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气投资

搜索文档
【广发策略】低利率时代,从红利策略到景气投资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2025-04-19 17:34
利率与估值关系研究 核心观点 - 利率下行能否抬升估值取决于基本面状态:流动性宽松+经济企稳未显著复苏时估值大幅抬升(如2012年后日本)[7];经济强劲复苏时估值与利率同步上行(如疫情后美国)[8];经济通缩时估值继续下移(如90年代日本)[8] - 利率下行抬估值需流动性极度宽松(0利率/QE),但基本面决定最终效果[43][65] - 估值低点平均PB 0.85倍(对应利率2.46%),利率低点平均0.2%(对应PB 1.38倍)[9][66] 估值提升机制 - **分子端驱动**:ROE上行阶段估值提升,与增速正相关(加速增长250%-300%阶段估值中值提升8%)[24][25] - **分母端驱动**:低利率环境下,ROE 12%公司利率从4%降至3.2%时估值可抬升16.9%[15][87] 国际案例比较 - **成功案例**: - 美国80年代通胀回落+利率正常化阶段估值抬升[48] - 日本2016年负利率政策后PB从0.86倍升至1.13倍[50][68] - 德国2015年QE阶段PB从1.03倍升至1.47倍[53][68] - **失败案例**: - 意大利欧债危机期间PB最低至0.39倍[59][68] - 加拿大金融危机后PB持续低于0.5倍[61][68] 行业表现规律 - **基本面复苏较好时**:科技/可选消费领涨(美国科技股估值抬升261%)[76][79] - **基本面震荡时**:公用事业/金融防御品种占优(意大利公用事业估值+84%)[74][76] - **利率下行尾声**:TMT板块估值弹性显著(A股利率2.2%→1.6%阶段)[17][95] 定量分析 - 利率敏感性随利率降低递减:利率4%→3.2%抬估值16.9%,1.6%→1.28%仅抬升9.5%[15][93] - ROE每提升1%,利率下行对估值弹性增加约0.3%(ROE 12%→15%时弹性从16.9%→17.6%)[94] A股市场启示 - 利率3.2%→2.2%阶段:公用事业PB平均提升27%(长江电力+47%)[20][21] - 利率2.2%→1.6%阶段:稳定类资产PB平均回落1%(华能水电-21%)[21][95]
伐谋方法论|构建“真实投入”指标,把握景气投资机遇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3 08:19
新能源汽车行业演进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演进呈现三阶段路径:可行验证期始于2008年全球技术突破与中国政策补贴合力推动[5],产品突破期随核心车型量产与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加速[5],渗透率爆发期由规模化应用驱动产业估值体系重构[5] - 2008-2012年行业受政策波动主导,中国启动"十城千辆"示范工程但完成率仅30%[6],美国电池制造商A123因现金流不足破产[6] - 2012-2018年政策支持成为核心驱动力,四部委对新能源乘用车补助3.5-6万元/辆[8],但2017年出现动力电池产能严重过剩(装机量18.1GWh vs 产能200GWh)[8] - 2018年后进入产能泡沫与国际围堵阶段,2023年比亚迪秦PLUS DM-i实现"油电同价"[10],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2023年高点下跌81%[10],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10] 光伏行业周期特征 - 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三轮周期:首轮周期因欧美"双反"受挫(2012年美国征收18.32%-249.96%反倾销税)[15],第二轮周期依托国内政策与单晶技术突破实现平价上网[16],第三轮周期在碳中和目标下开启高成长通道[19] - 政策催化方面,2013年国务院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装机1000万千瓦[16],2020年习近平宣布碳中和目标推动行业加速发展[19] - 技术迭代方面,2023年开始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下降[20],行业进入技术驱动降本增效与产能深度调整的再平衡阶段[12] 半导体产业发展阶段 - 中国半导体行业历经三轮跃迁:国产化起步期构建基础制造能力[23],需求觉醒期实现关键制程与封测突破[23],技术突围期聚焦先进制程与第三代半导体[23] - 政策支持包括2000年国务院发布集成电路产业扶持政策[24],2014年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26],2020年对28nm以下企业实施十年企业所得税免征[28] - 技术突破方面,2012年华为海思推出K3V2四核处理器[26],2018年长江存储实现32层NAND Flash量产[26],中芯国际2020年登陆科创板时已具备28nm工艺量产能力[28] 移动互联网与光模块 - 移动互联网呈现三阶段演进:4G牌照发放催生生态级应用爆发[35][37],用户规模触顶后进入调整期[35],当前转向企业服务与全球化生态布局[35] - 光模块行业遵循代际跃迁规律,400G/800G技术驱动产业扩张[37],国产化进程实现显著降本[37],当前处于800G加速渗透与1.6T技术切换关键期[37] 新兴产业投资方向 - 重点关注六大方向:固态电池&硅碳负极、生物制造、低空经济、AI应用、AI硬件载体、AI算力支撑[40] - 投资框架强调"现金流改善→产能建设→盈利释放"链式验证[1],运用Geske期权模型量化技术代际差价值[2],捕捉产业从主题共识向业绩兑现的转换节点[1]
