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居
icon
搜索文档
大门紧闭物品被清空!“没想到全都亏了”,投资人爆料无法提现,知名企业被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2:00
公司概况 - 山屿海投资集团被上海、杭州两地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 公司老板及有关负责人均已被刑事拘留 [1] - 杭州警方提醒山屿海康养旅居项目、麦子租赁的投资人可以提交报案材料 [1] - 现场老年投资者众多 部分通过社区宣传或朋友介绍参与投资 [1][2] - 公司旗下山屿海幸福里大楼的店面已关闭 物品被清空 [2] 业务模式 - 公司以中高端人群健康享老需求为核心 提供旅游、度假、健康、医疗、养老等多维服务 构建生态养老产业闭环 [6] - 山屿海康养在国内外拥有70余个康养基地 分布在16个中国省份及日本、泰国、老挝等地 [7] - 主营业务为候鸟式旅居度假服务 客户需一次性支付会员费 会员期内享受免费或折扣服务 [7] - 通过电话销售、会议活动、第三方合作获取客户 再通过回访、拜访、邀约活动进行销售 [8] - 涉及房产投资 宣传舟山嵊泗岛海景房 承诺年租金回报约8% 提供托管服务创造收益 [8][10] 关联公司及资本运作 - 旗下麦子租赁从事电子产品销售和委托租赁业务 转租收益率在9 9%-12%之间 近期有投资人爆料合同到期无法提现 [12] - 集团共有9家全资子公司 包括麦子融资租赁、安吉山屿海房地产等 并持股山屿海股份79 23%、银川山屿海互联网医院62%等 [15] - 山屿海股份曾挂牌新三板 2015-201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30 99%、91 79% 2020年中报由盈转亏 [19] - 2024年12月旗下习安健康向SEC递交F-1文件 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股票代码"SYH" [19] 发展历程 - 2009年在海南首创"候鸟式"旅居度假模式 2012年总部迁至上海 2015年挂牌新三板 2017年战略升级为"山屿海康养" 2020年向大健康转型 [15] - 连续9年入选"浙商全国500强" 业务涵盖酒店、房地产、大健康、互联网医院、海外金融、矿业等领域 [14][18] - 董事长熊雄规划哈矿项目融合矿产资源开发、康养服务和休闲旅游 打造综合性产业集群 [18] 管理层 - 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熊雄持股90% 曾获"2021中国康养领军人物"、"2020年度风云浙商"等称号 [21] - 熊雄曾在银行、政府部门工作近10年 下海创业后运营"熊雄商学"抖音账号 2024年4月6日后未更新 [21]
健康消费,供给与需求双向奔赴(健康焦点)
人民日报· 2025-05-16 05:58
政策推动健康消费发展 - 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10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等 [1] - 健康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涌现,成为提振消费的新增长点 [1] 中医药文化夜市创新消费场景 - 江西樟树市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设置150个摊位,涵盖中医义诊、养生茶咖、药膳品鉴等9个展区 [3] - 活动推出中药扎染、养生锤制作、药膳、中药饮品等体验项目,吸引大量年轻人参与 [2][3] - 中医药文化夜市通过多元体验和轻松氛围传播中医药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3] - 专家建议增加个性化中医药养生产品和服务,拓展线上业务以扩大影响力 [4][5] 体育商业综合体带动健身消费 - 南京聚宝山公园"金陵矩阵"体育商业综合体占地2000平方米,含139种休闲元素和6个特色运动项目 [6][7] - 项目提供攀岩、滑道、低空蹦极等运动,满足年轻人日常健身需求,711元可体验9次 [7] - 健身运动消费渗透市民生活,形成"体育+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复合型消费场景 [7] - 专家建议推动体育场馆开放共享,培育时尚休闲运动项目以促进消费升级 [8][9] 康养旅居产业快速发展 - 云南广南县六郎城村依托石斛资源打造"康养小镇",开发石斛宴等养生美食 [9][10] - 景区建设国医馆提供民族医药诊疗服务,形成"铁皮石斛+康养旅居"新业态 [10] - 今年以来接待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300万元,旅居人数3000余人 [10] - 计划引进艾灸馆等经营主体,开发夜游经济和中医药康养项目,打造全产业链 [11] - 专家建议以高科技赋能消费,完善业态布局打造全年龄段健康旅居链条 [12][13]
旅游消费升温背后的住宿战事:酒店业的短峰高压与长期命题
