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组织架构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担任万科董事长9个月,辛杰做了什么?
36氪· 2025-10-13 18:13
核心人事变动 - 万科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及董事长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深铁集团总经理黄力平被选举为万科新任董事长,黄力平自2021年6月起担任万科董事 [1][2] - 辛杰自今年1月起全面主持万科工作,但在9月18日后未公开露面,至公告发布时已有25天 [3] 辛杰的职业生涯与万科渊源 - 辛杰出生于1966年,拥有工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为正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经济师 [5] - 其职业生涯历经深圳外贸集团、长城物业、圣廷苑酒店及天健集团等深圳国资企业 [6] - 深铁集团于2017年斥资超660亿元收购万科超29%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结束“宝万之争”,辛杰于同年调任深铁集团董事长 [6][8] - 辛杰于2020年以股东方代表身份进入万科董事会,2023年任董事会副主席,并于2025年1月正式接替郁亮出任董事会主席 [8][9] 管理团队重组与国资化 - 今年1月,万科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动,郁亮辞去董事会主席,祝九胜辞去总裁,朱旭辞去董事会秘书 [11] - 5名拥有深铁集团等国资背景人士进入管理层,辛杰出任董事会主席,李锋、华翠、李刚担任执行副总裁,田钧任董事会秘书,郁亮留任执行副总裁 [11][12] - 2月5日又有一批国资背景高管入驻,涉及战略投资、财务、法务等职能部门,辛杰主持全面工作 [12] 组织架构调整 - 7月下旬起,万科推行新一轮组织架构变革,减少管理层级,将区域权力收归总部 [13][15] - 调整后集团总部设13个职能部门,事业部包含八大多元化业务,取消区域层级,原有的“5+2+2”架构变为16个城市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转向两级管控 [15] - 人员安排上部分万科老将职务变动,如张海任首席产品官,李嵬任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吴镝任首席营销官,仅北京公司总经理由深铁背景的李刚兼任 [15][16] - 此次组织变革于8月下旬完成,但至9月17日才更新于官网,且总裁一职仍空缺 [17] 财务支持与流动性状况 - 深铁集团自2月10日起陆续向万科提供近260亿元股东借款,利率低至2.34%,用于支持偿还到期债务 [19] - 截至8月下旬,万科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2027年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19] - 但公司上半年收入约1053.23亿元,同比下降26.23%,净亏损约119.47亿元 [20] - 截至上半年,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约1578.59亿元,货币资金约740亿元,较年初减少16.1%,资金缺口巨大 [20] - 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额1002.9亿元,同比下降超4成,销售持续低迷 [20] - 上半年仅获取6个新项目,权益地价约13.4亿元,拿地规模大幅收缩 [20] - 市场消息称万科正与债权人商讨削减数百亿元私募债务借贷成本,拟将票面利率从4.3%压至3%或更低 [21] 新任董事长与公司前景 - 新任董事长黄力平出生于1968年,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自2021年2月任深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同年6月任万科董事 [21] - 业内人士认为由原董事会成员接任有利于工作延续和稳定,改革化险进程不受个别管理者调整影响 [21]
担任万科董事长9个月,辛杰做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10-13 10:07
核心管理层变动 - 万科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其自今年1月起全面主持工作约9个月 [3] - 深铁集团总经理黄力平被选举为万科新任董事长,黄力平自2021年6月起担任万科董事,具备深铁背景 [3][16] - 辛杰在辞任前已有25天未公开露面,市场关注其动向 [3] 深铁集团与万科关系演变 - 深铁集团于2017年斥资超660亿元收购万科超29%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结束“宝万之争” [6] - 深铁初期遵循“不干预”原则,但自2023年10月万科股债大跌后,深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认购中金印力公募基金29.75%份额、受让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块等 [7] - 2025年1月深铁全面接管万科,辛杰接替郁亮出任董事会主席,万科进入“国资时代” [7] 组织架构调整 - 辛杰上任后推动大规模组织架构改革,减少管理层级,强化总部集权,将原有“5+2+2”区域架构改为16个城市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实现两级管控 [10][12] - 调整后集团总部设13个职能部门,事业部涵盖物业、商业等八大多元化业务,部分原区域负责人调任集团总部职位,如张海任首席产品官 [12] - 总裁职位仍空缺,组织变革于8月下旬完成,9月17日体现于官网 [12]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万科上市34年来首度亏损,亏损额超490亿元,公司承认流动性遇到阶段性困难 [1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1053.23亿元,同比下降26.23%,净利润亏损约119.47亿元 [14] - 短期债务压力显著,截至上半年短期借款加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约1578.59亿元,货币资金约740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15] - 深铁集团提供近260亿元股东借款,利率低至2.34%,支持万科偿还到期债务,上半年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 [14] 销售与资产处置 - 2025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额1002.9亿元,同比下降超4成,月度销售额仅百亿元级别 [15] - 为增强流动性,万科积极处置资产并控制投资,上半年仅获取6个新项目,权益地价约13.4亿元,拿地规模大幅收缩 [15] - 公司正与债权人商讨削减私募债务利率,拟从4.3%压至3%或更低,以缓解流动性压力 [15]
担任万科董事长9个月,辛杰做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10-13 09:31
核心管理层变动 - 万科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深铁集团总经理黄力平被选举为万科新任董事长,其自2021年6月起担任万科董事 [1][2][17] - 辛杰自今年1月起全面主持万科工作,但在9月18日后未公开露面,至10月13日辞职已有25天 [3] 辛杰的任期与深铁支持 - 辛杰在深铁支持下暂时保住公司信用,并推动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减少管理层级,强化总部集权 [3] - 深铁集团自2025年1月全面接管万科,辛杰正式接替郁亮出任董事会主席,公司进入“国资时代” [8] - 深铁集团对万科的支持从业务合作走向前台,包括认购中金印力公募基金29.75%份额、受让深圳湾地块等 [8] 国资团队入驻与管理层重组 - 辛杰进驻同时带来国资背景高管团队,郁亮、祝九胜等原高管辞任,5名深铁背景人士进入管理层 [9] - 调整后辛杰主持全面工作,李锋、华翠、李刚等分管不同业务板块,郁亮留任执行副总裁负责战略研究 [10] - 7位万科原高管留任,辛杰在6月股东大会表示团队将实现1+1>2,共同应对风险 [11] 组织架构重大调整 - 7月下旬公司进行新一轮组织变革,减少架构层级,将区域权力加速收归集团 [11] - 新架构取消区域层级,过去的“5+2+2”架构变为16个城市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转向两级管控 [14] - 集团总部设13个职能部门,事业部包含物业、商业等八大多元化业务,部分老将职务发生变动 [14] 财务表现与流动性压力 - 2024年公司迎来上市34年以来首度亏损,亏损额度超490亿元,承认流动性遇到阶段性困难 [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053.23亿元,同比下降26.23%,净亏损约119.47亿元 [1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约1578.59亿元,货币资金约740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16] 大股东资金支持与债务状况 - 深铁集团自2月10日起陆续向万科提供近260亿元股东借款,利率低至2.34%,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15] - 截至8月下旬,公司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16] - 但公司第四季度仍有98亿元境内债券到期,且正与债权人商讨削减数百亿私募债务借贷成本 [16] 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 - 为增强流动性,公司积极处置资产、控制资金流出,基本从公开土地市场隐身 [17] - 2025年上半年仅获取6个新项目,权益地价约13.4亿元,拿地规模大幅收缩 [17] - 今年前9个月累计实现销售额1002.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仍下降超4成,销售持续低迷 [16]
万科撤销五大区域公司 万科组织架构调整前深铁再伸援手
新浪财经· 2025-10-12 11:17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新设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1] - 撤销原有五大区域公司平台,设立全国16个地区公司,包括北京公司、津冀公司、山东公司等 [1] - 新设立8个事业部,涵盖物业、商业与酒店、办公、长租公寓、海外、食品、物流及财顾业务 [1] 管理层变动 - 集团董事长辛杰、执行副总裁郁亮、李锋、华翠、韩慧华及董事会秘书田钧等核心管理层职务不变 [1] - 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刚新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1] - 原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总经理张海担任集团首席产品官、集团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 [1] - 原西南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李嵬担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1] - 华东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吴镝担任集团首席营销官,卜令秋任集团财务总监 [1] 调整背景与目的 - 行业进入"瘦身期",公司通过减少管理层级和缩短决策链条以提升运营效率 [1] - 调整旨在实现资源的集中调度和统一管理,增强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1] - 公司适应从区域公司管理模式向总公司模式的转变,以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1] 关联财务支持 - 在公布新架构前一天,深铁集团向公司提供不超过20.64亿元借款 [1]
