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化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情趣内衣行业产业链、产销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生产规模已较为可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2.38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4 08:5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情趣内衣被定义为旨在增添两性情趣、提升自信和表达自我的功能性服饰,常被称为“亲密服饰”或“情感内衣” [2] - 按国际通用标准,情趣内衣款式可分为Babydoll、Panties、Teddies、Cameisoles、Chemises、Corset、Bustier、GarterBelt、Bodystocking、BraSets、Gowns&Robes等类别 [2] 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受益于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长、性文化日益开放与普及,以及个体对身体自由表达的渴望,近年来发展迅速 [1][4] - 年轻一代受多元文化影响,观念更为开放,注重自我表达和个性化、时尚化产品体验,对情趣内衣接受度较高,使其从隐秘消费转变为正常“生活情趣”的一部分 [1][4] - 2024年,中国情趣内衣产量为19866万套,同比减少218万套,需求量为9533万套,同比减少146万套 [1][4][5] - 2024年市场规模为98.73亿元,较2023年增长0.76亿元,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20323万套,需求量达9691万套,市场规模将达102.38亿元 [1][4][5] - 国内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其中江苏连云港灌云县是全国知名的情趣内衣生产销售基地 [1][5]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面料、辅配件、花边、丈根、印染等原材料 [6] - 行业中游为情趣内衣的研发与生产环节 [6] - 行业下游通过百货商店、品牌专卖店、超市和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售,其中线上渠道是主要销售方式,包括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及专属两性类APP平台,具有隐私保护好、商品种类丰富、购物便捷等优势 [6] - 购买人群职业分布广泛,IT从业者、教育界人士、学生等群体相对突出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情趣内衣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产品品牌意识、档次与设计系列化程度不高 [8] - 由于生产成本低、技术含量不高,吸引大批家庭作坊式企业从事代加工和批发,导致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8] - 国内品牌中,夜火、以比赞、苏泽尔、欧姿丽亚等属于较早进入领域的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 [8] - 大部分情趣内衣仍为小批量生产,在网上或成人用品商店以较为隐秘的形式销售 [8]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者在购买成人情趣用品时,品牌化意识逐渐增强,时尚、潮流、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 [9] - 科技的进步将进一步推动情趣内衣行业的创新,成为行业突破口 [9]
跨境电商平台“增员” 中国品牌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10-13 04:53
阿里巴巴集团跨境电商战略升级 - 阿里旗下Lazada与天猫实现首次系统级打通 设立项目组助力天猫商家一键链接东南亚市场 [1] - 项目为商家提供"一键轻出海 直通东南亚"服务 商家仅需发货至国内仓库 国际物流及售后等由平台承担 无额外运营成本 [1] - 1688公开披露跨境AI产品"遨虾" 预计将于今年11月份上线 [1] - 速卖通启动"超级品牌出海计划" 平台从底层能力做出改变 提供体系化品牌出海策略 [2] - 速卖通品牌出海升级旨在成为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 让品牌出海有新选择 [2] 跨境电商行业增长与品牌表现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持续"增员" 助力中国商品更便捷进入全球市场 扩大市场范围并丰富海外消费者选择 [1] - 速卖通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平台入驻品牌数量同比增长70% 超过500个品牌实现销售额翻倍 [2] - 超过2000个品牌通过速卖通平台成功进入新市场 [2] - 智能骑行台品牌ThinkRider目标在速卖通拿下1亿元海外市场 认为品牌化已成为不可逆趋势 [2][3] - 