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

搜索文档
这才是未来几年,最有远见的活法
洞见· 2025-07-13 19:00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中年群体面临的"返贫"风险及应对策略,提出五个关键远见:守住身体、钱袋、能量、大脑和家庭,强调长期思维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 [5][6][17][29][34][46] - 通过巴菲特等案例说明不透支消费、保持储蓄是财富积累的核心 [18][19][20] - 指出当前职场内卷现象导致健康透支问题,需通过时间管理和健康习惯改善 [6][8][11][13][14][15] 分章节总结 01 守住身体,少内卷 - 职场内卷现象加剧,员工在办公室搭帐篷、地铁站办公等极端案例频现 [6][8] - 过度加班导致健康透支,医疗费用可能耗尽积蓄 [11] - 提出10项具体措施:包括睡眠管理、番茄工作法、定期体检、每周3-4次运动等 [13][14][15] 02 守住钱袋,少透支 - 巴菲特财富秘诀在于"花得少",倡导"先储蓄后消费"原则 [18][19][20] - 当前消费陷阱增多,营销手段诱导非必要支出,导致负债率上升 [21][22][23][24] - 储蓄不足将削弱抗风险能力,需警惕大病、失业等突发状况 [25][26][27] 03 守住能量,少回应 - 情绪易受外界影响,需避免与负能量人群纠缠 [30] - 提出8条准则:包括远离诉苦者、不参与争辩、建立情绪边界等 [31] 04 守住大脑,少跟风 - 网络虚假信息泛滥,易引发跟风投资或情绪化判断 [36][37][38] - 需保持理性,建议延迟判断、避免跟风投资、提升认知水平 [39][40][43] 05 守住家庭,少内耗 - 家庭内耗比贫穷更致命,案例显示内耗家庭错失发展机会 [47][48][49][51][52][53] - 和谐家庭能共同抵御风险,提出10条具体建议:包括情绪管理、明确分工、增加仪式感等 [58][59][60]
对话中科院院士张杰:年轻人要学会面对失败
经济观察报· 2025-07-10 23:10
科研与年轻人成长 - 对科研年轻人而言,学会面对失败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包括调整心态和重新站起的能力[1][3] - 77/78级大学生因经历更多失败而更乐观坚强,最终在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录取率:千万考生中仅几十万录取)[5] - 当代年轻人比前辈更聪明自信,对成功标准要求更高(如不再认为进口产品最优)[4][6][8] 逆商与竞争环境 - 当代年轻人逆商可能优于前辈,因生活条件改善后自我要求更高[6] - 中国严酷的竞争环境(如企业高强度工作、性价比要求)锻造了民族竞争力,但个体压力显著[9] - 自然地理条件(如多地震、季风敏感)塑造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特质,延续至现代竞争文化[10] 社会现象与青年心态 - "躺平"现象反映经济发展后代际支持能力增强(父母收入提升可支撑短期休息)[11] - 青年阶段性低潮是正常周期,民族基因将促使后续满血回归[11] - 企业国际化案例显示中国竞争环境培养出强大适应力(如朱啸虎提及出海企业优势)[9]
对话中科院院士张杰:年轻人要学会面对失败
经济观察报· 2025-07-10 22:28
科研与教育 - 张杰认为年轻科学家比老一辈更聪明自信,团队中年轻人展现出更强的能力[3] - 对科研新人的核心建议是"学会面对失败",以77/78级大学生为例说明失败经历塑造了更强的抗压能力与成功概率[4] - 担任上海交大校长期间强调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个人发展高度,通过朋辈式陪伴引导学生成长[5][7] 年轻群体特征分析 - 反驳"逆商不足"观点,指出当代年轻人自我要求更高(父辈追求稳定工作 vs 现代青年追求"高大上"目标)[6] - 认为迷茫源于未意识到时代优势,举例年轻一代已摆脱"进口最优"的心理依赖,实际比父辈更自信[7] - 将阶段性"躺平"视为发展规律,预测民族奋斗基因会促使年轻人最终回归进取状态[11] 竞争环境解读 - 引用朱啸虎案例说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源于本土严酷环境(如极致性价比要求、加班文化)[8] - 从地理板块运动角度分析中华民族面临的自然挑战(地震频率为欧洲10倍+季风敏感导致多灾害),形成勤劳坚韧的民族特质[9] - 指出全球化竞争中外部压力迫使持续努力,唯有复兴后才可能缓解"内卷"[9]
“反内卷”升级下,股市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7-10 19:46
政策背景与演进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6大举措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包括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政策演进呈现阶梯式升级: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升级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2025年3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依法治理低价竞争 [2] - PPI已环比32个月负增长,仅次于2012-2016年供给侧改革前的情况,显示"反内卷"政策必要性 [2] 宏观经济影响 - "内卷"导致企业非理性降价,形成"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居民收入降低-消费支出减少-价格进一步下跌"的螺旋反馈 [2] - 综合治理"内卷"是打破通胀下行压力、推动经济回归上升螺旋的必要举措 [2] - 内卷环境下企业压缩成本导致研发支出下降、商品服务质量降低,与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 [3] 行业影响与破局路径 新能源行业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政策组合拳包括设定研发强度门槛、头部企业联合减产30%、设定组件最低限价 [4] - 技术迭代成为破局关键,钙钛矿叠层、BC电池(效率27.4%)等高端技术推动差异化竞争 [4] - 新能源汽车政策引导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竞合,固态电池、L4级自动驾驶成为新赛道 [4] 传统周期行业 - 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5.1%,尾部企业现金流濒临断裂 [5] - 水泥建材产能利用率仅50%,但区域整合加速推进 [5] 消费制造业 - 生猪养殖调减能繁母猪100万头,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降低养殖成本,弱化"猪周期"波动 [5] 股市影响与投资机会 - 当前股市反内卷行情处于政策预期驱动阶段,参照2016年供给侧改革经验,将经历三阶段:政策预期驱动、产能出清验证、盈利弹性释放 [6][7] - 权益资产配置需紧扣供给侧优化、技术壁垒提升、增量市场开拓三大逻辑 [7] - 供给侧优化聚焦产能出清充分的周期与制造龙头(水泥、钢铁、建材、锂电、风电) [7] - 技术壁垒提升押注技术迭代驱动的差异化竞争(光伏、新能源汽车) [7] - 增量市场开拓关注品牌出海(家电、新能源汽车) [7] - 行情高度将由供给侧的收缩力度与技术迭代的速度共同决定 [7]
“反内卷”之路已然开启
期货日报网· 2025-07-10 08:40
锂电产业链价格波动 - 碳酸锂现货价格从峰值60万元/吨跌至6万元/吨 跌幅超过90% [1] - 价格下跌反映市场供需调整和行业"内卷式"竞争激化 [1] 产业链各环节压力 - 上游矿山面临前期扩张带来的资本开支压力与成本焦虑 盐湖提锂技术路线初始投入大 技术门槛高 达产周期长 [2] - 中游材料厂承受价格传导压力 正极材料锂价格被严重压缩 部分企业牺牲利润甚至妥协质量控制 [2] - 电芯厂与电池厂在下游议价压力和上游波动间形成全链条成本挤压恶性循环 [2] 行业自律行动 -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等发布倡议书 呼吁理性竞争和协同发展 [3] - 下游17家主流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 有望改善中上游现金流 [3] 产业升级方向 - 需聚焦技术创新和锻造核心竞争力 强化风险管理平滑经营波动 [3] - 碳酸锂价格理性回归具有必然性 但无序"内卷"不可持续 [4] - 全产业链需构建技术驱动 风险可控 协同共赢的健康生态 [4]
券商首席热议!“反内卷”如何提振市场内生动力?
天天基金网· 2025-07-09 11:27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有助于约束低效低质的竞争行为,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优质产品吸引市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3] - "反内卷"将改善行业竞争格局,提升头部企业盈利能力和抗周期能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储能系统等新兴产业 [9][10] - "反内卷"政策将采取"标本兼治"的方式,短期约束无序价格战,中长期破除不正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 [7][8] 产业发展影响 - "内卷"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压降研发支出、降低商品和服务质量,与高质量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3] - 综合治理"内卷"行为是打破通胀下行压力、推动经济循环回归上升螺旋的必要举措 [3] - 中国企业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竞底竞争"问题,"反内卷"有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全球供需关系 [4] 政策落地路径 - 当前"反内卷"更多依靠行业自律机制,预计后续将由发改委牵头,重点行业推出量化"KPI" [5] - 本轮政策相对更加温和、循序渐进,针对不同行业采用不同发力方式 [6] -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需避免"一刀切",短期约束无序价格战,中长期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7][8] 受益行业 - 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储能系统、电商平台等领域是"反内卷"重点 [9] - 光伏、新能源车、锂电储能等优势制造业产业链有望迎来竞争格局改善 [9] - 汽车行业可能推进并购重组,光伏、锂电行业可能引导自律控产挺价 [9]
券商首席热议!“反内卷”如何提振市场内生动力?
