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集中要素资源打造“拳头产品” 河北推动钢铁产业提档提质
经济日报· 2025-10-06 05:58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河北省在钢铁领域选定10个拳头产品进行重点支持 以示范带动全省钢铁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提升附加值 [1] - 该举措是行业在实现去产能和环保达标后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步骤 旨在加快钢铁从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 [1] - 行业高端化转型成效显著 2024年高端钢材占比达22% 板带材占比达72% [1] 行业结构与产能变化 - 行业粗钢产能从2011年峰值3.2亿吨控制到目前2亿吨以内 产能削减显著 [1] - 行业集中度提升 钢铁冶炼企业数量从2011年的123家减少至39家 [1] - 全部在产钢铁企业均已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 绿色转型成果巩固 [1] 企业支持与创新措施 - 入选拳头产品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高 能够在关键技术上持续形成突破 [1] - 政策将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 推动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2] - 支持设有分厂或独立事业部的拳头产品孵化分离为独立法人实体 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2] 资源与金融保障 - 将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推荐拳头产品项目申报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和设备更新再贷款 [2] - 推动相关企业纳入转型金融支持范围 以强化要素支撑 [2]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新时代画卷·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06 05:52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十四五"时期,山东东营持续完善黄河保护机制,加强生 态环境治理。图为东营红滩湿地旅游区生态湿地。 刘智峰摄(影像中国)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索 南达杰保护站,巡山队员给被救助的藏羚羊幼仔喂奶。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近年来,长江水质不断提升,部分重点保护物种数量上 升。图为在湖北宜昌葛洲坝下游二江水域拍摄到的长江江 豚。 王 罡摄(影像中国)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位于河北承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云雾缭绕,林海浩 瀚。"十四五"时期,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 提高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刘满仓摄(影像中国)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图为 北京永定门一带秋景。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浙江嘉兴立足氢能源领域资源优势,持续拓展氢能示 范"应用链"。图为嘉兴港乍浦港区,氢能重卡在集装箱码 头运输作业。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中外对话】英中企业家话合作新机遇:当下是两国企业双向发展的好时机
中国新闻网· 2025-10-05 19:49
中英贸易关系重启 - 中英两国重启七年内首次贸易对话,经贸合作成为焦点 [1] - 英国在主要经济体中独树一帜,未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额外关税,体现其在能源转型上的开放姿态 [1] - 中英经贸合作已建立“中英企业家委员会”机制,双方在重大经贸活动中密切协作 [1] 中国市场潜力与英国企业机遇 - 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对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已成为英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但潜力远未完全释放 [1] - 中国展现出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国际化视野,为双向投资和绿色转型提供广阔空间 [1] - 中国品牌在英国市场表现亮眼,在技术、设计和质量方面优势突出 [1] 中英合作前景与高层互动 - 英国企业界人士认为当下是鼓励中英企业双向发展的好时机 [1] - 英国全球技术创新伙伴联盟国际总监表示中英之间不存在保护主义问题 [1] - 英国首相计划率团访华,期待在复杂国际环境下深化合作,推动双向投资与共同发展 [2]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从用电大国到电力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能源局· 2025-10-05 13: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跨越,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2] - 能源结构实现由“煤炭为主”向“多元清洁”的实质性跨越,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 [3] - 电网系统完成智慧升级,具备应对高负荷的尖峰能力,并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 [6][7] - 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装机规模达9500万千瓦,占全球总量40%以上,成为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标杆 [8] - 绿色动能深刻重塑经济社会生态,单位GDP能耗显著降低,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基础设施迅猛发展 [10][11] 结构之变:能源体系由“煤炭为主”向“多元清洁”的实质性跨越 - 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3.2%,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攀升至19.8% [3]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21.7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7亿千瓦、光伏装机超过11亿千瓦(占全球总规模近一半),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 [3] - 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60%,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 [3] - 四川省水电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利用低谷弃水电量制氢将电价降至0.3元/千瓦时以下,绿氢成本控制在21-25元/公斤 [4] - 华能彭州制氢项目年产绿氢1860吨,可满足500辆氢燃料电池车需求,年减碳1.67万吨 [4] - 中国华电、华润集团开发的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配套4×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全容量投产,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周边的项目投运后年均可输送绿电超35亿千瓦时 [4] - 新疆库车项目依托当地光伏资源,年产绿氢万吨,为化工、交通等领域绿氢替代提供支撑 [4] - 三峡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光伏治沙项目年均生产绿电40亿千瓦时 [5] - “煤、油、气、核、可再生”五路并进的能源供应体系确保能源自给率坚守80%的安全红线 [5] 电网之强:从“用上电”到“用好绿电”的智慧升级 - 2025年7月17日全国用电负荷创下15.08亿千瓦的历史峰值,实现“零拉闸限电” [6] - 国网新能源云平台精准引导风电光伏科学布局,新一代调度系统实现对6万座变电站、数十万新能源场站的毫秒级响应 [6] - 湖南构建覆盖14市州的多元储能协调控制平台 [6] -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通过108亿立方米库容实现“丰蓄枯用”,为柯拉水光互补电站(全球最大海拔最高)提供稳定支撑 [6] - 德阳“光-储-氢”示范园开发氢能“充电宝”,绿电高峰时段制氢储存,用电紧张时通过燃料电池回馈电网,能源转化效率超90% [6] - 2025年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将达5亿千瓦 [7] 储能之新:新型储能点亮能源新质生产力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达9500万千瓦,占全球总量40%以上 [8] - 中国华电掌握大功率碱性电解水制氢和PEM电解水制氢系统、DCS/PLC控制系统、离网制氢能量管控EMS系统、氢储能及氢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系统、柔性合成氨及甲醇系统等关键技术 [9] - 开发“华臻”碱性电解槽及“华翰”PEM电解槽系列核心装备 [9] - 达茂旗至包头市区输氢管道全长190公里,建成后年输氢量可达20余万吨 [9] - 国电南自研发的“全国产化碳化硅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实现核心器件100%国产替代,技术成果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9] - 华电科工“华坤”系列储能产品中,“坤智”智能电池系统首创气压安全预警功能,“坤融”交直流一体机实现全生命周期放电量提升8%且辅助能耗降低45% [9] - 华电宜宾三江新区100MW/200MWh储能电站作为四川省首个新型储能示范项目,采用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使占地面积减少20%,年转化绿电达4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24万吨) [9] 转型之效:绿色动能重塑经济社会生态 - 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1亿吨 [10]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较“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11] - 全国充电桩总量突破1281万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 [11]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通过地源热泵、分布式光伏实现绿色供能 [11] - 四川建成“成渝氢走廊”,成都试点制氢加氢一体站,通过离网电解水制氢降低运储成本,推动氢车百公里成本逼近燃油车 [11] - 光伏全产业链产量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全球占比分别达93%、96%、94%、84% [11] - 全球光伏组件成本十年下降90% [11]
