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2025“工赋百景”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名单发布 多家上市公司牵头试点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5:21
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 - 山东省公示2025年度"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名单 聚焦技术赋能 链式转型 载体赋能三类方向 涉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 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 5G工厂 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 轻量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 公共服务载体赋能等细分领域 [1] - 名单包括81个项目 涉及单位近百家 多家上市公司牵头项目入选 如歌尔股份可穿戴电子消费品供应链协同平台智能化建设项目 海信视像智能电视产业AI+大数据赋能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东阿阿胶基于智慧养殖管理的胶类中药供应链协同构建项目等 [2] - 赛轮轮胎 福瑞达 国瓷材料 汉鑫科技 得利斯 滨化股份等上市公司牵头或参与项目入选 [2] 上市公司参与情况 - 汉鑫科技表示此次入选是继2024年"工赋百景"揭榜挂帅试点项目后再次获评 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再获显著成果 项目经验将为中医药行业数字化升级树立新范式 [3] - 汉鑫科技该项目是"AI+数字工厂"领域重要产品 未来将持续优化中医药轻量化数字平台 强化AI研发创新 提升应用场景落地效能 [3] - 上市公司成为山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要力量 近年来已承担多个重要项目 [3] 山东省数字化转型成效 - 2024年山东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1%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均居全国第二 [4] - 2024年1至4月全省关键软件实现收入344亿元 同比增长12.8% 规模居全国首位 其中工业软件实现收入205.7亿元 同比增长12.9% [4] - 2017年以来山东谋划工业互联网发展 目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突破40万家 大数据产业占全国1/8 去年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4]
职业院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应用实训室建设方案(2025版新标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16
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预计2027年增至1.8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 [1] -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连接工业设备超8000万台,平台数量超150个 [1] - 海尔卡奥斯、航天云网等平台具备国际影响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 [1] 标识解析体系 - 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突破300亿,日均解析量超1亿次 [2] - 标识解析体系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产业链数据共享,如汽车行业零部件全生命周期追溯 [2] - 国际主流技术标准包括Handle系统(中国管理86一级前缀)和OID(国内2007年组建注册中心) [4] - 中国自主标准VAA标识体系由中国信通院负责国际发码 [5] 政策与技术标准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动标识产业生态发展 [3] - 各地加大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投入,促进技术研发与应用 [3] 人才培养需求 - 未来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缺口预计达1200万 [6] - 职业院校需加强标识解析技术教学,弥补实践环节薄弱问题 [6] 课程与实训体系 - 基础课程涵盖工业互联网概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编程语言 [11] -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标识解析技术、系统搭建、应用开发及安全技术 [12][13] - 实训项目含设备标识注册、产品追溯系统开发、远程监控系统开发及企业项目实践 [14][15] 师资建设 - 教师需通过专业培训(如中国信通院专家指导)、企业实践(如海尔卡奥斯项目)提升能力 [16] - 引进企业兼职教师与专家顾问团队,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如智能物流领域研究) [17]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6-08 20:41
需求端分析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呈现地域特色,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制造业大省是转型主力区域,产业协同和基础能力提升是共性举措[1][4][5] - 需求场景呈现分化:评优侧聚焦生产制造环节落地操作(占比57.8%),招标侧以政府主导(95.2%)的转型诊断+实施为主[8][10] - 企业转型态度趋于理性,86.7%认可转型必要性,77.8%计划增加投入,但更关注产品实用性而非技术热度[16][27] - 紧迫场景TOP3:数据准备(77.8%)、供应链管理(68.9%)、生产管理(设备/排产/AI质检)[21][2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55万亿,预计2025年达1.76万亿,未来5年CAGR约14%[2][39] - 增长驱动因素:政策目标导向(2025/2027/2030节点)、技术迭代(大模型等)、产业链协同需求[39] - 支出结构向软件倾斜,2024年软件支出占比达46.6%[28] 供给市场特征 - 产品体系趋向统一化:以数据/场景维度划分,新增大模型服务(API/智能体等)和硬件产品(大模型一体机)[44][45] - 解决方案呈现两大融合:软硬服一体化(如工业富联视觉检测设备)、跨模块业务打通(人财物产供销联动)[46][47] - 大模型应用探索三大路径:智能体开发(腾讯/字节)、模型联合(雪浪云+DeepSeek)、产品赋能(中控技术PLC)[48][49] 竞争格局与机会 - 高技术离散制造业(半导体/电子等)和信创/国产替代领域存在领头企业孵化机会[50] - 大模型短期难改格局,长期取决于对生产场景的支撑能力,当前应用集中在辅助代码/知识问答等非核心环节[52][53] - 数据价值构建比开放更重要,需完成数据-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认知链条构建[56] 技术应用进展 - 大模型落地场景以营销销售(40%)、供应链管理(35.6%)、数据服务(33.3%)为主,生产环节渗透率低[30] - 企业主要顾虑:结果不确定性(80%)、领域知识不足(60%)、多模态限制(55.6%),期待能力增强方向[33][36] - 工业智能体处于工具属性阶段,需解决数据质量(噪声/标注)、模型可解释性等训练难点[49]
南京思飞捷:创新驱动 智启未来
金投网· 2025-06-04 10:48
