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
中国信通院· 2025-09-30 2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为贯彻落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推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择优选取59个典型案例,形成案例集,涵盖城市、园区和集群、企业三类案例,旨在推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做法与经验,推动我国制造业从“标杆引领”向“规模推广”、从“数字赋能”向“智能应用”转变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城市篇 - 河北省唐山市通过搭建政策规划体系、加快试点建设、培育壮大企业,实现试点示范带动、平台建设推进、5G应用融合,其经验是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打造试点城市带动行业进步 [19][24][27] - 上海市松江区构建顶层闭环统筹等举措,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包括增强数字服务供给、扩大转型宣传等,经验是部门、政企、供需多方协同合力 [28][35][39] - 江苏省常州市探索“评诊改培链”工作路径,取得政策扶持有力、示范效应发挥等成效,经验是尊重转型规律、优化惠企政策、聚焦信息安全 [42][49][53] - 浙江省宁波市探索“4M”工作路径,解决AI在制造业落地难题,成效包括行业示范、智造装备等提升,经验是系统推进、场景牵引、要素聚合 [57][65][70] - 浙江省湖州市以数智技术驱动绿色智造,构建“1+3+N”工作体系,成效包括人工智能应用示范、特色产业改造显著等,经验是立法先行、分层施策、强化AI应用等 [73][78][81] - 安徽省芜湖市坚持政策引导,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等,成效包括培育智能工厂、入选试点城市等,经验是强化认知、增强支撑、精准支持、标杆引领 [87][94][95] - 福建省泉州市完善“政、企、服”转型生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包括智改数转推进、转型生态完善,经验是强化体系、标杆引领、构建生态 [99][107][109] - 江西省鹰潭市整合要素,构建推进机制和服务体系,实现集群式数字化转型跃迁,成效包括打造标杆、建强平台等,经验是三方合力、实用导向、平台赋能等 [112][118][121] - 山东省济南市明确16字工作法,在多维度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包括带动网络基建、项目建设等,经验是摸清底数、分类施策、试点先行、加快推进 [125][131][135] - 河南省洛阳市多方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解决企业难题,成效包括转型升级加快、标杆群体壮大等,经验是高位推进、政策引导、诊断先行、生态建设 [141][147][150] - 广东省广州市实施“四化”赋能专项行动,采取建立政策体系等做法,成效包括举措新、服务好、力度大,经验是发挥政策引导、整合多方力量 [154][160][163]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构建“智改数转”生态,创新路径推动产业升级,成效包括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提升、链式转型凸显等,经验是构建特色模式、强化保障、构建平台等 [165][170][173] - 四川省成都市围绕“三端”发力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包括总体转型明显、人工智能赋能等,经验是聚焦企业能级、行业特性、营商环境 [178][184][188] - 甘肃省兰州市创新机制、精准施策,打造“兰州模式”,成效包括整体改造进展、打造资源池等,经验是创新机制、精准施策、资金保障、示范引领 [191][198][201]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通过“闽宁协作”助推制造业跃升,成效包括谋划协同机制、打造转型载体等,经验是高位部署、东西协作、服务生态 [206][212][215] 园区和集群篇 - 苏州工业园区以深化融合发展为主线,采取强化顶层设计等做法,成效包括数字基建跃升、中小企业转型突破等,经验是强化顶层引领、筑牢数字底座等 [220][228][232] -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采取强化要素支撑等做法,成效包括规上数字化水平提升、龙头企业成效显著等,经验是激发企业意愿、探索AI落地 [236][242][245] -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数字化转型,采取高位推动等做法,成效包括产业数字化水平提升、标杆示范效应凸显等,经验是强化顶层设计、精准服务等 [247][255][258] -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采取顶层设计等做法,成效包括标杆引领、产业升级等,经验是构建保障体系、创新分级策略 [263][270][273] - 郑州高新区实施“算力+大脑”双核驱动战略,采取夯实数字基座等做法,成效包括示范标杆效应凸显、平台赋能显著,经验是系统性思维、平台化赋能等 [275][283][285] - 成都高新区首创金融工具突破中小企业转型困局,采取系统化构建等做法,成效包括模式创新突出、规模效应显著等,经验是利用金融工具、分层推进 [288][293][296] - 无锡市物联网集群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采取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做法,成效包括强化供需对接、打造诊断服务等,经验是协同推动、全生命周期服务等 [297][304][307] - 温州市乐清电气集群探索“链式协同”模式,采取政府引导等做法,成效包括促进集群企业降本增效、破解中小企业难题,经验是协同化与轻量化结合等 [311][317][319]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以“三位一体”方式促进转型,采取政策护航等做法,成效包括标杆引领作用突出、链式转型成效显现,经验是深挖转型需求、健全服务体系等 [322][327][330] 企业篇 - 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实施智能柔性制造项目,采取工业物联网数据采集等做法,成效包括生产效率提升、数字化能力沉淀,经验是打破设备和数据孤岛等 [336][345][347] -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智慧园区平台,采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做法,成效包括经济运行监测提升、安全管理跨越等,经验是模块化架构可复制、模型应用价值提升 [348][353][357] - 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应用大语言模型技术,采取开发预处理工具链等做法,成效包括智能问答和试验管理提升,经验是大模型适用于多环节、有广泛市场空间 [358][363][365]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驱动“灯塔工厂”升级,采取自主研发大模型等做法,成效包括垂直大模型技术增强、AI应用成效显著,经验是关注数据和模型建设、培养多元化人才 [366][373][378] -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数字化平台,采取生物分子级技术突破等做法,成效包括研发转化效率跃升、智能制造变革,经验是技术攻坚、“自主可控+场景创新”等 [379][386][392]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数字化柔性生产车间,采取车间管理数字化等做法,成效包括生产数字化管理、转运异常自诊断等,经验是顶层规划、业务驱动、AI辅助 [395][401][404] - 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推动全业务链数字化转型,采取构建研发体系等做法,成效包括经济效益显著、技术与模式创新,经验是全业务链数字化、推进转型有建议 [407][413][415] - 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应用运维平台推动钢铁行业转型,采取构建运维平台等做法,成效包括平台覆盖广泛、实现智能运维,经验是聚焦平台架构、拓展行业应用 [417][422][423] -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推动药品质量精准追溯,采取引入质量管理系统等做法,成效包括实现产品生产和上市后追溯,经验是全面建设信息系统、模块化设计可推广 [424][433][436]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推动智能运维,采取数据处理技术等做法,成效包括推广应用效果好、实现维修模式转换,经验是建设资产管理系统、实现故障预测性维修 [437][446][447] -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推动特殊钢工艺协同管理创新,采取基于AI赋能研发等做法,成效包括成为灯塔工厂、实现多方面提升,经验是明确战略定位、深度应用数据等 [448][456][458] -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助力氯碱企业转型,采取构建方案架构等做法,成效包括生产、设备管理等智能化,经验是大模型助力转型、可向多行业拓展 [459][464][468] -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推动电缆企业能碳管控,采取构建能碳数据感知等做法,成效包括实现绿色低碳制造、树立行业标杆,经验是融合技术构建体系、有行业示范价值 [469][475][478] -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聚酯纤维未来工厂智能化实践,采取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做法,成效包括生产效率突破、带动行业转型,经验是战略引领、生态协同 [479][486][490]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推动白酒生产场景数智化转型,采取构建5G专网等做法,成效包括经济效益提升、打造无人制曲车间等,经验是全员参与、技术与工艺融合等 [492][501][504]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智慧供应链转型升级,采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等做法,成效包括平台化整合、创新技术融合等,经验是技术融合、协同机制、平台化思维 [508][516][519] - 福建辅布司纺织有限公司推动纺织面辅料产业数字化转型,采取AI以图搜图等做法,成效包括交易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等,经验是技术创新驱动、挖掘数据要素价值等 [523][532][537] - 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推动智慧纺纱降低运营成本,采取实时生产监控等做法,成效包括生产效率提升、成本有效降低,经验是技术融合、数据驱动决策等 [541][547][551] -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直升机机加关重件智能制造车间,采取构建工艺设计平台等做法,成效包括解决传统生产问题、提升生产效率等,经验是战略引领、数据驱动等 [556][564][565]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推动高端动力系统生态级协同发展,采取研发协同等做法,成效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经验是发挥链主作用、构建赋能平台等 [569][577][579] -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动西装生产高级定制,采取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做法,成效包括缩短开发周期、实现个性化定制等,经验是抢抓机遇、整体推进、数实融合 [585][595][600] - 卡奥斯化智物联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推动企业经营管控能力提升,采取构建云化基础设施等做法,成效包括提升管理、技术、社会效益,经验是云资源管理、应用开发管理等 [603][611][614] - 中创智领(郑州)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煤机行业灯塔工厂,采取技术筑基等做法,成效包括智能化引领、效率与质量双赢等,经验是传统煤机可转型、推动工人升级 [620][626][629] - 湖南泰鑫瓷业有限公司推动陶瓷全链协同,采取工业视觉大模型质检等做法,成效包括数字化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转型等,经验是问题导向、产业链协同、绿色与数字融合 [630][635][639] - 浏阳市颐和隆烟花集团有限公司推动烟花行业安全管控智能化改造,采取构建数据平台等做法,成效包括提升安全管控效能、破解安全与效率难题等,经验是聚焦痛点、融合技术打破困局 [642][652][656] -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推动船舶维修业务多模态大模型应用,采取多模态数据融合等做法,成效包括优化报价流程、经济效益显著,经验是技术融合、架构功能优势明显 [657][661][662]
江苏 4个上榜!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公布
扬子晚报网· 2025-09-30 19:34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强对促进中心建设主体的指导支持和常态化管理,定期组织促进中心开展 自评估,做好经验成效总结,及时报送工作进展。请各有关单位强化专业导向,按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建指引》要 求开展促进中心建设,切实提升深耕行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营造供需高效互动、资源精准对接的数字化转型生态。工业和 信息化部将依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需求发布响应和效果反馈评价机制,定期对促进中心开展服务能力和 服务效果评估,动态优化促进中心体系。 扬子晚报网9月30日讯(记者徐兢)9月30日,记者从江苏省工信厅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 设主体名单,62个建设主体榜上有名。其中,江苏有4个上榜。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规函〔2025〕248号),经建设 主体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共有62家单位进入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现予以公布。 此次江苏上榜名单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华东分所(中国赛宝华东实验室)、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 ...
