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

搜索文档
英国金融改革组合拳:放宽银行高管问责制,监管松绑与风险防控并举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21:39
监管体系调整 -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与审慎监管局(PRA)计划优化2008年后设立的高级管理人员认证制度 旨在减轻企业合规负担同时维护消费者权益与金融系统稳定性 [1] - FCA首席执行官强调调整并非弱化监管 而是通过规则精简提升英国金融业全球竞争力 [1] - 改革覆盖多个领域 包括金融申诉服务机构转型为中立争议解决平台 其裁决将更紧密衔接FCA规则框架 [1] 资本与业务规则调整 - 银行最低资本与债务工具门槛(MREL)提升至250亿至400亿英镑区间 强化风险抵御能力 [2] - 巴塞尔协议3 1框架下交易账簿规则实施时限设定为2028年1月1日 其余条款仍按原计划于2027年落地 [2] - 金融机构将开展投资者教育 引导储户将低息账户资金转向股票等投资渠道 配套措施包括允许长期资产基金以股票型ISA形式运作 该改革将于明年实施 [2] 国际资本与住房金融政策 - 英国计划在投资办公室增设"礼宾服务"团队 为跨国金融企业提供选址规划等定制化支持 [2] - 英格兰银行放宽房贷审批标准 允许贷款收入比突破4 5倍限制 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援助之手"抵押贷款产品收入门槛也将下调 [2] - 针对金融科技企业 监管层拟推出覆盖创业 扩张至上市全周期的支持方案 巩固伦敦作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 [2] 改革特征与效果 - 改革呈现"松紧结合"特征 简化高管问责制度与优化争议解决机制降低合规成本 同时强化资本要求与明确消费者保护边界 [3] - 政策组合拳呼应金融业对监管效率诉求 延续危机后改革核心逻辑 实际效果有待市场检验 [3]
细数宇宙行历任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7-04 11:00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历程 - 公司1984年成立 承接人民银行信贷业务 奠定金融体系支柱地位[1] - 历任董事长更迭反映中国金融改革缩影 包含奠基 改革 升迁 突破 回归五个阶段[7] 历任董事长关键贡献 朱田顺时期(1984年) - 作为首任董事长临危受命 建立公司基础架构 2004年因病离世[1] 姜建清时期(2005年) - 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推动上市 实施员工缩减和福利调整等结构性改革[3] - 提出"改革是场马拉松"理念 带领公司进入新发展阶段[3] 易会满时期(2016年) - 从基层员工晋升至董事长 创下内部培养高管典型案例 2019年转任证监会主席[5] 陈四清时期(2019年) - 首位空降董事长 打破内部提拔惯例 2024年因年龄退休[7] - 与行长谷澍形成高效管理组合 带来创新管理思路[7] 廖林时期(2024年) - 从建设银行调入后完成内部晋升路径 恢复高管内部培养传统[7] - 现任董事长代表公司发展回归连续性[7] 公司治理特点 - 高管选拔机制经历从内部培养到外部空降再到内部培养的演变过程[5][7] - 不同领导风格交替出现 包含改革型 稳健型 创新型等管理特征[3][5][7]
2万亿金额清算霸主!稳定币+京东+5元,或成第三次牛市旗手!
