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郭守刚:研究制定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规范企业OTA升级活动
第一财经· 2025-10-17 09:42
行业政策规划 -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 行业监督管理 - 工信部将强化对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车辆的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1] - 工信部将规范企业OTA升级活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1] - 工信部将加快推动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出台,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1] 行业标准体系 - 工信部将持续完善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1] - 工信部将持续完善汽车电子、智能座舱、网联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1]
9月份江苏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十五五”智能网联汽车规划要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17 09:06
股市表现 - 10月16日市场冲高回落,三大指数盘中一度集体翻绿,沪指涨0.1%,深成指跌0.25%,创业板指涨0.38%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93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417亿元,自9月10日以来再度失守2万亿元 [3] - 全市场近4200只个股下跌,煤炭、保险、港口航运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半导体、风电等板块跌幅居前 [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9月份江苏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4.2%,非食品价格上涨0.6% [4] - 1—9月,江苏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 [4] - 国家医疗保障局要求2025年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5] -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提出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动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 [5] 产业发展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标准制定 [5] - 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已超过60% [5] - 全国首条内河集装箱运输绿色航线正式开通,由江苏省港口集团江苏远洋的"江远秦淮"轮和"江远金陵"轮运营 [4] 公司动态与行业趋势 - 百度搜索旗下AI短剧生成平台正式开启公测,将通过亿元创作基金、百亿流量扶持、长期IP变现等方式支持创作者 [6] -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表示,人形机器人在未来2-5年将对全球很多行业带来巨变,公司计划明年量产飞行汽车 [6] - 雀巢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裁员约6%(16,000人),并将到2027年年底的成本节省目标从25亿瑞士法郎提高至30亿瑞士法郎(37亿美元) [6] 国际市场与机构观点 -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突破2%,达到3732.20点创历史新高,年初至今累计上涨55%,外资流入超过1.8亿美元 [6] -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主张在9月降息25个基点基础上再额外降息125个基点 [6] - 世界黄金协会评论称,散户黄金投资占全球资产的比重在2%以下,央行黄金占外汇储备总量的比重在30%以下 [6]
工信部: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台积电称AI需求比3个月前预期的还强劲
新浪财经· 2025-10-17 08:26
政府政策与行业规划 - 工信部启动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目标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高效畅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实现城域算力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不低于70% [2] - 工信部将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并部署重点任务,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 半导体与人工智能 - 台积电将2025年营收增长预期上调至30%区间中段,并指出AI需求比3个月前预期的还要强劲,预计全年资本支出为400亿美元至420亿美元 [5] - 芯联集成拟向控股子公司增资18亿元人民币,以保障"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的持续实施 [7] 公司业绩与资本动态 - 容知日新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640万元至2,740万元,同比增长871.30%至908.09% [7] - 仕佳光子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0亿元,同比增长113.96%,实现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727.74% [8]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于2025年9月29日至10月15日期间减持德邦科技股份151.73万股,持股比例由15.00%降至13.93% [9] 产品与技术进展 - 苹果公司正筹备推出搭载触控屏的MacBook Pro,预计将于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采用OLED显示屏和M6系列芯片,售价可能较当前版本高出数百美元 [6][7] - 君实生物产品JS207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II/I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FDA批准,该研究为PD-1/VEGF双靶点药物首次在可手术人群中获批开展确证性研究 [10] 前沿科技研发 - 美国科研团队研发出名为SPIRAL的新型大脑植入物,能将药物精准递送至大脑的多个区域,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开辟新路径 [11] - 中国科研团队在双向闭环柔性神经接口治疗血管失功研究取得进展,研制出可粘附丝素蛋白的柔性血管神经接口,实现高质量血管电生理信号采集 [12][13]
