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存储芯片,太热了
半导体芯闻· 2025-10-21 18:4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芯片制造商因争相生产人工智能芯片,导致用于智能手机、电脑和服务器的普通内存芯片供应紧张,引发客户恐慌性购买和芯片价格飙升 [1] - 人工智能热潮带来的连锁反应给内存芯片制造商带来急需的提振,行业可能进入“超级周期” [1] - 供应紧张和价格飙升推动了内存芯片制造商的股价大幅上涨,但同时也给下游消费电子和服务器制造商带来利润压力 [4][5] 人工智能热潮对芯片行业的影响 - ChatGPT于2022年11月发布引发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导致全球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热潮 [2] - 内存芯片制造商将更多产能分配给用于构建Nvidia人工智能芯片组的高带宽内存芯片 [2] - 主要科技公司包括Alphabet、亚马逊、Meta、微软和CoreWeave预计今年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4000亿美元 [2] - 人工智能繁荣恰逢传统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的更新换代周期,以及手机销量好于预期,加剧了非HBM内存芯片供应紧张 [2] - 传统数据中心运营商开始升级或更换他们在2017-2018年繁荣时期购买的服务器 [2] 内存芯片供应与价格动态 - 过去一两个月需求激增,事情发展得又快又猛,出现抢购潮且订单量翻了一番甚至三倍 [1] - 全球内存芯片行业即将进入“超级周期”,设备制造商疯狂囤积内存芯片 [1] - DRAM现货价格在4月份仅上涨4%之后,9月份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两倍 [3] - 本季度DRAM芯片的平均库存从去年同期的10周和2023年初的31周下降至仅8周 [3] - DDR5服务器内存市场繁荣,DDR5服务器模块的平均售价一路飙升 [3] 芯片制造商财务状况与市场表现 - 非HBM内存芯片供应紧张推高其价格,对美光、海力士和三星来说是个好消息 [3] - 7月至9月期间,三星标准DRAM的营业利润率约为40%,HBM的营业利润率约为60% [3] - 如果当前价格上涨趋势持续,非HBM内存芯片明年的盈利能力将超过HBM [3] - 美光公司预测2026年HBM和非HBM的利润率都将保持健康 [3] - 内存芯片制造商股价今年大幅上涨,三星股价上涨逾80%,SK海力士和美光股价分别飙升170%和140% [5] 下游产业影响与市场展望 - 芯片价格飙升给消费电子产品和服务器制造商带来更多利润压力 [4] - 英国个人电脑制造商Raspberry Pi因内存成本比一年前上涨约120%而宣布涨价 [5] - 有观点认为“超级周期”一词有些夸张,该行业正在经历通常持续一两年的典型短缺 [5] - TechInsights预测芯片行业将在2027年陷入低迷 [5] - 三星在非HBM芯片领域投入较大,有望从这波热潮中获益,但投资者对其缩小与SK海力士在HBM芯片领域差距持谨慎态度 [5]
16GB条突破500元,内存条涨成“理财产品”
观察者网· 2025-10-21 18:08
内存价格暴涨与供应趋紧 - 2025年DDR4内存价格暴涨超两倍,16GB内存条价格突破500元[1] - 普通存储芯片供应趋紧,引发客户恐慌性采购和双倍/三倍下单策略,进一步推高价格[1] - DRAM芯片平均库存周期本季度降至八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十周及2023年初的31周[6] - 行业高管指出当前DRAM、NAND闪存、SSD和机械硬盘四大存储类别全面缺货涨价的局面前所未见,预计第四季度为严重缺货的开始[7] AI热潮对存储芯片行业的影响 - AI热潮导致芯片制造商将产能转向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生产,加剧了非HBM内存芯片的供应紧张[1][2] - 科技巨头计划2024年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4000亿美元,AI繁荣恰逢传统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的更新换代周期,共同推高非HBM内存价格[2] - 产能转移促使三星和SK海力士等控制全球DRAM市场约70%份额的厂商加速向DDR5、HBM等高端芯片转型,并计划停止DDR4生产[2] 存储芯片厂商的财务与市场表现 - 三星7-9月期间标准DRAM业务运营利润率约为40%,HBM业务达60%[8] - 若涨势持续,2025年非HBM内存芯片的盈利能力可能超越HBM[8] - 内存芯片制造商股价大幅上涨,年内迄今三星股价涨幅超80%,SK海力士和美光股价分别飙升170%和140%[8] 价格传导与行业周期观点 - 存储芯片价格飙升给消费电子和服务器制造商带来成本压力,部分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内存成本较一年前上涨约120%[8] - 有观点认为当前行业正经历持续一两年的经典短缺周期,而非“超级周期”,并预测芯片行业将在2027年进入衰退期[9] - DDR5服务器模块均价已飙升至天价,而6至8个月前市场还供过于求[3]