中国经营报· 2025-05-08 21:15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14亿人次,旅游总消费突破1800亿元,同比增长8% [1] - 住宿行业接待人数和入住率显著提升,华住集团旗下酒店五天共计接待近63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30%,整体入住率超过84% [1] - 5月1日至3日高峰期平均入住率达97%,5月2日峰值入住率103%,超9600家门店满房,出租率超九成的门店超1万家 [1][3] 酒店行业表现 - 华住集团旗下酒店在假期期间接待总人数达630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30%以上,5月2日入住率达103% [3] - 凯悦酒店集团大中华区RevPAR同比增长近10%,三亚、厦门等地酒店入住率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阿丽拉珠海东澳岛RevPAR达当地同类高端酒店的2.5倍,表现突出 [1][7] 民宿市场表现 - 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五一成为"近年最火",九成以上目的地旅客数同比增长超30% [2] - "轻旅居""演唱会+民宿"等新玩法成为现象级趋势,大理、青岛、广州等城市民宿预订周期显著拉长,入住时长5天以上订单同比增长超40% [2][6] - 广东省首次成为全国民宿预订第一大省,小众目的地如阳江、清远、钦州、韶关等同比增长翻番 [6] 城市与区域表现 -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入住率维持在80%以上,徐州、长春、佛山、宁波等二线城市入住率普遍达90%以上 [3] - 三四线城市如蚌埠、怀化、辽阳、阳江等整体入住率普遍突破90%,部分超过100% [3] - 入境游展现强劲恢复势头,华住旗下酒店接待外宾达4.3万人次,同比增长75% [3] 消费趋势与行业转型 - 高星级酒店预订热度远超低星级酒店,四星级和五星级增幅分别为54%和28% [2][6] - 行业从"满房即好"向"质价协同"转型,消费习惯转向高端化与个性化 [2][8] - 未来酒店行业需聚焦产品创新、品牌定位和体验深耕,强化服务、文化与场景叠加效应 [8][9] 行业未来方向 - 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推进智能化运营与分销效率 [8] - 围绕"深度旅居"和"康养度假"延伸产品链,满足用户从"住"到"生活方式"的迁移 [8] - 民宿和高星酒店需提供全场景、多元化体验,跨越住宿本身 [9]
商品零售稳步增长,服务消费持续升温,餐饮文旅红红火火 “五一”假期消费热力十足(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35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1] - 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 [12] - 银联、网联处理支付交易234.39亿笔、金额7.64万亿元,分别增长20.49%、3.21% [13] 商品零售增长 - 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10.5% [2] - 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量同比增长110%,家电以旧换新订单量增长57%,万元以上家电销量增长79% [2] - 假期前4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额88亿元 [2] - 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356万台,带动销售额119亿元 [2] - 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242万件,带动销售额64亿元 [2] - 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2] 文旅消费 - 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 [5][10] -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5][10] - 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604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 [16]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观众达33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3% [16] - 携程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0% [6] - 微信支付外卡消费笔数、金额同比都增长近2倍 [6] -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非遗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近5亿 [6] - 国潮妆造体验团购量同比增长502% [6] - 非遗打铁花相关团购订单量增长294% [6] - 古村古镇和博物馆团购订单量分别增长79%和57% [6] 餐饮住宿出行 - 全国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7] - 微信支付餐饮行业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2% [7]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酒店住宿消费同比增长14.9% [7] - 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 [7] - 县域接待外来游客的餐饮堂食、文化娱乐、生活休闲商户数量同比分别增长38.4%、38.6%和57.0% [7] - 去哪儿平台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 [7] - 途家民宿入住时间5天以上订单同比增长超四成 [8] - 滴滴出行打车需求同比上涨17%,异地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9% [8] - 常驻地与目的地相距2000公里以上异地打车需求同比上涨38% [8] - 携程租车全国人均租车消费较去年增长24% [9] - 平均租车时长延长至4天,异地自驾订单占比85% [9] 其他消费亮点 - 京东七鲜超市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10% [3] - 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 [4] - 240小时过境免签国家用户通过"支付宝碰一下"消费金额较4月增长近50% [4] -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充电量超1.