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减重

搜索文档
专家: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重点在于预防
中国新闻网· 2025-06-01 10:00
儿童青少年肥胖原因 - 儿童青少年肥胖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问题 包括吃的多动的少导致吃动失衡和能量消耗过少 [1] - 除遗传和疾病因素外 体内脂肪蓄积是导致肥胖的直接原因 [1] - 肥胖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2型糖尿病 脂肪肝 心理问题等并发症 并可能延续至成人期 [1] 肥胖预防措施 - 孕期预防是关键 孕妇饮食不均衡和缺乏运动易导致巨大儿 增加儿童肥胖风险 [2] - 出生后应坚持母乳喂养 0-6月龄纯母乳喂养 6月龄后逐步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至2岁 [2] - 需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每日三餐需包含谷薯类 鱼肉蛋豆类 蔬菜水果 并控制油盐摄入 [3] - 建议儿童每日饮用300-500毫升牛奶 800-1400毫升水 严格控制含糖饮料 [3] 运动与减重方案 - 婴儿阶段建议每日俯卧位运动半小时以上 [4] - 1-2岁幼儿每日需180分钟身体活动 包括步行和游戏 [4] - 学龄前儿童除180分钟日常活动外 需增加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 [4] - 中小学生每日需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 包括力量训练 [4] - 需避免久坐行为 课间应活动 控制屏幕时间 [4] - 已肥胖儿童应在保障发育基础上科学减重 优先调整生活方式 无效时再寻求医学帮助 [4]
体重管理门诊加速落地 如何科学“减肥”?
新华网· 2025-05-26 17:38
政策推动 -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医药局要求2025年6月底前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在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的全覆盖[1] - 政策推动下多地医院已开设体重管理门诊,苏州有37家医院设立,上海大部分市级和区级医院及近半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设相关门诊[3] 市场需求 -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已超50%,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2]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一季度就诊人数和就诊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超60%[3] - 科学减重需求旺盛,但公众常采用极端节食、代餐等不科学方式,导致反弹或健康损害[2] 服务模式 - 体重管理门诊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结合医学评估、营养指导、运动处方、行为干预等综合手段[4]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通过综合干预使体重较基线下降超5%的患者达40 9%至50 9%[3] - 社区医院提供价格亲民服务,如杭州某社区门诊营养咨询25元/次,人体成分分析50元/次,线上随访免费[5] 技术应用 - 中医通过调理脾胃、祛湿化痰等方式参与体重管理[5] - 专家建议开发智慧管理系统自动抓取减重效果数据并换算为绩效点数[6] - 推动"互联网+体重管理"模式,建立从筛查诊断到随访管理的全流程规范[7] 发展挑战 - 部分医院未将体重管理纳入科室考核指标,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6] - 多数地区体重管理门诊费用需患者自费,部分项目未纳入医保影响患者坚持[6] - 需加强公众教育,儿童科学减重速度应控制在每周0 5公斤左右[6]
夏季如何科学减重?(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13
科学减重,每天不仅需要摄入碳水化合物,还需要吃鱼虾、牛肉、豆类、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补 充西蓝花、胡萝卜、生菜、黄瓜等高纤维蔬菜。"减重期间,这些食物最好搭配着吃。每天能吃到不同 的食材,减重也能更好坚持下去。"熊非说。 减肥期间能摄入脂肪吗?有什么忌口?脂肪能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减重期间可以摄入少量的脂肪。例如 在食材里加入一些橄榄油、芝麻酱、植物油等。但是,减重期间不能吃牛油等纯油脂的食物,它们含有 大量的饱和脂肪,热量很高,很容易导致发胖。 此外,减重期间需要戒掉饮料,多喝水。"60公斤重、1.7米高的成年人,夏天每天要喝2000至2500毫升 水,这样能提高基础代谢率。"熊非说。 不少人换上夏季衣服后发现,肥肉藏不住了,衣服变小了,减重迫在眉睫。如何才能快速减重?减重期 间该怎么吃?记者采访了湖北武汉市第八医院肥胖与代谢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熊非。 首先需要确定自身是否肥胖。熊非介绍,一个人是否肥胖,可通过体重指数(BMI)来衡量,而体重指 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BMI在24到28之间,就属于超重;如果BMI超 过28,就达到肥胖的标准。 熊非提醒,如果一个人的BMI超过 ...