石化化工市场机会在哪儿?分析人士:长期看这三大赛道|观策论市
期货日报· 2025-10-05 07:47
政策核心方向 - 政策核心逻辑在于不搞一刀切去产能,而是通过控新增、改存量、扶高端优化供给 [1] - 政策明确了行业稳总量、优结构的转型方向 [1] - 政策明确不涉及现有化工产能去化,产能优化重点指向未来新项目 [1] 短期(四季度至2026年初)影响 - 短期内行业供给端不会出现大幅收缩,而需求端仍受传统行业复苏节奏影响,缺乏显著增长点 [1] - 当前化工市场核心矛盾是产能投放量大但需求疲软,近端基本面难有实质改善 [2] - 短期化工品价格更多将呈现区间震荡,难有大幅涨跌 [2] - 对短期交易建议以波段操作为主,避免盲目追涨 [6] 中期影响 - 政策重点支持炼化企业减油增化,即降低成品油产出比例、提高化工品产量 [2] - 减油增化将在中期增加化工品供给总量,尤其对合成树脂、乙二醇等基础化工品价格形成利空压力 [2] - 若需求端未能同步跟上,部分基础品种可能面临量增价跌的风险 [2] 长期影响 - 政策核心价值在于遏制盲目扩产,缓解产能错配矛盾 [3] - 随着新增产能增速放缓,叠加老旧装置改造提升效率,传统化工品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价格与盈利中枢有望企稳回升 [3] - 若政策落地顺利,2026年行业整体利润率或提升3~5个百分点 [3] 重点品种分析:PX - PX行业产能扩张高峰期已过,2024—2025年无新增产能投放,政策科学调控进一步锁定供应 [3] - 当前PX库存压力较小,供应端约束明确 [3] - 下游PTA正处于扩能周期,2025年新增产能将显著放大PX需求缺口 [3] - 政策调控下PX产能投放节奏与需求增长高度适配,价格中枢将稳步抬升,盈利韧性显著强于其他传统品种 [4] 重点品种分析:乙烯 - 乙烯仍处于中国主导的产能扩张周期,政策虽能延缓供给增速,但短期难改基本面偏松格局 [4] - 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乙烯价格中枢或小幅上移,但全球新增乙烷裂解装置将持续带来供给压力,难有大幅反弹 [4] - 乙烯产业链机会在高端衍生物,例如POE等高端产品,受益于新能源需求增长,利润有望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 [4] 重点品种分析:甲醇 - 甲醇因产能过剩风险被政策明确提示,短期港口库存处于高位,价格承压 [5] - 政策对新增产能的预警将有效遏制规划扩张,为长期供需改善奠定基础 [5] - 2026年随着下游化工、新能源领域需求回暖,甲醇价格有望筑底回升,但短期受库存惯性影响,波动仍偏剧烈 [5] 长期投资机会赛道 - 高端精细化工,如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等,受益于新能源、集成电路等下游新兴产业需求,供给稀缺且需求刚性 [5] - 绿色转型领域,如绿氨、绿醇、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政策支持其产业化应用,在低碳转型与新兴产业中打开增长空间 [5] - 存量优化标的,即具备一体化布局、技术优势的炼化企业,通过减油增化与老旧装置改造优化产品结构,盈利韧性强于中小产能 [5] 交易与市场节奏提示 - 传统品种如PX、PTA、乙二醇等仍处于供应高位、需求淡季,价格整体震荡偏弱,可关注政策窗口+装置检修带来的短期错配机会 [6] - 高端品种虽长期看好,但短期需警惕政策预期透支风险,若价格已反映利好,需等待回调后再布局 [6] - 当前化工股已提前计价政策利好,走势较强,而商品市场因近端基本面疲软,反应相对滞后,需注意两者的节奏差异 [6]
巴西与中国将设立十亿美元双边基金
新华财经· 2025-10-04 12:15
基金设立概况 - 巴西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设立一支规模10亿美元的双边基金 [1] - 基金将通过购买债券或股权等方式投资巴西资本市场 [1] - 该基金预计自2026年起在巴西投入运作 [1] 出资结构与货币 - 巴西国家开发银行出资约4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拟出资6亿美元 [1] - 该基金是首次以巴西货币雷亚尔作为主要计价单位的双边基金 [1] 投资重点领域 - 基金重点投资领域包括能源转型、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 [1] - 具体投资重点明确为绿色低碳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生物经济、农业、矿业、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1] 合作背景与意义 - 巴西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已于9月17日签署合作意向声明 [1] - 该基金被视为中巴金融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将进一步加强中巴经贸与金融合作 [1] - 基金旨在深化两国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伙伴关系 [1]
拆盲盒行情来袭:10月每天一个爆点,机构已潜伏这些板块
搜狐财经· 2025-10-03 10:14
流动性与政策环境 - 银行于10月9日进行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覆盖当月8000亿元到期量后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2] - 该操作被视为明确的数量型政策加码信号,旨在为政府债券发行和企业信贷铺路 [2] - 7月至8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新增超过3万亿元,居民储蓄正成规模流向股市 [2] - 美联储9月降息落地,全球流动性宽松,外资回流A股和港股迹象明显 [2] 科技行业 - OpenAI开发者大会推高市场对算力产业链预期,带动国产算力板块从芯片代工到硬件设备全线躁动 [5] - 中芯国际14纳米以下制程营收在2025年预计暴涨68%,订单能见度已排到2026年 [5]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20%至30%,在出口管制升级背景下替代进程加速 [5] - 