制造业加快数智化转型 我国超六成企业基本实现全业务流程数字化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20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超六成企业基本实现全业务流程数字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普及率均超过60% [1] - 全国两化融合整体发展水平已达65.0,江苏、山东、广东、安徽等省份发展水平较快,其中江苏两化融合水平已突破70.0 [3] - 我国已有77.4%的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在江苏、安徽等9省甚至超过80% [3] 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与政策支持 -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制造业回流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给行业带来压力,同时“双碳”目标也促使制造业寻求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和绿色转型 [1] - 近年来,《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等专项政策先后颁布,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2] 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成效与案例 - 洛阳轴承集团风电齿轮箱轴承智能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生产效率提升约30%,产品合格率达99.9%,其轴承内圈壁最薄处仅为10毫米,尺寸精度批量化稳定控制在0.05毫米以内 [2] - 全国61.4%的企业已应用工业云平台,在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5省,实现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已超20% [3] - 全国已搭建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为超过36万家企业提供评估和对标服务,覆盖所有省市及41个工业大类 [3] 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化与人工智能融合 - 智能制造发展总体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化转型,争取到2030年数字化制造在全国工业企业基本普及;第二阶段是智能化升级,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基本普及 [4] - 人工智能大发展正将制造业数字化推入“模型驱动”新阶段,需要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4] - 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高质量数据集是数智化转型的基础,未来需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6] 技术解决方案与平台发展 - 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发布羚羊工业大模型3.0,并推出以其为核心技术底座的三大智能体解决方案 [5] - 实现制造业数智化需构建高质量数据集,打通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数据孤岛,并需要更多既懂工艺又懂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 [6]
制造业加快数智化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0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超六成企业基本实现全业务流程数字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普及率均超过60% [1] - 全国两化融合整体发展水平已达65.0,江苏、山东、广东、安徽等省份发展水平较快,其中江苏两化融合水平已突破70.0 [3] - 77.4%的工业企业已实施数字化改造,在江苏、安徽等9省实施率超过80%,数字化改造正从"点状应用"走向"系统推进" [3] 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与政策支持 - 全球经济放缓、竞争加剧、制造业回流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给行业带来压力,同时"双碳"目标要求绿色转型与降本增效,推动数字化转型成为重要路径 [1] -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等专项政策先后颁布,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2] - 已搭建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为超过36万家企业提供评估和对标服务,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及41个工业大类,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3] 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与案例 - 洛阳轴承集团风电齿轮箱轴承智能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生产效率提升约30%,产品合格率达99.9%,产品尺寸精度批量化稳定控制在0.05毫米以内 [2] - 61.4%的企业已应用工业云平台,网络化发展促进跨企业业务协同,在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5省,实现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已超20% [3] 人工智能与未来发展方向 - 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下,AI与数字化转型正紧密结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4] - 人工智能大发展正将制造业数字化推入"模型驱动"新阶段,例如羚羊工业互联网公司发布了工业大模型3.0及系列智能体解决方案 [4][5] - 智能制造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2030年数字化制造基本普及,第二阶段是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基本普及 [4] 数据要素与人才需求 - 高质量数据集已成为数智化转型的新型燃料,制造业企业需重视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6] - 实现制造业数智化需打通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数据孤岛,实现统一治理,并需要更多既懂工艺又懂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 [6]
