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转型
搜索文档
新疆阿克苏:特色产业惠民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7 11:05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于尚波 文/图 智慧工厂里麦香绵长、棉纱如雪,戈壁滩变"农产绿洲","沙漠之舟"驮起增收新希望……一幅"以 城促产、以产兴城、以业聚人"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天山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徐徐 展开,让当地群众共享繁荣发展的美好成果。 优势作物智能加工:"白水边"的现代化工厂 阿克苏因水得名,天山南麓的冰雪融水在此汇集,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 柯坪县艾力努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起源于一座近百年前依水修建的水力石磨坊。这株"百年 老树",2007年注册为公司后抽出新芽,现已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下属的面粉厂厂长艾散江·卡哈尔带记者走进生产车间,详细介绍面粉低温、低压、低速加工 工艺。从麦粒清洗,到将其打碎、磨细,自动化运转程度很高。中间十几台机器不停运作,每台机器内 是研磨程度不一的颗粒,加工后的面粉进入巨大的冷却塔中静置装袋。 至此,面粉的"美食加工之旅"才刚刚开始,在公司的馕产业园,驼奶馕、玫瑰花酱馕、核桃仁馕、 黑麦香馕等小包装食品正加紧生产,产品行销新疆内外。依托特色作物恰玛古开发的冻干粉、原浆等带 来了更高附加值。 艾力努尔公司的面粉车间。 阿瓦提利华纺 ...
特色产业惠民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7 07:00
优势作物智能加工 - 艾力努尔公司从传统磨坊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采用低温、低压、低速的自动化面粉加工工艺 [4] - 公司产品线从基础面粉延伸至高附加值食品,包括多种特色馕品以及依托恰玛古开发的冻干粉、原浆等,产品行销新疆内外 [4] - 公司吸引本地大学生就业,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参与产品研发,员工关系融洽,人员稳定性高 [4] 现代棉纺织数智化 - 阿瓦提利华纺织公司实现棉纺织全流程现代化,使用高速梳棉机、自动落纱装置、自动换桶装置和机械臂码垛,自动化程度高 [5] - 公司开发专属APP,可实时监控每日细纱产量、功效能耗、机台运行状态,产线自动化提升了对员工软件操作技能的要求 [5][6] - 智能化转型使一线工人角色转变,主要工作集中于操作控制软件、进行复杂判断和精细调整,而非体力搬运 [5] 戈壁设施农业创新 - 柯坪县绿色戈壁设施农业公司在戈壁滩上建设总建筑面积1500亩、200多座新型日光温室,采用沙土栽培模式,不占用原有耕地 [6][7] - 种植品类多样,包括番茄、豇豆、黄瓜等应季蔬菜,以及芒果、凤梨、火龙果等热带水果和安吉白茶、龙井茶 [7] - 公司利用技术支持开展内陆海鲜养殖,拥有30多万尾罗氏沼虾和400多公斤蟹苗,南美白对虾市场反响良好,计划2026年建设第四期设施并开拓中亚市场 [7][8] - 项目创造长期就业岗位160余个,有效促进本地居民增收,有员工因表现突出晋升为管理岗位并在城镇购房 [8] 骆驼养殖产业化 - 柯坪县万峰骆驼养殖基地实现规模化养殖,存栏量从传统散养约8000峰增长至5.6万峰,规模位居全疆第一 [9] - 产业形成全链条发展,驼奶年产量7500吨,开发30余种驼系列产品,结合旅游收入,全产业链产值达20亿元 [9] - 政府推出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对购入标准种公驼的农户每峰补助3000至5000元,对建设标准化圈舍采用"先建后补"奖励 [9] - 企业推行"六统一"合作模式,农户可将骆驼寄养企业,每峰每年可获得1500元分红,并由企业承担全部投资养殖风险,该模式已解决1000余人就业,实现户均增收5万元 [10][11]
年会预告 | 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将在2025高工锂电年会发表演讲
高工锂电· 2025-10-25 13:39
行业趋势与背景 - 全球锂电行业正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2] -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行业对高效生产控制、可靠质量保障及安全清洁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升级 [2] - 全链条技术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产业重要命题 [2] 2025高工锂电年会概况 - 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将于2025年11月18-20日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举行 [1][3] - 年会将举行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并发布蓝皮书 [4] - 年会设置行业关切主题专场 [4] 霍尼韦尔公司业务 - 霍尼韦尔是一家《财富》全球500强高科技企业 [3] - 公司为锂电行业提供从传感器、自动化控制到数字化平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3] - 解决方案旨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电池安全并加速新能源转型 [3] - 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提供低全球变暖潜值(LGWP)制冷剂、发泡剂、溶剂和气雾剂的领先产品组合 [3] - 产品组合还包括电子材料、工业级纤维、实验室生命科学材料及特种化学品 [3] - 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包括Solstice®、Genetron®、Aclar®、Spectra®、Fluka®、Hydranal®等 [3] 霍尼韦尔年会参与 - 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将出席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4][6] - 演讲主题为“霍尼韦尔干法电极底涂剂,助力高效锂电制造” [6] - 演讲人为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亚太区研发总监罗瑞 [6] - 演讲安排在11月20日上午的创新材料专场 [6]
广汽集团三季度环比双增,“启境”与海外市场成破局关键
