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电池

搜索文档
突发!688184,实控人之一被立案侦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21:18
公司事件 - ST帕瓦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 - 张宝通过供应商占用公司资金1.41亿元及销售货款4991.88万元,合计1.91亿元,已归还3000万元 [5][9] - 公司因资金占用问题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9] 公司运营与治理 - 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管正常履职,控制权未变更,生产经营未受重大影响 [4] - 公司积极追讨占用资金并与张宝沟通还款计划 [9] - 张宝现持股1656万股(占比10.41%),2024年薪酬120.08万元 [7] 高管背景 - 张宝为中南大学博士及博士后,曾任该校冶金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及行政职务 [6] - 张宝2019年9月起任公司总经理,2022年10月任董事长,2025年5月因身体原因辞任但仍任董事 [6]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聚焦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 [9] - 截至8月1日公司股价10.01元/股,总市值16亿元 [10]
翔丰华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减107.7%,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02 07: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2.8%,归母净利润-294.59万元,同比下降107.7%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82亿元,同比上升1.9%,归母净利润520.5万元,同比下降79.53% [1] - 毛利率12.44%,同比减33.07%,净利率-0.49%,同比减109.28% [1] - 三费占营收比10.65%,同比减9.45%,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52元,同比减343.19% [1] - 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32.31%,有息负债同比增17.30%至17.33亿元 [1] 财务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2.8%因下游行业增速放缓,负极材料产能过剩导致产品单价下降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364.68%因客户现金回款减少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68.26%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311.4%因银行借款增加 [5] - 信用减值损失增115.87%因客户回款增加冲回前期计提 [5] 业务与资本结构 - 公司ROIC为3.07%,净利率3.55%,历史中位数ROIC为8.5% [6] - 商业模式依赖研发、营销及资本开支驱动,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合理性 [6] - 货币资金/总资产仅8.64%,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6.78% [7] - 应收账款/利润达1350.69%,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212.92% [7] 行业与产品动态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负极材料供求阶段性失衡 [3] - 公司储备硅碳/硅氧负极材料技术,计划2025年小批量试产固态/半固态电池产品 [7]
力神电池发布六款新品
起点锂电· 2025-07-09 18:55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固态电池、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 参与企业包括小哈换电、雅迪科技、亿纬锂能等30余家产业链企业 [2] 力神电池新品发布 - 公司推出六款圆柱电池新品 包括三款21系列、一款46系列、两款18系列 覆盖电动工具、电摩、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应用领域 [3][4] - 21700 55PT-5.5Ah能量密度达295Wh/kg 采用全极耳+固态电解质+硅基负极 支持8C放电和1000次循环 [3] - 46120-55Ah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330Wh/kg 采用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 18分钟充至80% 循环1500次 适用于eVTOL和人形机器人 [4] 产能与技术进展 - 苏州力神圆柱电池基地总投资28亿元 规划5条产线 1月已实现21700电池首批下线 [4] - 二期项目规划产能7.3GWh 目前两条产线调试中 预计2025下半年完成剩余三条产线建设 [5] - 天津力神开发硅基负极材料 青岛力神为一汽红旗定制电芯通过量产认证 [5] 市场布局 - 公司2019年进入两轮车市场 已获江淮等客户 计划重点拓展东南亚两轮车市场 [6] - 新品中21700 55PT-5.5Ah和46120-55Ah搭载固态电解质 显示半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6][7]
“千里”之行 始于创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0 04:43
行业背景与痛点 - 纯电动汽车早期续航里程仅150公里 冬季衰减至70多公里 存在严重里程焦虑 [1] - 当前主流锂离子液态电池续航提升至500-600公里 但仍面临冬季衰减和电解液易燃的安全隐患 [1] - 固态锂电池被视为下一代技术 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瓦时/公斤 兼具高安全性和超长续航潜力 [2] 技术突破路径 - 2015年发现液态电解液副反应可"天然生长"固态电解质 解决固-固界面接触难题 [2] - 2016年创立卫蓝新能源 采用氧化物+聚合物融合技术路线 通过原位固态化工艺填补空隙 [3] - 2017年提出半固态电池过渡方案 添加液态电解质提升导电性 能量密度达360瓦时/公斤 [3][4] 商业化进展 - 2023年为蔚来交付半固态电池 实现1044公里续航 刷新行业能量密度纪录 [1][4] - 半固态电池已切入工业无人机、储能市场 2024年斩获百兆瓦时级储能订单 [6] - 计划2027年小批量投产全固态电池 目标能量密度400瓦时/公斤 [5] 企业战略布局 - 在北京、江苏、浙江等五地建立产业基地 针对细分市场需求定制差异化产品 [7] - 投资27家产业链企业 构建材料、装备、工艺全技术体系 [6] - 采取多领域渗透策略 通过储能等市场实现现金流平衡 [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小规模装车 2030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6] - 固态与液态电池将长期共存 各自适配不同应用场景 [6] - 国内多家企业已跟进半固态电池研发 行业进入技术加速期 [4]
