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星源卓镁(301398.SZ):目前暂未针对固态电池领域的镁合金应用场景布局相关产品研发
格隆汇· 2025-07-31 15:12
格隆汇7月31日丨星源卓镁(301398.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暂未针对固态电池领域的镁合金应用 场景布局相关产品研发,也未与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如电池厂商、整车厂等)开展技术合作,未进入 样品测试、验证阶段 。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结合自身战略规划适时评估相关业务拓展 机会。 ...
专用设备行业点评报告:头部厂商公布固态电池时间线指引,设备商有望率先受益
东吴证券· 2025-07-31 15: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头部厂商公布固态电池时间线指引,设备商有望率先受益 [1] 各部分总结 事件 - 7月30日宁德中报业绩交流会提及固态电池科学问题解决,目前是工程问题,目标量产化商业化产品,进展不错,产品化推进中,商业化需考虑成本,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供应链成熟需3 - 5年,2030年实现商业化 [5] 全固态电池叠片设备 - 全固态电池叠片设备精度和数量要求更高,设备商强者恒强,价值量占比25% [2] - 固态电池电极和电解质具脆性,采用单片叠片,需多对机械手,叠片工艺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大幅提升,推动叠片环节设备量价齐升 [2] - 先导智能叠片设备技术领先,在头部客户市占率最高;利元亨已向头部整车厂固态电池玩家交付叠片设备 [2] 全固态设备前道 - 全固态设备前道变化大、难度大,设备商受益于量价齐升,整线价值量占比28% [5] - PTFE纤维化法有望成前道干法成膜主流方案,相关设备用量提升,对设备工作压力、精度、均匀性要求更高 [5] - 国内先导智能(整线)、宏工科技(混料&纤维化)、纳科诺尔(辊压)等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领先,有望率先受益 [5] 中道等静压设备 - 中道等静压设备难度高,锂电设备&跨界玩家深度布局,价值量占比13% [5] - 等静压工艺可解决固态电池固 - 固界面问题,适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成型,需施加500 - 600MPa超高压,部分工艺需结合加热 [5] - 等静压设备对安全性要求严苛,技术难度高;国内中航机载子公司川西机器为龙头,先导智能&纳科诺尔加速布局 [5]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固态电池设备整线供应商【先导智能】、激光焊接设备商【联赢激光】、化成分容设备商【杭可科技】 [6] - 建议关注前道设备龙头【宏工科技】、干/湿法电极设备商【赢合科技】等多家企业 [6]
“宁王”半年报出炉!拟10派10.07元
天天基金网· 2025-07-31 13: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基本每股收益6.92元,同比增长33.08% [1]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营收73.55%,毛利率22.41%,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1.47%,占总营收15.88%,毛利率25.52% [1]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87亿元,同比下滑44.97%,毛利率26.42%,电池矿产资源业务营收33.61亿元,同比增长27.86%,毛利率9.07% [1] - 公司境外收入612.08亿元,占营业收入34.22%,境外客户回款情况正常 [3] 市场份额与研发 - 2025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38.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2] - 公司拥有六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2.1万名,专利及申请专利合计49347项,其中境内29709项,境外19638项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 [2] 资本运作与资金管理 - 公司于2025年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263港元/股,募集资金410亿港元,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及营运资金 [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含税),并增加不超过400亿元的委托理财额度,年度委托理财总额度不超过800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规模达3505.78亿元 [3]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2025年1-6月装机总量达86.7GWh,同比增长54%,在各国清洁能源转型目标推动下,储能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1] - 公司高管表示固态电池2027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2030年前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或规模化 [4]
天奈科技(688116):导电材料行业引领,新产品迎硅碳及固态东风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31 1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天奈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3][9][1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超充平权驱动,碳管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26年全球多壁碳管浆料需求达37万吨,24 - 26年CAGR达28%;26年中国单壁碳管粉体需求有望超100吨 [8][63] - 碳管制备及产品要求较高,市场格局集中,天奈科技2024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占中国市场份额53.2%,未来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集中 [8][67] - 天奈科技出货高增与产品迭代双轨驱动,1Q25营收3.35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8%,产品迭代推动盈利回升,新产品出货放量在即 [8][80] - 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9/9.1亿元,对应7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35/23/17倍,给予公司25年PE估值45倍 [9][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超充平权驱动,碳管迎来黄金发展期 - 导电剂是锂电池重要辅材,碳纳米管综合性能优异,能形成线、面接触式导电网络,导电性和结构性能突出 [18][22][26] - 快充电池放量,碳管需求愈加刚性,上市新车主流电池充电倍率提升,未来三元高镍化、硅碳负极应用、铁锂快充、固态电池产业化将持续提升碳管需求 [39][42][49] - 碳管需求迎爆发时点,行业集中利好头部企业,预计27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达31万吨,26年全球多壁碳管浆料需求达37万吨,行业格局集中,天奈科技市占率第一 [60][63][67] - 碳管材料在导电塑料和芯片基材领域有应用前景,碳纳米管填充型导电塑料应用比例提升,碳纳米管在碳基芯片应用可保证其在极端环境正常工作 [65][67] 公司:出货高增+产品迭代双轨驱动 - 公司技术起家,推动行业技术更新迭代,股权结构稳定分散,高管团队技术背景深厚,自主研发能力强,已形成四代产品 [71][74][78] - 公司碳管出货及盈利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4年及1Q25收入重回正增长,毛利率稳中有升,管理及研发费用率略有上升,盈利领先源于技术优势 [80][83][95] - 公司率先产品迭代,单壁产品彰显稀缺性,单壁碳纳米管可提升电池性能,国内外供给稀缺,公司掌握规模化制备工艺,规划产能聚焦单壁新产品及海外基地,单壁产品已有订单和成熟客户,预计26年起批量出货 [105][112][120] 盈利预测与投资分析意见 - 盈利预测:多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25 - 27年销量有望达12.0/14.6/17.2万吨,单吨价格分别为1.65/1.60/1.60万元,毛利率分别为37.0%/38.0%/39.0%;单壁碳纳米管浆料25 - 27年营收有望达2.5/7.2/11.8亿元,单吨价格分别为5.0/4.5/4.2万元,毛利率分别为46.0%/44.0%/42.0% [10][123][124] - 估值分析与投资分析意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9/9.1亿元,对应7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35/23/17倍,给予25年PE估值45倍 [9][129]
施成业绩凋零难堪大任,国投瑞银权益投资捧谁做旗帜?
