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

搜索文档
小非农爆冷,大非农火热,市场应该相信哪一个?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14:54
就业数据分化 - 美国6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4.7万个,超出市场预期的10.6万个,失业率从4.2%降至4.1% [1] - ADP就业报告显示私营部门就业岗位减少3.3万个,创2023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预期值为增加9.8万人 [1] - 政府部门新增就业7.3万个,占非农就业总增长的近一半,而ADP报告仅统计私营部门 [1][4] 私营部门就业结构 - 私营部门仅新增7.4万个就业岗位,为去年十月以来最低增幅 [1][4] - 商品生产部门增加6000个岗位,其中建筑业增1.5万个,制造业减少7000个 [4] - 服务业增加6.8万个岗位,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领域贡献5.9万个 [4] 失业率下降原因 - 失业率下降主要因劳动参与率从62.4%回落至62.3%,反映劳动力供给减少 [2] - 过去两个月家庭调查显示就业减少60.3万人,但劳动力规模减少75.5万人导致失业率下降 [2] - "沮丧"求职者数量增加表明参与率可能进一步下滑 [2] 数据解读与政策影响 - 花旗认为5月和6月数据夸大了劳动力市场强劲程度,企业和个人调查均显示招聘放缓 [3] - 失业率下降可能使美联储本月保持观望,但花旗维持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 [3] - 若未来失业率集中上升,可能为美联储政策带来鸽派风险 [5] 行业集中度分析 - 就业增长高度集中于医疗保健行业,其他领域增长疲软 [1][4] - 州和地方教育部门贡献6.4万个政府岗位增长 [4] - 分析师警告就业市场结构性变化需透过表面数字观察 [5]
2025年上半年期货大数据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7-04 06:30
全球宏观经济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全球经济增长不稳定,欧美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持续收缩,美元指数走弱[1] - 中国制造业PMI企稳回升为全球制造业注入活力[1] - Wind商品指数领涨大类资产,涨幅达13.81%,但商品市场走势分化:贵金属及部分有色金属表现强劲,化工及黑色金属受需求拖累走势疲软[1] - 美元指数下跌10.79%,标普500上涨5.50%,万得全A上涨5.83%[2] 商品期货市场整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沉淀资金达4283.66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592亿元,同比上升16.05%[4] - 2025年上半年期货市场成交额339.73万亿元,同比上升20.68%[7] - 金融期货成交额占比上升至33.13%,商品期货占比下降至66.87%[11] - 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突破115万亿元,同比大增25.85%[9] - 中金所成交额突破112万亿元,同比增加40.07%[9] 期货公司表现 - 国泰君安期货以总成交量7.37亿手位列榜首,同比上升54.07%[13] - 中泰期货总成交量1.72亿手,同比增加131.13%,排名从13位升至第7位[13] - 国泰君安期货蝉联买入和卖出交割量第一,买入交割量257,779手占比14.33%[15][16][17] - 中财期货、中信期货、海通期货位列黄金期货盈利榜单前三[18] - 2024年TOP10期货公司净利润总和53.93亿元,占全行业利润56.94%[20] - 中信期货净利润99.56亿元蝉联第一,瑞达期货利润增幅56.93%最快[21] 品种表现 - 贵金属板块成交额59.57万亿元名列第一,大增66.05%[23] - 化工成交额43.79万亿元,同比增加22.66%[23] - 贵金属行业资金流入468亿元,同比增加64.37%[26] - 黄金期货领涨商品市场,沪金上涨23.09%[39][41] - 煤焦钢矿及能化品种全线下跌,焦煤下跌34.30%,焦炭下跌22.48%[41] - 黄金、中证1000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位列成交额前三[32] - 烧碱期货成交额大增10倍,对二甲苯增长233.09%[33] - 豆粕持仓量同比增加近50%位列第一,纯碱及玻璃持仓量翻倍[34][35] - 沪金沉淀资金880.04亿元位列榜首,同比增加87.44%[37] - 烧碱沉淀资金同比增速284.20%,氧化铝213.19%,棉纱196.73%[38] - 沪铜交割金额247.40亿元最大,黄金交割金额同比增速529.41%最快[43]
最后通牒已下,马斯克对2.5亿人发誓,誓要让特朗普付出惨痛代价
搜狐财经· 2025-07-03 20:16