华夏时报· 2025-10-25 00: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合并营业总收入243.18亿元,环比增长6.98% [2] - 第三季度全集团汽车销量达42.84万辆,环比上升11.49%,营收与销量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 [2] - 自主品牌第三季度销量突破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正增长 [3] - 合资品牌第三季度销量达26.78万辆,环比上涨9.30% [3] 自主品牌表现 - 广汽埃安销量达72739辆,环比提升18.13%,新车型AION V Home成为重要推动力 [3] 合资品牌表现 - 广汽本田销量实现69258辆,环比增长11.85%,雅阁、皓影等主力车型逐步回稳 [3] - 广汽丰田第三季度销量为198511辆,环比增长8.43%,同比增长9.15% [3] - 广汽丰田本土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纯电车型铂智3X登陆香港,成为首款进入丰田全球销售体系的中国研发车型 [3] 海外市场拓展 - 今年1—9月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 [4] - 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5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 [4] - 第三季度成功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重要区域 [4] - 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两款全球战略车型AION V和AION UT,目标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 [4] 技术研发投入 - 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将突破100亿元,重点投向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 [6] - 自主研发的ADiGO 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覆盖99.9%的道路场景及超过99.5%的车位类型 [6] - 新一代ADiGO智能座舱引入端云一体大模型,交互响应速度提升3倍,服务丰富度提升50% [6] - 参与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开发测试,成为业内首家将云控基础平台相关功能融入车端智能驾驶系统并进行公开验证的企业 [6] 新能源技术进展 - "星源增程"技术增程器油电转化率达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为93%,最高持续发电功率为85kW [6] 能源生态建设 - 在车网互动(V2G)领域完成全链条布局,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V2G示范项目并于9月投入运营 [7] - 截至10月19日,V2G示范项目放电量已突破25万kWh,累计订单达11260单 [7] 产业合作与创新 - 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已完成首车设计定型,计划于2026年年中推出,华为有数百人团队常驻广汽研发体系 [7] - 联合京东与宁德时代推出"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计划于"双11"期间上市 [7] - 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已于第三季度完成香港、北京两地样机交付,并收获超千架意向订单 [7] - 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康养、安防等场景中开展示范应用 [7] 战略转型路径 - 公司战略路径为自主品牌向上、合资板块转型、海外布局提速三线并进 [8] - 公司正处在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型出行生态企业转型的关键节点 [8]
长安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微增3.58%,扣非净利增长20%
华尔街见闻· 2025-10-24 23:05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49.27亿元,同比增长3.58%,但增速明显放缓 [1][2] - 归母净利润30.55亿元,同比下降14.66%,利润端压力显著 [1][2] - 扣非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增长20.08%,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5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4.61%,对汽车制造业是危险信号 [1][3] 成本费用与现金流 - 销售费用同比暴涨56.25%至73.55亿元,主要受新能源销量提升及新品推广影响 [1][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1%至50.39亿元,公司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持续投入 [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8.59亿元,同比大幅转负 [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88.63亿元,期末货币资金余额552.41亿元,较年初减少近90亿元 [4][7]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1856.3亿元,较年初下降10.83% [1][4] - 应收账款同比大增112.32%,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大增214.89% [1][4] - 应收票据减少54.98%,应付账款减少38.28%,反映公司在票据背书和供应链账期管理上做了调整 [1][4] - 归母净资产771.36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 [1] 非经常性损益与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70.55%至2.24亿元,主要来自合联营企业 [1][5] - 政府补助达5.08亿元,与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合计超10亿元,对利润支撑作用明显 [5] 战略转型与公司治理 -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投入持续加大,但高投入短期内难以转化为业绩增量 [6] - 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控股权变更正在办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合计持有35.04%股份 [1][7] - 新能源转型阵痛期持续,高昂市场投入换来收入端微弱增长,反映获客成本和渠道压力上升 [3][6] 行业竞争与未来关注 - 公司收入增速远低于行业头部新能源车企 [2] - 未来需重点关注现金流状况、销售费用控制、合联营企业业绩波动及新能源业务盈利拐点 [8]
投资者必看!2025磁力拾音器市场前景分析:谁是下一个行业黑马?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16
一、市场规模:全球与中国市场双轮增长 (一)全球市场稳步扩容 二、竞争格局:分层竞争与全球化布局 (一)全球市场梯队分明 全球磁力拾音器市场竞争呈现清晰的梯队格局。第一梯队由 Audio-Technica、Goldring、Goudsmit Magnetics 等 国际头部企业组成,这些企业凭借专利技术壁垒、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及品牌影响力,占据主要高端市场份额, 收入规模普遍超过 1 亿美元。第二梯队企业如国内的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通过技术追赶在中端市场站稳脚 跟,在产品性价比与定制化服务方面形成竞争优势。第三梯队则以区域性中小企业为主,聚焦本地市场的细分 需求,品牌认知度较低但灵活性较强。从市场集中度看,全球前五大厂商市占率合计超过 51%,行业马太效 应持续凸显。 (二)中国企业突围路径 中国本土企业正通过 "技术创新 + 成本控制 + 海外拓展" 实现弯道超车。在技术层面,国产钕铁硼磁体性能持 续提升,N52 级别高磁能积产品出货量占比已从 2019 年的 15% 提升至 2023 年的 34%,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成本控制方面,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将单位成本降低 19%,在中低端市 ...