商务部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1.3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3]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国务院4月批复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3] - 广西6月推出若干措施 支持跨境电商赋能实体经济 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系列活动 [3] - 北京8月发布行动方案 明确打造立足京津冀、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跨境电商创新高地 [3] - 杭州海关8月推出10项措施 从多维度提升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水平 [3] - 政策托举与企业创新形成"双轮驱动"效应 推动中国品牌迈向高质量发展 [4]
韶关农产品闯世界:国际认证引路,“媒体+”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20:52
行业认证与标准化突破 - 韶关市土大妈南岭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始兴民丰山基地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HACCP体系认证与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成为国内首家以山林散养非笼养模式通过此国际认证的蛋鸡企业 [2] - 国际认证标志着公司在蛋鸡领域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为农产品进入欧盟等国际市场增添了硬通行证 [2] - 韶关农产品已成功进入阿联酋等2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7.5% [2]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韶关全市拥有"粤字号"农产品品牌217个,排名全省第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13个 [4] - 乐昌黄金柰李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品牌培育目录,公司计划到2026年打造5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品牌 [4] - 通过"媒体+"赋能战略,成功擦亮"中国兰花第一县"、"中国高端白茶"等地域特色品牌,推动"兰韵天下"、"黄金柰李"等IP精准融湾出圈 [3] 销售渠道与业绩增长 - 公司已建成7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650个镇村级服务站点,培育了一批本土网红主播 [4] - 2024年韶关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96亿元,同比增长66.4%,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4]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韶关市接待游客267.3万人次,同比增长26.3%,旅游收入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29.1% [7] 产品创新与出口突破 - 乐昌"香芋猪肉丸"实现自主出口零的突破,同期出口的还有"过油炮弹芋条"等多款预制菜产品 [6] - 黄金柰李、鹰嘴桃等特色农产品实现出口零的突破,让韶关味道香飘海外 [2] - 公司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保证产品卫生水平和食品安全符合出口要求,未来计划布局国际销区市场 [6] 产业基础与资源整合 - 韶关已建成1个国家级、2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稳居全省第一 [3] - 公司推动文旅资源与农业资源深度融合,通过节点宣传、体验创新等方式实现以旅带农、农旅互促的良性循环 [7] - 韶关精心策划推出11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精品线路,串联田间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内容 [7]
凭什么中国人吃水果可以这么便宜?
36氪· 2025-10-10 18:47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水果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与技术进步实现了主要水果品种价格的显著下降,使消费者能够以亲民价格享受高品质水果 [1][2][5] - 产业进化涉及从良种培育、冷链物流技术到销售渠道品牌化的全链条升级,提升了行业效率与附加值 [14][31][38][50] - 水果电商的兴起重构了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不仅降低了流通成本,还创造了新的就业模式 [52][57][60] 种植规模与技术 -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从2015年不足15万亩激增至约150万亩,驱动零售价从每斤两三百元降至8.8元 [1][5] - 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采用电脑配置营养液与AI值守等技术提升效率 [2][5] - 海南榴莲种植在长期试种后突破技术瓶颈,5年内种植面积达近4万亩,实现国产替代预期 [28] 品种培育与引进 - 通过引进日本富士苹果、巨峰葡萄等品种与自主培育(如吴明珠院士培育30多种西瓜)相结合,丰富市场供给 [19][24] - 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主导培育软枣猕猴桃、平谷大桃(300多个细分品种)等优化品种,提升产量与口感 [14][16] - 品种改良面临挑战,如西红柿育种中丢失TomLoxC基因导致风味下降,凸显研发复杂性 [25] 冷链物流与标准化 - 荔枝出口采用移动预冷舱(1小时内从30℃降至4-9℃)与单元化冷链方舱,实现48-72小时全球直达,欧美售价达每斤140-500元人民币 [31][33][35] - 无锡企业推出"空间电场休眠保鲜"技术,将水蜜桃保鲜期从1周延长至3个多月 [36] - 水果冷链需求驱动技术升级,相关方案同时服务肉类、疫苗等领域,形成协同效应 [36] 品牌化与市场溢价 - 新西兰佳沛奇异果2024财年全球销售收入219亿元人民币,销量为齐峰果业的7.4倍,但营收为其31.4倍,凸显品牌溢价差距 [45][47][48][49] - 线上销售推动标准化(如车厘子按J等级分装、小盒蓝莓),为品牌建设奠定基础 [41][42][50] - 产地政策扶持与连锁经营能力提升,助力中国水果品牌未来参与国际竞争 [50] 电商渠道与社会影响 - 电商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产地直销,降低终端价格的同时重构人力资源(如甘肃天水花牛产业带创设"妈妈岗") [52][53][57][58] - 水果电商创造分拣、质检、客服等新岗位,为宝妈群体提供稳定收入与灵活工作时间 [57][60] - 线上销售仍面临运输损耗与品控挑战,但产业规模化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54][55][56]
不再为阳澄湖“作嫁衣” 微山湖大闸蟹北上南下
经济观察网· 2025-10-09 20:23
公司品牌战略 - 公司目标是让微山湖大闸蟹品牌与阳澄湖品牌并驾齐驱,成为品质代名词 [2] - 公司通过电商渠道打破传统批发模式,挖掘区域品牌被埋没的价值 [4][5] - 公司致力于带动整个微山湖产区形成北方板块,与南方湖区竞争 [22] 市场进入策略 - 2024年公司在短视频平台开设旗舰店,推出亏本引流产品:10只二两母蟹售价99元,每单亏损四五十元 [6] - 通过亏损销售一万多单,仅货款亏损超200万元,以积累口碑和回头客 [6][7] - 该策略获得成功,复购率高达25%,在平台同品类中排名前列,最终实现盈利 [8] 品质管控与信任建立 - 公司采用“真称”模式,直播中逐只去绳去水称重,精确到“钱”,承诺少一钱赔一只的钱 [11] - 实际发货规格高于标称,如标称2-2.3两实际发2.1-2.4两,极大减少重量问题差评 [11] - 与顺丰合作实施全流程外包与可视化监控,工人佩戴记录仪,流程视频保存30天,快速验证售后问题 [16] 多平台运营策略 - 公司将业务从单一短视频平台扩展至拼多多等六大主流电商平台,目标日均发货25000单 [13] - 利用平台互补性消化库存,如主推规格剩余蟹通过秒杀活动作为福利款销售,减少浪费 [13] - 在拼多多平台走中高端路线,售后率低于其他平台,并加入“百亿补贴”活动获得巨大流量 [13][14] 物流成本优化 - 公司通过与顺丰深度合作,物流成本已能与江苏产区持平,达到年发货量过亿大户的协议价水平 [16] - 顺丰接管打包环节,承包价低于公司自行核算成本,如打包成本5元顺丰承包价4.5元,降低运营成本 [19] 人才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公司地处偏远乡镇,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困难,曾出现派驻三批主播离职三批的情况 [20][21] - 通过提供高于市场价的薪资,如底薪6000元的主播给8000元起步,并营造自由工作氛围和改善生活条件来留住人才 [21] 行业影响与生态建设 - 公司积极推动建立微山湖大闸蟹交易市场,争取本地定价权,并推动使用“微山湖地理标志”蟹扣 [23] - 公司希望成为服务商,做培训和代运营,承包湖区产业链上下游,吸引电商平台资源向微山湖倾斜 [23] - 微山湖大闸蟹主要客源地已包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传统南方蟹消费区 [14]
国泰海通:给予十月稻田(09676)“增持”评级 目标价15.4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09:3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国泰海通给予十月稻田"增持"评级,认为公司是中高端大米第一品牌,综合优势较强 [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57元、0.71元、0.86元人民币 [1] - 基于2025年25倍市盈率(PE),给予目标价15.49港元(汇率:1港元=0.92元人民币) [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国内大米行业总需求相对平稳,但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包装化率持续提升 [2] - 行业格局高度分散,预包装大米市场的CR5(前五大公司市占率)仅为14% [2] - 十月稻田在优质大米和东北大米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均为第一 [2]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已建立大单品优势,并积极扩展品类 [2] - 拥有行业领先的全渠道履约能力 [2] - 在初级农产品领域建立了难得的品牌力,这些优势需要多年行业深耕积累,竞争对手难以短期追赶 [2]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4年公司收入和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45亿元和3.49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分别为25.35%和12.1% [3] - 分产品看,2024年大米/杂粮&豆类&其他/干散货&其他收入分别为40.14亿元/4.7亿元/4.46亿元,2020-2024年CAGR分别为21%/6%/50% [3] - 2024年玉米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至8.15亿元,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尽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5.78%,主要因短期营销调整 [3] 增长前景与渠道策略 - 玉米业务未来增长空间大,可向风味玉米、玉米浆包、玉米粒等深加工方向延伸 [3] - 公司渠道调整能力强,早期抓住线上红利,近年线下开始发力,形成线上+线下全渠道优势 [3] - 2024年公司线上/线下收入分别为35.99亿元/21.47亿元,2020-2024年CAGR分别为18.11%/45.61%,线下占比持续提升 [3] - 公司仍存在较多空白市场和空白渠道待布局,预计未来线上线下均有望保持较快成长 [3]
寒露 秋风起,舌尖上的“蟹经济”有多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06:45
市场概况与消费趋势 - 2024年中国螃蟹消费量预计突破200万吨,市场规模达174亿美元[3] - 2024年大闸蟹在电商平台的销量环比增长214%[6] - 活蟹进口占据中国蟹类进口总值的约90%,反映市场对鲜味的高要求[11] 品牌化与标准化发展 - 阳澄湖大闸蟹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行业标准打造品牌,头部品牌提出覆盖养殖、品控、物流的9S标准[6] - 2024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中,共有17个螃蟹产品上榜,其中大闸蟹占据6席[6][7] - 除大闸蟹外,南沙青蟹、深沪梭子蟹等产品也已形成标准化体系[6] 进口市场动态 - 2024年中国共进口蟹类13.3万吨,价值达21亿美元[8] - 2020至2024年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螃蟹产品额从4.3亿美元增至12.3亿美元,年均增长29.8%[8] - 俄罗斯帝王蟹、雪蟹等在中国高端蟹类市场优势显著,与本土蟹形成互补[11] 养殖技术与产业升级 - 2019至2023年,中国螃蟹捕捞年产量持续保持在60万吨以上[12] - 养殖环节应用数字技术,如智能蟹塘通过无人机投饵、传感器监测水质,实现手机App远程调控[12] - 养殖地域扩展,内蒙古利用冷水资源试养高原蟹,新疆依托冰川融水打造天山雪蟹品牌[12] 物流保障体系 - 顺丰、京东、中通等物流企业升级科技保障,通过全程温控、实时追踪技术实现螃蟹快速送达[12] - 阳澄湖大闸蟹预计2025年产量约1.035万吨,10月中下旬大量上市,品蟹季持续至12月左右[3]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 2025-09-28 17:32
Lazada品牌化战略 - 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借助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带来的组织红利 投入前所未有的精力和资源 [5] - 战略基于市场变化:东南亚中产用户达1.5亿且不断扩容 追求品质和品牌商品的品质用户成为主流群体 [6] - 2018年被阿里收购后开启品牌布局 引入双11狂欢节 推出东南亚最大线上品牌商城LazMall 入驻品牌包括欧莱雅 斯凯奇等国际品牌及Wardah等本地品牌 [5] 与天猫的系统级打通 - 实现天猫店铺库存 营销和价格一键镜像到Lazada店铺 帮助天猫商家低成本轻量化出海 [6] - 系统级对接优势:AI智能翻译商品详情 分段解决定价客服物流问题 实现营销价格同步 [14] - 首批入驻品牌包括韶音 蕉下 babycare 飞利浦 乐扣乐扣等 [6] 组织整合红利 - 通过与天猫行业小二协同 规模化开展品牌引入 替代传统点对点BD方式 [7][15] - 定位为Lazada品牌出海副驾(Brand Co-Pilot) 主驾驶权归品牌商家 平台提供本地化洞察和全链路赋能 [17] 品类拓展策略 - 短期优先发展短尾标准化品类:消费电子和美妆因易标准化 可快速搭建链路 单品销售易规模化 [21] - 消费电子需求旺盛 成功案例包括影石防水全景摄像机和几素手持电风扇 [20] - 美妆品类需适应本地需求:东南亚核心诉求为持妆(如卡姿兰黑磁散粉)而非国内的去黄显白 [20] 本地化深度运营 - 通过LazRun等本地IP活动与品牌联动 如与泡泡玛特合作植入品牌互动环节 建立情感链接 [22][23] - 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国内中心仓集货至本地中心仓模式 部分品牌可选择本地备货或自有海外物流 [24] - 长期需为本土市场研发特定产品 结合供应链深度和本地化运营 实现更重更定制化模式 [25] 平台竞争优势 - 客单价最高 品牌用户渗透率最高 品牌成交占比增加率最高 品质用户占比东南亚电商第一 [11] - 明确差异化定位:深耕东南亚本地化电商 区别于速卖通的全球跨境市场统领定位 [5][17]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 2025-09-28 15:53