长沙三企业上榜!全国首批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公布
长沙晚报· 2025-09-29 19:34
政策与名单公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 共有62家单位上榜 其中4家为湖南企业 3家来自长沙 [2]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和生态营造 加快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复制推广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大规模、深层次应用 支撑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 建设工作于2025年6月启动 面向石化化工、机械、航空、船舶、汽车、医药、电子信息等14个重点行业 经过多轮严格筛选形成首批名单 [2] 长沙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是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 专注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由三一重工孵化而来 [3] - 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以公司创新产品为核心能力 依托"根云"双跨平台 已形成670个行业解决方案 覆盖机械设备、汽车及配件、钢铁冶金等22个行业 服务领域包括运维服务、运营管理等9个领域 [3] 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 公司联合体成员单位已助力50000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7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打造100余个行业示范案例 [3] - 公司建成超500个5G示范项目及10余个5G全连接工厂 成功探索"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 [3] 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是中联重科孵化的工业互联网高科技公司 在研产供销服、业财一体化等方面累计服务工程机械行业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超200家 下游重点客户超1000家 [3] - 公司表示成功入选标志着在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再获权威认可 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 强化产业协同 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4]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要求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6:35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 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1] - 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 支持资源开发/高端材料攻关/节能减碳/数字化改造 [2] - 科学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项目 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依法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审批进程 [3] 有色金属产业升级方向 - 推动超高纯金属/铜合金结构功能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攻关突破 [4] - 提升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应用水平 推进超导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创新应用 [5] - 落实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 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及低碳冶炼工艺中试平台建设 [4] 金融支持与市场机制 - 适时丰富重要有色金属期货交易品种和金融衍生品种 做好重要品种国家储备 [2] - 引导银行按市场化原则支持符合行业规范的项目 用足用好现有减税降费政策 [2] - 发挥信贷市场服务平台和产融合作平台作用 支持初期市场培育 [2] 公共数据共享进展 - 江苏上线省市一体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 开发86个数据产品应用于金融服务/AI+知识产权/低空经济 [6] - 山东开展数据共享520亿余次 打造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高质量数据集90余个 [6] - 广东开放公共数据超270亿条 河北形成5458项资源目录 [7] 能源技术创新项目 - 国内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华能金坛二期)成功送电 总容积120万立方米 一次充电储存280万千瓦时电量 [8] - 项目实现核心设备100%国产化 可满足1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年节约标准煤27万吨/减碳52万吨 [8] 科技创新投资布局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扩募至150亿元(实缴80亿元) 聚焦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AI for Science/脑机接口领域 [9] - 基金联动创新资源协同网络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应 开展"投资+生态"全方位合作 [9] 行业标准与数字化转型 - 国家药监局公布脑机接口技术医疗器械行业标准(YY/T 1996—2025) [10] - 工信部公布首批62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 建立动态评估机制优化服务体系 [11]
工信部:62家单位进入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1:52
政策发布 - 工信部于9月28日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 [1] - 共有62家单位入选首批名单 [1] 后续机制 - 工信部将依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需求发布响应和效果反馈评价机制 [1] - 将定期对促进中心开展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评估 [1] - 将动态优化促进中心体系 [1]
