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280亿欧元!欧盟疯狂向锂电项目“撒币”!
起点锂电· 2025-06-17 17:56
想自己造出电池,就要先掌握材料渠道。 起点锂电获悉, 欧盟在电池材料环节 "下血本"狂砸 280 亿欧元(约合 2294 亿元人民币),共开拓 60 个战略性原材料项目。 这些项目分布于全球各地,最近一批敲定的 13 个项目散落在 13 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有哈萨克斯坦;欧洲有乌克兰、英国、挪威、塞尔维 亚;非洲有赞比亚、马拉维、南非、马达加斯加;美洲则有格陵兰、加拿大、巴西,这些项目所涉及的材料均为锂电池内部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对稀土的管制加强,导致欧盟不得不寻找新的项目来补足,本批次项目里面就有两个涉及稀土元素提取。 另外 47 个项目敲定于今年 3 月份,当月 26 日欧洲新闻网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公布 47 项战略项目清单,主要涵盖锂、钴、镍、稀土四种 元素开发,希望提升本土原材料生产能力。" 此举意在减少外部依赖,强化供应链韧性。如今原材料把控已日益严格,中美两国都在攥紧自己口袋里面的筹码,面对如此情况,欧盟也必须 采取行动来应对,因为欧洲绝大部分矿产材料外购于其他大洲,从目前来看,这一弱点已经日益威胁到欧洲的工业体系。 这也是欧盟 2023 《关键原材料法案》的正式实施举措,该法案 ...
迎来在华50周年!康明斯中国最新战略布局曝光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7 14:54
康明斯在华50周年庆典 - 公司举办特殊客户日活动庆祝在华50周年,汇聚200名客户代表、行业协会领导及合资伙伴[1][5] - 活动回顾了公司50年来与中国产业链合作推动交通、基建、矿山等行业发展的历程[6][14] - 公司从发动机制造商转型为覆盖发动机/电力/零部件/新能源的多元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14] 在华发展历程 - 1975年首批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应用于中国铁矿,开启在华业务[11] - 1981年签订首份许可证协议,90年代建立重庆/襄阳/无锡等合资企业[12] - 2006年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开启本地化研发,持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12] - 通过技术反哺推动中国创新走向全球,形成"研发-生产-供应链"全产业链布局[12][14] 能源转型战略 - 发布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多元能源技术方案,涵盖传统动力减排与零排放新技术[3][29] - 推出排放升级"三驾马车":国七/非五技术储备+全球研发资源整合+场景定制化开发[31] - 大马力发动机实现19-60升平台全覆盖,2026年将推出专为矿山设计的30升新平台[33] 技术创新成果 - 发布多燃料动力总成3.0,支持柴油/天然气/甲醇/氢气等燃料,节油效果达1.3%-6%[35] - 开发智慧大脑3.0系统,实现动力总成协同优化,天然气系统节气1%-2%[35] - 构建电驱动核心技术,推出新一代电桥和主驱多合一功率电子产品[35] 服务体系升级 - 建立2000+服务商和20个中心库的全网络覆盖[37] - 实现秒级响应、分钟级派工、小时级配件送达的智慧物流[37] - 配备5000+认证技师和120+驻点专家保障专业服务[37] 行业合作与影响 - 产品应用于高原/极地/海洋等极端环境,覆盖卡车/农机/科考等多元场景[17][27] - 与东风/北汽福田/陕汽等主机厂建立深度合作[5] - 通过"货运路巾帼行"等项目赋能女性司机等特殊用户群体[27]
新能源量质齐升有支撑
经济日报· 2025-06-17 06:04
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 -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创历史新高,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六成以上,预计全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新增2.8亿千瓦 [1] - 2024年风电累计装机达5.2亿千瓦,光伏累计装机达8.9亿千瓦,全球最高海拔光伏项目、最大"渔光互补"项目投产 [2] - 