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三季度“减产令”升级!“反内卷”呼声再加大,低费率的光伏龙头ETF(516290)跌1.49%,光伏产业出清走到哪里了?
搜狐财经· 2025-06-19 18:27
市场表现 - A股6月19日单边下行,两市成交额1.28万亿元,环比小幅放量,逾4600股下跌 [1] - 光伏龙头ETF(516290)收跌1.49%,成分股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晶澳科技跌超3%,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跌超2% [1][6] - 电力设备行业领跌,阳光电源成交额21.21亿元(权重10.48%)、隆基绿能成交额7.56亿元(权重10.10%) [2] 行业动态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议聚焦"限产保价",预计三季度开工率环比降10%-15%,严控低价销售行为 [2] - 头部企业联合推动产能出清,协鑫集团与通威股份合作,预计下半年至明年一季度为关键窗口期 [4] - 政策端强化反内卷措施,包括设定组件最低限价、提升技术标准、专项审计低价销售企业 [4] 技术突破 - BC技术:隆基绿能HIBC组件量产功率700W+、效率25.9%,爱旭股份满屏组件效率25%+、双面率80% [5] - 钙钛矿:协鑫光电单结/叠层组件效率达19.04%/26.36%,极电光能量产线投产叠层组件效率26.8% [5] - TOPCon技术升级与BC产能需高资本投入,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5]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行业反转需满足产能出清(政策+技术迭代)和需求空间打开(如AI数据中心、光伏制氢) [5] - 华泰证券指出BC产品功率领先,钙钛矿产业化加速,多家企业规划中试/量产线 [5] 投资工具 - 光伏龙头ETF(516290)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市场主流费率的三分之一 [7]
多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打响反“内卷”竞争又一枪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7 11:23
政策法规更新 -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明确禁止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设置不合理付款条件或拖欠款项 [2] - 新规要求大型企业需在货物、工程、服务交付后60日内完成支付 重点针对汽车等行业账期过长问题 [8][12] 车企集体行动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上汽集团等15家主流车企于6月10-11日集体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 响应政策号召 [2] - 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额外宣布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严格实行60天现金结算 [5][6] - 中国一汽通过数字化云工作台实现合同执行、发票匹配到付款的全流程实时监控 东风汽车同步优化采购与财务结算流程以保障执行 [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汽车行业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达182天 远超国际车企90天水平 中小零部件企业长期面临资金链压力 [7] - 部分车企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延迟支付货款 将融资压力转嫁给上游供应商 钢铁等原材料企业反映资金压力倍增 [8] - 车型开发周期缩短与账期延长形成矛盾 中小供应商议价能力弱化 陷入业绩恶性循环 [7][8] 产业链影响 - 60天账期承诺被视作"反内卷"竞争的开端 有望缓解零部件企业现金流压力 重塑供应链信任关系 [9][10] - 零部件企业普遍持观望态度 关注车企实际执行情况 包括结算方式调整是否伴随降价要求等具体细节 [10][11] - 行业专家指出需加强监管防止"打擦边球"现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呼吁政府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11][12] 政策支持方向 - 工信部明确支持车企践行承诺 引导建立长期稳定的整零协作关系 提升产业链韧性 [12] - 国家将建设统一的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 健全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强化源头管理与惩戒措施 [7][8]
车企,集体做出重大承诺
盐财经· 2025-06-12 17:40
车企集体缩短供应商账期事件 - 2025年6月10日-11日,包括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比亚迪、小米汽车、小鹏汽车等12家车企集体承诺将供应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覆盖国企、民企和新势力车企[2][4] - 工信部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此举是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生态的重要体现[4] 政策背景与行业痛点 - 直接触发因素是2025年6月1日生效的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采购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8] - 国内车企原平均账期远超国际水平:比亚迪/吉利127天、长安205天、理想165天、蔚来195天,而特斯拉2024年为60.36天,丰田54.84天[11][13][14] - 行业普遍存在商业承兑汇票替代现金结算现象,以面额100万元汇票为例,贴现后供应商实际损失约1万元[19] 供应商生存现状 - 零部件企业在招标阶段即面临"全透明"竞价压价,年降幅度从十年前2%-3%提升至当前10%[24][26] - 典型资金压力链条:需提前半年支付30%原材料预付款,回款周期可能长达10-12个月,期间需全额垫资[26] - 技术泄露风险突出,有车企直接复制供应商设计方案转交低成本厂商生产[27][28] 行业深层矛盾 - 汽车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从2018年7.3%降至2025年Q1的3.9%,价格战导致成本压力向供应链传导[31][33] - 2024年钢铁协会披露部分车企要求原材料降价10%且延迟付款,将融资成本转嫁上游[20] - 政策层面已多次警示"内卷式竞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整治恶性竞争[35][36] 政策实施挑战 - 执行层面缺乏强制约束机制,存在账期目标与实际付款脱钩风险[41] - 新能源车企资金压力突出:比亚迪等巨头现金流紧张,新势力多数尚未盈利,缩短账期可能加剧负担[42][44] - 可能加速供应链分化,头部供应商受益而中小企业面临淘汰风险[42]
汽车业“反内卷”进行中:四大车企同日官宣“60天账期”,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凌晨跟进
华尔街见闻· 2025-06-11 08:47
车企支付账期承诺 - 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四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 [1] - 吉利汽车集团宣布统一供应商支付账期至60天内 以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 [1] - 长安汽车携旗下品牌宣布统一支付账期至60天 强调践行央企社会责任 [3] - 比亚迪跟进承诺60天账期 表示将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行业发展 [6][7] - 奇瑞集团于11日上午宣布跟进60天账期承诺 [8] - 工信部汇总显示已有8家汽车生产企业作出60天账期承诺 [12] 政策背景与行业整治 - 车企集体响应《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该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施行 明确60日账期等要求 [13] - 国务院发布的《条例》索引号为000014349/2025-00034 发文机关为国务院 发布日期为2025年3月24日 [14] - 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主持召开会议 将"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问题"列为3项集中整治之一 [15] -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将加强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与合规引导 [16] - 国家发改委指出部分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 包括价格战、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16] - 人民日报评论批评部分车企言行不一 既反对"内卷"又持续发动价格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