食话实说|科学减重这样做 减掉脂肪保持活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6:33
全民营养与健康减重 - 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占比已超过总人群的50% [1] - 不科学减重会导致肌肉流失和身体松弛 [1] - 减重需保持肌肉甚至增加肌肉 [1] 科学减重方法 - 避免节食减重 因会导致肌肉分解和脂肪比例上升 [2] - 需摄取充足营养素并控制总能量摄入 [2] - 食物应多样化 多吃全谷物和新鲜果蔬 [2] - 远离高能量、高添加糖食物如糕点和含糖饮料 [2] 运动建议 - 每天或每周5天以上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 - 每周累计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 [3] - 需结合力量训练以提高效果 [3] - 女性力量训练初期应评估自身条件选择适合方式 [3] 营养摄入 - 优质蛋白质是肌肉生长基础 [4] - 蛋白质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 [4] - 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水产、蛋、奶制品和大豆制品 [4] 生活方式 - 需保持规律作息 不熬夜 [5] - 应戒烟限酒 [5]
肥胖催生厌学 小胖墩该如何科学减重?
北京青年报· 2025-05-13 09:22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如果得不到有效 遏制,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与此同时,由肥胖引发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 到重视。 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多家学校和医院发现,体重严重超标的小胖墩不在少数。为此,不少学校通过 在饮食上开"小灶"、课后举办"减脂班"等方式,为学生减重提供助力。同时,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 研究所等儿童专科医院也纷纷集中专业力量,开设了多学科联合的体重管理门诊,为小胖墩们提供科学 的体重管理方案。不过,体重管理非一日之功。 个案 体重三年涨了140斤 不良生活习惯成主因 3月底,家住西城的小林(化名)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首儿所,求助内分泌科主任曹冰燕。小林今 年14岁,身高1.7米,体重却达到了280斤。原来,因为吃得多、动得少,过去三四年,小林的体重一路 飙升了140斤,现在连走路都成问题。 经过全面检查,曹冰燕发现小林的血压偏高,减肥已刻不容缓。"考虑到小林体重基数大,之前靠 运动和饮食调节等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有限,结合他的身体状况,我们决定通过药物治疗,辅之以饮食和 生活方式调整,希望能帮助他成功减重。"曹冰燕说。 ...
在中国肥胖日 见证一场三甲医院里的“脂肪攻坚战”
新华网· 2025-05-11 11:56
核心观点 - 华山医院通过成立"30斤俱乐部"和医学体重管理中心 推动医护人员及公众科学减重 整合多学科资源提供行为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1][2][4][5] 减重项目开展情况 - 医院内部成立"30斤俱乐部"互助组织 以行为治疗为核心理念 2024年初正式成立 从最初线上微信群交流发展到线下集体锻炼 [2][5] - 运动医学科主管技师孙扬带领每周晨练 包括热身拉伸和哑铃训练 在门诊开始前完成 参与医护人员达十余名 [1] - 临床营养科为住院患者及陪护家属定制减脂餐 将高饱腹感食材与家常风味结合 有家属连续预订一周餐食后腰围明显减小 [5] - 医院餐厅推出标注310-510千卡的减脂套餐 低卡西点与轻食沙拉取代油腻食品 成为医护人员新宠 [4] 科普推广活动 - 5月9日静安商圈举办跨界科普活动 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专家讲解内分泌调控 手术干预和生活化减脂策略 将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比喻 [4] - 钢琴家孔祥东参与科普 曾减重70斤 用音乐讲述医学与艺术共塑健康的故事 强调科学饮食是打开味觉新世界 [4] - 沈奇伟医生利用午餐时间拍摄创意科普短视频 教授单位食堂健康饮食方法 相关视频总浏览量超过1000万 [5] 实施成效 - 外科医生沈奇伟通过一年减重30斤 成功消除将军肚 改善体检指标 [2] - 线上微信群从最初沉默观望发展为活跃的健身打卡 食谱分享和误区讨论平台 [2] - 减重理念从"要你减"转变为"我要减" 越来越多医护人员从线上交流发展到线下实际行动 [5]
中华预防医学会:七成大众有体重管理意识
新华社· 2025-05-11 09:10
大众体重管理认知现状 - 50%成人自评体重与实际BMI不符 其中19%自评超重或肥胖但BMI正常 14%自评健康但实际BMI已达超重标准 [1] - 七成大众具有体重管理意识并希望改善体重 超六成愿意为体重管理投入时间和精力 [1] 肥胖流行趋势与健康影响 - 当前中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 [1] - 若不加以控制 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预计将达到70.5% [1] - 2030年超重肥胖相关医疗费用预计达610亿美元 占全国医疗保健支出的22% [1] 体重管理实践行为 - 超半数大众正在积极进行体重管理 [2] - 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控制措施深入人心 [2] - 合理使用代餐食品进行体重管理的意识初步建立 部分大众通过减餐控制热量 [2] 社会支持与知识普及需求 - 认知偏差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难度加大 [2] - 需要搭建体重管理知识体系并持续普及 应用科学实用的工具和落地措施 [2] - 肥胖相关健康危害的科普仍需下沉 [2]