法案内容及影响 - "大而美"法案计划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对美国税收体系冲击巨大 [1] - 法案通过后未来10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预计增加近3.3万亿美元 [3] - 法案将使最贫困美国家庭收入减少近4%,最富裕家庭收入增加2%以上 [4] 特斯拉及新能源行业影响 - 法案拟取消电动汽车消费者税收抵免政策,特斯拉每年将损失约12亿美元 [3] - 税收抵免政策取消将打击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积极性,不利于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竞争 [7] -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受阻可能影响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其他国家可能填补市场空间 [9] 马斯克与特朗普冲突 - 马斯克称法案"疯狂且有破坏性",威胁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6] - 特朗普暗示调查马斯克公司获取政府补贴情况,可能驱逐马斯克 [6] - 特斯拉长期受益于政府补贴,法案取消支持损害马斯克商业利益 [6] 政治及社会影响 - 共和党内部出现分歧,3位参议员投票反对法案 [7] - 法案通过将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困家庭基本生活保障被削弱 [7] - 食品援助削减可能使更多贫困家庭面临饥饿问题,引发社会矛盾 [7]
总价千万的新房成交翻倍,上半年北京楼市还有这些看点
第一财经· 2025-07-03 17:47
北京新房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26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 市场整体企稳 [3] - 月度呈现波动增长 3月"小阳春"行情带动成交面积同比增近五成 二季度同比增15% [3] - 区域分化明显 朝阳 昌平 海淀 顺义 丰台为成交主力 销售面积均超25万平方米 [3] - 6个楼盘销售额超40亿元 集中于海淀(4个)和朝阳(2个) 高品质改善型项目去化突出 [3] 高端住宅市场特征 - 总价1000万-2000万新房成交套数同比增90% 市场份额从2024年12%提升至19% [4] - 海淀区均价超10万/㎡豪宅表现强劲 建发海晏项目开盘认购185套 金额62亿元 网签均价13.5万/㎡ [4] - 市场分化加剧 部分项目需通过产品力和价格双重竞争吸引购房者 [5] 房企竞争格局 - TOP20房企商品房销售金额合计1766.7亿元 中海地产(244.6亿) 华润置地(206.9亿) 越秀地产(193.5亿)位列前三 [5] 土地市场动态 - 上半年成交22宗涉宅地块 出让金1005.56亿元同比增37.3% 9宗溢价成交 [6] - 海淀树村地块楼面价突破10万元/㎡ 核心区稀缺地块呈现"量缩价涨"特征 [6] - 土地成交总价自2021年后首次重返千亿级 优质地块将为后续改善型产品提供支撑 [6] 二手房市场特征 - 上半年二手住宅网签8.86万套同比增18% 超2022-2024年同期水平 [8] - 刚需主导市场 500万以下房源成交占比超60% 政策放宽助力非京籍购房 [8] - 价格持续下行 5月二手房价格环比降0.8% 90㎡以下小户型降幅达1.1% [9] - 挂牌量维持高位(约16万套) 买卖双方价格博弈加剧 部分业主"卖旧观望" [9]
河北资产递表港交所 地方AMC冲刺港股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7:09
公司上市动态 - 河北资产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建银国际、山证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1] - 当前A股市场仅海德股份持有AMC牌照专营不良资产处置,港股市场仅有中国信达和中信金融资产两家全国性AMC上市,地方AMC尚无港股上市先例[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24日,是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企业,同年12月获得批量收购处置金融不良资产资格[1] 股权结构与资产规模 - 控股股东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持股56.5%,四家第二大股东各持股9.2%[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规模为75.56亿元[1] 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 - 以2024年新收购不良资产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排名第二,市场份额24.4%[2] - 以2024年自中小银行新收购不良资产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7.2%[2] - 2022-2024年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分别为4.24亿元、2.22亿元、5.12亿元[2] 业务构成与财务表现 - 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收购处置、重组、托管及相关咨询顾问业务[2] - 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占比近三年均在99%以上[2] - 2024年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30%至5.12亿元,实现利润2.04亿元[2] - 2023年收入同比下降48%至2.22亿元,产生-2.3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当年亏损1.45亿元[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金字塔"结构,头部5家地方AMC总资产规模占行业40%以上[3] - 业务转型进度不一加剧行业竞争格局分化,尾部机构濒临边缘化[3]
