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揭开复原乳的现代工业价值与消费理性
搜狐财经· 2025-10-19 13:42
行业核心观点 - 复原乳是乳制品行业实现全球资源高效配置与供应链稳定的重要解决方案,而非劣质替代品 [1] - 行业需引导消费者跳出传统认知框架,以宏观、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复原乳的价值 [1] - 现代食品工业的本质是在安全、营养、便捷、可持续之间寻求最优平衡,复原乳是该系统中的一个理性且必要的组成部分 [3] 生产工艺与供应链 - 复原乳核心生产工艺包括高温杀菌、低温浓缩、喷雾干燥制成奶粉,再在需求地进行标准化还原 [1] - 该工艺解决了乳业优质奶源地理局限与消费市场广泛分布之间的基本矛盾 [1] - 生产工艺打破了地域和季节限制,显著降低了长距离冷链运输的成本与能耗 [1] 可持续性与环境影响 - 复原乳有效减少了由于产销失衡导致的鲜奶报废和资源浪费 [1] - 该产品符合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方向 [1] 营养与安全特性 - 热处理会导致部分热敏性维生素损失,但牛奶的核心营养价值优质蛋白质和钙几乎不受影响,复原乳仍是蛋白质与钙质的可靠来源 [1] - 复原乳所经历的高温处理能够彻底灭活致病菌,包括芽孢等顽固微生物,安全性高 [2] 消费选择与市场定位 - 巴氏杀菌乳是追求本土鲜奶独特风味和部分热敏营养素的优质选择 [3] - 标识清晰的复原乳产品是风味多样的乳品选择,具有安全、营养且负责任的特点 [3] - 消费者选择应基于实际需求场景,建立理性决策能力 [3]
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智能低碳专项晋级赛收官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0:34
赛事概况 - 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智能低碳专项晋级赛在深圳圆满收官,共有22支项目团队胜出,其中7支特等奖及一等奖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1] - 赛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协办,以“场景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 [2] - 赛事采用“产业命题”与“开放场景”竞赛模式,吸引了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62支队伍报名参赛 [2] 参赛规模与成果 - 赛事汇集了317项技术专利、131项软件著作与202项研究成果 [2] - 覆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国央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等创新主体 [2] - 征集到智能低碳应用场景典型案例93个,产业化落地解决方案47个 [2] 核心赛题与应用领域 - 参赛队伍围绕多源协同的电力负荷动态预测与调度优化、极端天气预警下的新能源发电能力评估、电-碳市场联动的虚拟电厂竞价策略等赛题进行比拼 [5] - 应用场景涵盖能源系统智能决策、智能运维、风险防控、智能电网构建、储能系统优化及可再生能源管理 [6] - 涌现一批具有显著应用潜力的创新成果,展现出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低碳安全转型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成效 [6]
北京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涉及碳排放等关键领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0:04
北京市绿色低碳地方标准发布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涉及碳排放、能源消耗限额、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计量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 [1] 碳排放管理标准 - 制定《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明确碳排放评价指标构建、核算分析及减污降碳措施技术要求 [1] - 标准以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为双锚点,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分析碳排放并提出管理要求 [1] - 推动规划环评向“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协同管控升级,助力园区在规划阶段纳入低碳理念 [1] 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 修订《白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结合有无制曲工艺、是否为灌装白酒,分类给出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和先进值 [2] - 修订《合成洗涤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针对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分别给出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 [2] - 新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2] 资源循环利用标准 - 制定《污泥产品矿山土壤重构利用技术规范》,规定污泥产品在矿山土壤重构中的利用要求、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价等 [2] - 当前北京市污泥年产量约为219万吨且持续增长,该标准有助于推动污泥产品在矿山修复中的规模化应用,降低修复成本 [2] - 修订《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范》,新增系统规划、多能耦合系统、监测控制系统等相关要求,完善水质和可用水量要求 [2] - 新标准提升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水平,保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推动该技术更广泛应用 [2] 能源计量体系建设标准 - 制定《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明确企业用能系统的能源计量层次,包括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设备的分级计量要求 [3] - 详细规定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热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系统的计量方法 [3] - 标准明确可再生能源计量数据应用于企业能源审计,分析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与占比,以及用于企业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分析减排量与碳排放因子变化 [3] - 标准实施为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提升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节约企业能源成本 [3]
