呈现多元化与本地化特征,民企活跃度提升,金融机构需转型为综合战略服务者 [5][6] - 技术进步和产品竞争力提升为人民币升值提供长期经济基础 [5] 金融科技与AI应用 - AI将颠覆制造业、金融、医疗等行业逻辑,银行业需拥抱AI时代重构服务模式 [8] - 上海银行业需把握AI机遇应对全球不确定性,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8][10] - 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领域的技术路径与风险治理经验可复制推广 [7]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统筹开放与安全、创新与监管、自主与共生的关系 [9] - 现代金融中心需具备绿色、数字、智能等六大特质,金融中心间趋向协同共赢 [9] - 上海正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枢纽,集聚资本、数据与人才三大创新要素 [10]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将出席“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凤凰网财经· 2025-06-20 21:42
全球化困局与多边主义挑战 - 当前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危机、经济复苏不明等多重挑战,多边治理框架遭遇严峻考验,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壁垒,严重侵蚀国际合作基础 [2] - 互联互通和供应链合作是全球化关键纽带,但近年持续遭受疫情、极端天气、地缘冲突等冲击,面临政治化、武器化等人为干扰,关税战已深刻影响全球贸易投资秩序 [3] - 潘基文主张摒弃冷战思维,通过数字贸易规则共建、绿色关税协同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全球化从"存量争夺"转向"增量创造" [3]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实践与贡献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开放:2024年自共建国家进口9.86万亿元(占进口总值53.6%),对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零关税带动相关进口增长18.1% [5] - RCEP推动区域内90%货物零关税,中国与东盟中间品贸易占比达67%,22个自贸试验区贡献全国20%外商投资与进出口总额 [5] - 预计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将超8万亿美元,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释放区域发展潜力 [5][6]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挑战 - 2023年中国非金融对外投资企业数/金额同比增23.1%/11.4%,境外企业纳税753亿美元(+0.3%),雇用外方员工257万人(占比60%) [7] - 出海企业通过技术共享、本地化运营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但面临地缘政治、产业链重构等结构性矛盾 [7] - 凤凰网论坛将搭建政企协同平台,汇聚全球治理领袖(潘基文等)、主权资本及标杆企业(吉利、TCL等)实战经验 [8][10] 行业协作与未来方向 - 需系统性平台应对出海挑战,重点解决本地化合规、文化差异、供应链重构等核心问题 [10] - 论坛聚焦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整合龙永图、李书福等政商资源,提供从市场开拓到转型升级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10]
海尔周云杰:以开放、生态、创新诠释中国跨国公司全球化担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0 15:31
转自:新华财经 6月19日,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作为在山东青岛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 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2025青岛国际城市合伙人对话会上发言。 海尔坚持生态布局,聚焦智慧住居、大健康、产业互联网三大赛道,打造全新产业生态,为跨国企业开拓广 阔合作空间。在智慧住居领域,"三翼鸟"场景品牌打破家电、家装与家居的边界,以"一键定制智慧生活"推 动行业从硬件销售转向场景服务;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卡奥斯平台链接90万家企业,为汽车、纺织等15个行 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引擎,这一模式既是技术整合,更是用户需求驱动的价值跃迁。 不断完善的三大赛道布局也吸引着全球资源方涌入海尔生态。目前依托全球35个工业园、163个制造中心, 海尔与德国代傲、意大利戴博等40余家跨国企业深化合作,从供货伙伴发展为生态共建者。这种"双向赋 能"不仅优化了全球产供链效率,更推动了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 生态共赢,不仅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海尔6-GREEN战略构建了全产业链低碳体系, 依托9座"灯塔工厂"与循环经济网络,将中国可持续实践转化为国际标准。通过"深 ...
时政眼|在青岛,何以看见这“6个字”
齐鲁晚报· 2025-06-20 10:51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概况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六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465家跨国公司的570位领导人参会 [3][4] - 前五届峰会累计吸引境内外421家世界500强企业、967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会,与会嘉宾超3000人 [5] - 本届峰会世界500强企业达135家,行业领军企业330家,首次参会"新面孔"占比超23% [5] 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现状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125万家,投资额超3万亿美元 [9] - 山东省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外资企业数量超1.9万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940余个,外商投资存量达1460亿美元 [13] - 具体案例:新加坡金鹰集团在济宁建设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全球最大)、英国阿斯利康在青岛连续3年增资至7.5亿美元、法国液化空气在烟台设立制造基地 [13] 峰会活动与政策导向 - 峰会设计28条产业链考察路线,推动"沉浸式"产业生态体验和项目对接 [8] - 商务部提出将加快云计算/生物技术外资试点落地,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 [10] - 设立重点外资企业服务专班、外企圆桌会议等机制解决发展痛点 [10]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被跨国公司视为"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政策确定性、发展稳定性与战略连贯性成为企业"长期主义"依托 [4][12] - 山东省提出加强产业协作对接、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清洁能源开发等合作方向 [15] - 贝卡尔特集团计划引进欧洲海上风电技术,并与山东高校合作研发绿色材料技术 [15] 峰会成果与行业趋势 - 发布2142个重点招商项目,覆盖各省及山东省 [7] - 举办"投资中国"合作会、资本招商对接会、海外基金投资论坛等专题活动 [7] - 《跨国公司在中国》系列研究报告为外资企业提供市场判断依据 [10]
多国政要说南博会为地区合作共赢提供新机遇
新华社· 2025-06-20 08:47
新华社昆明6月20日电(记者宿亮赵珮然)为期6天的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19日在云南昆明开幕。参 加博览会开幕式的多国政要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举办南博会等展会活动,为 地区合作共赢、繁荣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将有力促进区域国家经贸往来、造福各国民众。 本届南博会主题国斯里兰卡贸易、商业、食品安全与合作发展部部长瓦桑塔·萨马拉辛哈表示,南博会 是促进中国与南亚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作 为主题国,斯里兰卡将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拓展与中国在贸易、投资、旅游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 作。 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副总理阿卜杜勒·萨拉姆·哈纳菲表示,近年来,南博会已成为本地区深化经贸合 作、扩大投资、拓展经济对话的重要平台,不仅有效推动了南亚区域伙伴关系建设,更显著增强了各国 间的经济纽带。 马尔代夫人民议会副议长艾哈迈德·纳齐姆表示,每次来到南博会都能感受到会场中洋溢的活力,期待 各国利用好这一平台,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分享前沿思想,建设一个繁荣昌盛、为世界树立和平合作典 范的地区。 (文章来源:新华社) 老挝副总理吉乔·凯坎皮吞表示,南博会为包括老挝在内的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