兆易创新在9月股价翻倍,光模块、液冷、PCB等硬件环节因算力需求爆发而订单激增 [5] 高端制造行业 - 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量至2030年预计达到200万台,产业正处在从0到1的突破前夜 [5] - 小鹏科技日将亮相第五代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预计2025年进入小批量生产 [5] - 国际核聚变能源大会使高温超导材料、核心设备厂商成为焦点,一个被称为BEST反应堆电源的项目将在9-10月启动招标,金额超过10亿元 [5] 新能源行业 - 储能板块在9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拿下14个涨停 [8] - 10月9日至11日举行SNECES+国际储能大会,光伏装机数据在9月同比增长32.4% [8] - 供给侧改革推动利润修复,鹏辉能源、科华数据等储能系统集成商成为资金围猎对象 [8] 消费行业 - 消费板块押注国庆假期数据,短途高频、长线品质成为旅游新特征 [8] - 西域旅游、中国国航等标的被机构列为弹性品种 [9] 市场事件与预期 - 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当前科创板预喜率仅48%,高估值科技股面临业绩验证压力 [10] - 美联储10月28日议息会议成为全球流动性风向标,市场普遍预期降息25个基点,若超预期降息50个基点可能拉升科技、黄金、人形机器人板块 [11] - 券商判断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但结构性分化加剧,9月芯片、机器人、新能源板块上涨而船舶、银行、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不佳 [12]
BASF (OTCPK:BASF.Y) 2025 Capital Markets Day Transcript
2025-10-02 16:02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巴斯夫(BASF)[1] * 行业为化工行业 [5]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战略更新与进展** * 公司于一年前启动名为"Winning Ways"的新战略,聚焦于投资组合管理、资本配置和绩效文化 [9][10] *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挑战和市场逆风,公司确认战略正确并取得显著进展 [10] * 战略实施围绕四大杠杆:聚焦(投资组合)、释放价值(资本配置)、加速(内部转型)和转型(绿色转型)[11] **2 投资组合管理:核心业务与独立业务** * 公司将投资组合分为核心业务和独立业务进行管理 [14] * 核心业务包括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营养与护理四个部门下的八个运营部门 [15] * 核心业务设定了明确的财务目标:计划到2028年将EBITDA从54亿美元提升至79亿美元 [15] * 对四个独立业务(汽车催化剂与贵金属服务、电池、涂料、农业解决方案)的处置或独立路径提供了具体更新 [17][20][22][23] * 汽车催化剂业务(ECMS)经过内部剥离后,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将为集团贡献累计约40亿美元的现金流,因此将保留在集团内 [17][19] * 电池业务因市场挑战大幅削减固定成本和资本支出,并通过与宁德时代(CATL)的合作寻求发展 [20][21] * 涂料业务:已于昨晚(10月1日)以11.5亿美元完成对巴西装饰涂料业务的出售;剩余约38亿美元销售额的业务正在寻求合资或出售,预计第四季度有结论 [22] * 农业解决方案业务(农业解决方案)目标在2027年前做好IPO准备,随后进行部分IPO [23][24] **3 财务目标与资本配置** * 确认中期财务目标:2028年EBITDA(特殊项目前)为100亿至120亿欧元,2025-2028年累计自由现金流为120亿欧元,2028年目标ROCI大于10% [26] * 确认股东分配政策:每年每股股息至少2.25欧元,加上股票回购,2025-2028年股东总回报至少120亿欧元 [27] * 资本配置框架围绕三点:维持财务实力、高资本效率增长、优化投资组合 [28] * 将2025-2028年的资本支出计划从170亿美元下调至最多160亿美元 [30] * 成本节约计划(21亿欧元)加速,预计到2024年底实现16亿欧元的运行率节约,剩余部分到2025年底完成 [34] * 在2023年中至2025年中期间,通过减少营运资本从系统中释放出约30亿美元现金 [38] * 预计到2028年底,累计自由现金流至少达到120亿美元 [39] **4 核心业务与一体化(Verbund)战略** * 核心业务是公司的创新引擎,过去五年推出的新产品贡献了核心业务150亿美元销售额中的60亿美元(15%)[52] * 公司强调其一体化(Verbund)战略和长价值链的价值,以聚氨酯和环氧乙烷价值链为例 [7][54] * 这些长价值链(包括环氧乙烷、聚氨酯、C3丙烯酸、C4异丁烷)代表了核心业务的50%,80%的核心业务与某一价值链相连 [57] * 一体化模式提供了韧性、供应安全性和价值转移机会,而非简单的成本节约 [89][90] * 公司认为拆分这些价值链可能带来价值破坏的风险 [58] **5 中国市场与湛江(Sanjiang)基地** * 位于中国湛江的一体化基地按计划推进,预计2025年底投产,资本支出为87亿欧元,低于原计划的100亿欧元 [31][47] * 湛江基地启动时面临中国市场产能过剩、利润率低的挑战,预计盈利爬坡将慢于预期,2026年EBITDA贡献可能为略正或负 [48] * 公司仍对其中期盈利能力(10亿至12亿欧元EBITDA)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保持信心 [49] * 公司认为亚洲(特别是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仍是化学行业增长的主要地区,未来10年超过80%的行业增长将发生在亚洲 [75] **6 欧洲竞争力与市场挑战** * 公司正采取措施提升欧洲基地的竞争力,特别是在路德维希港基地实施10亿欧元的成本节约计划 [36] * 欧洲市场面临来自中国和美国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 [93][94] * 公司认为其大多数欧洲资产在面对进口竞争时仍具有竞争力,并将通过反倾销案等措施应对不公平贸易 [95] **7 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 * 公司正在全集团范围内加速推进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 [62] * 自2024年以来,已削减了10%的高级管理职位和3000个职位(不含湛江新基地的人员增加)[63] 其他重要内容 **1 具体资产动态与现金流来源** * 已于9月30日完成对食品与健康绩效成分业务的出售(未披露金额)[40] * 正在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资产(Wintershall Dea)的货币化,包括参与Harbor Energy的股票回购和获得联邦投资担保的付款 [41] * 来自Wintershall Dea联邦投资担保的现金流入正在具体化,预计2025-2026年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41] **2 股票回购可能性** * 如果涂料业务交易成功,公司可能会考虑在2027年之前提前启动股票回购计划 [43] * 公司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进行回购具有吸引力 [117] **3 核心业务中的"问题点"(Construction Sites)** * 公司承认核心业务中存在四个盈利能力未达预期的"问题点",包括丁二醇、聚酰胺上游价值链、塑料添加剂和维生素价值链 [60] *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目标到2028年提升4亿美元的收益 [61] **4 短期运营展望** * 第三季度趋势与第二季度类似,销量保持稳定,价格承压,汇率影响显著 [124] * 半导体和汽车业务(尤其在中国)表现相对较好 [125] * 对2026年的市场环境仍持谨慎态度,预计上游市场将继续面临压力,增长动力有限 [79][81] * 公司强调在当前环境下,自助措施(self-help)和执行是关键 [66]
BASF (OTCPK:BASF.Y) 2025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10-02 15:00
业绩总结 - 2024年EBITDA目标为54亿欧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70亿至90亿欧元[12] - 2024年销售额预计为70亿欧元,2025年销售额预计为60亿欧元,2026年销售额预计为43亿欧元,2028年销售额预计为98亿欧元[13][17][20][24] - 预计2025年至2030年间累计现金流约为40亿欧元[16] - 2025年至2028年间,股东分配总额至少为120亿欧元,年均每股分红至少为2.25欧元[28] - 预计到2025年运营现金流约为290亿欧元,自2025年至2028年自由现金流目标为120亿欧元[45][43] 成本与支出 - 预计到2026年,资本支出将降至约160亿欧元,低于折旧水平[31] - 预计到2026年,年均成本节约将达到16亿欧元,累计一次性成本约为18亿欧元[37] - BASF计划在2024年将核心业务的资本支出降低至每年约30亿欧元[66] 项目与研发 - Zhanjiang Verbund项目的总资本支出预算为87亿欧元,预计到2025年底大部分工厂将投入运营[53] - 预计核心业务中,创新产品销售占比约为15%[54] - 80%的研发活动支持可持续未来解决方案的销售目标[56] - BASF在路德维希港启动维生素A配方工厂,计划于2023年投入使用[62] 组织与市场策略 - 自2024年以来,BASF已减少高管人数10%及员工人数约3000人[65] - BASF在中国科尔拉的两个BDO合资企业中出售股份,以整合亚洲资产[62] - BASF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停止在德国Lampertheim的多用途工厂运营[62] - BASF计划到2028年通过各种措施提升盈利能力,预计收益提升4亿欧元[62] - BASF将继续基于深度整合的化学价值链,保持市场领先地位[66] - BASF在欧洲结构性减少员工人数,以增强竞争力[64] - BASF在路德维希港关闭多个产品线,以应对上游过剩产能和竞争加剧[62] - BASF的核心业务将实现更具区域平衡的生产布局[66]
欧投行强调改革与制度构建是波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石
商务部网站· 2025-10-01 23:07
欧洲投资银行在波黑的战略重点 - 欧洲投资银行未来在波黑的工作聚焦于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绿色转型、社会项目及企业竞争力提升四大领域 [2] - 改革与强化制度建设被视为波黑吸引投资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前提 [2] 欧洲投资银行在波黑的历史投资 - 欧洲投资银行多年来在波黑已投入超35亿欧元资金 [2] - 投资覆盖交通、能源、水利及社会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 [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成效 - 持续推进"Vc走廊"公路建设项目 [2] - 该项目已有效提升通行效率并降低交通事故率 [2] 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项目 - 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网升级及能源效率项目 [2] - 协助萨拉热窝推进"净零排放"计划以应对冬季空气污染问题 [2] 城市与社会基础设施发展 - 投资项目包括改善供水、污水处理及防洪设施 [2] - 推动保障性住房、萨拉热窝学生校区等民生工程 [2] 改革滞后对波黑的影响 - 改革滞后已使波黑损失了欧盟"增长计划"逾1亿欧元的资金 [2] - 波黑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以完善制度体系与法律框架并符合欧盟标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