汽车行业跟踪报告:中国汽车出海潜在市场研究(3):西班牙篇
麦高证券· 2025-10-24 16: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优于大市 [1] - 评级变动: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乘用车出口表现亮眼,新能源车出口增速显著,西班牙市场为中国车企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2] - 西班牙汽车市场持续复苏,新能源车渗透率在政策支持下提升,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增长空间 [2] - 西班牙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和本土化生产接受度高,已在或计划在西班牙建厂的中国车企(如奇瑞、零跑)有望受益 [2] 2025Q1-Q3国内乘用车景气度跟踪 - 2025年1-9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080.1万辆,同比增长13.3%,行业表现整体平稳 [2][9] - 2025年1-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037.5万辆,同比增长32.3%,表现亮眼;但2025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渗透率稳定在50%以上,向上提升趋势明显减缓 [2][12] - 2025年第三季度乘用车出口量为151.2万辆,同比增长23.3%,呈现复苏态势;同期新能源车出口量61.6万辆,同比增长107%,PHEV品类出口高增长是关键作用 [2][15] - 2025年1-9月奇瑞汽车出口量最多,达92.8万辆;2025年1-8月阿联酋是中国乘用车出口量最多的目的地 [2][20] 西班牙汽车市场特点分析 - 2025年1-8月西班牙新车注册量累计76.9万辆,同比增长14.6%,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12.9%,市场持续恢复中 [2][22] - 在"MOVES Ⅲ"电动汽车补贴计划助力下,2025年1-8月西班牙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到18%;2024年中国品牌占西班牙新车登记量的4.76%,较2023年明显提升 [2][29][33] - 2025年1-8月上汽名爵销量排在西班牙所有品牌第十位,达31901辆;比亚迪销量14200辆,奇瑞旗下Omoda和Jaecoo销量分别为8281辆和5852辆 [2][29][3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西班牙充电桩总量升至52107个,但充电设施评分(13.1分)大幅低于欧盟27国平均值(25分),基础设施不足制约新能源车发展 [2][41] - 西班牙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接受度高,52%消费者认为整合AI有益;42%消费者认为车辆是否在西班牙本土生产很重要,比例均为欧洲最高 [2][46] 在西班牙当地建厂的车企有望受益 - 奇瑞汽车与西班牙本土品牌EBRO合资,首款产品EBRO S700于2024年11月下线,奇瑞成为首个在欧洲拥有整车生产基地并实现量产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2][50] - 零跑汽车将借助合作伙伴斯特兰蒂斯位于西班牙萨拉戈萨的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以规避欧盟关税 [2][53] - 零跑汽车可借助斯特兰蒂斯遍布全球的渠道资源销售,截至2025年6月10日已在超24个国际市场建立超600家销售及服务网点 [2][57] - 2025年1-9月零跑汽车在欧洲19国销量达13443辆,排在所有中国品牌第四位,占其全部出口量的35.6%;新车型Lafa5和B10将丰富其产品矩阵 [2][60]
2025年中国半导体废气处理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谱、运行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国产替代与智能化转型加速,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4 09:09
行业定义与功能 - 半导体废气处理设备是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环节的关键环保装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生产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确保排放合规[1][2] - 设备核心功能是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酸性气体(如HF、Cl₂)、金属颗粒物等有害物质[2] 设备分类与技术 - 设备类型多样,包括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热氧化、生物滤池、冷凝吸收及洗涤塔等,可针对性处理各类废气[1][3] - 按废气类型主要分为四类:酸性/碱性废气采用湿式洗涤塔处理,有机溶剂废气(VOCs)多使用吸附或燃烧技术且效率可达90%以上,毒性废气需先预处理再深度净化,一般排气可直接排放[3] - 毒性废气处理流程最复杂、成本最高,有机废气处理强调销毁效率,酸碱废气处理注重化学中和稳定性[3] 政策环境 - 行业获国家政策密集支持,形成从宏观指导到精准施策的完整框架,如《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为行业提供清晰升级路径与广阔市场空间[1][4]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聚焦高精度零部件与子系统供应,如轴承、传感器、真空泵等,技术壁垒高且部分依赖进口,但国内企业在中低端领域已实现突破[4] - 中游为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核心企业包括盛剑环境、京仪装备等,国产替代加速推进[4] - 下游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全流程及光伏等泛半导体领域,随着国内12英寸晶圆厂扩产及环保法规趋严,设备需求持续增长[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13028亿元,较2020年的8848亿元增长47.2%,年复合增长率达10.5%,显著高于全球同期5.2%的增速[5]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废气处理洗涤器市场规模约13.8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4.6亿美元[6] - 