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20cm速递|新能源景气回升,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大涨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0:5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早盘涨跌不一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1] - 电力设备 有色金属 机械设备板块领涨 综合 商贸零售 银行板块领跌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大涨7% 持仓股运达股份和先导智能涨超17% 锦浪科技涨超15% 阳光电源涨超11% [1] 新能源板块景气度 - 新能源板块景气回升 电芯企业因下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海内外储能需求旺盛而涨价 [1] - 海外储能需求呈现显著增长 中国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 工厂进入满产状态并出现供应紧张局面 [1] - 欧洲去年新增装机约21.9G瓦时 同比增长15% 今年预期有望达30G瓦时 同比增长36% [1] 行业前景与投资机会 - 海外能源转型带动新能源占比提升 欧美为首的海外储能市场有望迎来需求放量 [1] - 国产储能产业链具备明显优势 电芯和储能系统环节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1] - 海外储能厂商对中国产业链依赖程度高 在政策不确定下面临经营困境 海外储能市场投资价值凸现 [1] 产品特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为全市场首只上市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 [2] - 该指数主要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涉及电池 光伏 半导体等多个细分领域 弹性大且成长性强 [2] - 产品管理费率为0.15% 托管费率为0.05% 合计0.2%处于同类产品最低费率档 [2]
20cm速递|新能源板块大爆发,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3.6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8:30
市场表现 - 9月4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1] -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计算机领涨 银行、通信、综合领跌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3.63% 持仓股亿纬锂能涨超10% 中伟股份和上能电气涨超8% [1] 新能源产业链价格动态 - 近一个月新能源产业链上游价格边际回升 碳酸锂价格反弹拉动锂矿采购需求增长 [1] - 海外矿山供应增量有限 贸易商挺价情绪浓厚 共同推动锂矿价格持续走强 [1] - 云母提锂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加剧锂云母矿供需紧张 [1] - 碳酸锂与氢氧化锂价格明显反弹 受反内卷政策预期及期货市场情绪双重带动 [1] 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 - 2025年9月国内锂电池排产环比增长7.5% 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回暖 [1] - 固态电池技术持续突破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左右搭载全固态电池 产业化进程加快 [1] - 锂电扩产周期重启 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1] 产品特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为全市场首只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 [2] - 指数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涉及电池、光伏、半导体等细分领域 弹性大且成长性强 [2] - 产品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合计0.2% 处于同类最低费率档位 [2]
锡华科技:业绩高增在手订单充裕 IPO加码风电装备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5:00
公司上市与业务 - 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申请将于2025年9月5日上会审议 [1]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大型高端装备专用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产品以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为主 注塑机厚大专用部件为辅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新能源风电领域的全球顶尖大型高端装备专用部件制造商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整体年营业收入均稳定在9亿元以上 [1]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达58043.93万元 同比增长36.67% [1] - 2025年1—6月扣非归母净利润达9428.70万元 同比增长55.67% [1] - 2025年4—6月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07% [1]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8.59亿—8.69亿元 同比增长29.04%—30.54% [2]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50亿—1.57亿元 同比增长44.03%—50.52% [2]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下旬公司在手订单总量约32378.12吨 月平均吨位约12951.25吨 [2] - 月平均吨位较2024年度月平均销量7616.44吨增长70.04% [2] - 充足的在手订单为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 行业政策与市场 - 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发布多项利好政策 包括《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和《中国的能源转型》 [2] - 政策明确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 加快风电跃升发展 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 - 2024年中国风电主机厂商项目中标量达220.64GW 同比增长89.41% [2] - 政策加持下2025年风电产业需求旺盛 [2] 募资计划与发展前景 - 公司拟募资14.98亿元用于风电核心装备产业化项目(一期)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3] - 募资项目旨在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3] - 随着募资项目推进与产能释放 公司有望在能源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实现更大突破 [3]
煤价、电价双降拖累 “煤炭一哥”中国神华上半年盈利再下滑