活久见!内存条涨成“理财产品”
观察者网· 2025-10-21 16:46
内存价格暴涨与供应紧张 - 2025年DDR4内存价格暴涨超两倍,16GB内存条价格突破500元[1] - 存储芯片供应趋紧,引发客户恐慌性采购和囤积行为,进一步推高价格[1] - 半导体分销商观察到过去一两个月需求激增,客户普遍采取双倍或三倍下单策略[1] - 全球存储芯片行业正加剧迈入“超级周期”[1] - 用于各种应用的DRAM现货价格在9月份已较去年同期上涨近两倍,而4月份同比仅上涨4%[3] - 当前DRAM、NAND闪存、SSD和机械硬盘四大存储类别出现全面缺货涨价的局面,为行业三十余年未见[5] - 行业高管预计第四季度将是存储严重缺货的真正开始,并预言明年产业荣景可期[5] - 本季度DRAM芯片的平均库存周期已降至仅八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十周及2023年初的31周[7] AI热潮对存储芯片行业的影响 - 生成式AI热潮推动全球竞相建设AI数据中心,导致存储芯片制造商将更多产能转向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的生产[1][2] - AI热潮带来的连锁反应为三星电子等内存芯片制造商注入动力,这些企业在先进AI芯片领域虽落后,但股价正大幅反弹[1] - 芯片制造商竞相投入AI芯片全球热潮,导致智能手机、计算机和服务器中广泛使用的普通存储芯片供应趋紧[1] - 摩根士丹利预计科技巨头今年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4000亿美元[2] - AI繁荣恰逢传统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迎来新的更新换代周期,加上手机销量超预期,共同加剧了非HBM内存芯片的供应紧张[2] - 六至八个月前DDR5服务器内存市场还供过于求,但目前DDR5服务器模块均价已飙升至天价[3] 主要厂商战略调整与市场格局 - 长鑫存储等中国公司在低端DRAM芯片上竞争加剧,促使控制全球DRAM市场约70%份额的三星和SK海力士加速向高端芯片转型[2] - 三星和SK海力士自2025年初起调整战略,逐步减少并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完全停止DDR4内存颗粒的生产,将产能全面转向利润更高的DDR5和HBM等产品[2] - 非HBM芯片盈利能力的提升已推动内存芯片制造商股价今年持续上涨:三星股价年内涨幅超80%,SK海力士和美光股价分别飙升170%和140%[8] - 受DDR4内存短缺影响,全球范围内许多内存制造商及内存模块公司股价过去一个月都大幅攀升[8] 盈利能力与成本传导 - 有分析预计,若当前涨势持续,明年非HBM内存芯片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能超越HBM[8] - 估算显示三星7-9月期间标准DRAM业务运营利润率约为40%,HBM业务则达60%[8] - 美光科技预测2026年HBM与非HBM业务均将保持健康的利润率[8] - 存储芯片价格飙升给消费电子和服务器制造商带来额外成本压力,部分企业正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8] - 例如英国个人电脑制造商Raspberry Pi因内存成本较一年前上涨约120%而宣布涨价[8] 对行业周期的不同看法 - 有观点认为“超级周期”一词正被过度渲染,当前行业正经历通常持续一两年的经典短缺周期[9] - 有机构预测芯片行业将在2027年进入衰退期[9]
内存条涨成“理财产品”
财联社· 2025-10-21 13:20
存储芯片价格暴涨 - 2025年内存价格迎来暴涨,DDR4价格暴涨超两倍,16GB条突破500元[2] - DRAM现货价格在9月份已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两倍,而4月份同比仅上涨4%[5] - 全球第二大存储模组厂威刚董事长表示,当前DRAM、NAND闪存、SSD和机械硬盘四大存储类别全面缺货涨价的局面,在其三十余年的行业生涯中前所未见[11] 供应紧张与需求激增 - AI芯片热潮导致普通存储芯片供应趋紧,引发客户恐慌性采购和双倍/三倍下单策略[2][3] - 本季度DRAM芯片的平均库存周期已降至仅八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十周及2023年初的31周[8] - 传统数据中心迎来更新换代周期,手机销量超预期,共同加剧了非HBM内存芯片的供应紧张[4] 产能转移与行业战略调整 - 存储芯片制造商将更多产能转向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的生产[3] - 三星和SK海力士等厂商自2025年初起调整战略,计划逐步减少乃至停止DDR4内存颗粒的生产,将产能全面转向DDR5、HBM等高端产品[3] - 控制全球DRAM芯片市场约70%份额的韩国公司加速向高端芯片转型,部分原因是面临中国公司在低端DRAM芯片上日益激烈的竞争[3] 行业盈利与市场表现 - 三星7-9月期间标准DRAM业务运营利润率约为40%,HBM业务则达60%[13] - 若当前涨势持续,预计明年非HBM内存芯片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将超越HBM[13] - 