公司概况 - 南京思飞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从能源管理切入逐步拓展至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 [1][2] - 公司已从最初的软件开发商成长为提供全方位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覆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流程 [2] - 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包括能源可视化管理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MES系统、智能仓储软件系统等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采用"技术驱动"战略,自主研发能源可视化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能源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智能分析,帮助企业优化能源使用效率 [2] - 针对制造业"数据孤岛"问题,开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的数据互联互通 [2] - 通过制定统一数据接口标准打通不同厂商设备间的数据壁垒,实现生产数据全流程追溯 [3] - 联合高校成立实验室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扭矩控制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已在多家汽车主机厂测试使用 [3] 业务模式与服务 - 提供从咨询、设计、实施到运维的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 [3] - 核心产品助力制造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智能化升级 [2]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公司成立初期恰逢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2] - 工业4.0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目标成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首选合作伙伴" [3]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广东省已推动4.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培育300多个"灯塔式"标杆项目,其中100多个入选国家级试点示范 [1] - 重点培育9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一 [1] - 广东日星机械科技通过"5G制造大脑"实现年订单增长30%,年均节省仓储成本超60万元 [1][7] 数字化转型生态构建 - 广东省建设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找谁转""怎么转"问题 [2] - 广州打造"1清单1平台1适配库",平台企业用户超2000家,产品供给超500款,形成"1+1+N"服务生态 [3] - 深圳宝安培育速加网、云工厂等平台,汇聚1.4万家机械加工企业,服务客户超13万家,产能利用率提升30%,交期准确率达97% [3] 地方特色转型模式 - 东莞松山湖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汇聚100多家服务商,沉淀170项解决方案,助力7000家微商企业转型 [4] - 中山创新"数字贷"政策,提供全额贴息(单个企业年最高3000万元),已授信74个项目共9亿元,带动总投资21亿元 [4] 链主企业与AI技术应用 - 美云智数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模式,通过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供应链企业产品质量智能把关 [6] - 汇川技术聚焦AI视觉检测、数据分析和智能编程三大类产品,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深度融合 [6] - 广东日星机械科技通过生成式AI模型训练实现全生产要素数字化升级,生产效能显著提升 [7]
AI+制造供需精准对接,南山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间”
搜狐财经· 2025-05-30 19:28
南山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活动 - 活动由南山区工信局主办 e-works数字化企业网和中国联通深圳市分公司承办 汇聚政府代表 行业专家 制造企业及服务商 通过政策解读 案例展示和精准对接推动数字化转型 [1] - 南山区工信局表示活动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搭建"政府引导+服务商赋能+企业实践"三方联动平台 探索"南山模式"助力深圳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 [3] - 南山区即将出台智改数转互联系列政策 涵盖数字化转型补贴 智能制造能力认证奖励 标杆项目培育等激励举措 [3] 数字化转型技术趋势 -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黄培博士解析AI技术在产品设计 质量检测 供应链优化等场景的应用 [3] - 中国联通专家提出"场景智能新范式" 分享大模型AI在工业场景的落地实践 探讨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4] - 格创东智提出用AI+大数据挖掘质量数据价值 实现良率飞跃 [4] 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 金蝶提出以EBC打通研产供销服全流程数字化 集成九大系统实现智能排产和全流程追溯 [5] - 华磊迅拓聚焦电装行业MES/MOM应用 提出"AI+MES"融合思路 采用多模型多专家协同模式 [5] - 辰视智能提出"3D视觉+AI"智能柔性生产方案 解决无序工件与仓储物流智能化难题 [5] 活动成果与后续计划 - 自由交流环节企业代表与服务商深度对接 围绕数据采集 多模态数据应用 AI模型等需求探讨 多家达成合作意向 [6] - 企业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战略 期待政府持续优化政策环境降低转型门槛 [6] - 全年将举办4期系列活动 每期聚焦不同细分领域 形成长效赋能机制 [6]
“安徽模式”打造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5-30 06:48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2024年新增数字化改造规上企业8943家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789% 累计数字化改造企业占比达6947% [1] - 工业投资 技改投资 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36% 205% 133% 连续48个月保持两位数高增长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由全国第7提升至第5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全省246万家规上企业全部启动数字化改造 其中188万家实现数字化改造 占比7625% [1] 龙头企业示范效应 - 奇瑞智造工厂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97% 单日可完成1200台整车生产 通过数字化工艺规划系统与智能物流体系融合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 [3] - 奇瑞打造工业互联网 金融服务 智慧采购 用户生态等平台 以"数字纽带"串联全球资源 集聚上万家企业 [5] - 2024年安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指标全国领先 工业互联网创新领航案例数位居全国第一 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集数量全国第1 [5]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安徽近两年整合省级资金2523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带动金融机构资金357亿元 拉动企业投资1543亿元 [6] - 实施"链主"带动工程 2024年打造省级龙头企业示范项目9个 累计109个 带动2700多户产业链企业转型 [7] - 对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 2024年推动3926家企业诊断 免费提供"一企一策"定制方案 [7] 中小企业转型路径 - 2024年新增软件服务包推广应用企业14万余家 打造省级中小企业示范项目103个 认定省级智能工厂33家 数字化车间206个 [8] - 实施"区域联动"推动集群式改造 2024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24个 累计45个 带动主导产业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200余个 [9] - 芜湖市晟源电器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模具数字化升级 仅花费10万元 3个月完成项目应用 [9]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新增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2个 6600余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 累计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超2000家 [10] - 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1023万个 工业模型及工业APP约35万个 服务企业超20万家 [10] - 讯飞星火大模型40 Turbo等垂直行业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 全省征集发布场景机会近300项 [14] 人才与金融支持 - 计划到2027年培育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30万人以上 其中数字技能人才20万人以上 编制10个重点行业标准化培训方案 [14] - 通过贴息方式支持数字化转型贷款贴息项目108项 融资租赁贴息项目18项 对投资拉动作用超百倍 [14] - 省工信厅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作为主线 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更高水平迈进 [15]
2025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6月中旬在上海启幕
第一财经· 2025-05-28 11:10
政府政策与行业趋势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并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1]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1] -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业务模式、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的全面变革 [1] - 中国庞大的企业群体背后是巨大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1] 展会概况与参与情况 - 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将于6月17-19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题为"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 [1] - 展会吸引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领军企业参与 [1] - 截至5月15日,已吸引15876名有制造业数字化需求的负责人登记参观,包含全球65%灯塔工厂品牌 [1] - 收到企业数字化采购需求1300余份 [1] 市场规模与活动内容 - 到2030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建设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7万亿元 [2] - 展会期间将举办60余场活动,包括WOD世界制造业数字化大会、高峰论坛、工作坊等,聚焦黑灯工厂、智慧供应链、人工智能、ESG转型等主题 [2] - 设置食品饮料、电子行业数字化转型专场 [2] 企业参展与解决方案 - 西门子Xcelerator中国区总经理表示,希望通过数字化与低碳化转型方案助力企业从探索阶段迈向落地突破 [2] - 西门子Xcelerator是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旨在惠及更多中国中小企业 [2] - 华硕将展示边缘AI生态,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赋能 [2] - 罗克韦尔自动化将展示绿色数智解决方案,推进5G、AI等创新科技的智能制造场景落地 [3] 创新与孵化 - 展会首设创新孵化专区,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产业等热门技术领域 [3] - "初创专区"将集中呈现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探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资本高效配置 [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十年实现三大变革
中国化工报· 2025-05-28 10:13
工业互联网十年发展成果 - 中国工业互联网在过去十年带来三大根本性变革:发展理念从单环节自动化转向全链条数字化协同[1] 技术应用突破设备物理局限形成数据驱动与行业机理融合的智能优化闭环[1] 产业生态打破工业体系封闭性推动技术开放共享与多元主体参与[1] - 核心设计理念为"全面深度互联、数据驱动智能优化" 通过横向、纵向、端到端互联实现全流程智能决策[2] - 2017年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数字技术使制造业生产率较前五年平均提升8 8个百分点[2] 行业覆盖与生态建设 - 工业互联网已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平台支撑的生态格局[2] - 大企业完成阶段性建设目标 中小企业在龙头与平台带动下加速数字化[2] - 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1 8万余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规模化应用[2] 工业标识解析体系注册量突破6700亿[2] 49家双跨平台与200余家特色平台构建多层次体系[2] 应用创新与未来趋势 - 数据驱动催生平台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 推动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融合及产业协同[3] - 未来十年两大趋势:工业体系将全面接入工业互联网[3]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入智能新阶段[3]
全球制造巨头齐聚上海!2025 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即将启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5-27 14:23
展会概况 - 2025年6月17日至19日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将举办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 主题为"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 [1] - 吸引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领军企业及约2万名专业观众参与 [1] - 展会定位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改造的供需精准链接枢纽 [1] 行业趋势 - 中国约80%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 超40%将其作为核心战略 [1] - 2030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建设市场规模预计达2.7万亿元 [4] - 数字化转型涉及技术变革及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全面变革 [1] 参展企业动态 - 西门子将展示Xcelerator平台 覆盖多行业多场景的数字化与低碳化转型方案 [2] - 华硕展示"可部署、可复制、可规模"的边缘AI生态系统 [2] - 罗克韦尔自动化重点推广绿色数智解决方案 推进5G、AI在智能制造场景落地 [3] - 魏德米勒展示全线电气联接、自动化及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 [3] 展会活动亮点 - 举办60余场活动包括世界制造业数字化大会、高峰论坛及数字化工作坊 [3] - 聚焦黑灯工厂、智慧供应链、AI、ESG转型等主题 设置食品饮料和电子行业专场 [3] - 设立创新孵化专区和"熵钥奖" 吸引15876名负责人登记参观 含全球65%灯塔工厂品牌 [4] - 已收到企业数字化采购需求1300余份(截至5月15日) [4] 参展商阵容 - 包括西门子、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云、达索系统、SAP等200余家企业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