欧元兑日元逼近年内高点,美元指数创1973年来最大跌幅
搜狐财经· 2025-07-03 16:02
欧元兑日元汇率走势 - 欧元兑日元汇率持续攀升 逼近一年来的高点水平 日元的持续疲软为这一货币对提供了上涨动力 [1] - 欧元兑美元在2025年上半年累计涨幅达到13.86% 显示出强劲的上涨势头 [1] - 欧元兑日元汇率曾一度达到175.43 创下自1999年欧元推出以来的新高 [2] 日元疲软原因 - 日元对主要货币的疲软态势成为推动欧元兑日元上涨的关键因素 美元兑日元汇率已突破160关口 刷新1986年12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1] - 日本央行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 基准利率保持在0至0.1%的区间 预计目前宽松的金融环境将继续 [1] - 日美货币政策的显著差异是推动日元持续贬值的根本原因 美联储官员透露出对降息的谨慎态度 日本央行6月会议公布的减少购买国债计划不及市场预期 [1] 货币政策影响 - 市场对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与对美联储"不急于降息"的预期形成对比 货币政策的分化可能限制欧元继续走高的幅度 [1] - 进入四季度后 随着美联储开始下一次降息 而欧洲央行逐步接近其降息周期的终点 可能带动欧元展开新一轮反弹 [1] 日本当局干预预期 - 日本央行已对日元兑欧元进行汇率检查 通常表明当局已准备好干预外汇市场 [2] - 如果欧元兑日元汇率接近180的关口 日本当局很有可能会介入 通过出售欧元来进行干预汇率 [2] - 投资者正密切关注日本央行的政策会议 届时有关债券购买规模的变动以及是否提高利率的决策将在货币市场引发反响 [2]
今天要做些差价!
和讯网· 2025-07-03 15:45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跌至96.3 刷新40个月新低 [1] - 因老美"大而美"法案落地在即 未来10年将增加3.8万债务 削弱美元 [1] - 川普乐见美元贬值 华尔街看空美元 [1]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窄幅震荡 收带上下影线的调整K线 [1] - 日线及多周期见顶绿色块共振 短期或调整5-8小时 [1] - 个股分化大 多数回调 科技股等资金流出 [1] 板块表现 - 光伏板块涨幅靠前 虽减产但股价已至低位提前反弹 短期有望延续 [1] - 有色板块受益美元贬值 [1] - 银行股资金抱团 多创新高 可持股待涨 短线可高抛低吸 [1] 多空因素分析 - 美元贬值利好有色、黄金、光伏等板块反弹 [2] - 银行板块资金抱团创新高 [2] - 市场短期有调整需求 多数个股回调 科技股等出现资金流出 [2] - 对A股看法为中性 [2]
楼市新房二手房价格冰火两重天
环球网· 2025-07-03 14:47
新房市场 - 2025年6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达1684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9%,同比上涨2.59%,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上涨 [1] - 6月3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1034万平方米,同比环比均下滑,上半年累计成交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上海、合肥、北京等城市成为新房价格环比上涨领头羊,上海以0.94%涨幅居首 [2] - 上海1-5月一手住房成交同比增加9%,5月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9%,多个均价超10万元/平方米豪宅项目开盘即罄 [2] - 融创上海壹号院以18.9万元/平方米备案均价开盘2小时售罄,上半年销售额破170亿元 [2] - 易居研究院预计2025年上海总价3000万以上新房成交金额将超千亿元 [2] - 一线及强二、三线城市因改善需求支撑房价相对稳定,三、四线城市稳步回调 [2] 二手房市场 - 6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降至1369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5%,同比跌幅达7.26% [1] - 6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城市达100个,其中17个城市跌幅超1% [4] - 百城二手房价格已连续28个月环比下降,同比连续30个月下跌,5、6月跌幅明显大于一季度 [4] - 北京6月二手房网签15139套环比增长6.04%,上半年累计网签超9万套同比增长20.4% [4] - 广州、上海6月网签量均突破2万套,上半年累计同比增幅分别达12.98%和21%以上 [4] - 刚需房源因总价低、流通性强议价空间大,改善型房源因供应稀缺价格相对稳定 [4] - 二季度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同比环比齐增,但6月增长动能已出现放缓 [4] 市场分化 - 中国楼市呈现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格局 [1] - 新房产品力全面提升挤压了二手房市场空间,短期内以价换量仍是主旋律 [5] - 未来楼市走向取决于核心一、二线城市持续热度能否传导至更广泛市场 [5]