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0% [14] -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量超377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9% [14]
走!到云南旅居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30 06:47
云南旅居旅游市场发展 - 2025年1至3月云南省接待游客总量达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61.8亿元,其中旅居人数达228.81万人 [8] - 2024年云南省实现旅游总花费1.14万亿元,旅居人数达389.75万、增长20.7% [14] - 旅居云南品牌效应显著扩大,成为旅游新时尚,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 [8] 普者黑景区发展 - 普者黑景区拥有湿地面积1.05万亩,植物种类823种、鱼类资源89种、鸟类209种,312座孤峰、83个溶洞、54个湖泊和4万亩野生荷花 [9] - 景区开发滨湖旅游、户外露营、体育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民宿等产品,突破季节性瓶颈,实现"淡季不淡" [14][15] - 丘北县培育特色民宿500余家,接待床位约2万个,并举办桨板公开赛、半程马拉松等赛事持续引流 [15] 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发展 - 六郎城村森林覆盖率达82%,负氧离子达5000个/立方米,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 [11] - 景区开发石斛生态观光园、万米观光长廊、精品民宿等项目,创新推出石斛鸡、石斛酒等养生美食 [11][12] - 2024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其中2/3居住时间超一周,带动村民通过"五金"模式增收 [12] 旅居业态与政策支持 - 云南省提出培育乡村、度假、医养、文艺、体育等旅居业态,推出"宝藏小城"和"烟火乡村" [16] - 文山州结合中医康养、民俗文化等打造砚山县康养中心、马关县龙树脚等乡村旅居目的地 [13] - 针对老年旅居群体,计划引入医疗、康体设施,开发农文旅、温泉、药膳等康养产品 [15][16]
乌海文旅进京“种草”
内蒙古日报· 2025-04-29 17:23
4月28日上午,由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主办的"沙漠看海·中国乌海"2025北疆文化神州行乌海文旅 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亮相。 招商推介会聚焦乌海自驾游、研学游特色,全面推广乌海文化旅游品牌、产业、全季丰富的旅游度 假资源和线路、精彩剧目、重点节庆、招商项目,助力乌海从"小众目的地"升级为"沙漠文化旅居标 杆",实现经济与品牌双赢的推广实效。 推介会在《乌海迎宾曲》的悠扬旋律中开启。驼铃声与黄河浪涛声交织,乌海湖碧波与金沙辉映的 美景通过大屏幕展现在众人眼前,将首都嘉宾带入乌海这座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交融的城市。"京蒙同 游"创意影片带领观众穿越沙漠公路;"沙漠驼盐古道徒步""环乌海湖欢乐跑""户外音乐狂欢派对""沙漠 越野比赛"等特色项目推介引发旅行社代表热烈讨论。乌海市为北京研学机构合作单位以及文旅推荐官 授牌。现场,"沙漠看海·中国乌海""五一"小长假旅游线路发布,多家京蒙企业现场签约,开启两地客 源互送战略合作。 活动同步举办"沙漠看海·京企赋能"京蒙同游招商引客合作座谈会。座谈会精准对接各方需求,乌 海与北京东城区两地文旅局、各大旅游企业、行业、协会、自驾车俱乐部、旅行商等相关负责人,纷纷 进行资源与政策展 ...
云南出台措施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
云南旅游消费升级政策 - 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包含8个方面24项措施,聚焦品牌塑造、消费激活、业态创新和服务升级[1] - 政策目标为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1] - 政策具有撬动力强、创新点多、惠及面广三大特点,集成20多家省级部门措施,首次提出40多项创新举措[4] 品牌与业态创新 - 重点培育乡村、度假、医养、文艺、体育等八大旅居业态,推出"宝藏小城"和"烟火乡村"示范点[2] - 模块化植入流动图书馆、非遗工坊等新型文化空间,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2] - 推动"观光旅游"向"深度体验"升级,2025年已开行厦门-昆明"赏花之旅"旅游列车和上海-昆明特色航班[2] 消费激活措施 - 全省将组织超千场商旅文体联合促消费活动、数千场惠民文化演出[2] - 支持发放文旅消费券,鼓励错峰休假和淡季出游,联合银联、中石化开展"百城百区"等惠民活动[2] - 