中国贡献了全球清洁能源转型领域投资的三分之一,为20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产品,境外水电、风电、光伏项目签约金额合计达380亿美元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24年陆上风电最大下线单机容量提升至15兆瓦,海上风电最大下线单机容量达26兆瓦 [2] - 光伏晶硅电池转化效率显著提升,光热发电成本下降,储能技术加速迭代 [2] - 构网型新能源、大容量储能、氢能耦合等技术将增强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6] 市场化交易与电力系统调节 - 2024年绿电绿证交易电量4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47% [3] - 全国首次分布式新能源保安全促消纳市场化交易在浙江省嘉兴市尖山新区试点,出清容量10兆瓦并全部执行 [2] - 从2024年6月1日起,新投产新能源发电项目原则上全部入市交易,电价由市场决定 [6] 水电发展现状与规划 - 2024年常规水电累计装机3.77亿千瓦,占电力系统11.3%,发电量1.3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13.7% [4] - 水电在清洁电力供应中占比接近40%,是电力系统重要的支撑调节电源 [4] - 将加快推进重大水电基地和龙头水库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优质中型水电开发 [4] 抽水蓄能发展 - 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5] - 抽水蓄能电站调节能力更强,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撑 [5] - 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抽水蓄能工程造价水平 [5] 新能源发展驱动因素 - 新能源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技术驱动" [7] -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长期增长,新能源仍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抓手 [6] - 国家持续推进"沙戈荒"基地、海上风电、水风光一体化等重大工程项目 [6]
迁徙:微信鸿蒙版的长征 | 「钛度号」作品月榜第127期
钛媒体APP· 2025-06-16 21:28
国产系统生态 - 微信与鸿蒙合力为国产业系统生态开辟新版图 其难度与意义堪称互联网史上的一次长征 [1] - 国产系统生态已取得实质性突破 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比亚迪通过价格战维持销量快速增长 形成高负债支撑高研发投入与市场份额的循环 [1] - 中国电池厂商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LG新能源面对中国厂商缺乏应对能力 [4] - 吉利加速中台化变革 将组织效率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是未来汽车行业决胜关键 [5] 消费电子与半导体 - 小米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开始大规模量产 标志其芯片自研能力突破 [2] - 全球高科技产业竞争已演变为华人主导的"内战" 涵盖集成电路与新兴科技领域 [7] 新茶饮与咖啡市场 - 蜜雪冰城等中国茶饮品牌本土登顶后加速海外扩张 本土品牌更懂中国消费者需求 [3] - 星巴克面临中国茶咖品牌的全球竞争压力 [3] 能源与科技产业 - 核电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清洁能源 中国核电企业有望复制光伏行业增长路径 [8] - 阿里通过治理"大公司病"进行价值观重塑 面临组织效率挑战 [9] - 苹果在关税战中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 但印度和越南短期内难以取代中国核心地位 [10]
澳洲养老金,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6 19:48
Aware Super投资策略转向 - 澳大利亚养老基金Aware Super正在将投资目光从美国转向英国和欧洲,认为后者面临"真正重大机遇" [1] - 公司已在伦敦设立首家海外办事处,计划5年内在英国和欧洲投资100亿澳元(65.1亿美元),目前已提前完成35亿澳元的两年中期目标 [1] - 首席投资官指出英国和欧洲在能源转型领域投资途径强劲,相比美国该地区政策环境更稳定 [1] 美国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预算法案带来不确定性,包括针对外国投资者的新税收提案 [1] - 该法案可能对Aware Super基金造成数千万美元影响 [2] - 尽管美国仍是重要市场,但资金流入的中长期前景存疑,预计会出现投资组合再平衡 [2] 欧洲投资吸引力提升 - 私人资本集团黑石计划未来10年在欧洲投资至少5000亿美元 [2] - 加拿大大学养老金计划观察到欧洲私人股本领域机会增加,政府正在采取必要措施提升长期经济竞争力 [2] - 欧洲能源转型领域因政策稳定性而更具吸引力 [1]