9月27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7 20:59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中国粮食年产量在“十四五”期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并于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1][3] - 国家强调自力更生保障粮食安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3] 制造业与区域发展 - 湖北和湖南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10] - 两省举措旨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湖北目标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湖南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10] 能源合作 - 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由中方高层领导人与俄罗斯副总理共同主持 [1][8] 工业经济数据 - 今年1月至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 [11] 科技与基础设施 - 国家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已实现全面覆盖 [11] - 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意见发布 [11] -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H星 [11] - 辽宁省三条高速公路于今日建成通车 [11] 市场与消费 - 美国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下降 [13]
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湖南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央视网· 2025-09-27 20:08
交通基础设施与枢纽能级 - 湖北高铁总里程达2155公里 沿江高铁汉宜段和襄荆高铁即将全线贯通 形成武汉 襄阳 宜昌“1小时高铁圈” [2] - 鄂州花湖机场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投用 枢纽能级显著增强 [2] 现代产业集群发展 - 湖北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带动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跨入万亿级 [4] - 湖北十堰 襄阳等汽车产业集群和宜昌 荆州等磷化工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4] - 湖南拥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个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2个 [7] 区域经济与协同合作 - 湖北省“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 年均增长7.1% [4] - 湖北推动鄂湘赣创新联盟合作常态化 长江中游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创建 九大类社保事项三省通办 [6] - 湖北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毗邻地区协同发展 与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等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6]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湖南培育3个全球“灯塔工厂” 17个卓越级智能工厂 [9] - 湖南实现智能化改造在工程机械 现代石化等14个行业领域规模化应用 [9] - 湖南累计推动89.22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9] - 湖南企业借助5G 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 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分析 成品加工不到一分钟 [10]
山东智能制造“新引擎”强劲驱动制造业强省建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7 12:26
政策支持与体系构建 - 山东省通过印发《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等顶层设计文件,构建了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智能制造政策框架体系 [2] - 全省15个市出台了配套政策,7个市明确了资金支持措施,例如济南市对国家级、省级、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 [2] - 形成了省市县多级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 企业梯度培育与成果 - 山东省构建了以场景应用为最小单元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按照“培育—认定—推广”全流程管理 [2] - “十四五”期间累计认定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962个,培育基础级工厂1217家、先进级414家、卓越级工厂49家(居全国第二),覆盖27个行业大类 [3] - 标杆企业如潍柴动力、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通过经验交流、供需对接活动,构建“先进企业示范—中小企业有样学样”的良性生态 [3] 技术创新与供给能力 - 每年培育约30项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10家左右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20项以上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 [4] - “十四五”期间累计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单位11家、省级供应商155家,完成订单8.5万个,实现营收超900亿元 [4] - 组织编制全国首个智能制造地方标准体系,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13个,占全国10% [4] 绿色智能协同与产业生态 - 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例如山东润通齿轮集团利用“数智化电量预测模型”使能耗成本下降近2%,年节约能源成本超百万元 [5] - 步长制药将中药残渣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年节约费用1100万元 [5] - 宁阳县通过“云联钢球”平台整合300余家钢球企业,使企业采购成本平均下降约9%,全省已建成数字经济园区过百家 [5][6] 未来发展目标与路径 - “十五五”期间目标为卓越级工厂突破100家、先进级突破1000家,培育核心供应商50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 [7] - 下一步将坚持梯度培育、供需结合、协同培优三大路径,包括持续建设四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推进智能工厂“1+N”协同培优工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