内存芯片制造商股价今年持续上涨,三星股价涨幅已超80%,SK海力士和美光股价更是分别飙升170%和140%[13]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摩根士丹利预计,科技巨头今年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4000亿美元[4] - AI繁荣恰逢传统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迎来新的更新换代周期[4] - 有行业人士预言第四季度才是存储大多头的真正起点,明年产业荣景可期[12] 对下游产业的影响 - 存储芯片价格飙升给消费电子和服务器制造商带来额外成本压力[13] - 部分企业正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例如英国个人电脑制造商Raspberry Pi因内存成本较一年前上涨约120%而宣布涨价[13]
20cm速递|全球抢购存储芯片!创业板50ETF华夏(159367)上涨3.1%,同类产品最低费率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1:12
创业板50ETF华夏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21日,创业板50ETF华夏(159367)上涨3.1% [1] - 其持仓股中际旭创当日涨幅超过8% [1] - 其持仓股信维通信、新易盛当日涨幅均超过6% [1] 存储芯片行业趋势 - 全球存储芯片行业正迈入分析师所称的"超级周期",普通存储芯片供应已趋紧 [1] - 设备制造商正疯狂囤积存储芯片,部分客户出现恐慌性采购,进一步推高价格 [1] - 芯片制造商竞相投入AI芯片热潮,导致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和服务器的普通存储芯片供应紧张 [1] - 摩根士丹利认为AI驱动下存储行业供需失衡加剧,预计将开启持续数年的"超级周期" [1] - 预计到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有望向3000亿美元迈进 [1] - 存储芯片行业或正迎来新一轮产业周期的起点 [1] 创业板50指数构成与特点 - 创业板50指数从创业板指市值前100只股票中选取流动性靠前的50只股票 [1] - 指数代表创业板大盘公司,精选市值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龙头公司 [1] - 指数具备较强的成长潜力 [1] - 指数集中覆盖电池、证券、通信设备等行业 [1] - 指数主要体现"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特点 [1] 创业板50ETF华夏产品优势 - 产品具备20%的涨跌幅限制,相较于传统宽基指数交易弹性更强 [2] - 产品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处于同类产品最低费率档,有效降低投资成本 [2]
“芯片荒”再现!这次,全球抢购存储芯片
智通财经· 2025-10-21 10:01
行业核心动态 - 全球AI芯片生产热潮导致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和服务器的传统芯片供应趋紧,引发客户恐慌性采购和价格大幅上涨 [1] - 存储芯片行业正蓄势进入一些分析师所称的“超级周期”,设备制造商正疯狂囤积存储芯片 [1] - 存储芯片制造商将更多产能分配给用于构建AI芯片组的高带宽存储(HBM)芯片,加剧了非HBM芯片的供应紧张 [1][2] 价格与需求变化 - 适用于多种设备的DRAM芯片现货价格在9月同比上涨近两倍,而4月时同比涨幅仅为4% [2] - DDR5服务器模组的平均售价正在飙升 [2] - 半导体分销商观察到需求在过去一两个月出现大幅激增,市场存在抢购现象以及双倍或三倍下单的情况 [1] - 本季度DRAM芯片的平均库存周期已从去年同期的10周、2023年初的31周,降至仅8周 [3] 主要市场参与者与投资 - 主要科技公司如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和CoreWeave预计今年将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4000亿美元 [2] - 控制全球DRAM芯片市场约70%份额的三星和SK海力士正加速向高端芯片转型,部分原因是中国竞争对手在低端芯片领域的竞争加剧 [2] - 传统数据中心运营商开始升级或更换2017至2018年期间采购的服务器,个人计算机迎来更新周期,手机销量超出预期 [2] 公司财务表现与预期 - 存储芯片制造商股价大幅上涨,其中三星股价涨幅超过80%,SK海力士和美光股价分别飙升170%和140% [9] - 分析师估算,今年7至9月,三星普通DRAM芯片的营业利润率约为40%,HBM芯片则为60% [6] - 美光预测到2026年,HBM和非HBM芯片都将实现可观的利润率 [6] - 有研究预计,若当前价格上涨趋势持续,明年非HBM存储芯片的盈利能力将超过HBM芯片 [6] 供应链影响与成本传导 - 芯片价格飙升加大了消费电子和服务器制造商的利润压力,这些厂商同时面临美国关税提高和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带来的成本上涨 [7] - 部分厂商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例如英国个人计算机制造商Raspberry Pi因存储成本较去年上涨约120%而宣布涨价 [8] - 中国台湾工业计算机供应商研华科技对严重的DRAM短缺问题表示担忧 [8] 市场观点与潜在风险 - 有观点认为“超级周期”的说法言过其实,行业正经历典型的短缺期,通常持续一到两年,并预测2027年芯片行业将出现下滑 [9] - 投资者对AI泡沫的出现保持警惕 [9] - 尽管三星因在非HBM芯片领域的较高投入而有望受益,但市场对其能否快速缩小在HBM芯片和代工领域与领先者的差距持谨慎态度 [9]