第一财经· 2025-08-30 20: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3%至1381.09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至246.41亿元 连续三年半年报净利润下滑 [1] - 煤炭分部营业利润同比下滑11.4%至217.6亿元 发电分部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8%至50.87亿元 [2][3] - 铁路分部经营利润70.36亿元(同比增长1.6%) 港口分部经营利润13.29亿元(同比增长9.7%) [3] 煤炭业务 - 煤炭销售量同比下降10.9%至2.05亿吨 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2.9%至493元/吨(不含税) [2] - 全国煤炭中长期合同执行均价约682元/吨(同比下降22元/吨)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成交均价约685元/吨(同比降22.2%) [2] - 上半年商品煤消费量同比增0.4% 但发电行业商品煤消费量同比下降1.8% [2] 电力业务 - 发电量同比下降7.4%至987.8亿千瓦时 总售电量同比下降7.3%至929.1亿千瓦时 [3] - 平均售电价格386元/兆瓦时(同比下滑4.2%) 燃煤发电售电价同比下滑5.2%至380元/兆瓦时 [2][3] - 广西地区售电价377元/兆瓦时(-17.9%) 广东地区售电价348元/兆瓦时(-11.9%) [2] 运营环境 - 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968小时(同比减少130小时) 煤电平均利用小时2056小时(同比减少147小时) [2] - 新能源快速发展挤压火电设备利用率 电力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电价下滑 [2] - 铁路分部非煤货物运输量1310万吨(同比增长7.4%) 港口分部非煤货物运量720万吨(同比增长5.9%) [3] 行业展望 - 政策发力带动能源需求 气候因素有望拉动火电发电量正增长 [3] - 煤炭消费预计小幅回升 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或收窄 [3] - 全国用电量增速预计高于上半年 受高温因素及低基数影响 [3]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储能是能源绿色转型和新能源发展不可或缺要素
第一财经· 2025-08-29 19:34
新能源发展现状 - 新能源发展进入下半场,底层逻辑发生巨大变化,新能源+储能成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方案 [2] - 截至2024年6月底,国内风电、光伏装机总量达16.73亿千瓦,提前完成2030年12亿千瓦装机目标 [2] - 光伏上网电价从2008年每度4元降至当前每度0.4元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快速下降 [2] 新能源消纳挑战 - 风光发电不稳定性导致新能源消纳难题,出现午间消纳难、晚高峰保供难现象 [3] - 内蒙古、青海等新能源装机占比高的地区普遍出现弃风、弃光问题 [3] - 截至2024年8月,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2023年40%提升至60%,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3] - 预计2060年风电、光伏装机将达70亿千瓦(风电20亿+光伏50亿),占总装机容量100亿千瓦的70%,弃风弃光量可能达24亿千瓦 [3] 电力系统转型 - 电力系统从"源随荷动"转向"荷随源动",需通过调节负荷响应风光发电峰谷特性解决消纳问题 [4] - 需在低谷时段实现多能互补,保障电力系统平衡和稳定供应 [4] 储能技术分类与应用 - 储能按应用场景分为源端储能(平抑风光波动、提高消纳率)、网端储能(电网削峰填谷)、负荷端储能(虚拟电厂、需求响应、峰谷套利) [5] - 按技术类型分为长时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燃料储能)和短时储能(飞轮、锂电池) [5] - 随着风光占比提升,数天、数周及跨季节的新能源消纳问题凸显,长时储能作用更加重要 [5] 长时储能技术发展 - 抽水蓄能当前装机6000万千瓦,预计2030年达1.2亿千瓦,技术成熟但受地形限制难以普及 [5] - 燃料储能技术通过绿电制取绿色燃料,可消纳风光大发时的绿电并减少石油进口依赖,在储能规模和时间上具优势 [6] - 国内绿色氢基能源项目陆续投产,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燃料乙醇、绿色甲醇、绿氨),东北地区为重点布局区域 [7] 新能源发展新阶段 - "531"新政后新能源进入保量保价时代结束的下半场,新建风光电站需兼顾绿电生产和电价收益 [7] - 储能成为新能源发展和能源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要素 [7]
港股异动 | 大唐发电(00991)绩后涨超6% 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增超五成 传统产业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9:47
股价表现 - 大唐发电股价涨超6%至2.21港元 成交额达8632.18万港元[1] 财务业绩 - 经营收入571.93亿元同比减少1.9%[1] - 归母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3%[1] - 税前利润总额76.71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37.92%[1] - 每股盈利0.2215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55元[1] 业务发展 - 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传统产业升级成效显著[1] - 上半年核准项目66个 总容量4562.823兆瓦[1] - 在建容量达9195兆瓦 新增装机容量1777.45兆瓦[1] - 清洁能源新增装机1117.45兆瓦 占比提升至40.87%较2024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1]
中国神华20250827
2025-08-27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 - 煤炭行业[2]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发展历程与阶段 - 中国神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2004-2007年国资起家上市阶段 2005年香港上市募资32.8亿美元 2007年上交所上市募资18亿元[4] 2008-2011年受益4万亿计划 煤炭销量从2005年不到1.3亿吨增至2011年约2.8亿吨 销售价格从2007年310元/吨涨至2011年450元/吨[4][5][8] 2012-2015年行业低迷期 全行业利润总额不到500亿元 公司实现161亿元归母净利润 占行业利润6-7成[10] 2016-2020年供给侧改革阶段 淘汰落后产能9.2亿吨 企业数量从6000余家减至4000余家[12] 2021年至今股价创新高 2025年7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7] 核心竞争力 - 高效生产能力:拥有神东等机械化矿区 采用长工作面技术[6] - 一体化经营模式:拥有1367公里自有铁路 港口吞吐能力115百万吨 黄骅港为第二大煤炭下水港[9] - 协同效应:电力业务超40%使用自产煤 有效降低成本[9]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05-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稳步上升至21% 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8] - 2017年业绩回升至500亿元以上[14] - 2022年利润创700亿元历史新高[16]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业绩127亿元 年度业绩底线500亿元[22] - 可采年限超40年 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不到50%[22] 行业供需与价格变化 - 供给侧改革后前五大公司市占率从40%提至46% 前50大公司市占率近60%[13] - 秦皇岛煤价从2015年370元/吨涨至2017年600元/吨 涨幅80%[13] - 2021-2022年煤价飙升至2000元/吨以上[16] - 2025年上半年煤价最低跌至610-620元/吨 7月回升至700元以上[17][21]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2016年派发特别股息2.5亿元 股息率18%[14] - 2017-2018年分红率40% 2019年提至60% 2020年达91%[15] - 2025年中期分红率按75%执行 高于承诺的65%[23] 未来展望与行业趋势 - 国家能源局控制超产 2030年后主产区产量将出现8-10亿吨供给缺口[24] - 2025年上半年可能是行业未来3-5年底部 7月用电量增速恢复至8.4%[19] - 新能源装机顶部出现在2024-2025年 2026年替代火电的边际压力下滑[20] - 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占比达六成 AI和新能源领域用电增长最快[19] - 煤炭可完全自给自足 能源安全地位稳固[24]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公司收购集团千亿资产 提升可持续开采年限[22] - 发改委调整长协定价机制后 公司盈利稳定性被认可 估值超行业平均水平[17] - 136号文实施导致新能源上网收益率下降 装机动能下行[20]
