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
搜索文档
海蓝声学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传感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平台
投中网· 2025-07-17 11:34
海洋经济政策与行业动态 - 2025年"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被纳入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 与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并列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新兴产业 [2]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求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 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 9% 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2] 海蓝声学公司概况 - 2025年7月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由苏高新融享创投领投 老股东昊辰资本 崖州湾创投跟投 资金用于研发生产及产业链自主可控建设 [2] - 成立于2021年11月 创始团队拥有20余年行业经验 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掌握水下传感器与海洋系统装备核心技术 [2] - 2023年3月在海南三亚设立全资子公司 2025年4月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成立"深海智能感知与测试技术三亚联合实验室" 打通产学研链条 [6] - 已取得多项核心专利 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6] 核心技术与产品布局 - 聚焦水声换能器领域 产品涵盖主动 被动 矢量 新型材料 声学阵列等多类型 自研宽带换能器 深水低频换能器 高频阵列已实现批量供货 [3] - 以水声换能器为切入点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 正式销售后快速获得多家重点院所与高校订单 [3] - 横向拓展水下传感器品类 纵向延伸系统方案能力 构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3] 海洋科技行业机遇 - 高端海洋传感器国产化率不足10% 军用水声装备必须自主发展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4][5] - 短中期海洋国防需求爆发 长期深海资源开发 海上风电 深海养殖等经济活动将迅猛增长 [4] - 海洋通信探测覆盖度低 建设监测网络基础设施为当务之急 水声装备需加大部署密度 [4] - 民营科技企业凭借技术实力和灵活机制 可与体制内单位共同填补市场空白 [5] 公司战略规划 - 倡议筹建海南省声学学会 逐步拓展海洋环境监测 资源勘探 智能装备等多元化业务场景 [6]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 目标成为产业链齐全的海洋科技公司 [6] - 计划建设海洋基础设施网络 支撑海洋强国战略 [6][7]
从海马、龙趸到珍珠,湛江海洋“宝藏”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6 20:33
海洋经济新模式 - 湛江利用三面临海的自然资源优势 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海洋经济新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1] - 传统渔业向高附加值养殖转型 如海马、龙趸鱼等高价值品种养殖[11][16] - 开发赶海文化体验、珍珠工艺品研学等文旅项目 年吸引游客达十万人次[26] 海马养殖产业 - 豪郎村建立海马养殖合作社 年繁育海马超120万尾 年产海马干品1200千克 年产值达600万元[11] - 采用独特生物特性提升效率 雄海马育儿囊孕育方式使繁殖周期缩短至3周[9] - 水蚤作为关键饲料 支撑药用价值极高的线纹海马("海中黄金")养殖[3][5] 陆基水产养殖技术 - 东海岛推广陆基养殖塘 水温可控性提升使石斑鱼生长速度加快 抗台风能力显著增强[14] - 重点养殖龙趸鱼 最大个体可达数百千克 通过分割销售显著提升附加值[16][18] 珍珠产业链创新 - 流沙村掌握核心植核技术 可人工培育包括夜光珍珠在内的多种南珠品类[30][32][34] - 延伸产业链至饰品加工(珍珠)、食品(珠贝肉菜品)及工业品(贝壳纽扣) 实现价值最大化[36] 文旅融合项目 - 足荣村开发赶海文化体验 游客可亲手捕捞八爪鱼、面包蟹等海鲜 配套传统鱼篓工具[20][22] - 结合百年古宅开发海洋文化工艺品研学 形成"自然教育+文化旅游"新模式[24][26]
深海科技-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海洋经济、船舶与海空装备产业、军工、海底数据中心、海洋通信 - 公司:海南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看好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成为全年主线** - 国家战略层面重视,顶层设计高度关注海洋经济发展,如总书记多次考察提及相关发展要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1][2][3] - 经济增长层面,海洋经济对GDP拉动大、产业规模大、增速快,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GDP拉动作用达11.5% [2] - 沿海省市密集发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如上海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广东发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3] - **深海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 - 产业链涵盖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和深海数字化应用领域 [5] - 深海材料是发展深海科技的重要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需具备强防腐蚀性和抗高压能力,主要应用的材料类型有结构材料和浮力材料 [6] - 