8000元起家,重庆2800亿巨头赴港IPO
创业家· 2025-10-06 18:05
文章核心观点 - 赛力斯集团H股上市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3.3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4][7] - 此消息引发市场积极反应,公司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截至9月30日收盘报171.57元/股,总市值约2800亿元 [4] - 公司赴港IPO顺应了2025年多家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的趋势,并抓住了新能源汽车板块受资本市场青睐的窗口期 [8] - 赛力斯的崛起是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创投”双轮驱动模式的缩影,标志着重庆正加速崛起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和“创投新高地” [18][23][24] 赛力斯港交所上市动态 - 公司H股上市申请已于9月25日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3.3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4] - IPO募资金额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以及用作营运资金 [8] - 在赛力斯获备案同日,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以91.45亿港元募资额成为“年内最大车企IPO” [8] 赛力斯发展历程与业绩 - 公司创始人张兴海于1986年创立凤凰电器弹簧厂,后进入汽摩配件减震器领域,并于2003年合资组建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 [12][13] - 2016年公司决定押注新能源,开启第三次转型,同年6月小康股份登陆A股市场 [13] - 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开创跨界融合先河,双方深度合作的问界品牌发布,仅用15个月实现10万辆车下线 [14] - 2022年,公司更名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重心全面聚焦新能源 [14]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三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4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624.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15] 重庆汽车产业背景 - 重庆汽车制造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1862年始创的长安机器制造厂于1958年试制出第一辆吉普车 [19] - 2013年重庆提出成为“中国底特律”的目标,形成“1+8+1000”汽车产业体系 [20] - 至2015年,全市汽车产销量突破260万辆,跃居全国首位,其中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产销量达142.5万辆 [20] - 2018年产业遭遇重挫,全年产量同比大幅下降36%,全国排名从第一降至第六 [21] - 重庆抓住电动化、智能化机遇实现“换道超车”,2024年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突破23.6万元,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达48.3% [22] - 根据规划,重庆计划到2027年构建规模达万亿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体系 [22] 重庆创投生态发展 - 重庆已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24] - 2004年重庆市国资委成立渝富控股集团,其于2009年合资组建了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第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金额达50亿元 [25] - 2020年重庆打出“组合拳”,产业引导基金等四方联手与IDG资本等签下675亿元合作协议 [26] - 2022年1月成立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已累计参与出资70余支子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 [26] - 同期出台的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400亿元,首批认缴出资额280亿元,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等领域 [26] - 目前重庆已搭建规模1200亿元的市区两级国有控股私募基金架构,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挂牌企业达625家 [27] - 截至2024年12月,全市股权投资基金在投科技型企业项目超860个,近两年保持50%以上快速增长,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7000亿元 [28]
2025(首届)京津冀新能源汽车挑战赛崇礼收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06 15:07