华兰股份调整组织架构,助力战略发展与管理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9-26 21:53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江苏华兰药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6日发布公告 宣布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组织架构的议案》[1] - 此次调整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及实际经营情况 旨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优化管理流程[1] - 组织架构优化预计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通过科学管理体系增强未来市场竞争能力[1] 实施目标与影响 - 董事会同意公布调整后的组织架构图作为附件 调整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1] - 本次架构调整被视为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举措 值得市场关注[1]
CEO因“地下恋情”被解雇、董事长提前卸任,大中华区多名高管也换人!百年食品饮料巨头今年怎么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1:06
公司高层人事变动 - 雀巢集团原首席执行官傅乐宏因未披露办公室恋情被解雇,新任首席执行官Philipp Navratil迅速上任[1] - 集团董事会主席保罗·薄凯提前卸任,新任董事会主席Pablo Isla于10月1日接任[3] - 首席执行官变动后,董事会决定不启动外部遴选程序,因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12] 中国市场业务调整 - 大中华区被重新纳入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作为组织架构调整的一部分[5] - 业务模式从分销驱动转变为以拉动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旨在提升速度和灵活性[11] - 上半年雀巢大中华区市场有机增长率为-4.2%,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5][11] 中国市场人事变动 - 大中华区负责人张西强卸任,由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接任[9] - 咖啡业务负责人变更为Pamela Takai,财务与控制负责人由朱利接任[11] - 研发中国总经理孙忠伟调任,由Guglielmo Bonora于2025年10月1日接任[6] 研发与创新合作 - 公司与瑞幸咖啡执行每周一次的产品创新循环,并为瑞幸提供乳制品原料[8] - 公司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在研发上也有合作,以应对中国市场需求快速变化[8] - 新任研发负责人Guglielmo Bonora在雀巢工作超过19年,具备跨职能经验[6] 战略方向与展望 - 集团推进6个创新重大项目,并应对18个表现欠佳的关键业务单元[16] - 董事会相信新任首席执行官将推动增长计划并加快效率提升,战略方向不变[16] - 公司预计至少需要一年时间,通过拉动消费者需求扭转中国市场不利局面[11]
万科最大组织调整落定:迭代骨架与基因,冰雪业务“轻装上阵”
华夏时报· 2025-09-18 16:19
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进行历史性颠覆式架构变革 原华东 南方 北京 西南 华中等大区公司被整体拆解 由集团总部直接管理16个城市公司 包括北京 深圳 上海 广佛等核心一线与重点二线城市 [2] - 总部同步设置物业 商业与酒店 长租公寓 物流等8个事业部 聚焦经营性业务纵深发展 取代"区域为王"管理模式 [2] - 调整聚焦能力集约化 风险系统防控 组织高效精简三大目标 构建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 事业部架构 集团总部统筹风险控制 战略运营 资产管理和科技创新四大职能 [6] 战略转型背景 - 深铁集团以663亿元接手华润和恒大合计29.38%万科股权 成为第一大股东 拉开国资与职业经理人共治新阶段 [4] - 深铁通过持续输血与人事主导重塑管理骨架与战略逻辑 今年年初董事会改组 郁亮卸任主席 深铁系高管全面接管战略与人事主导权 [5] - 深铁旗下干部大规模进入万科关键岗位 财务 纪检 法务等职能系统全面换挡 核心岗位由深圳国资背景干部担任 [6] 业务调整 - 万科出售冰雪业务大部分予香港中旅 覆盖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与北京万冰雪体育有限公司各75%股权 包括重资产滑雪度假区及轻资产运营能力 [11] - 冰雪业务2024年接待客流80万人次同比增长10% 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1% 占万科全年营收比例仅0.09% [13] - 出售目的为剥离非主业 聚焦地产开发运营 回笼资金降低负债 冰雪产业需精细化管理与长周期培育 与地产开发逻辑不同 [12][13] 财务表现与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万科亏损119.47亿元 深铁提供新一笔不超过20.64亿元借款 期限三年利率为LPR减66个基点 为年内第九次资金支持 [15] - 深铁累计对万科提供借款约260亿元 体现大股东持续输血支持 [15]