深海装备是深海开发的支撑,包括水下勘探设备、船舶和海工装备、军工装备等细分领域,船舶与海空装备产业自2021年进入上升期,2024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进阶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 [7][8] - 深海数字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海底数据中心和海洋通信等方向,海底数据中心可解决散热问题且成本低,还能满足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需求 [10][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洋经济中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传统部分占比接近一半,但在当前发展规划中重要性偏低,发展重点是海洋装备制造、生产开发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4] - 建设地海空间一体化,在船舶或海军方面有较大发展可能性,军工首席推荐海洋装备或海军建设相关标的 [9] - 随着往深洋海发展,海底电缆、海底光缆有进一步建设需求,可作为海空装备的细分投资领域 [10]
股民超2.4亿!A股,大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12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情况 - A股投资者数量已超过2.4亿,2024年新增投资者1274.28万,同比增长5.69% [1][4][5] - 上半年A股新开户1260万户,保守估计新增投资者至少420万 [5] - 近10年A股每年新增投资者均超1000万,高峰时期超2000万 [5] -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业务客户数增长21%,客户资产总额增长27%,90后、00后新开户占比提升至52.9% [6] 板块与行业动态 - 影视、游戏板块早盘强势,横店影视、天地在线涨停 [3] - 汽车零部件概念走强,长源东谷、动力新科等多股涨停 [3] - 医药股盘中活跃,润都股份、力生制药等涨停 [3] - 硅能源、光伏板块持续回调,银行股震荡走低 [3] - 信息技术、绿色能源、医疗健康等行业成为全球并购重点 [8] 并购重组市场 - 今年以来A股并购重组事件超200起,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4倍 [7] - 中信证券以25单并购重组项目领跑,华泰证券17单紧随其后 [7] - 中信证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1012.74亿元,东方证券、中银国际分别以996.90亿元和976.15亿元位居第二、第三 [7] - 前五大券商合计占据市场份额超50% [8] 市场展望与配置建议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流动性充裕叠加市场情绪升温,推动A股"上台阶" [3] - A股市场估值水平处于相对低位,市盈率明显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 [9] - 华西证券建议关注三条主线:稳定红利类资产、涨价相关资源品方向、新技术新成长方向 [10] - 沪指年内首次站上3500点,大金融、"反内卷"和科技主题交替轮动上行 [9]
化工行业多板块迎政策红利
中国化工报· 2025-07-16 10:05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带动光伏指数涨3 97%、绿色电力涨4 08%、海洋经济指数最高涨7 99% 均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 [1] -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 有望从国家战略规划中受益 [1] - 会议直指"内卷式"竞争治理 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新一轮去产能启动 [1] 多晶硅与硅料市场动态 - 7月2日多晶硅期货多个合约涨停 主力合约收于3 505万元/吨 创近期新高 [1] - 硅料价格同步回升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 47万元/吨 环比涨0 87% [1] -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称此轮上涨是对前期超跌的修复 因价格已跌破优势企业现金成本 利润修复预期推动回弹 [1] 海洋经济发展前景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破10万亿元 占GDP7 8% 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5 7% [1] - 业内预计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破13万亿元 深海科技产业占比超25% [1] - 青岛、海南、厦门分别出台规划 聚焦海洋科技创新、深海装备等领域 [1] - 天风证券建议关注深海材料、装备及数智化应用机会 [1] - 三友化工已将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列为培育主业 [1] 制冷剂与农药行业动态 - 中国HFCs自2024年起实施配额制 掌控全球80%以上配额 形成独特商业模式 [2] - 制冷剂企业中报预喜 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全部预增 4家增幅超过1 2倍 [2] - 农药行业受益于"一证一品"政策 江山股份、利尔化学等企业中报均预增 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 [2]
南农晨读 | 长洲望江 油茶飘香
南方农村报· 2025-07-14 14:33
乡村振兴 - 阳西县投资近2亿元启动"阳西一号"1+30深远海综合养殖平台项目 旨在打造智能化、规模化的"蓝色粮仓"标杆项目 [10][11][13] - 项目由阳西县政府联合广东华电福新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推动 中水电四局等企业参与建设 [11][16] - 项目将推动阳江深远海养殖产业升级 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13][14] 中医药发展 - 吴川市中医院拥有296名职工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5人 含正高4人、副高19人 重点发展心血管介入、中医骨伤等特色科室 [21][22][23] - 广西三江侗医药通过粤桂协作机制实现跨区域发展 医教合作推动侗医药从本地服务向更广范围拓展 [27][29][30] 农产品关注 - 广东消费者对荔枝新鲜度要求极高 甚至出现快递整棵荔枝树至黑龙江的极端案例 [4][5] - 全国荔枝供应能力成为社会热议焦点 反映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高度关注 [2][3]