美股异动 | 存储概念股继续走强 美光科技(MU.US)涨超7%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23:26
公司股价表现 - 美光科技股价上涨超7%并续创历史新高 [1] - 西部数据股价上涨超6% [1] - 希捷科技股价上涨近4% [1]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士丹利将美光科技评级从"持股观望"上调至"增持" [1] - 摩根士丹利将美光科技目标价从160美元大幅上调至220美元 [1] 行业价格趋势 - 过去半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 [1] - 最近一个月存储芯片涨价消息越发密集 [1] 行业周期展望 - 摩根士丹利预测在人工智能热潮下存储芯片行业将迎来一个"超级周期" [1] 产品价格表现 - 核心DRAM产品价格上涨势头持续超出市场预期 [1] 公司股价潜力 - 尽管近期表现良好,美光科技股价仍被认为存在进一步上行空间 [1]
存储芯片“超级周期”,真的来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12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迎来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超级周期”,行业传统供需逻辑被重构,预计将持续数年并推动市场规模向3000亿美元迈进 [1] - AI技术爆发式演进催生了性能与容量双重诉求驱动的结构性存储缺口,彻底改变了市场平衡,存储芯片从标准化大宗商品转变为影响算力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8][14] - 存储产业正经历价格、产能与技术的全方位革新,形成“AI需求牵引-产能高端倾斜-技术迭代加速-价格结构性上涨”的新闭环 [11][14] 半导体行业“风向标”逻辑生变 - 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行业“风向标”,其典型周期时长约为3-4年,但本轮上行周期逻辑发生根本改变,不再依赖个人消费端需求,而是以企业级AI资本开支为核心驱动 [3][5] - 与前两轮周期(2016-2019年由DDR4技术迭代和手机游戏需求驱动,2020-2023年由疫情催生的远程办公需求驱动后陷入调整)不同,2024年至今的周期由AI算力基建与HBM技术革命主导 [5] - AI数据中心对存储产能的“吞噬式需求”导致全产业链呈现罕见的全品类普涨态势,从消费级到企业级产品价格同步攀升,预计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将达1932亿美元,创历史记录 [6] AI重构存储“供需新规则” - AI服务器的存储需求远超传统服务器,DRAM容量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NAND容量需求达3倍,单台AI服务器存储需求高达2TB [8] - AI大模型“训练-推理-再训练”的正循环使数据存储需求持续放大,单个GPU节点可能消耗数百GB DRAM和数TB闪存,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需求呈指数级扩张 [8] - 核心项目需求规模巨大,例如OpenAI的“星际之门”项目每月需采购90万片DRAM晶圆,相当于全球DRAM总产量的近40%,四家云巨头对AI相关NAND的订单已达200EB,远超2026年150EB的原预期 [8] - AI需求激增推高了存储芯片在AI基建中的成本占比,HBM单颗价格突破5000美元,是传统DDR5内存的20倍,毛利率高达50%-60%,远超传统DRAM 30%的水平 [9] - 高性能存储资源成为战略资源,摩根士丹利预测全球HBM市场将从2023年的30亿美元飙升至2027年的5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9] - 产能稀缺性突出,美光2026年底前的HBM产能已全部预售完毕,SK海力士12层堆叠HBM3e产品即便良率仅75%,2026年产能也被英伟达、AMD等企业锁定 [10] 存储芯片行业剧变:价格、产能与技术的全方位革新 - 全球存储巨头自2025年9月以来密集提价,三星第四季度DRAM价格上调15%-30%,NAND价格上调5%-10%,美光将存储产品价格拉高20%-30% [11] - 现货市场反应激烈,DDR4芯片半年累计涨幅超200%,2025年Q2单月涨幅一度达53%,出现与DDR5价格倒挂的罕见现象,NAND晶圆现货价格在10月环比上涨9%-11% [12] - 