活动概况与区域协同 - 2025年首届京津冀新能源汽车挑战赛暨“智野无限”崇礼汽车嘉年华于10月4日在河北张家口崇礼区闭幕 [1] - 活动成功得益于京津冀三地高效协同 北京负责创新策源 河北负责场景落地 崇礼负责完美承接 [3] - 活动模式被视为打破地域界限、整合优势资源以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典范 [3] 赛事核心与技术价值 - 挑战赛设立七大专项挑战 包括全场景NOA专项赛、智驾越野挑战赛等 旨在全方位检验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与前沿技术成熟度 [5] - 赛事秉承专业、严谨、公正、公开原则 成绩判定精准无误 获得参赛队伍认可 [5] - 七大专项挑战被视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为车企优化产品、消费者理性选购及政策制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5] 嘉年华活动与社会经济效益 - 嘉年华板块筹备了深度越野体验、摄影大赛、亲子活动等十余项活动 将专业赛事转化为全民共享的节日 [6] - 三天活动累计吸引参与游客及市民上万人次 带动明显二次消费 周边酒店及民宿在国庆假期接近满负荷运转 [6] - 活动模式实现了文旅体深度融合 创造了现象级消费盛宴 [7] 消费节与市场拉动 - “J3 SHOW京津冀新能源汽车消费节”汇聚小米汽车、北汽极狐、蔚来等12个品牌的30余款车型 [9] - 消费节通过真金白银补贴和零距离体验 成功激发消费者购车热情 成效远超预期 [9] - 该活动是“以活动促消费”模式的典范之作 为提振区域消费市场和推动绿色消费升级作出直接贡献 [9] 产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活动成功为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新活力 并为后奥运经济转型提供创新范本 [11] - 未来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为全球绿色出行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11]
8000元起家,重庆2800亿巨头赴港IPO
华尔街见闻· 2025-10-03 19:00
港股IPO进展 - 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1]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3.3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 - 消息公布后次日股价一度涨停,创历史新高163.52元/股,截至9月30日收盘价报171.57元/股,总市值约2800亿元 [1] 港股IPO目的与资金用途 - 推进港交所上市目的为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 [3] - 本次香港IPO募资金额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4] - 赴港IPO得益于公司业绩改善的基本面支撑,并抓住了新能源汽车板块受资本市场青睐的窗口期 [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创始人张兴海于1986年创立凤凰电器弹簧厂,后进入汽摩配件减震器领域 [5][6] - 2003年与东风汽车公司等合资组建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2005年第一辆东风小康面包车上市,连续10年保持微车市场行业前三名 [6][7] - 2016年公司决定押注新能源,开启第三次转型,同年6月小康股份登陆A股市场 [7] - 2016年起公司高起点探索发展智能电动汽车,2021年与华为开创汽车产业与ICT产业跨界融合先河,双方深度合作品牌问界于2021年底发布 [8] - 问界系列车型仅用15个月下线第10万辆车,创下当时最快达到10万辆车的纪录 [8] - 2022年公司名称变更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赛力斯",标志战略重心全面聚焦新能源 [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超三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4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10] 重庆汽车产业背景 - 重庆汽车产业历史悠久,2015年全市汽车产销量突破260万辆,跃居全国首位,其中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产销量达142.5万辆 [13][14] - 此后三年重庆持续保持全国汽车产销第一,最高年产量一度突破300万辆 [15] - 2018年受多重因素影响,重庆汽车产量同比大幅下降36%,全国排名从第一位骤降至第六位 [15] - 重庆抓住电动化、智能化机遇实现换道超车,2024年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突破23.6万元,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攀升至48.3% [16] - 赛力斯旗舰车型问界M9全年销量突破15.1万辆,在50万元以上豪车市场稳居第一 [16] - 重庆计划到2027年构建完成规模达万亿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体系 [17] 重庆产业集群与创投环境 - 重庆已构建起以国企长安、民企赛力斯两大总部企业为龙头的完整汽车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18] - 2024年"重庆造"笔记本电脑产量继续领跑全球,功率半导体产能稳居全国前三 [18] - 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超过6200亿元,在车用轻合金、复合材料领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8] - 重庆搭建了规模1200亿元的市区两级国有控股私募基金架构,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过7000亿元,较"双倍增"行动计划之初增长45%以上 [21][22] - 截至2024年12月,重庆全市股权投资基金在投科技型企业项目超过860个,近两年保持50%以上快速增长 [22]
广汽集团冯兴亚:未来十年,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家至少有三家甚至五家是中国企业,智能化更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前瞻网· 2025-10-02 05:04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汽车产业正处于产业深度转型、技术快速迭代、管理流程重构、竞争格局调整的“四期叠加”阶段[2] - 广汽集团董事长预测十年后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商中至少有3至5家是中国企业[2]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推出超百款新车,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款新车型上市[2] - 比亚迪为守住11万-20万元价格带,将插混轿车价格打到8万元以内[2] - 2024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名企业集团销量合计达964.1万辆,同比增长35.5%,市场集中度高企[2] 未来竞争维度与产业政策 - 未来汽车产业竞争将围绕三个核心维度展开,最终导向“生态对决”,竞争焦点从硬件参数转向“场景化智能体验”[4] -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写入制造强国、双碳战略和新质生产力核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4]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连续十年产销全球第一,2025年全球市场份额达63%,全产业链自主可控[4] 能源结构与市场渗透率预测 - 长安汽车董事长预测到2030年中国汽车能源结构为BEV、XEV等[7] - 上汽集团董事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升至70%,燃油车市场虽大幅萎缩但仍保持一定份额[7]