券商中国· 2025-07-08 16:23
反内卷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内卷"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压降研发支出、降低商品和服务质量,与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需约束低效低质行为,鼓励科技创新和优质产品[2][3] - 非理性降价引发"价格下跌—利润减少—收入降低—消费减少—价格再跌"的螺旋反馈,综合治理"内卷"是打破通胀下行压力的必要举措[3] - 中国企业全球化中部分依赖"竞底竞争","反内卷"有助于利用研发、技术、品牌等优势形成长期稳定供需关系,应对逆全球化挑战[4] 反内卷政策落地路径 - 当前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机制,后续或由发改委牵头,参考"供给侧改革"经验,分行业推出量化KPI[5][6] - 政策将更温和、循序渐进,针对不同行业采用差异化方式,避免"一刀切"影响宏观经济和就业[7][8] - "标本兼治":短期约束无序价格战,加强质量监测;中长期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约束补贴行为,完善退出机制[8] 受益行业及竞争格局变化 - 重点治理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储能系统、电商平台等供需失衡突出行业,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和汽车是主要细分方向[9] - 光伏、新能源车、锂电储能等优势制造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央国企主导行业或推进并购重组,民企主导行业或引导自律控产挺价[9] - 新兴产业将夯实周期性底部,头部企业盈利能力和抗周期能力提升,中期行业集中度或提高[2][10]
评论:充电宝行业“内卷”下的危与机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19:49
充电宝召回事件与行业现状 - 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品牌召回超过120万台充电宝产品,罗马仕宣布停工停产 [1] - 2024年中国充电宝市场规模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0%以上 [1] - 2020-2023年网络销售充电宝不合格率逐年攀升,分别为19.8%、25.0%、35.4%、44.4% [1] 行业"内卷"问题分析 - 行业长期存在低价竞争、供应链管理失控、监管滞后等问题,价格战成为主旋律 [2] - 企业为降低成本,削减电芯等核心部件质量,导致安全底线失守 [2] - 光伏、汽车等行业同样陷入"内卷",价格战导致利润下滑、创新动力不足 [2] 破局方向与建议 - 监管部门需强化法律约束,惩处低价倾销,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3] - 行业协会应制定自律规范,引导企业协作共赢,避免恶性竞争 [3] - 企业需转向技术研发与创新,通过差异化提升附加值,而非压低原材料成本 [3]
想换城市的年轻人,第一步怎么走?
虎嗅· 2025-07-06 10:02
青年城市选择趋势 - 当代青年对北上广深滤镜消散,高房价和强竞争使"为机会苟住"成本增加 [2] - 小城市因经济/资源/信息落差及政策红利成为"任意门",承载重启人生需求 [2] - 人口流动与交通运输(尤其水运)密切相关,美国80%人口集中在20%国土(东西海岸+五大湖) [6] - 中国行政体制主导人口均摊(如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形成鄂尔多斯/榆林等资源型城市 [6] 城市经济结构特征 - 财政经济与财政依附型经济并存的城市更易保障青年生活无忧 [5] - 兰州通过迁建985高校(兰州大学)和削山造城实现城市外扩,吸引逆流人口 [7] - 贵阳/兰州呈现双轨制经济:体制内群体与多民族服务业并存,提供多元生存空间 [13][14] - 拉萨因政策补贴形成高福利体系,催生四川人主导的服务业生态(餐饮/旅游/手工艺) [15] 城市发展模式差异 - 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鹤岗/阜新)缺乏双轨制,服务业高度同质化且依赖电商采购 [17] - 上海量化考评体系(积分落户/学历评级)抑制创业,仅金融从业者能稳定生存 [11] - 南京体制内强度指数仅30%,反常识低于兰州(70%),反映非资源型城市特征 [12] 创业选址关键要素 - 现代社会解耦能力强的城市更适创业:资本化/法治化/信息透明降低关系依赖 [24] - 东南沿海小城信用工具发达(小额贷款/典当行),融资效率高于传统人情社会 [25] - 资本化彻底+经济多元+游客密集的城市更易将脑力/时间转化为商业价值 [26]
从“卷王争霸”转向“协同共赢”
证券时报· 2025-07-04 02:50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行 汽车市场多车型扎堆降价 储能中标价屡创新低 形成"价格修罗场" [1] - 企业利润被极限压缩 行业生态恶化 经济循环在内耗中拖慢 影响高质量发展根基 [1] - 形成"内卷"因素包括盲目招商 地方保护主义 退出机制缺失 企业差异化竞争手段匮乏 阶段性供需错配 [1] - 微观企业面临"囚徒困境":不降价订单流失 猛降价利润归零甚至亏损 被迫选择"内卷式竞争" [1] - "内卷"导致研发投入削减 技术升级受阻 长远竞争力可能被侵蚀 [1] 解决方案与路径 - "反内卷"需系统重构竞争规则 在"卷"与"破"间开辟新路 [2] - 多个行业祭出"限产令" 释放行业自救集体信号 [2] - 需通过行业自律科学调节产能 建立理性供给秩序 [2] - 政府应根除地方保护顽疾 拆除市场"隐形篱笆" [2] - 企业需坚定转型决心 告别"以价换量"路径依赖 专注技术突破 工艺优化与品牌增值 [2]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反内卷"需双轨并行:修"独门绝技"拥抱差异化生存 在细分市场 定制服务 解决方案等蓝海锚定生态位 [2] - 促"链式共赢":龙头企业需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 缩短付款周期 共建健康生态 [2] - 每个参与者需成为"内卷"破局者 推动中国经济从互相倾轧转向协同发展 [2] - "反内卷"是中国经济刮骨疗毒的涅槃 需制度切除病灶 行业自律 企业创新突破同质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