高盛与TrendForce等机构预测涨势将持续至2026年,DRAM四季度环比涨幅或达8%-13%,NAND为5%-10%,若计入HBM涨幅将进一步扩大 [12] - 存储巨头将先进制程产能集中投向高附加值产品,三星停止DDR4生产,SK海力士计划将DDR4产能压缩至20%,资源向DDR5与HBM倾斜,NAND厂商则缩减消费级产能转向企业级产品 [12] - 产能结构性倾斜导致市场“冰火两重天”,高端HBM与DDR5供不应求,中低端DDR4因减产速度超过需求下降速度出现严重供需错配,预计2026年将面临严重短缺 [13] - 存储技术加速突破,2025年全球HBM总产能增至54万片,同比激增105%,SK海力士已建成HBM4量产体系预计占据60%以上份额,三星、美光加紧筹备HBM4量产 [13] 存储芯片“三维革命”:技术竞速与巨头格局重塑 - HBM作为AI算力关键核心,其技术迭代迅猛,JEDEC发布的HBM4标准采用2048位超宽接口,传输速率达8GB/s,总带宽突破2TB/s,较此前提升33% [17][18] - SK海力士凭借在HBM3和HBM3E领域的领先优势占据全球HBM市场约60%份额,是英伟达H100/H200芯片的独家供应商,并率先发布12层堆叠的HBM4样品 [18] - 三星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HBM4量产,采用4nm逻辑芯片工艺与10nm DRAM制程,美光则聚焦汽车与边缘计算领域的HBM3E变体产品,其1β工艺LPDDR5X芯片在汽车细分领域市占率达35% [18] - 3D NAND的堆叠竞赛持续,各大厂商从200层向300层跨越以提升容量和竞争力,三星计划在2026年10月量产具备400层以上活性层的V10 NAND [23][24] - 尽管技术上高歌猛进,但三星、SK海力士等巨头计划放缓2025年对先进NAND的投资,将企业资金更多集中于DRAM和HBM领域,资源倾斜背后的战略优先级明确 [25] - 高带宽闪存技术应运而生,被视为NAND产业的“HBM时刻”,采用16颗核心芯片垂直堆叠,单堆叠单元容量达512GB,是8-Hi HBM3E的21倍,旨在成为HBM在AI推理场景的理想补充 [28][29] 周期预判:结构性机遇下的复苏与博弈 - 当前周期被视为“非典型复苏”,是AI驱动的结构性增长与行业固有周期属性交织的新格局,Yole Group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存储收入有望达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 [33][34] - 驱动周期的核心“定数”在于AI需求引发的产业逻辑重构,存储巨头战略重心向HBM、高速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倾斜,企业级资本开支的刚性远超消费端波动 [33][34] - 原厂策略调整构成周期节奏的核心“变数”,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转向“精准减产+高端倾斜”策略,使行业从全面过剩转向紧平衡,但消费端疲软可能限制周期的全面爆发 [34] -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风险为周期增添最大不确定性,国际巨头在HBM与先进封装领域的技术垄断使国产企业难以快速突破高端环节,可能分流周期红利 [34][35] - 存储市场更可能步入“结构性超级周期”,AI驱动的高性能存储芯片领域持续高热,传统市场则在其涟漪效应中波动前行,最终形态取决于AI需求持久力、全球产能分配调整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变量 [35]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10-10 08:17
出口管制与贸易政策 - 商务部、海关总署决定对超硬材料、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部分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 - 中方对反无人机技术公司、TechInsights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等外国实体实施制裁,因其与台湾开展军事技术合作、发表涉华恶劣言论、协助外国政府打压中国企业 [3]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电子印章管理办法》,规范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电子印章管理和应用活动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治理价格无序竞争,提出提醒告诫、监管执法和失信惩戒三方面监管措施 [4] 新能源汽车与产业政策 - 工信部等三部门公告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明确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技术要求,2026年1月1日起生效 [4] - 前八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比大型企业高3.3个百分点 [5] - 