浙琼合作产业园零碳园区揭牌
海南日报· 2025-10-19 09:37
项目概况 - 浙琼合作产业园零碳园区于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日揭牌成立 [3] - 园区选址海南老城科技新城 总用地面积约2613亩 [3] - 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申报材料获省级评审通过并推荐至国家部委 积极争取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试点资格 [3] 能源体系与技术布局 - 园区总体布局以生物质热电联产为核心能源枢纽 [3] - 整合农光互补光伏 分布式光伏 微风发电等多种清洁能源 辅以分级储能系统与智慧能碳平台 [3] - 构建多能互补 智能协同的绿色能源体系 突出多能互补 源网荷储一体化特色布局 [3] - 通过数字化赋能 运用大数据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园区能源调度与用能效率 [5] 投资与项目进展 - 园区已规划引进20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额约151.13亿元 [4] - 其中6个项目已完成签约 中国能建 雅邦集团 中材节能等企业在揭牌仪式现场签署了入驻意向协议 [4] - 作为能源核心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开工建设 2027年建成投产 [4] - 园区特别预留500亩弹性空间用于导入未来产业方向 如储能装置 碳管理平台 海洋新能源装备等 [4] 产业定位与发展规划 - 园区未来将重点围绕新能源 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绿色产业板块开展招商与产业定位 [4] - 新能源板块以生物质发电 绿色电池 分布式光伏为主要方向 致力于形成完整的绿色能源供应链体系 [4] - 新材料板块重点发展玄武岩纤维 绿色建材 轻质合金等低碳材料 [4] - 高端装备制造板块聚焦新能源汽车 精密制造 自动化装备等领域 打造车-电-储一体化产业链 [4] 预期效益与目标 - 园区建成后预计年生产绿色电力6.4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96.2% 远超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基础标准 [3] - 据测算 该园区消减的二氧化碳排放约26.78万吨 [3] - 项目旨在培育新能源 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升级 助力澄迈建设全省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先行区 示范县和主阵地 [5] - 最终目标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产业生态 成为零碳海南样板 [5]
与会嘉宾建言浙琼合作产业园零碳园区建设
海南日报· 2025-10-19 09:30
园区战略定位与规划 - 浙琼合作产业园零碳园区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三大板块 [2] - 园区以智慧能碳平台为中枢,以绿电直供与国际碳足迹认证为抓手 [2] - 规划构建“县域农林资源—清洁能源供给—高端绿色制造—国际市场输出”的完整价值网络 [2] 核心竞争优势与设施 - 园区将联动马村深水港构建零碳港口与零碳园区的闭环联动体系 [3] - 马村深水港拥有万吨级泊位与超千万吨年吞吐能力 [3] - 园区可引入AI绿色算力中心,利用光伏清洁能源结合液冷与边缘计算技术打造低碳数据基础设施 [3] 行业发展机遇与驱动因素 - 绿色低碳已成为制造业产品出海的“必要通行证”,尤其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碳政策落地背景下 [2] - 海南自贸港可在碳市场机制、绿色电力交易、国际碳关税对接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3] - 零碳园区通过提供可溯源的绿电、热力及碳管理服务,能有效降低产品碳足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2] 技术路径与国际合作 - 建议园区设立零碳园区创新实验室,汇聚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力量推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2] - 需推动碳核算与碳足迹的国际互认,并借助人工智能提升零碳管理效率与精准度 [3] - 来自挪威皇家科学院、法国道达尔能源等机构的专家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国际经验与实践参考 [3]
澄迈经洽会:超千家企业参会 意向签约金额约673.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18 23:28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于10月18日开幕 参会嘉宾约1200人次 参会企业超1000家 [1] - 会议设置"1+9+N"系列活动体系 包括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 9大专题活动 N场配套闭门会及主题沙龙 [3] - 会议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 官方宣传片及主题海报已通过国内外主流媒体及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5] 产业发展与投资重点 - 九大专题聚焦数字经济 绿色低碳 现代农业 文旅康养 海洋经济 金融服务 沉香产业 跨境电商等重点和优势产业 [3] - 公司持续构建"541"现代化产业体系 壮大数字经济 油服产业 农副食品加工和新材料等千百亿级产业集群 [10] - 公司深耕游戏出海 跨境电商等新赛道 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 深海 低空 零碳等前沿领域 [10] 招商引资成果 - 会议签约173个项目 涵盖能源贸易互通 油服保障 新能源汽车出口 跨境电商直播 数字贸易合作等领域 [5] - 意向签约金额约673.6亿元 [5] - 重大项目包括澄迈县人民政府与丹辉体育文化公司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海南外国语学校签订林丹国际羽毛球项目合作协议 [7]
中国绿色智造“圈粉”全球客商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22:11