MAN Energy Solutions品牌焕新:正式更名为 Everllence开启零碳未来新篇章
第一财经· 2025-06-16 18:05
品牌升级与战略转型 - 拥有250年历史的工业巨头MAN Energy Solutions完成品牌升级,正式启用新名称Everllence,标志着公司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2] - 新品牌不仅是对企业标识的焕新,更是对市场定位、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愿景的全面重塑[2] - 欧洲主要生产基地同步举行新品牌揭幕仪式,展现公司面向全球的战略格局[2] 新品牌内涵与定位 - "Everllence"名称融合"ever"(永恒)与"excellence"(卓越),强调公司250年工业积淀和面向未来的卓越追求[5] - 公司定位从传统发动机制造商转变为大型热泵、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提供者、气候中和航运推动者以及氢能产业参与者[3] - 新品牌凝聚双重使命:承载工业创新基因,同时承担为全球提供领先脱碳解决方案的责任[6] 零碳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2018年已开始转型布局,将减少航运、发电、工业领域碳排放的技术解决方案列为战略重点[8] - 当前重点领域包括:船用及发电厂发动机(使用气候中性燃料)、大型热泵、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绿色氢气电解槽制造[8] - 通过子公司"Quest One"积极布局绿色氢能市场,抢占全球氢能经济先机[8]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能源投资在2030年代需增至每年4.5万亿美元,绿色技术和低碳解决方案成为关键增长点[8] - 公司从单一技术开发者转变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参与能源系统整体转型,成为产业链关键协作伙伴[8] - 聚焦碳捕集、绿色氢能与大型热泵等前沿领域,打开高成长潜力未来市场[9] 技术传承与创新 - 公司历史技术创新包括:第一台柴油发动机、第一艘柴油驱动远洋船舶、第一台风力涡轮机、第一台燃气发动机、世界最大河流热泵[5] - 技术传承与开拓精神成为应对能源转型挑战的核心底气[5] - 作为大众集团成员,公司将继续以高品质产品和可靠服务支持集团全球低碳经济布局[6]
从保碧到碧澄:淡马锡战略投资,绿色能源赛道跑出“资本+产业”新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6-16 17:16
战略投资与股东结构 - 全球知名投资机构淡马锡成为碧澄能源的战略股东,标志着公司在战略重构上的关键进展 [1] - 现有股东包括华美国际、钟鼎资本、芯联资本、蔚来资本、星航资本、普洛斯、欣旺达、和达金服等国际资本及国内头部产业资本 [1] - 资本的汇聚为碧澄能源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形成强大的资本合力 [1]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碧澄能源通过整合工商业分布式绿色能源资产的投资、建设运营、能源聚合优化调度、绿色能源服务、碳足迹与资产管理服务等环节,提供全面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3] - 公司采用业内独有的轻重结合双轮驱动模式,灵活应对客户需求并保证项目质量和效益 [3] - 融合AIoT技术的全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3] -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实现新能源电站投建并网规模超1GW,领跑中国工商业分布式清洁能源产业赛道 [3] 全球化布局与业务拓展 - 战略入股将为碧澄能源的全球化布局、资产规模提升和资本运营等领域注入强劲动能 [4] - 公司以新能源光储电站投建为战略支点,整合电力资产运营、综合能源服务、电力交易、碳资产管理与能源物联网科技创新等全价值链业务模块 [4] - 依托杭州、广州、上海、北京、苏州、西安六大运营中心,构建全国性的资产拓展与管理网络,国内业务覆盖上百个城市 [4]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辐射中东、东南亚等国际新能源潜力市场 [4] - 战略投资者的加入将进一步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为全球能源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4]