前八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出口交货值连续25个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商品市场与地缘政治 - 伦敦现货白银价格史上首次站上每盎司50美元整数关口 [6] - 第一阶段加沙停火协议正式生效,斡旋方宣布就第一阶段所有条款与实施机制达成一致 [6] 公司动态与合作协议 - 赛力斯下属子公司与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8] - 铜陵有色主产品阴极铜和黄金市场价格累计涨幅较大,铜精矿加工费低位运行 [8] - 赣锋锂业储能板块战略投资人引进尚未形成实质性协议 [8] - 华安鑫创收到岚图汽车项目定点通知 [9] - 时空科技拟购买嘉合劲威控股权,股票停牌 [9] - 永臻股份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 - 立中集团与伟景智能签署《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向人形机器人产业延伸 [11] - TCL科技收购LGDCA 80%股权及LGDGZ 100%股权交易完成 [11] 公司业绩与资本运作 - 广东明珠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2.15亿元至2.63亿元,同比增长858.45%至1071.44% [9] - 中环环保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北京鼎垣,股票及可转债10月10日复牌 [9] - 山东钢铁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左右,同比扭亏 [11] - 广大特材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2.48亿元左右,同比增加213.92%左右 [11] - 阳光电源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1] - 东方钽业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11] 券商行业观点 - 国泰海通认为中国航空业将迎"超级周期",供给进入低增时代,预计2026年开启盈利中枢显著上行的可持续周期,建议优选高品质航网 [10] - 中原证券建议10月均衡配置成长与价值风格,防范市场短期波动,可重点关注TMT、医药、证券板块 [10]
国泰海通 · 晨报1010|金工、电子、交运
大类资产配置与择时 - 2025年第四季度宏观环境预测为Inflation,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均发出收窄信号 [4] - 2025年10月宏观动量模型对股票、黄金发出正向信号,对债券发出负向信号 [5] - 行业复合趋势因子组合自2015年1月至2025年9月累积收益达122.66%,超额收益为48.42%,2025年9月因子信号为正向,Wind全A当月收益率为2.80% [5] 半导体设备行业 - 美国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报告旨在通过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等手段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9] - 应用材料、阿斯麦、科磊、泛林集团和东京电子五家公司占据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80%-85%的份额,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总支出达380亿美元 [9] - 特别委员会建议扩大对华设备出口禁令,将更多中国半导体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并限制全球晶圆厂使用中国制造的半导体设备 [11] - 中国半导体公司正积极购买先进的DUV光刻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优秀的前道设备及零部件企业有望伴随技术攻克和产线验证而成长 [9] 航空运输行业 - 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同比增长6%,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长超3%,其中国际地区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超一成 [16] - 长假期间国内航线含油票价同比上升,客座率同比上升超2个百分点,达到88%-90%的高位 [16] - 2025年第三季度航空业盈利预计同比增长,并有望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9月公商需求旺盛驱动客座率大增且票价同比转升近2% [17] - 若公商需求恢复可持续,预计2026年中国航空业将开启盈利上行的“超级周期”,行业供给已进入低增长时代,供需将持续向好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