2025上半年土地市场总结:缩量提质、分化延续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4:25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供应面积同比下降18.6%,成交面积同比下降6.8%,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4.5%,平均溢价率10.3%,较去年同期提升6.2个百分点 [1] - 全国前5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281亿元,同比下降11.9%,与300城土地出让金增长形成分化 [1] - 市场呈现"缩量提质、分化延续"特征,核心城市土拍热度回升,低能级市场量价双淡 [2] 房企表现与布局 - 22城累计拿地金额中,央国企占比达58% [1] - 头部房企拿地金额排名:绿城(341亿元)、保利(329亿元)、中海(283亿元)、滨江(270亿元)、建发(266亿元)、华润(246亿元)、金茂(215亿元)、招蛇(206亿元) [1] - 北京、杭州、上海、成都为主要布局城市,其中北京和杭州占头部房企拿地金额超4成 [1] 城市能级分化 - 一线城市推出面积同比+14.4%,成交面积+17.6%,土地出让金+47.3%,溢价率11.9% [2] - 二线城市推出面积-2.1%,成交面积+15.7%,土地出让金+36.5%,溢价率14.3% [2] - 三线城市推出面积-24.6%,成交面积-14.5%,土地出让金-1.1%,溢价率仅3.6% [2] - 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达66%(2024年全年51%),集中度持续提升 [2] 重点城市表现 - 土地出让金领先城市:杭州(1010亿元)、北京(1006亿元)、上海(638亿元)、成都(366亿元),溢价率显著优于其他城市 [2] - 武汉、南京、郑州、天津等城市土地市场持续调整,多数地块底价出让,主要受高库存影响 [2] 市场特征 - 土拍规则调整为"价高者得"后,优质地块因稀缺性实现高溢价 [2] - 新房市场改善性需求主导趋势愈发明显 [2]
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呈现“前高后低”态势,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增幅继续扩大
环球网· 2025-07-03 10:17
楼市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TOP100房企实现单月销售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 [1] - 上半年TOP100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6526.8亿元 [1] - 6月近六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8家环比增幅大于30%,包括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 [1] - 上半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1.8%,降幅较1-5月扩大1个百分点,权益销售额12812.7亿元,权益销售面积6570.6万平方米 [2] 房企销售策略与区域分布 - 代表房企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采取"以销定投"策略,关注主流城市和地段 [2] - 招商蛇口、越秀地产、中建壹品、中国中铁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超50%,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等一线城市贡献率超40% [2] - 一线城市销售业绩贡献率同比增长9.0个百分点至40.0%,二线城市占比47.8%,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 [3] - 上海、北京、广州为销售额贡献前三城市,贡献率分别为16.9%、10.6%、9.0%,上海贡献率增长4.5个百分点,北京增长3.8个百分点 [3] 房企拿地动态 - 上半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 [4] - 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国金茂新增货值位列前三,分别为899亿元、831亿元、749亿元,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6019.9亿元,占TOP100的41.8% [4] - 重点企业拿地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为主力,民企仅在重点区域补充土储 [5] - 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拿地金额进入前十,绿城在杭州、苏州位列前三,滨江集团在杭州拿地金额第一 [5] 城市土拍市场特点 - 土拍热度集中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如北上深、杭州、成都,优质地块频现高溢价,郊区地块及多数城市土拍保持平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