搜狐财经· 2025-06-26 18:04
金融改革引领牛市 - 金融股权分置改革推动06-07年牛市 中信证券股价从4元涨至117元 涨幅近30倍 [1] - 14-15年互联网金融创新驱动牛市 东方财富涨幅超80倍 [1] - 当前金融改革聚焦稳定币 预计将催生更强牛市行情 [1][3] 稳定币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通过立法绑定稳定币与美元资产 为36万亿美元国债市场开辟融资渠道 [3] - 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与香港稳定币技术互联 构建全球人民币支付网络 [3] - 稳定币涉及国家金融主权 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焦点 [3][4] 核心受益公司分析 电科网安 - 主导制定《金融分布式账本安全标准》 覆盖稳定币加密算法与数字认证 [4] - 香港金管局沙盒测试中提供储备资产流动性监控技术 [4] 神州信息 - 唯一同时参与CIPS与SWIFT标准制定的企业 [5] - 技术方案获阿联酋、泰国央行采纳为跨境结算标准 [5] - 为京东稳定币测试提供全链路技术支持 [5] 广电运通 - 数字人民币硬件设备龙头 参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5] - 持有互联网支付及跨境人民币支付资质 [5] 数字认证 - 电子认证服务全牌照企业 符合香港《稳定币条例》要求 [6] - 支撑香港首批合规稳定币项目 跨境支付测试规模达300亿元 [6] 未公开公司(潜在标的) - 股价5元 背靠国资 与京东数科战略合作 [7] - 香港金管局沙盒首批认证企业 清算通业务规模突破2万亿元 [7]
国泰海通|非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能提速,非银板块受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19 22:01
政策文件概述 - 中央金融委员会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2] - 《意见》提出未来5至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面提升能级,《行动方案》从地方落地角度细化支持举措[2] - 两份文件均强调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金融业开放与国际化、服务高新技术和绿色发展、强化风险防控[2] 政策核心内容 - 《意见》提出深化金融市场建设、提升金融机构能级、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维护金融安全六大核心举措[2] -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金融机构集聚、落实服务实体经济"五篇大文章"、扩大制度型开放、提高监管水平和完善政策配套五大措施[2] - 政策优化市场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市场流动性和弹性,对证券、期货等领域构成实质性支持[1][3] 政策影响 -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明确方向[3] - 多项措施将逐步放开市场准入、提高开放程度和创新包容度,吸引资本流入、提振交易活跃度[3] - 未来5至10年上海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风险定价能力将增强[3] - 上海将在金融科技、跨境投融资等领域实现突破,发挥金融改革试验田作用[3] 行业受益板块 - 券商受益于科创板"硬科技"企业上市加速、并购重组需求提升及离岸金融带动的跨境投融资服务[4] - 保险机构聚焦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和养老金融试点,头部险企资管能力与风险定价优势凸显[4] - 期货公司依托上海期交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的政策支持,黄金、航运等国际化品种及新品种上市驱动交易量和佣金增长[4]
2025年陆家嘴论坛金融政策点评:科创领航改革与开放
中银国际· 2025-06-19 16:16
政策发布 - 央行宣布八项金融政策,包括设立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2]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行动方案,涵盖推动金融机构集聚等五方面内容[2]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 + 6”政策及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等举措[2] 改革开放 - 10月9日起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2] - 人民币成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建成跨境支付清算网络[2] 行业形势 - 我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金融需稳定增长并满足新经济投融资需求[2] - 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阶段差异大,我国利率低或降息[2] 论坛影响 - 既有政策如人民币国际化等加速落地[2] - 加速应对科技挑战,如数字人民币等发展[2] 风险提示 - 欧美通胀或上行、海外经济增速或回落、地缘局势或紧张[2]
合作、“扩围”、改革……金融领域迎来多重利好 中国经济释放积极信号
央视网· 2025-06-19 12:23
央行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人民银行与匈牙利国家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涵盖经济金融形势交流、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 [1]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6家外资机构签约,首次覆盖非洲、中东、中亚及新加坡离岸人民币中心 [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联合印发27条举措,推动重点对外开放项目优先落地,支持国际金融组织落户上海 [4] - 鼓励在沪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支持上海参与国际碳金融定价权竞争,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6] - 探索在上海自贸区开展跨境银团贷款等非居民贷款业务,推进国际再保险中心和航运保险发展 [6] - 支持上海组织实施金融创新试点,打造新型资产管理服务平台 [8] 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 - 国家外汇管理局就9项改革政策征求意见,涉及投资端、融资端和支付便利 [9] - 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将科技型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提高至1000万美元 [11] 资本市场开放与改革 - 中国证监会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12]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13][15]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3]