锐财经|供应更足 韧性更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7 14:11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 中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2]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2] - 建立完备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 建成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 能源电力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2][3] 能源投资发展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 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元、5万亿元、6万亿元大关 [4] - 能源工业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过20% [4] - 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 2024年新型储能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 [4] - 能源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年均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 [5] 可再生能源体系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构建全球最大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1] - 风光发电合计装机由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4年7月底16.8亿千瓦 年均增速28% [7] - "十四五"以来风光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80% 2024年风光装机占全球总装机47% [7] 新能源发电量贡献 - 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由2020年9.7%提高至2024年18.6% 年均提升超2个百分点 [7] - 2024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接近1/4 [7] - 2024年中国风光新增装机占全球63% 风电装机连续15年世界第一 光伏装机连续10年世界第一 [7] 新能源空间布局 - "沙戈荒"地区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1.3亿千瓦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过3500万千瓦 [7] -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4亿千瓦 其中户用光伏新增1.6亿千瓦 覆盖700多万个家庭 [7]
我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供应更足 韧性更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7 08:33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 中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实现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2]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2] - 建立完备能源产供储销体系 建成川渝藏/南方/华北/华东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 [2][3] 能源投资发展态势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16% 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10% [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20% 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元大关 [4] - 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80% 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投资完成额近2000亿元 [4] 新能源装机与发电 - 风光合计装机由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4年7月16.8亿千瓦 年均增速28% [6] - 风光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9.7%提升至2024年18.6% 年均提高超2个百分点 [7] - 2024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近1/4 [7] 新能源空间布局 - "沙戈荒"地区新增装机超1.3亿千瓦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3500万千瓦 [7] -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4亿千瓦 其中户用光伏新增1.6亿千瓦覆盖700多万家庭 [7] 全球市场地位 - 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光伏装机连续10年全球第一 [7] - 2024年中国风光合计装机占全球47% 新增装机占全球63% [7]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更快·更高·更优·更大!新能源发展实现高质量跃升
新华社· 2025-08-26 18:53
行业发展速度 - 新能源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 表现为更快、更高、更优、更大 [1] 发电量占比 - 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20年9.7%提升至2024年18.6% [6] - 占比年均提高超过2个百分点 [6] - 2024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达1.15万亿千瓦时 [6] - 占同期全社会用电量近四分之一 [7] 装机容量分布 - "沙戈荒"地区成为新能源建设新阵地 新增装机超过1.3亿千瓦 [7] -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3500万千瓦 [8] - 户用光伏新增装机达1.6亿千瓦 [8] - 全国超过700万户家庭安装户用光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