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解读北京“十四五”成绩单,市发改委回答八大关键问题
新京报· 2025-09-15 19:17
9月15日,北京市召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布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北京市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 主任刘伯正,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晓涛,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鑫现场答记者 问,全面解读北京"十四五"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经济韧性是怎样炼成的? 问:前两年北京经济受疫情等影响有过波动,但很快恢复稳定增长,如何看待北京经济的韧性和潜 力,"十五五"这种向好的态势能否延续? 张鑫:产业方面,北京先后启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形成"双标杆引领、双引擎驱动"。 北京国民经济前3大支柱行业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全 国首位。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制造业向新优化、向高攀升,集成电路、新 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效,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汽车市场增量部 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需求方面,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能够超过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投资新动能 持续释放,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 ...
“十四五”期间,北京三大支柱行业支撑有力
新京报· 2025-09-15 14:03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9月15日,北京市召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 获悉,北京市先后启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形成"双标杆引领、双引擎驱动",为优势产 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是北京国民经济前三大支柱。其中,信息 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自启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建设以来,信息服务业保持了每年至少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的速度。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 占全国的一半。制造业中,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效,2024年集成电路产 量较2020年增长51.2%,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
2025年服贸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热议SDGs实现路径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3:57
论坛概况 - 2025年服贸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于9月12日在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参会人数超过300人 包括10国驻华使节、联合国及欧盟官员、中央部委专家和多地政府代表[1] - 论坛聚焦"共筑SDGs——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主题 深入研讨四大核心议题:SDGs与绿色经济 绿色贸易与碳足迹 绿色创新与产业转型 零碳园区建设与发展[1] 国际机构观点 -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强调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国际社会最大共识 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是推动SDGs实现的核心要求[1] - 联合国驻华总协调员常启德指出2030年SDGs时限仅剩五年 国际社会需即刻行动 中国在绿色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成果值得肯定 建议从绿色创新 技术共享 标准互认三方面深化国际协作[2] 中国政策导向 - 北京市政府将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纳入"十五五"规划 重点推进绿色技术 绿色产业培育 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绿色经济政策环境四大任务[2] -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强调将推动ESG理念和体系作为落实SDGs的核心框架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国际接轨的ESG评价体系[2] 论坛成果 - 创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经济解决方案生态伙伴联盟" 建立链接联合国与国际社会的专项平台[3] - 发布《2025年绿色发展报告(中英双语)》等5项最新研究成果与标准 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与路径指导[3]
为维护国际多边贸易秩序贡献力量——写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之际
经济日报· 2025-09-15 12:18
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峰会概况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于9月17日开幕 聚焦"数智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主题 旨在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1] - 东博会首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 同期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会议 推出"AI东博"智能体提升参展体验[3] - 峰会实施五大人工智能赋能行动 包括政商高层对话 贸易投资产业合作 国际合作网络拓展 制度型开放及应用型智库建设[3] 贸易与通关便利化进展 - 广西崇左爱店口岸自2022年10月启用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后 截至2023年8月31日出入境货物量达129.71万吨 同比增长137.61% 总货值774.23亿元 同比增长150.84%[1] - 边检推行"全天候预约+随到随检"服务 实现生鲜产品通关"零延时" 保障车辆"到货即验 合格即放"[1] - 依托"南宁渠道"在海关通关 检验检疫 物流运输等环节简化流程 显著提升区域物流效率[1] 经贸合作成果与投资规模 - 东博会21年来累计吸引超130万名客商参展 峰会框架下举办200多场经贸活动 推动多项重大项目合作[2] - 2023年前7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 同比增长8.2% 中国连续16年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 - 截至2023年7月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4500亿美元 落地中马"两国双园" 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制造基地等标志性项目[2] 新兴领域合作方向 - 第22届东博会将举办经贸合作对话 引导企业聚焦自贸区3.0版涵盖的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领域[3] - 东博会与峰会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深度合作 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2][3]
