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振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票根何以成为消费“新钥匙”(新知)
人民日报· 2025-07-09 06:15
票根经济模式 - 票根经济是以各类实体或电子活动票据为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获得优惠,延伸和激发文化、社交、消费等更多价值的经济模式 [2] - 该模式创新作用显著,例如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带动周边消费超百亿元 [2] - 今年以来票根经济呈爆发之势,一张小票根带动消费长链条,在多地形成消费联动效应 [2] 票根经济应用案例 - 江苏无锡游客凭球赛门票可享受住宿、餐饮等优惠 [2] - 山东青岛马拉松选手号码布成为游览城市的"万能门票" [2] - 河南洛阳持高铁票可半价畅游龙门石窟等景区 [2] 票根经济价值分析 - 对消费者而言,票根既是省钱优惠券,也是深度解锁城市魅力的导览图,能提供情绪价值 [2] - 对商家而言,折扣虽摊薄单客利润,但能提升复购率与购买量,带来长期收益和用户黏性 [2] - 票根成为城市消费"流量入口",像隐藏关卡激发游客探索欲望 [2] 票根经济挑战 - 过度依赖折扣易增收不增利 [3] - 纸质票根易被伪造 [3] - 电子票根跨平台兑换流程繁琐 [3] - 部分商家虚假宣传损耗消费者信任 [3] 票根经济发展建议 - 优化合作机制,协调各方利益 [3] - 完善票根设计,赋予更丰富文化审美价值 [3] - 突出地域特色,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费体验 [3] - 需要统筹兼顾、通盘设计,将单次消费延展为多次消费 [3] 票根经济创新意义 - 激活沉睡资源体现创新思维 [3] - 突破传统消费模式,打通上下游消费链条,从"卖单品"转向"卖生态"体现系统思维 [3] - 精准回应游客情感需求,围绕用户体验设计体现用户思维 [3] - 为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提供参考思路 [3] 消费新业态趋势 - 从票根经济、谷子经济到潮玩经济、首发经济,消费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4] - 这些创新印证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中微小创新也能激荡大能量 [4]
山东城市观察丨年中经济测温,济南市委书记聚焦“消费”直抵一线
新浪财经· 2025-07-05 11:38
消费经济战略地位 - 消费成为当前经济领域最受瞩目的热词,济南市委书记刘强通过调研中国重汽国际公司、银座配送中心、大友汽车展厅和漱玉平民大药房等消费一线企业,探寻消费潜能释放路径[1]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提振消费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3] - 2025年中央将提振消费列为十大重点工作首位,山东实施"五大工程"强调供需协同发力[4] 济南消费政策与实践 - 济南推出泉城消费提升十大行动,覆盖商品服务、文旅住房、农村及国际消费等多领域[6] - 2024年济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200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攀升[8] - 2025年1-6月发放18.8亿元以旧换新补贴和1.1亿元消费券,撬动消费超157.2亿元,带动219.2万件汽车家电等焕新[8] 企业创新与消费升级 - 中国重汽拓展新业务板块,漱玉平民推进多元化数字化发展,反映企业响应政策创新供给[6][8] - 1-5月济南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07.3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线上零售额增27.3%,通讯器材类增59.3%,新能源汽车增16%[9] - 演艺、赛事、会展等新消费场景如李宗盛演唱会、ONE冠军赛、齐鲁车展等带动体验式消费增长[8] 消费生态制度建设 - 济南上线"预付宝"平台监管2251家预付费商家资金,覆盖餐饮健身教育等领域,解决预付费风险[13] - 建立放心消费培育库,422家商店商圈景区挂牌承诺诚信经营,优化消费环境[13] - 6月19日济南市委财经委例会强调用足促消费政策,1-5月限上零售额稳健增长印证市场韧性[11]
盛松成:打好政策组合拳激发消费内生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7-04 21:28
消费市场表现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5月当月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反映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 [1] -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下降0.2%,显示消费内生动能仍需增强 [1] 短期提振消费措施 - 建议扩大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鼓励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参与,并拓展支持品类 [1] - 消费券应设定3个月左右有效期,分阶段分批次发放,聚焦家电、家装、汽车等大宗消费领域以提升时效性 [1] 长期消费促进机制 - 个人所得税改革可通过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税率来增加可支配收入,因其消费倾向较高能有效促进消费 [2] - 优化增值税分配机制可增强地方政府促消费动机,直接拉动地方消费增长 [2] - 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建议通过税收优惠扩大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规模,并配套医疗健康等服务 [2] 政策配套建议 - 需完善养老金融产品管理人激励机制,提升产品稳健性和收益率 [2] - 鼓励企业开发与个人养老金账户关联的服务,增加市场供给和创新 [2]
中行江西省分行:多措并举为提振消费增添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36