"运动营养+健康消费"双重风口,康比特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4-23 20:3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0.40亿元 同比增长23.34% 2020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超30% [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8,716.58万元 同比增长15.07% 2020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超60%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94亿元 同比增长26.08% 净利润1,203.70万元 同比增长9.66% [1] 业务板块分析 - 军需业务2024年收入13,244.02万元 同比下降45.1% 主要因军队采购周期性波动 [2] - 2025年第一季度军需业务复苏 应收账款同比大幅增加110.92% 显示业务开始贡献增量 [2] - 蛋白增肌类产品2024年收入52,912.4万元 同比增长72.64% 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5] 行业政策环境 -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二十大报告明确建设体育强国目标 推动运动营养行业发展 [3] - 2024年下半年消费促进政策加码 十二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3] - 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 明确推动科学减重产品创新 [4] 产品战略布局 - 成立四大产品项目组(蛋白增肌/能量补充/体重控制/竞技专业市场)统筹资源快速响应需求 [5] - 创新开发CPT fit双层蛋白棒与乳清蛋白棒 强化体重控制市场产品布局 [5] - 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连续3年提升 显示供销两旺局面 [5] 渠道建设与营销 - 构建传统电商与新媒体立体渠道矩阵 加大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广投入 [6] - 2024年通过470场赛事触达424万跑者 深化"赛事+产品+数字化"融合战略 [6] - 2025年将强化线下场景化营销 加速引进快消领域高端人才 [6] 机构认可与估值 - 申银万国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5/1.56/2.15亿元 对应PE28/21/15倍 [7] - 三大机构均维持增持评级 认为公司作为运动营养稀缺标的估值具吸引力 [7] - 公司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约38% 较一致魔芋200%涨幅存在估值提升空间 [7]
科学减重上京东!京东互联网医院减重门诊上线一月,用户服务满意率99%
搜狐网· 2025-04-14 16:54
行业认知与挑战 - 肥胖被定义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 受到基因 环境 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3] - BMI升高已成为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大死亡原因 科学减重核心在于提高对肥胖危害的认知[3] - 体重管理需要长期坚持 涉及认知力 执行力和意志力 例如有案例通过长期坚持运动一年减重30斤并维持理想体重[3] - 肥胖问题具有多因性 单一科室诊疗难以奏效 需要营养科 内分泌科 心理科 外科等多学科协作[3] 公司服务与方案 - 公司互联网医院作为国内首批上线体重管理门诊的平台 上线1个月用户服务满意度达到99%[1] - 公司整合了全国顶尖医生资源 提供多学科专业力量 包括内分泌科 心血管内科 消化内科 中医内科 营养科 小儿内分泌科等[4] - 公司提供全流程科学减重服务 涵盖从风险评估 个性化方案制定到用药指导 定期随访[4] - 公司推出由全职营养师团队主导的科学减重营 通过定制科学饮食方案 关键营养素精准补给 运动体系三维方案帮助用户[4] - 有用户案例在10天内成功减重2.5公斤 体脂率下降1.4% 肌肉率提升0.9% BMI下降1.0%[5] 行业发展趋势 - 体重管理不仅是体重数字改变 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塑 需要医疗体系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5] - 公司未来将继续携手行业伙伴响应政策要求 发挥供应链优势与医疗服务资源 构建开放 协同 共赢的健康生态[5]
儿童肥胖危害多 专家为“小胖墩”减重支招
新华网· 2025-03-26 00:39
儿童肥胖危害多 专家为"小胖墩"减重支招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题:儿童肥胖危害多 专家为"小胖墩"减重支招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龚雯、黄筱 近日,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正式开诊。开诊现场,大量家长慕名而来,为家中"小胖墩"寻求专业减重建议。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肥胖给孩子们带来哪些健康危害?如何掌握儿童减重"科学 密码"?记者走访多地儿童医院。 肥胖导致的慢性病向儿童青少年蔓延危害大 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黄鸿眉为近期接诊的14岁患儿小明感到着急:"他身高170cm,体重89kg,因高血压在心脏内科住院治疗, 还伴有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糖耐量受损。" 黄鸿眉介绍,由于小明血压偏高,家长担心运动风险,并不鼓励其参加运动。门诊中类似情况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体重超标,反而觉 得孩子胖些可爱,直到出现肥胖并发症才开始重视。 在北京儿童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医生为前来就诊的儿童做人体成分分析。(北京儿童医院供图) "儿童肥胖容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这些慢性病向少年儿童蔓延会带来极大健康危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