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
新浪财经· 2025-09-17 21:01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完成近年来最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 新架构包括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和事业部三部分 [1] - 集团总部设置董事会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1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担任执行副总裁 [3] - 地区公司数量为16个 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 上海公司等 由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 [3][5] - 事业部包含物业 商业与酒店 长租公寓 物流等八大多元化业务 [3] 管理团队变动 - 管理团队包括董事长辛杰 工会主席解冻 执行副总裁郁亮 李锋 华翠 财务负责人韩慧华 董事会秘书田钧 [3] - 朱保全和孙嘉职务不变 分别继续负责物业 商业与酒店事业部 [3] - 李刚新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张海转任集团首席产品官 李嵬担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吴镝担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卜令秋担任集团财务总监 [5] 架构变革重点 - 撤销开发经营本部 将原"5+2+2"架构调整为16个地区公司 [5] - 此次调整距离上次大规模人事变动约8个月 年初郁亮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 祝九胜辞去总裁等所有职务 [5] 股东资金支持 - 深铁集团提供20.64亿元借款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金与利息 [6] - 借款期限不超过3年 利率为LPR减66个基点 当前利率为2.34% [6] - 这是深铁集团年内第九次向公司提供借款 累计金额近260亿元 [6]
万科大动作,近年最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17 19:56
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近期完成大规模人事组织调整 新组织架构包括集团总部 16个地区公司和8大事业部[2] - 集团总部设置11个中心 包括董事会办公室 投资发展中心和审计监察中心等[2] - 地区公司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和上海公司等16个公司 事业部涵盖物业 商业与酒店 长租公寓和物流等多元化业务[2] 管理层变动 - 集团高管包括董事长辛杰 执行副总裁郁亮 李锋 华翠 财务负责人韩慧华和董事会秘书田钧[4] - 执行副总裁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张海转任集团首席产品官 李嵬任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吴镝任首席营销官 卜令秋任财务总监[4] - 今年1月管理层核心岗位大调整 郁亮 祝九胜和朱旭集体辞任 深铁集团全面接管并派驻管理人员[5] 架构改革重点 - 撤销开发经营本部 将"5+2+2"架构调整为16个地区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4] - 调整思路与金茂 招商蛇口等头部房企相似 以撤销中间层级和强化总部管控为核心[4] - 打破传统三级架构转向两级管控 提升城市端执行力[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053.2亿元同比下降26.2% 归母净利润亏损119.47亿元[5] - 合同销售金额691.1亿元同比下降45.7% 合同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6%[5] 行业背景 - 研究机构认为万科调整符合行业瘦身趋势 通过减少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条[5] - 房企组织架构调整反映行业下行周期经营逻辑转变 盈利难成为普遍现象[6] - 头部房企通过扁平化架构应对行业深度调整 利润规模和盈利水平继续承压[6]
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9:07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官网于9月17日变更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信息 [2] - 集团总部调整为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1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2]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担任执行副总裁 [2] - 地区公司分为北京公司、津公司、上海公司等16个公司 [2] 业务战略动向 - 新设立事业部 体现业务层面的突破探索 [2] - 处置资产转让冰雪业务 显示业务结构调整 [2] - 架构调整与资产处置动作结合 表明公司积极寻求业务转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