消费金融政策支持 - 公司出台《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场景深耕、产品创新和资源优化等措施激活消费内生动力 [1] - 将新市民、高校毕业生、农户纳入重点服务群体,1-6月新增消费信贷客户近3万人(同比+12%),消费贷款总投放84亿元(同比+24%) [2] - 累计发放消费补贴超百万元,带动消费超20亿元 [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线上/线下消费贷款额度上限分别提升至30万元和50万元,延长贷款期限满足长期需求 [2] - 优化手机银行功能,实现线上审批、移动接单、随借随还及房贷利率调整等自助服务 [2] - 推出"中银E贷""随心智贷"等纯信用产品,覆盖住房、出行、耐用品等场景 [2] 场景生态建设 - 开展"商贸活动""消费有礼"等品牌活动,联合飞猪、携程、商超等高频场景投放消费券 [3] - 新能源汽车分期投放近3亿元(同比+200%),配套分期贴息和低费率政策 [4] - 推出"中银汽车·焕新分期""中银家装·安居分期"等产品,叠加商圈满减和政府补贴政策 [4][5] 重点领域突破 - 发放300万元"民宿贷"支持景德镇陶舍艺术酒店升级文化体验设施 [7] - 为婺女洲度假区提供4.8亿元贷款,独家合作全场景收单业务,2024年景区收单交易额超1.7亿元 [8] - 覆盖餐饮住宿、文体娱乐、旅游等服务业态,优化外卡受理和适老化支付服务 [6][7] 政银企协同 - 构建"政府引导、银行支持、企业参与"生态圈,联合银联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 [5] - 联动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出置换专项低息方案,对接装饰协会开展"中银家装节" [5]
促消费进入新阶段,18万亿服务消费潜能如何进一步释放?
搜狐财经· 2025-07-03 16:20
政策导向与支持 - 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将服务消费列为重点支持领域,涵盖家政、养老、托育、文化旅游等行业 [1]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政策执行至2027年末 [9] - 服务消费再贷款工具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推动行业企业扩大投资、提升服务能力 [9] 消费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万元,全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达18.3万亿元 [1] - 1-5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比2024年全年提高1.9个百分点,5月同比增长6.5%创2023年12月以来新高 [1] - 1-5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全年放缓1.0个百分点 [1] - 2024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7964亿元,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689亿元,二者差距较大 [5] 国际比较与发展阶段 - 2023年中国人均GDP12614美元,服务消费占比45.2%,低于相似发展阶段美国(54.3%)和韩国(54.3%) [6]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中国人均GDP24569国际元,服务消费占比45.2%,与美国(62%)、韩国(57.2%)差距更大 [6] - 2023年中国商品消费额约4万亿美元,为美国65%,服务消费额约3.3万亿美元,仅为美国26% [6] - 中国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5] 制约因素与解决路径 - 制约服务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程度 [6] - 增加就业收入、健全社保体系、提高社保支出在GDP中比重是长效机制 [7] -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如稳定房价、股市上涨可立竿见影提升消费能力 [7] - 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可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7] 政策建议与实施 - 消费券、消费补贴应向服务消费倾斜以获取更大政策效果 [7] - 5-6月外卖平台餐饮补贴超百亿元,推动外卖市场日均单量扩容3-4成 [8] - 优化休假制度,增加下半年公共假期可提振服务消费并平滑需求释放节奏 [8] - 补齐养老、旅游、文体等领域服务消费供给短板,提升服务质量 [8] - 放开文旅、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并强化监管 [8]
百嘉基金黄艺明: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围绕产业景气上行方向配置
中证网· 2025-07-03 10:15
黄艺明认为,当前,以沪深300、中证A500为代表的蓝筹股息率仍具备中长期投资吸引力,中央汇金公 司、社保、养老、保险等耐心资本加大权益市场投资,助力股票市场中长期平稳健发展。上半年香港 IPO募资领跑全球,外资基石投资者加大对华投资,显示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信心。他以"聚焦产业, 专注成长"为投资理念,下一阶段,将根据产业运行、上市公司中报业绩等动态优化组合,坚定围绕在 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政策支持引领下产业景气上行方向配置,是基金投资组合能否取得超越基准收益的 关键因素。 国泰海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成立于2022年6月16日的百嘉百盛最近一年、最近二年的净值 增长率分别为40.83%、13.82%,在强股混合基金中排名分别为283/3751、348/3165;成立于2023年8月 29日的百嘉百瑞A近一年的净值增长率为49.83%,在偏股混合基金中排9/412。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万宇)百嘉基金基金经理黄艺明近日表示,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在出口关税扰动 下,难免会有阶段性的波动,但在财政政策进一步前置发力,货币政策降准降息支持下,全年经济仍有 望保持整体平稳增长,他将围绕科技创新、提振消费 ...