翔丰华(300890) - 300890翔丰华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30
2025-06-03 16:36
产品进展 - 公司储备硅碳负极、硅氧负极、硬碳负极材料生产技术,硅碳负极产品已移交多家电池厂商测试,计划2025年小批量试产;硬碳负极处于中试阶段,计划2025年产业化试验;硅碳、硅氧负极可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产品已移交测试,计划2025年小批量试产 [1][4][7] 原材料应对 - 公司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选择适当时机采购并合理备货,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加强与供应商合作降低成本影响 [2] 产能情况 - 公司目前石墨负极材料产能9万吨,四川遂宁蓬溪县6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福建永安市项目按计划推进 [3] 客户资源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LG新能源、国轩高科、比亚迪等,海外方面2024年已通过德国大众审核并供货,SKon、松下处于产品认证及小批量试产阶段 [3][7] 政策影响 - 中国锂电产业链对美国敞口低,公司产品出口审批正常,关税实质影响有限 [5] 转债评级 - 公司认为下游锂电池行业有增长空间,客户资质好,应收账款回款可控,偿债能力指标稳定,对可转债偿付有信心,评级结果待后续公告 [5] 减持与投资计划 - 已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已完成或届满,未来若有将按规则披露;目前暂无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后续若有将按要求披露 [7] 技术合作 - 公司与行业权威专家及战略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开展负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与工艺优化 [7]
载人飞行器搭上高性能半固态电池,动力电池企业助力低空经济提速
广州日报· 2025-05-26 23:46
电池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 电池技术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在加速突破能量密度、安全性及极端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瓶颈 [1] - 半固态电池已在低空飞行器中率先实现工程化应用,逐步满足载人飞行器对长续航、快速补能、本质安全的需求 [1] - 低空经济成为产业焦点,各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场景化解决方案竞相布局 [1] 半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与厂商布局 - 欣旺达推出低空经济动力电池新品"欣·云霄2.0",能量密度达360Wh/kg,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2] - 孚能科技第二代eVTOL半固态电芯即将小批量量产,能量密度320Wh/kg,支持15分钟快充,60秒长脉冲功率达10C,已获头部客户关注 [2] - 半固态电池被视为载人飞行器宣传核心亮点,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主力产品 [3] 载人飞行器电池技术面临的挑战 - 全固态电池仍受技术难题与成本限制,量产面临挑战,半固态电池率先落地应用 [3] - 载人飞行器电池需满足400Wh/kg级量产和500Wh/kg级验证目标,安全性需达航空级标准 [4] - 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直接决定eVTOL载重和续航,超快充技术成为电动化创新关键基础设施 [4] - 当能量密度达600Wh/kg时,循环寿命可能仅数百次,而eVTOL要求数千至上万次 [5] 低空经济对电池产业的影响 - 低空经济为电池产业提供新增长空间,推动电池性能升级与创新 [4] - 无人机、飞行汽车等新兴领域带来动力电池增量需求,成为电池企业新增长点 [4] - 产业链需紧密合作攻克技术难题,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5] 动力电池在新兴领域的竞争格局 - 电池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商用车、电动船舶、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抢占"第二增长点" [6] -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为实现全球净零碳排放目标,2030年电动交通领域年需投入超3万亿美元 [6] - 电池企业从供应商转型为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者,如宁德时代定位为零碳科技公司,亿纬锂能拓展物联网全场景方案 [6]
恩捷股份(002812) - 2025年5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3:34
公司固态电池材料布局与进展 - 2021 年 12 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硫化物路线全固态相关材料,有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膜三款产品,高纯硫化锂建成中试百吨级产线,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纯度和电导率满足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性能指标,硫化物电解质膜实现卷对卷、连续化生产 [2] - 在云南省玉溪市推进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产线项目,设计产能约 1000 吨,分阶段投建 [2] 公司半固态材料布局与合作 - 2021 年 11 月与北京卫蓝新能源、溧阳天目先导合资成立江苏三合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 2 条生产线生产半固态电池隔膜,多家国内电池厂正在验证 [3] - 2025 年 1 月上海恩捷和北京卫蓝签定《采购框架协议》,北京卫蓝将自身需求材料的 80%采购份额定点向上海恩捷及其关联公司采购用于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相关材料,2025 - 2030 年预计下达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隔膜订单不少于 3 亿平方米,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订单不少于 100 吨 [3]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与进展 - 全固态硫化锂产品用碳热还原法,纯度达 