诚意药业:上半年业绩预增超40%,首推员工持股推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0:39
业绩预增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 07亿元至1 19亿元 同比增长40%至55% [1] - 预计扣非净利润1 06亿元至1 13亿元 同比增长47 4%至57 4% [1]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关节类药物销售持续增长及上年亏损子公司减亏 [1] 关节类药物表现 -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氨糖)是核心产品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3 41%至5 02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关节类药物收入同比增长49 62%至1 43亿元 [1] - 氨糖在2024年完成全国30个省国采续标 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 氨糖产品竞争优势 - 国内氨糖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厂商 具备四大优势:中老年骨关节健康定位 原料药制剂双批文 原料自产成本优势 温州洞头区海洋资源区位优势 [2] - 氨糖以甲壳素水解制备 依托洞头区丰富海洋资源(蟹壳 虾壳) [2] - 产品定位与政策导向契合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 中央强调发展海洋生物医药 [2] 海洋生物医药布局 - 推进千吨级超级鱼油EPA产能项目 97%高纯度EPA为FDA批准的首个降血脂EPA药物 [3] - 大健康产业园基础设施已建成 高纯度EPA制剂审评接近尾声 原料药报批准备中 [3] - 项目达成后将形成鱼油原料至药品全产业链模式 [3] 员工持股计划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不超过228人 募集资金不超过4828 64万元 受让价格5 02元/股 [3] - 持股规模不超过961 88万股 占总股本2 94% [3] - 考核目标: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30% 55% 85% 扣非净利润增长率35% 65% 100% [4]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述评(上)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09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 - 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与效益指数达125.2,同比增长2% [2]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占比持续提升 [2]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超30% [2] 产业结构与升级方向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具有较大潜力 [2] - 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高端仪器装备与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2] - 需做强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如船舶工业、水产种质资源),做大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做优现代服务业(如金融) [3] 区域政策与产业布局 - 上海计划2030年形成"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4] - 广东提出建设环珠江口"黄金内湾",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4] - 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发布政策推动海洋产业能级提升 [4] - 需立足区位优势形成特色化海洋经济格局(如山东生态牧场、福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模式) [4][5] 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 - 远洋捕捞需通过数智化技术提升鱼种识别、海域监测等精细化水平 [6] - 山东"耕海1号"平台实现渔业养殖、文旅、科研教育三产融合 [5] - 福建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储能"等跨界模式 [5] 要素支撑与生态管理 - 需科学划分海域范围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6] - 对海洋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土地、海岸线等资源 [6]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海洋产业 [6]
军工材料月报:半年度行情分析及展望-20250713
中航证券· 2025-07-13 2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较年初上涨21.41%,涨幅领先国防军工(申万)指数和大盘,其标的PE(TTM)较年初上涨10.20% [2] - 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不佳,但地缘政治冲突和纪念活动提升市场对军工行业预期,带动军工材料板块行情修复 [2] - 2025年多家军工材料上市公司公告重大合同和扩产计划,侧面反映业绩或将反转修复 [6] - 海洋经济利好政策支持下,将进入爆发期,牵引高性能材料发展 [6] - 对2025年下半年军工材料业绩及行情持乐观态度,业绩有望修复,活跃主题将提振板块行情 [6] - 高性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创造更多成型可能性,碳纤维应用广泛带动国产市场发展,新产业为企业提供新增量 [6][7] - 2025年军工材料行业或逐步复苏,需求集中释放,行业确定性恢复 [8] - 军品降价与产品可靠性存在掣肘,需求修复时以量换价是行业成熟表现 [9] - 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趋势明显,产品优势将成核心竞争力,优质企业迎来新机遇 [10] - 武器装备对材料多功能性要求提升,复合材料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11] - 增材制造和特种加工等新工艺迎来快速发展 [12][13] - 高端材料“民用”市场带来第二增长动力,如低空经济、大飞机、商业航天、机器人等领域 [13][14][1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事件及公告 国内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宁波材料所连续碳化硅纤维性能优异,有望用于极端环境 [21] - 山东莱威新材料将投资建设项目,助推经开区产业发展 [21] - 湖南泽睿新材料推出两款复合材料新产品,有重大战略意义 [22] - 北京微光启航科技推出“WG - 1微光一号”火箭,实现结构减重 [22] 国内军工材料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中航高科子公司开展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构件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23] - 隆达股份对孙公司追加投资4000万美元 [25] - 天宜上佳证券简称变更为“天宜新材” [25] - 中简科技拟投资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产品项目 [26] - 上大股份获批成为技术中心单位 [27] - 光威复材子公司签订补充物资采购合同 [27] - 佳驰科技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展电磁业务 [28][29] - 宝钛股份增资取得万豪钛金51%股权,新增熔炼产能 [29] 海外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Hexcel与JETZERO合作开发复合材料,突破制造技术 [30] - VELO3D与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合作,提升增材制造能力 [30] - 法国达索航空与印度塔塔公司签署协议,在印制造“阵风”战斗机机身部段 [31] - 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获投资,增强开放式技术 [32] 军工材料产业分析 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 高性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实现火箭减重和产品轻量化,碳纤维应用广泛,新产业提供新增量 [33][34] 原材料成本 - 6月高温合金中电解镍价格平稳,电解钴价格上升,钛合金中海绵钛价格上涨,碳纤维中丙烯腈价格走低 [35] 军工材料行业资本市场现状 军工材料月度行情表现 - 6月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涨11.12%,跑赢行业0.23个百分点,涨跌幅前三为超卓航科、佳力奇、金天钛业,后三为光启技术、佳驰科技、天力复合 [37][38] 军工材料板块行情分析 - 2025年上半年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涨幅领先,PE(TTM)上涨,业绩有望修复,活跃主题将提振行情 [41][44] 军工材料行业估值有所提高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市盈率为51.11倍,环比上升3.68%,处于2018年以来的58%分位 [45] 军工材料行业重要投资逻辑 - 备产需求明确,订单落地将提振业绩,中高端材料应用领域和比例提升,预计2028年三种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 [48][49] - 军品降价与可靠性存在掣肘,需求修复时以量换价 [50][51][54] - 产业链多流水发展,产品优势成核心竞争力 [54] - 军工企业可拓展业务和客户,形成军民“双轮驱动” [54] 建议关注 - 关注光威复材等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等高温合金、西部超导等钛合金、铂力特等增材制造、华秦科技等隐身材料、北摩高科等碳碳复材相关企业 [17][55]
广发银行以金融活水赋能蓝色经济
财经网· 2025-07-12 18:37
广发银行海洋经济金融服务战略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聚焦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定制化服务方案赋能海洋经济 [1] - 依托"综合金融+跨境生态"优势,为涉海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出海"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 - 以科技驱动服务创新,提升海洋经济领域服务效能,覆盖多元化船海工程场景 [2] 船舶制造领域金融服务案例 - 为江苏某大型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定制"全周期保函方案+跨境金融生态赋能"综合方案,支持其承接逾10亿元高价值造船合同 [2] - 预付款比例超50%情况下,高效开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预付款保函,配套国内/国际信用证及跨境结算服务 [2] - 服务覆盖传统集装箱船、LNG双燃料船、海上钻井平台等场景,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融资等全链条支持 [2] 小微企业金融解决方案创新 - 通过"保付通"无追索权保理服务为浙江舟山某海洋工程小微企业解决78万元融资需求,线上化操作节省异地办理成本 [3] - 帮助客户提前5个月回笼船舶租赁收入,融资利率较低且流程高效,体现"线上全流程+高融资比例"模式优势 [3] 跨境支付科技赋能实践 - 创新推出境内海运费"拍照汇款"功能,通过OCR识别技术实现发票自动核验与汇款秒级处理,替代传统线下纸质流程 [4] - 某汽车零配件进出口企业使用后业务效率提升超80%,实现"零接触、高效率"的跨境支付体验 [4] - 功能特别适配"小额高频"的海运费支付场景,显著降低人工失误风险与人力成本 [4] 未来战略方向 - 将持续深耕海洋工程、航运物流、海洋新能源等领域,优化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4] - 强化"金融+产业"双轮驱动模式,通过跨境生态建设赋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