重磅利好,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00:17
【导读】陆家嘴论坛开幕,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最新发声,多家机构解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 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等发表演讲。 多位接受采访的机构人士表示,此次公布的政策举措立足长远,主要针对制度建设、金融开 放等领域,为中长期金融改革锚定了方向。深化科创板改革,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 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 用。 政策利好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中长期来看,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中国权益市场。 政策为中长期金融改革锚定方向 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从陆家嘴论坛上公布的具体政策举措来看,促进金融对外开放和支持科技创新将是后续金融 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说,各项政策立足长远,主要针对制度建设、 金融开放等领域,将金融开放从单纯的市场准入拓展至国际金融治理话语权的构建,为中长 期金融改革锚定了方向。 寇志伟表示,对外开放方面,这些政策通过创设人民币外汇期货和便利跨境自由贸易,帮助 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其跨境投融资的便利程度,有 ...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席执行官Nikhil RATHI:市场巨大波动成“新规则” 强调改革与韧性并举
新浪证券· 2025-06-18 16:29
资本市场韧性 - 过去几年市场存在巨大波动性 但市场仍能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展现出重要韧性 [1] - 标准差偏离现象在近几个月频繁出现 这种波动性已成为新常态 尤其受技术推动的程序化交易影响 [1] - 英国金融体系通过持续改革保持韧性 维持全球最强金融中心地位 [1] 英国金融市场改革 - 进行最大规模上市机制改革 吸引香港及英国本土有竞争力公司上市 提升融资便利度 [1] -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包括公共市场和私有市场同步推进 [1] - 建立新型股份交易市场 为公开市场前阶段企业提供运作平台 [2] 金融基础设施投资 - 英国作为全球第二/第三大养老体系国家 持续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和技术以支持养老体系生产力 [2] - 重点建设外汇交易中心 成为香港之外最大离岸市场 [2]
央行推出8项新政策 专家:质量引领提升市场开放
人民网· 2025-06-18 13:31
金融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8项金融政策,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等 [1] - 政策旨在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需求,如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政策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2] - 政策重视国际贸易和离岸金融业务,如上海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试点 [2] - 政策体现对绿色发展的承诺,如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 [2] 政策背景与意义 - 政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开放、科技发展、国际贸易等背景紧密相关 [1] - 政策亮点包括数字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监管升级、个人征信体系完善等 [2] - 政策解决金融市场监管不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缓慢等问题 [2] - 政策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 [3] 政策实施建议 - 政策落地需三步走:制度先行、技术赋能、市场引导 [3] - 制度方面需明确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法律框架,制定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负面清单 [3] - 技术方面需推动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与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对接,试点区块链+智能合约信用证清算 [3] - 市场方面需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离岸金融事业部,吸引外资参与离岸债发行 [3] - 实施过程中需坚持"政策创新+技术驱动+市场协同" [3]
6月12日|财经简报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 多家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统一控制在60天内,缓解产业链资金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6-12 11:07
以下是2025年6月12日财经热点的综合梳理,涵盖宏观经济、股市动态、行业政策及国际局势等关键信息: --- 1.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 中美双方在伦敦举行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达成框架协议,美方考虑将对华关税从145%降至50%-80%,但具体细则尚未落 地。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支持非洲商品出口。 2. 国内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金融改革 - 科创板深化:上交所召开"科创板八条"一周年座谈会,推动指数化投资和ETF高质量发展,助力硬科技企业融资。 - 深圳综改试点升级:允许粤港澳大湾区企业"H+A"跨境上市,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 汽车产业链优化:比亚迪、小米等15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统一控制在60天内,缓解产业链资金压力。 1. 中东局势升温 3. 央行维持流动性宽松 6月12日央行开展1193亿元逆回购操作,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DR007利率小幅回升至1.5276%,但整体资金面平稳。 --- 1. A股市场表现 - 指数震荡反弹:沪指收复34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0.83%和1.21%,但成交量缩至1.28万亿元,显示资金谨慎。 - 板块分化:稀土永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