核心观点 - Lazada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通过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实现与天猫系统级打通 借助天猫品牌资源提升东南亚市场竞争力 [1][2][3] - 东南亚中产用户达1.5亿且持续扩容 Lazada在该区域拥有最高客单价和品牌用户渗透率 [2][6] - 通过Lazada Brand Co-Pilot模式为出海品牌提供本地化运营支持 重点发展消费电子和美妆等短尾品类 [11][13][15] 战略布局 - 2018年推出LazMall线上品牌商城 引入Wardah欧莱雅斯凯奇等国际品牌 现为东南亚最大线上品牌商城 [1] - 与天猫实现系统级库存营销价格一键镜像 首批入驻品牌包括韶音蕉下babycare飞利浦乐扣乐扣 [3][8] - 组织整合后可通过天猫行业小二规模化对接商家 替代传统点对点BD模式 [3][9] 市场定位 - 聚焦东南亚7亿人口市场 品质用户成为主流消费群体 消费力与中国中产相当 [2][6] - 区别于速卖通的全球跨境定位 Lazada专注东南亚本地化电商 为品牌提供明确增量阵地 [11] - 双11将作为品牌化战略首次验收节点 评估商家端和用户端成效 [4] 品类策略 - 短期优先发展消费电子和美妆等标准化短尾品类 因其易规模化且链路搭建快 [13][15] - 消费电子类需求旺盛 影石防水摄像机几素手持风扇等性价比产品受欢迎 [13][14] - 美妆品类需适应本地化需求 如卡姿兰持妆散粉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开发 [14] - 服饰等长尾品类因退换货率高选品复杂 后续将提供个性化服务 [15] 运营支持 - 通过LazRun等本地化IP活动与泡泡玛特合作 建立品牌情感链接 [16] - 提供三种物流方案:国内中心仓集单配送本地备货已有海外物流能力诊断 [17] - 品牌出海需经历从轻量化出海口到本土定制研发的演进 平台提供全链路赋能 [18]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未来消费· 2025-09-28 10:16
Lazada品牌化战略背景 - 东南亚电商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参与者包括Shopee Lazada TikTok和Temu [3] - Lazada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借助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国内和国际业务的组织红利 [3] - 2018年被阿里收购后 Lazada引入双11狂欢节并推出类似天猫商城的LazMall [3] - LazMall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线上品牌商城 引入本地品牌如Wardah和国际品牌如欧莱雅 Swiss 斯凯奇等 [4] 品牌化战略实施与优势 - Lazada中产用户在东南亚电商中占比最高 基于1.5亿且不断扩容的中产用户规模仍有较大空间 [4] - 追求品质和品牌商品的东南亚中产正成为Lazada主流用户群体 被定义为品质用户 [4] - Lazada与天猫进行系统级打通 商家天猫店铺库存 营销和价格可一键镜像到Lazada店铺 [5] - 系统打通帮助天猫商家低成本实现轻量化出海 在做好国内生意同时同步开展东南亚跨境生意 [5] - 首批入驻Lazada的天猫品牌包括韶音 蕉下 babycare 飞利浦 乐扣乐扣等 [5] - 组织整合后 Lazada可沟通天猫行业小二 成为他们运营商家计划的一部分 实现规模化开展 [5][12] 市场机会与品类策略 - 东南亚有7亿人口 中产人口急剧提升达1.5亿 消费力不输国内中产 [9] - Lazada目前是东南亚电商里客单价最高 品牌用户渗透率最高 品牌成交占比增加率也最高的平台 [9] - 消费电子类品牌在东南亚需求旺盛 本地消费者喜欢运动户外 引入影石防水全景摄像机 几素手持电风扇等受欢迎产品 [17] - 国内美妆更看重色号和去黄显白 东南亚美妆核心诉求是持妆 卡姿兰主打持妆的散粉黑磁在东南亚市场卖得很好 [17] - 项目启动初期优先短尾行业如消费电子和美妆 因更标准化可快速搭建链路 单品销售容易规模化 [18] - 服饰等长尾商品退换货需求旺盛 需精准选品 操作过程更难链路更长 [18] 本地化运营与品牌支持 - Lazada聚焦服务品质用户 他们愿意为泡泡玛特等情绪消费产品买单 [19] - 通过LazRun等本地化IP活动 与泡泡玛特合作植入品牌互动环节 效果很好 [19] - Lazada本地化资源帮助匹配品牌在当地营销 宣传等一揽子诉求 建立和消费者的情感链接 [19] - 提供不同模式支持品牌出海 如一键轻出海商家可镜像天猫店铺 发货到国内中心仓后由Lazada集单到本地中心仓并通过官方物流伙伴配送 [20] - 部分商家选择本地备货模式 有海外物流能力的品牌也可获得诊断帮助以更高效参与本地经营 [20] 长期战略方向 - 中国品牌出海经历代际变化 从高性价比轻工业产品到高精尖电子设备 美妆护肤 提供情绪价值的潮玩IP [21] - 品牌出海要走得长远 需为本土市场研发特定产品 做定制 做供应链深度和本地化运营结合 变成更重更定制化模式 [21] - Lazada定位为商家更稳 更快 更智能出海提供保障护航的副驾 负责提供本地化洞察和智能化全链路赋能 [14] - 今年双11将首次验收品牌化战略初步成果 评估其在商家和用户端的成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