99.9%,产能达百吨级,粒径大小控制好,保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活性和烧结程度 [4] - 全固态电解质通过微纳化技术,粒径从 15um 以上减小到 300nm,离子电导率从 11ms/cm 保持在 6ms/cm 以上,固态电解质粉体已建成吨级产能,正在推进千吨级产能建设项目 [5]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制成浆料涂到 PET 膜上辊压成膜,厚度可做到 30um,离子电导率可做到 3ms/cm 以上 [7] 技术原理与行业知识 - 减小全固态电解质粒径能减小固固界面阻抗,提高电池堆积密度,减小电解质孔隙率,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减少锂枝晶发生,满足快充性能 [6] - 全固态电解质膜孔隙率最好控制到 5%以下,预防锂枝晶发生 [8] - 全固态电解质制备方式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公司用固相法,更安全环保,制成的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更高 [9]
全固态0.2GWh中试线已落地,但国轩高科称5年内是半固态的天下
第一财经· 2025-05-19 08:44
国轩高科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全固态电池进入预量产阶段,设计产能达0.2GWh [1] - 首条全固态实验线贯通,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良品率达90% [2] - 金石全固态电池单体容量提升150%,预紧力下降90%,通过多项严苛安全测试 [2] - 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续航达1000公里 [1][2] 新产品发布 - 发布G行重卡电池,单包116kWh,能量密度175Wh/kg,支持12年10000次循环及120万公里零损耗 [4] - 推出乾元智储20MWh储能系统,单舱容量全球最高,设计寿命25年,已获超6GWh订单 [4] - 储能系统集成专利将向全社会公开 [4] 技术路线与行业展望 - 首席科学家认为五年内半固态电池将主导市场,全固态仍处成长初期 [1][5] -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未定,硫化物路线可能性较大,需优化生产工艺和供应链体系 [6] - 行业预计203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达3800GWh,其中电动汽车领域占3500GWh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2025年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及加快全固态电池标准研制 [6] -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称全固态电池量产需8-10年,短期内难大规模应用 [6]
314Ah半固态电池产品首次量产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8 16:53
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 -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在珠海投产 全球首次量产大容量314Ah半固态电池产品 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实现技术产业化落地[2] - 产线由广东能源集团与北京卫蓝新能源共同组建的广东卫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动 依托中科院物理所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平台[8] - 珠海市计划整合本地企业资源 构建以半固态电池制造为核心 带动隔膜材料、生产设备等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格局[4] 314Ah半固态电池技术特性 - 电池热失控起始温度显著提升 触发热失控测试时间比传统电池延长40%以上 安全性能达行业领先水平[6] - 产品兼具长循环寿命与高安全性能 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增强 适应极端环境运行[6] - 应用场景覆盖源网侧储能、5G基站、数据中心、新能源商用车、电动船舶等 尤其适合城市用户侧储能[6] 广东省储能产业布局 - 广东省将新型储能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全省储能产业链完善度居全国前列[4] - 此次产线投产强化广东在半固态及固态电池前沿技术的研发实力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储能产业集群[4] ESIE 2025储能国际峰会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举办 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10] - 预计吸引800+头部企业参展 发布500+新品 专业观众超20万人次 同期举办40+主题论坛[10] - 论坛主题包括AI及大模型在储能电池应用、新型储能与电力市场、短时高频储能等[13]
锂电隔膜迎“量价齐升”
高工锂电· 2025-03-14 18:52
干法隔膜市场复苏 - 干法隔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超过20% 标志着行业低迷期或将告一段落 隔膜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1] - 2024年干法隔膜价格下滑超过10% 一度跌破成本线 主要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激烈价格竞争 [1] - 部分干法隔膜企业在长期亏损压力下出现减产停工 电池制造商暂停进一步压价以保证稳定采购量 [1] - 新电池技术快速发展为干法隔膜带来新需求增长点 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及固态电解质膜开发倾向于采用干法隔膜 [1] 湿法隔膜与新兴市场需求 - 湿法隔膜市场尚未明显涨价 但呈现积极增长态势 传统应用领域对高性能隔膜需求持续增长 [2] - 4C及以上倍率快充电池 314Ah及以上容量储能电芯需要更薄 性能更优异隔膜 具备更高溢价空间 [2] - 半固态电池和数据中心锂电UPS等新兴市场对电池安全性要求极高 为芳纶涂覆隔膜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2] - 半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减少 要求隔膜与电解液浸润性更好 芳纶浸润性优于无机陶瓷 且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2] - 国产芳纶涂覆隔膜在数据中心UPS领域达到20%成本优势 有望率先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2] 芳纶涂覆隔膜应用进展 - 星源材质与泰和新材合作开发的芳纶涂覆隔膜已成功应用于问界M9搭载的麒麟电池 [3] - 两家公司芳纶涂覆隔膜生产线预计2025年投产 有望实现商业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