“引擎”轰鸣!成都经开区汽车“军团”全力冲刺“双过半”
新浪财经· 2025-06-16 16:08
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现状 - 成都经开区汽车企业正全力冲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1][3] - 领克汽车成都工厂采用双班生产模式 日整车产量超1000台 产品涵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 [3] 领克汽车成都工厂表现 - 领克汽车自2020年投产以来持续壮大 已导入领克06EM-P、领克Z20、极氪X、吉利星愿等多款热门车型 [5] - 领克Z20纯电SUV上市两个月交付量破万台 吉利星愿多次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 [5] - 2024年1-5月产量达10.23万辆(同比+181.46%) 产值84.48亿元(同比+165.62%) [7] - 预计2024年上半年产量13万台 产值超100亿元 全年目标产量翻番至20万台 产值180亿元 [7] 其他整车企业动态 -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生产线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车 主要生产速腾和捷达系列 2024年将推出捷达全新SUV 2025年推出首款纯电车 [9] - 一汽丰田成都公司2025年定为"高产大干年" 全新亚洲龙一季度增产1331台(同比+219%) 二季度单台生产节拍加快17% [11] - 沃尔沃成都基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 工厂正进行电动化改造 将推出多款高端新能源车型 [11] 成都经开区整体数据 - 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领克等整车企业 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 [13] - 2025年1-4月整车产量26.71万辆(同比+29.29%) 产值286.77亿元(同比+23.84%) 其中新能源车产量7.57万辆(同比+450.49%) [13]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企业加速导入新能源车型 推动区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9][11]
能源周报(20250609-20250615):以色列伊朗冲突爆发,本周油价上涨-20250616
华创证券· 2025-06-16 15:15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原油因以色列伊朗冲突爆发价格上涨,动力煤港口煤价稳中偏弱,双焦焦价三降亏损加剧,天然气海内外气价分化,油服行业景气回升。2025年原油供给增量有限但需求或稳健增长,动力煤价格有弹性且双焦有企稳预期,天然气供需失衡短期难破局 [5]。 投资策略 原油 - 全球油气资本开支自2015年以来下滑明显,2021年较2014年高位减少近122%,未来预计持续缩减,短期原油产能释放减缓,OPEC+闲置产能低,未来两年供给增量有限 [9]。 - 疫情后原油需求回升,俄乌冲突及以色列伊朗冲突加剧供应担忧,本周Brent原油和WTI原油现货价环比分别+5.16%、+7.17%,建议关注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5][10][11]。 动力煤 - 港口煤价稳中偏弱,终端需求疲软,本周秦皇岛港动力煤均价环比-0.04%,环渤海九港库存环比-2.15%,南方港口库存环比+2.99% [12]。 - 国内电煤扩产保供政策深化,动力煤周期性弱化,国际动力煤需求增加,看好煤企盈利,建议关注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广汇能源 [13]。 双焦 - 焦价三降亏损加剧,焦炭日照准一报价环比-4.96%,焦煤京唐港山西主焦煤报价环比-3.15%,螺纹钢报价环比-0.65%,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环比-0.08% [14]。 - 我国主焦煤结构性稀缺,价格受行政管制少,建议关注淮北矿业、平煤股份 [15]。 