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双循环

搜索文档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14:22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 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 会议。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 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 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 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 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 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
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在北京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 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 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要保持战 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 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 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财联社· 2025-07-30 14:12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 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 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有效投资。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 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 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 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 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新华财经· 2025-07-30 14:05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 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 会议。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 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 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 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 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 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新华社· 2025-07-30 14:05
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 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 投资。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 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 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坚持"两 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 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 会议。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 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 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 ...
下半年:还将出台哪些新政策?︱重阳荐文
重阳投资· 2025-07-29 15:31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5.4%、二季度5.2%,高于全年5%目标,但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下降1.2%,名义GDP仅增长3.9% [5] -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策靠前发力(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能早则早")和有效需求前置(如"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 [7][8]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上半年相关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达22.9%-30.7%,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8][9][10]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贡献率达86%,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11][12] - 出口韧性超预期: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货物出口同比增长5.9%,对非洲、东盟、欧盟出口分别增长21.6%、13%、6.6%,但对美出口下降10.9% [14][15][16] 下半年经济隐忧 - 消费可能高位回落:下半年"以旧换新"资金规模(1380亿元)小于上半年(1620亿元),且去年基数抬高 [19] - 投资结构或转向基建:设备更新资金下半年规模缩减,新增专项债券将更多用于项目建设(上半年发行进度47%) [19][20][21] - 出口增速或放缓:美对华关税加征窗口临近,圣诞订单提前等因素可能削弱出口韧性,上半年净出口对GDP贡献率达31.2% [21][23] - 房地产持续承压: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和5.5%,二季度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转负 [23][24][26] 下半年政策展望 - 财政政策:大概率不增列赤字或增发国债,重点优化存量结构(如调整预算分配、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 [28] - 消费政策:或扩大"以旧换新"范围至服务消费和必需品,清理购车购房限制,预计全年拉动消费2个百分点 [29] - 基建投资: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下达,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可撬动投资约2个百分点 [30][31] - 房地产政策:聚焦"城市更新"和"好房子建设",专项债券可能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但难有超预期刺激 [33] - 货币政策:或降准25个基点,择机降息10-15个基点,通过再贷款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 [34][35] - 反内卷与就业:推动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促服务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但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矛盾 [38][39] 结构性挑战 - 经济主要矛盾在于供需结构失衡而非总量,需关注双循环畅通度和国际政治经济传导效应 [26][27] - "反内卷"政策效果存疑:当前市场对产能收缩预期过高,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炒作过度 [39]
李荣灿在儋州市开展提案督办调研
海南日报· 2025-07-25 09:14
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 省政协主席李荣灿强调高质量推进提案办理以助力洋浦港加快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1][2] - 提案聚焦解决经由洋浦港运往内地进口原油运输问题并推动洋浦港成为国际油品中转港 [2] - 加快实施"运输往来自由便利"政策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至关重要 [2] 企业调研与产业动态 - 李荣灿调研国投(洋浦)油气储运有限公司了解码头储罐设施建设和油品装卸仓储状况 [2] - 推进洋浦港全球绿色甲醇加注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被重点汇报 [2] - 调研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关注绿色甲醇生产使用情况 [3] - 考察光村镇雪茄烟叶种植基地了解雪茄烟叶产业发展 [3] 政策与提案推进 - 提案办理需结合封关运作契机深入论证政策效应并争取政策支持 [2] - 承办单位需分析提案建议的可行性与政策放开的可能性 [2]
这场事关全岛封关的发布会为何令人激情澎湃
海南日报· 2025-07-24 11:16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时间及意义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1] -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标志着建设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 [1][3] - 封关运作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战略选择,体现中国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立场 [2]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封关后将实施"四个更加"政策:更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更便利的通行措施、更高效的监管模式 [4] - "零关税"商品范围从1900个税目扩大至6600个,占比从21%提升至74% [4]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放宽,取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0%的限制 [4] - 商务部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系统规范贸易管理 [4] 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效 - 5年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6] - 外贸依存度提升至35%,四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达67%,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6] - 封关硬件设施已通过验收,信息系统建成,正进行全流程压力测试 [7][8]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落实"4532"战略:四大主导产业升级、"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离岛免税等"三篇消费文章"、建设人才和技术创新之岛 [12] - 封关运作后政策将聚焦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制度集成创新、构建双循环交汇点 [12] - 全岛封关是开放发展新起点,目标成为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14]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摘登
海南日报· 2025-07-24 10:48
封关运作政策落地 - 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将采取政策项目化、任务清单式、效果可评估的方式落实 [4] - 从增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角度抓落实,确保企业和老百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4] - 从制度集成创新角度抓落实,推动封关运作政策与已落地自贸港政策贯通,发挥"1+1>2"叠加效应 [4] - 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角度抓落实,建设"两个基地""两个枢纽""两个网络" [5] 与阿拉伯国家合作 - 海南与阿拉伯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超30%,2024年超过240亿元 [6] - 已开通洋浦港与阿布扎比港海上航线、海口与迪拜空中航线 [6] - 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迪拜国际自由区、迪拜杰贝阿里自由区是海南自贸港全球自贸区(港)伙伴 [6] 现代化产业体系 - 四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67%,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7] - "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 [8] - 做好离岛免税、医疗、教育"三篇消费文章" [9] - 建设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 [9]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 2024年全省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其中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 [10] - 环岛旅游公路全长988公里,见海率50%以上;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全长466公里 [10] - 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成为亚洲最大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 [10] 制度集成创新 - 已培育形成20批16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40余项在全国推广 [12] - 创新案例包括全省信用修复"一口申请、一网办理"、"土地超市"平台等 [12] - 探索建立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创新"零关税"进口商品全流程监管模式等 [13] 货物税收政策 - "零关税"商品范围由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比从21%提升至74% [20]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21] - 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 [21] 加工增值政策 - 取消企业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0%以上的限制 [27] - 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 [28] - 允许保税货物经过上下游不同企业加工制造产生的增值部分累计计算 [28] 海关监管 - 除需检验检疫或实行许可证件管理的货物外,对进口"零关税"货物等实施径予放行 [29] - "二线"出岛申报项目从105项压缩至42项 [30] - 创新实施"分批出岛、集中申报"通关模式 [30]
铁路运行交出亮眼成绩单
经济日报· 2025-07-24 06:10
客运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2] - 日均开行旅客列车逾11000列,运送能力达1700万人次/日,同比增长7.5%[3] - 高铁网络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公交化开行提升出行效率[3] 货运升级 -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9.8亿吨,日均装车18.24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0%、4.0%[4] - 新疆铁路货运量达1.01亿吨,同比增2.0%,提前3天突破亿吨大关[4] - 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825.4万标箱,同比增长18.1%,"运费贷"授信总额199亿元[5] 铁路建设 - 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投产新线301公里[7] - 昌九高铁总投资324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为京港台通道关键段[7] - 每亿元高铁投资可带动600多个就业岗位,产生3倍以上乘数效应[8] 服务创新 - 推出旅游计次票产品,票价执行9.2折优惠,实现"一票游三城"[2] - 高铁快运常态化运行,鲜货可实现24小时内全国主要城市直达[6] - 中欧班列覆盖37国300城,中老铁路累计运货1390万吨[6] 网络覆盖 - 全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达16.2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3] - 高铁里程超4.8万公里,"十四五"期间预计完成货运量超250亿吨[6] - 津潍高铁将完善环渤海路网,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