★额度5000亿元 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政策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额度5000亿元 年利率1.5% 期限1年 可展期2次 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1] - 政策执行至2027年末 发放对象包括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5家系统重要性城市商业银行 [1] - 金融机构可按照贷款本金的100%按季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 需对贷款信息真实性负责 [1] 政策目标 - 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1] - 提升和改善服务消费供给 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 [2] - 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配合 支持提振消费 [2] 实施机制 - 26家金融机构根据经营主体申请 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贷款发放条件 [1] -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金融机构报送的申请发放再贷款 加强事后核查和监督管理 [1] - 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 该工具是支持提振消费的创新举措 [2]
为书记力倡消费点赞 但自发自主的消费才更持久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00:03
核心观点 - 重庆市荣昌区区委书记高洪波通过自掏腰包消费的行为倡导公职人员正常生活互动并提振市场信心 但消费提振需系统性政策支持而非仅依赖个体示范作用 [1][2][3] 消费提振措施 - 高洪波自付1100元餐费宴请多领域代表 人均餐费低于100元 以公开透明方式为公职人员正常消费正名 [1] - 荣昌区印发《2025年惠民生促消费三十条措施》 涵盖增收减负、商品消费支持及消费环境建设等8方面 包括发放就业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及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2] - 政策包含对"一老一小"群体的医疗服务与教育提质支持 并通过消费补贴直接激励大宗与小宗商品消费 [2] 消费制约因素 - 公职人员群体仅占居民少数 其消费增量对整体内需拉动有限 高洪波曾测算1万人每周消费仅带动100万元内需 [2] - 居民储蓄意愿高于消费意愿 收入预期不足构成消费不振的核心系统性难题 干部示范无法解决深层结构问题 [2] - 部分政策条款如带薪年假监管与错峰休假安排缺乏强制力 仅依靠鼓励性措施难以保障休息权益落实 [3] 治理逻辑与局限 - 高洪波通过社交平台互动、开放政府车位及消费倡导等举措 以"烟火气"理念激活经济毛细血管 [1] - 干部身体力行虽具象征意义 但消费提振需综合施策 包括资金投入、服务优化与制度保障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2][3]
特别策划丨刘向东:以优化消费环境为抓手 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59
打造消费大国政策导向 - 国务院总理李强提出中国将从"制造大国"向超大体量"消费大国"转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并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强化政策协同 [1] - 智库专家建议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完善配套保障等措施释放消费潜力 [1][3] 消费环境优化核心措施 - 强化消费纠纷调解机制,增加维权渠道并降低维权成本,提升消费者获得感与安全感 [3][7]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管和信用约束,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4][5] - 重点解决跨境电商、预付式消费等领域的维权真空问题,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及售后服务缺失现象 [5] 消费者权益保障具体行动 - 修订《劳动法》细化带薪休假制度,严查违法加班行为,探索弹性错峰休假制度 [8] - 推进消费维权三年行动,健全12315平台智能服务功能,实现投诉"接诉即办"闭环管理 [9][10] - 规范直播带货"全网最低价"等不正当竞争,加强金融产品信息披露与销售行为监管 [9]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智慧商圈和沉浸式体验空间 [11] - 完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多语种导览设施,增设外籍人员支付服务与入境便利化措施 [11][13] - 推动现金、数字人民币等多元支付方式兼容,扩大境外电子钱包境内使用范围 [12] 政策协同与统计监测 - 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工具精准刺激消费需求,工会经费可用于职工文体消费 [13] - 健全服务消费统计制度,加强网络零售数据监测,防范大数据杀熟和电信诈骗 [13] - 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入境通关流程以提升国际旅客消费便利度 [13]
关于提振消费问题的再思考:从苏超、Labubu等爆品看提振消费
德邦证券· 2025-07-02 15:49
2025年消费市场现状 - 5月社零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1 - 5月同比增速达5% [10] - 5月以旧换新政策支持领域,家电等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33%、30.5%、25.6% [6] - 截止6月30日,老铺黄金、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年内分别上涨278.3%、80.0%和190.9% [14] 品质消费时代特征 - 居民消费“品质优先”,关注产品力和性价比,口碑与品质消费相关 [18] - 供给创造需求,如哪吒、老铺黄金、Labubu、苏超等案例体现 [24] 提振消费建议 - 需求侧:稳楼市、稳股市、稳就业稳定消费需求 [33] - 供给侧:培育服务业优质供给、提升产品标准、改善基本民生 [43] 风险提示 - 地产下行风险超预期、政策推进及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