天然气 - 2025年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或增70亿立方米,本周美国天然气价降,英国和欧洲气价涨,NYMEX天然气均价环比-4.7%,英国IPE天然气均价环比+0.4%,欧洲TTF天然气近月期货合约价格环比+0.6% [16]。 - 欧盟天然气价格上限协议或加剧流动性紧张 [16]。 油服 - 政策支持增储上产,2023年三大油资本开支较2018年复合增速为6%,中海油达15.7%,油价中高位震荡刺激资本开支回升,带动油服行业景气提升 [18]。 - 2025年5月全球活跃钻机数量环比-40台,6月13日当周美国活跃钻机数量环比-4台 [19]。 主要能源价格变化情况 - 本周华创化工行业指数75.23,环比-1.08%,同比-24.76%;行业价格百分位为过去10年的19.76%,环比-0.41%;行业价差百分位为过去10年的0.00%,环比-2.26%;行业库存百分位为过去5年的84.33%,环比-1.99%;行业开工率为65.97%,环比+0.62% [20]。 - 本周涨幅较大的能源品种为WTI原油(+7.2%)、布伦特原油(+5.2%)、陕西榆林6000动力煤(+1.7%);跌幅较大的为港口焦炭(-5.0%)、美国天然气(-4.4%)、港口主焦煤(3.1%) [25]。 原油:供给有限叠加地缘冲突加剧,原油价格或将维持高位震荡 - 全球油气资本开支下行,供给短期难恢复,美国原油及天然气活跃钻井数低位,库存量下行,页岩油产量有滞后期,OPEC+闲置产能低,未来两年供给增量有限 [28]。 - 地缘冲突加剧供应担忧,2025年4月OPEC组织原油产量环比-0.23%,6月6日美国当周原油产量环比+0.15%,6月13日美国原油钻机数量环比-3部 [29]。 - 2025年4月欧洲16国炼厂开工率环比-2.10PCT,6月6日美国炼油厂周度开工率环比+0.90PCT,6月6日美国原油库存环比-340.7万桶 [30]。 - 本周Brent原油现货价环比+5.16%,WTI原油现货价环比+7.17%,预计2025年供给端OPEC减产效果削弱且有复产预期,需求端表现或强于2024年,油价中枢或下降 [30][31]。 供给变动赋予动力煤价格弹性,双焦在政策支持下有企稳预期 动力煤 - 动力煤企业产量和价格受政策管控,周期性弱化,疆煤之外供给增速或放缓,稳定价格中枢,2021 - 2024年我国动力煤产量年复合增速为4.5%,2024年同比增速降至2.7% [55]。 - 产地煤矿多数正常生产,供应充足,港口煤价稳中偏弱,下游需求疲软,进口煤价格有降有升,预计旺季需求来临后价格企稳反弹,建议关注中国神华、电投能源、陕西煤业、广汇能源 [72][76][78]。 双焦 - 我国焦煤总量供应充足但主焦煤结构性不足,国内焦煤产量以稳产为主,结构性短缺靠进口补充,看好焦煤景气度企稳,建议关注主焦煤生产比例高或有新增产能的企业 [83][84]。 - 焦炭价格下跌,焦企亏损,焦煤价格下滑,煤矿销售压力大,钢企铁水产量下降,展望2025年,政策和印度钢铁产量是关键变量,供给端有望平稳,需求端政策刺激或支撑钢铁价格,焦煤有望获产业链大部分收益,建议关注淮北矿业、平煤股份 [14][95][97]。 天然气:供需失衡短期难破局,海内外气价分化加剧 - 碳中和有望提升天然气一次能源占比,2024年全球LNG供应量增长2.5%,消费量增长2.8%,亚洲是需求增长主要驱动力,IEA预计2025年美国LNG出口增长14% [100]。 - 本周美国天然气价降,库存增加,供应和需求上升,净出口量下降;欧洲气价涨,库存增加,进口量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依赖度降低 [101][102]。
2GWh!亿纬锂能获储能订单!
鑫椤储能· 2025-06-16 14:31
战略合作 - 广州三晶电气与亿纬锂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就储能电芯达成规模2GWh的项目合作意向 [1] - 合作整合三晶电气储能系统集成优势与亿纬锂能储能电池研发技术 推动电池与储能系统的无缝集成 [3] - 合作聚焦热管理、电池均衡及故障预警等关键技术领域突破 覆盖户用到工商业全场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4] 产品与技术 - 三晶电气最新光储充一体机搭载亿纬锂能电池 基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优化家庭用电策略 匹配光伏发电与储能调度 [4] - 工商业储能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通过储能系统深度耦合提升能源调度与峰谷套利能力 [4] - 亿纬锂能全球首发836kWh分体式模块柜 为行业首个量产的大电芯技术产品 面向海外工商业储能场景 [4] 市场拓展 - 双方将深化国际市场合作 推进储能系统与电池技术的本地化适配 为全球客户提供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4] - 亿纬锂能与AKSA、采日能源、洛希能源、固德威等国内外新能源领军企业达成合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