搜狐财经· 2025-07-31 13:17
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分析 国投瑞银施成业绩表现 - 施成管理的先进制造混合净值增长率仅为4.30%,在管产品中仅两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 [2] - 二季度大幅调仓,更换一半重仓股,新进标的包括中芯国际、汇川技术、南亚新材、寒武纪-U、英维克,芯片龙头股主导 [4] - 新进标的中芯国际涨幅超10%,但寒武纪仍下跌,其余三家公司年内涨幅大多不到10% [4] - 保留的五家重仓股中,科达利和杰华特近三个月下跌超10% [4] - 调出组合的恒立液压、蔚蓝锂芯年内涨幅超30%,显示调仓时机不佳 [5] 国投瑞银其他基金经理表现 - 老将綦缚鹏管理的7只产品中,表现最好的一只收益不到7%,选股不利导致排名靠后 [7] - 綦缚鹏的国投瑞银瑞利混合十大重仓股中,六家公司股价下跌,仅索通发展涨幅超20% [7] - 綦缚鹏采取类平均配置策略,第一大重仓股京东方A占比5.34%,近四个季度头号重仓股占比均不超5% [7] - 老将桑俊管理的4只基金中,最好成绩不到10%,其中国投瑞银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年内净值仍下跌 [8] - 桑俊的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权益组合仅4只股票,占比均不到1%,权益投资几乎忽略不计 [8][9] 国投瑞银主动权益团队现状 - 公司主动权益团队群龙无首,施成、綦缚鹏、桑俊等基金经理业绩均不理想 [2][6] - 施成管理的产业转型一年持有混合年内净值增长率近20%,但可能由另一位基金经理朴虹睿主导 [5] - 綦缚鹏管理的二级债基分散精力,可能影响业绩表现 [8] - 桑俊共同管理权益投资占比极低的基金,被质疑人力浪费 [10]
大赚超 300 亿!宁德时代半年财报分析
鑫椤锂电· 2025-07-31 09:10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1][2] - 归属股东净利润305.12亿元,同比增长33.02% [1][2] - 毛利率25.02%,同比提升1.57个百分点 [2] - 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 [1][2] - 动力电池系统收入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0%,增速远超整体收入 [2] 分红与资金管理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含税) [1] - 增加不超过400亿元委托理财额度,总金额达800亿元,资金来源为闲置自有资金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规模达3505.78亿元 [5] 核心业务进展 - 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稳居全球第一 [2] - 储能电池产量全球第一,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 [2][3] - 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9MWh TENER Stack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3] - 储能业务收入284.00亿元,同比微降1.47%,但竞争力未减弱 [3] 市场与行业动态 - 2025年1-5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752.0万辆,同比增长32.4% [2] - 5月成功登陆港交所,募集资金410亿港元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 [2] 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商业化时间较长,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前后实现规模化 [4] - 固态电池当前资本热度高于产业热度,企业多用于广告宣传而非实际商业化 [4] 二级市场表现 - 7月30日A股收跌5.05%报277.09元/股,H股收跌7.66%报426.6港元/股,创港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5]
宁德时代(300750) - 2025年7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31 08:2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7.2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3.33% [2]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5.0%,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达587亿元,期末货币资金超3500亿元 [2] - 2025年1 - 5月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1%,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2] - 2025年1 - 6月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2] 二季度出货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动力、储能合计销量接近150GWh,同比增长超30%,储能占比约20% [3] 技术研发进展 - 固态电池有10余年研发积累,组建领先研发团队,技术处于行业领先,科学问题基本解决,距商业化有距离 [3] - 上半年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包括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等 [3] 锂矿及价格问题 - 宜春锂矿项目生产经营正常,延续申请待批复 [3] - 有锂矿资源战略储备,与供应商签长期协议,可应对碳酸锂价格波动 [3] 换电业务进展 - 截至7月底,乘用车换电站建成400多座,可达成全年1000座建站计划 [4] - 重卡换电站建成约100座,全年预计建设300座左右 [4] - 与车企客户发布20多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换电生态 [4] 产能建设与资本支出 - 今年上半年总体产能利用率约90%,今年CAPEX支出较去年有一定增长 [5] 存货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存货周转天数环比持平,库存处于合理水平 [6] 毛利率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5.0%,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25.6%,同环比均增长 [7] 汇兑损益情况 - 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制定差异化套保策略,对冲后对整体实际损益基本无影响 [8][9] 储能电芯容量方向 - 电芯容量和尺寸可能变大,但需综合考虑多因素,有最优解概念,公司持续引领储能电芯容量行业标准 [9]