极简复盘:八大要点看25年3月主要变化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2025-04-02 22:29
报告摘要 - 八大要点总结3月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中国经济基本面、大势判断、业绩前瞻、市场风格、拥挤度、中美资产及全球热点 [6] 八大要点看25年3月主要变化 -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美股领跌,纳斯达克指数月度跌幅达8.21%,A/H股相对抗跌 [5][7] - 中国经济基本面:1-2月供需回暖但基础不牢,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PPI连续29个月负增长 [8][9] - 大势判断:市场进入业绩验证窗口期,4月为A股"最交易基本面"月份 [10] - 业绩前瞻:分经济周期类(有色/化工/机械)、景气成长类(科技/出口链)、稳定价值类(电力/运营商)三类资产线索 [11][12][13][14][15] - 市场风格:风格裂口弥合呈现两种模式(弱势补涨或强势回调),历史显示弥合后多回归原有风格 [16][17][18] - 拥挤度:TMT成交额占比回落至26%安全区间 [19] - 中美资产:科创50与纳指100负相关性达-0.78,"东升西落"获数据验证 [21] - 全球热点:美国加征关税或使进口税率从2.5%升至8.4%,创1946年来新高 [22] 3月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权益市场:巴西IBOVESPA涨6.08%领涨,台湾加权指数跌10.23%领跌,A股有色(+7.75%)、家电(+4.32%)表现突出 [7] - 外汇市场:欧元兑美元升值4.25%,美元指数下跌3.14% [7] - 商品市场:ICE鹿特丹煤炭涨12.20%,COMEX黄金涨10.84%,SHFE螺纹钢跌4.79% [7] 中国经济基本面 - 投资:1-2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5.6%,制造业投资+9.0%,房地产投资-9.8% [9] - 消费:社零同比+4.0%,较前值回升0.5个百分点 [9] - 外贸:出口同比+2.3%,进口同比-3.4% [9] - 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从5.39%降至4.53% [8] 业绩前瞻 - 经济周期类:有色(黄金/铜/铝)、化工(制冷剂/农化)、工程机械确定性较高 [12] - 景气成长类:SOC芯片(IOT复苏)、光模块(海外算力需求)、逆变器(亚非拉需求)表现亮眼 [14] - 稳定价值类:电力(火电成本改善)、运营商(稳健增长)、动力煤(长协价稳定)盈利平稳 [15] 市场风格历史比较 - 2013年成长转消费:创业板指跌13.4%后回归成长 [18] - 2014年稳定转金融:金融板块涨69.3%后转向成长 [18] - 2020年成长转消费:创业板指跌15.1%后回归成长&消费 [18]
中金:资本开支的“退”与“进”
中金点睛· 2025-04-02 07:34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并非"进退两难",而是"退""进"之间均有投资机会 把握资本开支的双向投资机遇,中国资产重估虽有波折但仍将延续 资本开支的"退":部分行业供需失衡问题仍在消化过程中,继续关注"供给出清"投资演绎 当前部分领域去产能已走到关键一步,有助于改善预期和估值修复。 在部分产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企业缩减资本开支一定程度上有助于 调整供需失衡,有望带动企业更快走出周期底部,供给侧率先出清的企业有望缓解利润率压力,在后续需求改善阶段拥有更大的基本面弹性。过去三年间 我国部分产业需求侧修复偏弱,上市公司逐步去产能,目前已取得明显进展。3Q24,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企业资本开支同比下降7.9%,固定资产和在建工 程增速也从高位继续回落,结合近期正在披露的2024年年报,这个趋势仍在延续,意味着去产能已经走到关键一步。上市公司筹资现金流往往是资本开支 的领先指标,2023年以来非金融企业筹资现金流净流出走阔,3Q24筹资现金流净流出占营业收入比重由-1.7%扩大至-2.2%,反映企业融资需求下降,我们 认为企业在未来两个季度或仍将压降资本开支。从大类行业维度,较多领域的资本开支及产能扩张速度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