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套票,部分仅需2000元可从30余个城市往返昆明5次[2] 入境旅游发展 - 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和东盟旅游团免签政策,开发昆明、大理等5个试点区域[3] - 推出"一程多站"入境产品及冰雪游、文化游等精品线路,在入境口岸设国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3] 职工消费潜力释放 - 鼓励工会会费用于观看演出、购买景区年票等,支持省外工会来滇疗休养[3] - 将发布旅游景区年票刺激错峰出游[3] 金融与消费环境 - 创新推出"旅居贷""云驿贷"等金融产品,支持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文旅消费[3] - 持续开展旅游服务提质和市场整治"百日行动",构建放心消费环境[3] 政策实施机制 - 建立政府、金融、企业多元投入模式,以少量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4] - 政策涵盖外来游客、本地居民及主客共享措施,形成差异化产品体系[4]
“打卡式”旅游转型深度体验度假,旅居云南,共赴山水之约
人民日报· 2025-04-20 07:45
云南文旅产业转型 - 云南从单一景点观光向深度体验度假转型,"旅居云南"成为全新IP [1] - 省委书记王宁提出"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旅居理念,强调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结合 [1] - 芒市等小众城市因气候优势(年均温20.2℃)吸引"候鸟族",武汉游客延长停留至两个月 [1] 旅居目的地特色 - 气候多样性:昭通夏季避暑("秋城")、德宏/西双版纳冬季避寒,昆明/大理/丽江四季适宜 [3] - 芒市早市文化、临沧云县古茶园体验展现在地生活烟火气 [2] - 昭通苹果采摘、丽江高原体育旅居、大理艺术家第二居所等差异化业态 [3][5] 旅居业态创新 - 晋宁古滇康养园提供医疗、文娱等一站式服务,配备生活管家 [4] - 安宁温泉小镇开发微度假产品,丽江体育旅居年接待量目标超60万人次 [4][5] - 1-2月云南旅居客达193.5万人,45岁以下占比60%显示年轻化趋势 [5] 乡村旅居发展 - 广南六郎城村通过石斛产业打造"种植+康养+旅游"融合模式,节假日民宿需提前半月预订 [6] - 玉湖村活化纳西石头民居,开发星空民宿/音乐节等,吸引文化新村民 [7] - 曼海村咖啡文化、启别村农耕体验体现乡村资源深度利用 [7] 产业政策支持 - 云南计划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激活经营主体以强化旅居品牌 [7] - 文旅厅提出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体验 [7]
丽江旅居涵盖七大业态 2024年吸引旅居游客逾14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4-15 23:53
文章核心观点 丽江旅居产业发展成果显著,正从旅游向旅居迭代升级,以全新姿态迎接全球游客 [1][2] 丽江旅居产业现状 - 涵盖乡村、城镇、度假等7大业态,主要客群为中青年,平均停留时长15至30天 [1] - 2024年接待旅居游客14.5万人次,消费金额约7500万元 [1] 丽江城市优势 - 位于滇川藏通衢之地,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有“滇西北商业重镇”之称 [1] - 是中国唯一拥有文化、自然、记忆三项世界遗产的城市 [1] 丽江发展举措 - 加强旅居项目储备,坚持招大引强与培优扶强结合,签约落地一批旅居项目 [1] - 引导、支持各类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参与旅居丽江建设和运营管理 [1] - 挖掘整理旅居典型案例,首批推出12个,制作宣传推广作品,“舍不得的丽江”全网话题量超20亿次 [1] 丽江旅游数据 - 2024年接待游客8064.33万人次、同比增长18.45%,旅游总花费1382.23亿元、同比增长6.41% [2] - 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2007.64万人次、同比增长4.3%,旅游总花费327.61亿元、同比增长1.83% [2]
「三亚平替」挤满东北人
投资界· 2025-02-21 16:47
东北人口迁移趋势 - 东北人流行去西双版纳过冬,形成显著的季节性迁移现象 [4][6] - 西双版纳已取代三亚成为东北人新聚集地,街头东北口音占比显著提升 [7][14] - 东北人在当地商业渗透率高,夜市小吃摊主中黑吉辽籍贯占比突出 [8][10] 区域消费特征 - 旅居成本优势显著:东北阿姨分享月均消费仅2000-3000元,包含食宿 [16] - 本地农产品价格优势:牛油果5元/个,百香果10元/3斤,榴莲等热带水果实现自由 [16] - 温泉资源吸引力强:云南温泉数量占全国40%,版纳温泉度假区成为东北人重要休闲场所 [16] 房地产市场表现 - 外地购房需求旺盛:2023年前10月版纳新建商品房销售增速云南第一,州外购房占比超80% [16] - 房价性价比突出:2023年均价6000-8000元/㎡,50万可全款购两居室 [16] - 购房决策周期短:案例显示东北客户考察5天即下定,大连6组客户集中购房 [16] 目的地竞争格局 - 三亚替代效应显现:房价从2003年低点涨至2017年3万元/㎡,春节机票价格突破万元 [17] - 新兴候鸟城市崛起:西双版纳、安吉、桐庐等成为东北人新选择 [18] - 迁移决策要素转变:从单纯气候适宜转向综合考量物价、房价、生活配套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