2024年中国半导体废气处理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4.26亿元,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亿元[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国际巨头与本土领先企业差异化竞争格局,爱德华兹真空、荏原及GST等跨国企业主导高端市场[6] - 以盛剑环境、京仪装备、仕净科技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依托成本优势、快速响应能力及持续技术创新,在中端市场稳步拓展并逐步向高端领域渗透[6] - 行业竞争焦点正从单一设备价格转向以等离子体协同催化、AI智能运维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以及向"技术+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转型[6] 重点企业分析 - 京仪装备 - 京仪装备是半导体工艺废气处理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2024年其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销量达696台,同比大幅增长74.4%[7] - 为适应市场竞争及促进技术普及,设备均价调整至46.5万元/台,同比下降14.2%,加速了行业进口替代进程[7] - 公司已形成五大技术体系,产品对多种特征污染物的处理效率超过99%,关键性能参数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向多技术融合方向发展,等离子体、膜分离、光催化氧化等技术应用广泛,定制化解决方案成为研发重点[9] - 政策端环保法规趋严与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浪潮形成双重驱动,本土企业加速高端替代,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10] - 智能制造与低碳发展理念推动设备向"智能型""低碳型"升级,借助物联网与AI算法实现实时监测、动态调控及故障预警[11] - 碳捕捉与资源化回收技术的研发应用成为新方向,兼顾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动行业从污染治理向绿色制造全链条延伸[11]
投资1.8亿!新能源船舶设备研发中心启用
搜狐财经· 2025-10-23 15:17
揭幕启用仪式后,吴四川与沈伯宏就扬州鼎衡船厂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和相关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 10月21日,招商工业扬州鼎衡举行新能源船舶设备研发中心揭幕启用仪式,招商工业董事长吴四川出席 仪式并致辞。江都区委副书记、区长沈伯宏,扬州海事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学军,扬州边检党委书记、 政治委员蒋迎东,扬州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任冰,江都区委常委、江都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晖,鼎衡 集团董事长李多珠,招商工业副总经理、公司董事长郑和辉出席仪式。 仪式上,吴四川表示,招商工业将新能源船舶技术研发、应用确立为集团的核心战略方向之一,近年来 一直致力于推进核心绿色科技业务落地,探寻并构建转型发展的新动能,聚焦绿色能源应用等核心技术 攻关,加速智能化转型,为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工业力量"。 沈伯宏表示,区委、区政府将以心贴心的诚意、实打实的举措为企业服务,在产业协作、创新协同、项 目建设、资源共享等领域与招商工业共谋发展。 扬州鼎衡是招商局工业集团七大造修船基地之一,依托招商局工业集团在全球十余个国家的分支机构和 全球化客户资源,聚焦细分市场,已为全球七大洲四大洋的客户交付了超60艘高端液货船,在中小型液 货船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创新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发布:至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普及
新华财经· 2025-10-22 19:52
新华财经上海10月22日电(李一帆)10月22日下午,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现 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 (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3.0》)正式发布。 《技术路线图3.0》是以1个产业报告、5个技术群和26个专题为研究框架,面向2040年构建新型汽车产 业生态的行动计划。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表示,《技术路线图3.0》是回应汽车产业低碳 化、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时代之问的战略路标,旨在推动行业共识。他指出,当前汽车产业在电动化、 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技术突破、协同创新、标准建设和人才支 撑四个方面仍需系统改进。 《技术路线图3.0》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 五是建成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协同高效、韧性安全、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实现高端 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六是中国品牌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关键零部件企业与全球产业体系深度融合,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 列。 《技术路线图3.0》预计,未来5-15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市场主流产品。随着动力电池技术和成 本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