先导智能王燕清:穿越周期的“头号工程师”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02:03
王燕清 先导智能员工在车间调试设备 先导智能研究院 先导智能研究员在实验室进行检测 ◎邱思雨 记者 俞立严 从一人身兼工程师、钳工、电工数职,到如今执掌拥有上万名员工的集团,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早已 从青涩的创业者蜕变为行业领军企业的掌门人。但在公司生产一线,他依然是那位冲在最前面的"头号 工程师"——设备设计的细节、装配的精度、程序的编写、运行的调试,样样信手拈来。每逢重大项目 攻坚,他更会亲自挂帅,扎进车间与技术团队的伙伴们一起并肩作战。 凭借刻在骨子里的技术创新基因,王燕清和他的创业团队不断突破边界:从无锡一间简陋的小仓库起 步,到如今业务遍及全球;从最初的"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到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的智能装备龙头 企业——先导智能的成长轨迹,正是这位技术型企业家实干与创新精神的最佳注脚。 从"不可能"到"世界第一": 固态电池、储能业务再攀新高 作为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企业家,王燕清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内敛中透着坚毅,实干里藏着执着。这位 带领先导智能从小厂跻身行业前列的掌舵人,来自无锡一个普通农家。"当年结婚时,我连一枚像样的 戒指都买不起。"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王燕清对上海证券报记者感叹。 正是 ...
“宁王”半年报出炉!拟10派10.07元
券商中国· 2025-07-30 23: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 - 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 同比增长31.26% [1] - 基本每股收益6.92元 同比增长33.08% [1]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 同比增长16.8% 占总营收73.55% 毛利率22.41% [1]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 同比下滑1.47% 占总营收15.88% 毛利率25.52% [1]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87亿元 同比下滑44.97% 毛利率26.42% [1] - 电池矿产资源业务营收33.61亿元 同比增长27.86% 毛利率9.07% [1] 市场地位 - 2025年1-5月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1%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2025年1-6月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2] - 2025年1-6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86.7GWh 同比增长54% [1] 研发与全球化 - 拥有六大研发中心 研发人员超过2.1万名 [2] - 专利及申请专利合计49347项 其中境内29709项 境外19638项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00.95亿元 同比增长17.48% [2] - 2025年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263港元/股 募集资金410亿港元 [2]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 占营业收入34.22% [3] 资金管理 - 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 [3] - 拟增加不超过400亿元委托理财额度 年度总额度不超过800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规模3505.78亿元 [3] 行业观点 - 固态电池2027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 2030年前后才能实现真正商业化 [4] - 固态电池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 [4]
“宁王”中报出炉!拟10派10.07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23:1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9亿元 同比增长7 27% [2] -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增长33 33%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6 87亿元 同比增长31 26% [3] - 基本每股收益6 92元 同比增长33 08% [3] - 总资产8671 8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 24% [3] - 净资产2949 2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 44% [3] 业务分拆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 73亿元 同比增长16 8% 毛利率22 41% 同比下滑1 07个百分点 [6][7]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 同比下滑1 47% 毛利率25 52% 同比提升1 11个百分点 [6][7]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 87亿元 同比下滑44 97% 毛利率26 42% 同比提升18 21个百分点 [6][7] - 电池矿产资源营收33 61亿元 同比增长27 86% 毛利率9 07% 同比提升1 26个百分点 [7] 技术研发 - 发布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具备800公里续航和12C超充速度 [8] - 推出骁遥双核电池 支持定制化需求 [8] - 开发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 降低对锂资源依赖 [8] - 固态电池研发保持行业领先 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商业化 [4][9] 产能布局 - 国内推进济宁 福鼎 溧阳等基地建设 [8] - 海外推进匈牙利工厂 西班牙合资工厂及印尼项目 [8] - 欧洲市场增速延续 本地化产能将逐步释放 [8] 分红政策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10 07元 合计45 73亿元 [2] - 全年分红总量维持归母净利润15%不变 分两次发放 [5][8] 行业动态 - 碳酸锂价格波动与江西宜春锂矿开采预期相关 [9] - 宁德时代已提交宜春锂矿开采延续申请 [9] - 固态电池资本热度高于产业热度 工程领域仍需突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