项昊宇: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呼唤新型“雁群模式”
环球网· 2025-09-15 06:58
东亚区域合作模式转型 - 传统雁阵模式以日本为领头雁 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为后续雁阵 通过线性梯度转移 垂直分工体系和出口导向驱动创造经济奇迹 [2] - 当前模式面临动能减弱困境 需转向创新驱动的多核协同网络模式 实现从成本优势向创新共生优势的跨越 [1][5] 雁阵模式式微原因 - 中国快速发展改变区域产业格局 凭借完整产业链和技术迭代能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打破原有梯度转移模式 [3] - 全球价值链重构使产业整体转移被模块化分工取代 后发国家难以通过承接完整产业实现全面工业化 [3] -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成为新增长引擎 大数据 算法 算力 碳排放权成为新生产要素 旧模式依赖制造业规模经济的优势减弱 [3] - 地缘政治冲击割裂全球供应链 美国对华脱钩政策和关税政策使出口导向模式难以为继 产业分工体系受政治因素干扰 [4] 新型雁群模式特征 - 多核共生结构取代单雁领航 日本在高端材料与氢能源 中国在市场与数字技术 韩国在半导体与ICT 新加坡在金融与服务等领域各具核心优势 [5][6] - 网络化水平分工取代垂直梯度分工 各国发展利基优势 如马来西亚专注半导体封测 泰国成为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印尼利用镍资源发展电池产业 [6] -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双轮驱动 通过跨境数据流动 电子商务 金融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创造新增长点 [7] 区域一体化制度支撑 - RCEP和CPTPP等协定通过降低关税 统一原产地规则 规范数字贸易 为创新网络提供制度基础 [7] - 需加快RCEP升级扩容 共推区域新基建 设立区域创新基金 促进人才流动以支持数字化和绿色转型 [8] 各国战略定位 - 中国应发挥网络枢纽作用 开放国内市场 提供区域公共产品 推动数字和绿色标准制定 [9] - 日韩新等发达经济体需通过技术输出 标准共建和开放服务业市场引领产业升级 [9] - 东盟及新兴经济体需制定清晰发展战略 投资数字与绿色技能教育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技术投资 [9]
为维护国际多边贸易秩序贡献力量 ——写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之际
经济日报· 2025-09-15 06:39
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要义。依托东博会、峰会形成的"南宁渠道",各方加强沟 通协调,在海关通关、检验检疫、物流运输等环节简化流程,提高了物流通关效率。 同时,东博会、峰会积极搭建贸易促进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商机。据统计,21年来,东博会吸引了 130多万名客商参展参会,持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峰会框架下举办200多场商界经贸活动,推动了一批 重大项目合作。 金秋时节,广西南宁迎来四海宾朋。将于9月17日开幕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 投资峰会,聚焦"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 体"主题,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因素。 "第22届东博会将举办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对话活动,引导企业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涵盖的数字 经济、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接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说。 在南宁迎接东博会、峰会时,距南宁市200余公里的崇左市宁明爱店口岸也是一派繁忙。货车队伍首尾 相接,车厢周围散发着榴莲、山竹等水果的香气。去年10月,爱店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启用后, 为越南水果便捷进入中国市场打通了重要通 ...
国际观察|数智服贸 互惠共赢——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服务贸易描绘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9-14 21:48
深化合作 拓展全球服务贸易新路径 作为中德(欧)经济技术双向合作的重要承载地和中德(欧)隐形冠军与创新型企业的重要集聚地,北 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中德示范区)今年再次来到服贸会参展。 聚焦"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合作前景广""创 新程度深""开放水平高"成为与会各国嘉宾和参展商对本届服贸会的最深刻印象。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货物贸易增长承压背景下,服贸会的举 办进一步拓展了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同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中国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结 构不断提质升级。在合作共赢理念引领下,中国正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确 定性,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示范区企业埃帕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是德国埃帕德集团在华设立的中国区总部。该公司副总经理付 莎莎认为,服贸会的高效创新平台促进了行业内交流和海内外多元主体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 "德国企业可以通过与中国在金融服务、软件开发或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开拓新的市场,共享中国 服贸发展红利。"在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看来,中国 ...