广汽集团冯兴亚:未来十年,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家至少有三家甚至五家是中国企业,智能化更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01 20:18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汽车产业正处于产业深度转型、技术快速迭代、管理流程重构、竞争格局调整的“四期叠加”关键阶段[2] - 2024年中国市场推出超百款新能源汽车,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款新车型上市,竞争异常激烈[2] - 为守住11万-20万元价格带,比亚迪将插混轿车价格打到8万元以内,引发50余款车型集体降价,单车平均降幅近两万元[2] - 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名企业集团销量合计964.1万辆,同比增长35.5%,占销售总量的85.6%[3] 未来展望与预测 - 预测十年后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家至少有3-5家是中国企业[2] - 产业发展方向是新能源化与低碳发展,中国在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化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 - 长安汽车董事长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能源结构为BEV、XEV、ICE销量占比约4:4:2,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从2025年25%提升至40%[9] - 上汽集团董事长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70%,混动、纯电、燃油将形成433的市场格局[9] 竞争维度与产业生态 - 未来竞争将围绕三个核心维度:产品价值从硬件参数转向场景化智能体验;竞争主体从单打独斗变为产业链生态竞争;价值来源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向硬件加软件加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6] - 与顶尖科技、能源公司深度绑定将成为存活的前提[6] 产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连续十年产销全球第一,2025年全球市场份额达63%[6] - 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智能座舱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掌控全球60%以上动力电池产能[6] -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写入制造强国、双碳战略和新质生产力核心,十年来国家累计推出70余项扶持政策[6]
中国长安汽车:力争今年产销汽车达到300万辆
新华财经· 2025-09-29 19:43
图为长安数智工厂内正在工作的智能机器(中国长安汽车供图) 这座占地面积约1159亩,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AI和全域5G技术,实现全工厂高度智能化运作的数智工厂,成为"新央企·新长安"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 影。 新华财经北京9月29日电(记者沈寅飞)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长安数智工厂内,这里已经实现了1分钟下线1辆车的中国制造速度:拥有1400余个机器人,420余 台智能AGV,286个全自动化工作站;4个5G宏站,338个5G微站,实现1万2千多台设备无缝组网;AI视觉质检覆盖25个场景73个工位,缺陷拦截率大幅提 升…… 据介绍,未来,中国长安汽车将继续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为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 汽车强国贡献长安力量。 图为长安汽车西部汽车试验场(垫江)内正在进行的汽车试验 (中国长安汽车供图) 再如,长安汽车西部汽车试验场(垫江)作为长安汽车研发验证的"终极考场",该试验场总占地面积达3500亩,相当于5555个标准篮球场的总和。这里布局 了14条功能各异的专业试验道路和70余种特殊路面,能够全面满足从基础性能到耐久可靠性的严苛试验需求,年测试总里程 ...
吉利李书福谈投资千里科技:与“聪明人”印奇“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中国经营报· 2025-09-29 13:46
公司战略与领导层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强调投资千里科技的核心原因是认可董事长印奇的个人能力 并希望其带领公司完成使命[2] - 千里科技发布新品牌和"千里计划" 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向智能化与国际化发展阶段[3] 行业技术发展 - 李书福认为传统汽车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未来汽车可能与低空飞行及水上工具衔接形成陆海空一体化交通解决方案[2] - 汽车智能化发展需以安全为前提 通过AI技术提升安全性[3] 技术路线与生态建设 - 车企需平衡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 共性领域应避免重复投资 个性领域需突出特色以满足差异化需求[3] - 千里科技在智能出行领域聚焦Robotaxi普及 计划18个月内完成L4级智驾研发、专用车型开发及运营平台构建[3] - 公司目标在全球10个城市开展规模化Robotaxi运营 单城市部署超过10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