2025年服贸会落幕:达成900余项成果,超25万人次入场
新京报· 2025-09-14 18:40
9月14日,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落下帷幕。北 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张华雨介绍,本届服贸会首次实现首钢园区"一址举办",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聚 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热点,吸引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5600家企业线上亮相,累计入场观众突破25万 人次,共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届新高。 爱尔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澳大利亚组织服贸会最大规模主宾国展团,联动墨 尔本分会场,推介教育、旅游、绿色经济等特色服务。线下参展企业整体国际化率超20%,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 30强国家和地区。 本届服贸会开放程度提升,国际参与广泛。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位中外嘉宾现场参会,共话服务开放合 作,共促贸易互利共赢。 行业"顶流"集结,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占参展商比例超1/4,头部企业数量和占比均超上 届。各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优势服贸企业组团参展,其中,主宾省安徽的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军企业集 体亮相,北京遴选近140项"北京服务"带标展出,共同 ...
数智服贸 互惠共赢——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服务贸易描绘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9-14 13:18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货物贸易增长承压背景下,服贸会的举 办进一步拓展了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同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中国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结 构不断提质升级。在合作共赢理念引领下,中国正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确 定性,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聚焦"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合作前景广""创 新程度深""开放水平高"成为与会各国嘉宾和参展商对本届服贸会的最深刻印象。 题:数智服贸 互惠共赢——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服务贸易描绘新图景 深化合作 拓展全球服务贸易新路径 作为中德(欧)经济技术双向合作的重要承载地和中德(欧)隐形冠军与创新型企业的重要集聚地,北 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中德示范区)今年再次来到服贸会参展。 自2012年创办以来,作为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服贸会为促进全球服务贸易高质 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这其中,中国汇聚全球南方合力,通过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与平台、创新数字金 融与支付生态、促进产业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等举措,逐步构建起包容、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南 ...
国际观察丨数智服贸 互惠共赢——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服务贸易描绘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9-14 13:0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展示中国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球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国际合作与共赢 [1] - 中国通过服贸会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为全球服务贸易注入新动能,并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1][7] 深化合作拓展全球服务贸易新路径 - 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作为中德经济技术双向合作重要载体,通过服贸会促进海内外多元主体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 [2] - 德国企业可通过与中国在金融服务、软件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开拓新市场,共享中国服贸发展红利 [2] -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达4.6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3% [2] - 服贸会有效回应全球对高质量服务贸易的需求,联合国贸发会议认可其作为促进服务经济领域政策交流和创新合作的国际平台 [2][3] - 人工智能、数字平台和跨境电商正深刻改变全球服务贸易格局,中国举办服贸会推动技术赋能和水平提升 [3] 数智赋能激活全球服务贸易新生态 - 中国加快培育数字服务贸易、"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等新业态,通过技术赋能、模式创新和规则重塑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升级 [4] - 服贸会展示人工智能、5G、大数据、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数字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解决方案 [4] - 中国引领服务贸易向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领域转移,通过数字化、智能平台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新型高质量互联互通 [4] - 中国在数字科技领域的成就为创新升级全球服务贸易提供支持,并通过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创新数字金融与支付生态等措施构建全球南方数字服务贸易新生态 [4][5] - 中国使人工智能技术更经济实惠,为非洲在该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机会 [5] 互惠共享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 服务贸易因数字化、绿色化、包容性等特点展现较强韧性,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5] - 中国支持全球开放合作和技术转让,是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的先进国家和智能服务技术重要出口国 [6] - 中国通过简化外资企业设立程序、建立自贸试验区、制定数字化转型新标准等制度举措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合作和创新发展 [6] - 过去10年中国在减少服务贸易壁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促进计算机、航空运输、法律等领域服务贸易自由化 [6] - 中国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助力破解世界经济发展结构性难题,促进各国构建协同创新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