参展企业业绩与订单 - 亿加环境穿墙式全热交换新风机热回收效率高达97%,产品远销亚洲、北美和欧洲,预计将达成7至8个柜的订单,公司今年海外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在美洲市场保持增长势头[1] -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出口扫地机器人约150万台,今年预计达180万台,本届广交会已达成约5000万元人民币意向订单,公司正从产品出海走向产能出海,越南工厂将于明年投产[1][2] - 广东凌度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越障幕墙清洁机器人在阿联酋广受欢迎,本届广交会与马来西亚Springlab公司签下超过100万美元订单,并接连收获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迪拜等地订单[2] 产品创新与绿色转型 - 中国企业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产品研发、设计及生产全链条,通过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加速推进产品智能化、低碳化升级[2] -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全球市场细分需求和健康生活追求,研发生产绿色智能家电,如车载微波炉和双腔微蒸烤一体机,已与巴西、墨西哥、东盟、中东等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2][3] 全球市场反响与趋势 - 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在全球贸易中持续升温,成为境外采购商核心关注点,阿根廷采购商计划选购绿色智能家电和机器人,认为中国产品物美价优,在阿根廷市场具有竞争力[2][3] - 广交会成为中国企业开发新客户的重要平台,欧洲、南美、中东等地区采购商积极洽谈并预约工厂实地考察,反映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1][2]
浙琼合作产业园零碳园区正式揭牌 多家企业现场签约入驻
搜狐财经· 2025-10-18 21:46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于10月18日在海南澄迈开幕,浙琼合作产业园零碳园区建设暨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对话会作为重要板块同期举办 [1] - 会议主题为“零碳园区建设与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邀请地方政府代表、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家共同探讨自贸港背景下制造业绿色出海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3] - 对话会本身践行零碳理念,获得权威“零碳会议”认证,通过减排措施和采购经认证的碳信用实现全面碳中和 [5] 零碳园区规划与定位 - 浙琼合作产业园零碳园区在对话会上正式揭牌成立,选址位于海南老城科技新城,总用地面积约2613亩 [7] - 园区以“园中园”模式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试点,申报材料已获省级评审通过并推荐至国家有关部委 [9] - 园区总体布局以生物质热电联产为核心能源枢纽,整合农光互补光伏、分布式光伏、微风发电等多种清洁能源,辅以分级储能系统与智慧能碳平台,构建“多能互补、智能协同”的绿色能源体系 [7] - 园区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绿色产业板块开展招商与产业定位 [10] 零碳园区预期效益与进展 - 园区建成后,预计年生产绿色电力6.4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96.2% [9] - 据测算,园区消减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减少26.78万吨碳排放 [9] - 园区已规划引进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51.13亿元,其中6个项目已完成签约 [9] - 作为能源核心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开工建设,2027年建成投产 [9] 企业参与与国际竞争力 - 中国能建、雅邦集团、中材节能等作为首批意向入驻企业代表现场签约 [9] - 企业将利用园区提供的绿电直供、碳足迹认证、国际认证互认等优势资源,重点布局电池、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等低碳制造及出口业务 [9] - 零碳园区通过提供可溯源的绿电、热力及碳管理服务,有效降低产品碳足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以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碳关税政策 [12] 未来发展目标 - 未来将持续推进零碳园区建设与制造业绿色转型深度融合,完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碳管理服务体系与国际认证体系的对接 [12] - 力争将“澄迈零碳模式”打造为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绿色新动能 [12]
3800万吨只是开始!中国深海“三巨头”正在改写全球能源版图
搜狐财经· 2025-10-18 21:20
核心观点 - 流花油田群原油累计产量突破3800万吨,标志着中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身份转换 [1] - 油田群的成功依赖于硬核技术装备与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深度融合,重构了深海油气生产流程 [1][3] - 该成就提升了国家能源安全水平,并为未来大规模开发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7][8] 技术装备突破 - “海洋石油119”FPSO相当于将30万平方米的陆地油气处理厂搬到海上,能同时控制三个油田的水下生产系统 [3] - “海葵一号”是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具备360度无死角稳定性,无需调头应对海况 [3] - “海基二号”是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可支持27口生产井同时作业,并通过2.5公里长海底管缆实现一体化外输 [3] 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 - 数字孪生系统为整个油田群创建虚拟双胞胎,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风险预测和维修方案模拟 [3][5] - 智能化运维平台能自动调整荷载,使维修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预防,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5] - 数字化系统直接带来了平台寿命延长和运营成本降低的效果 [3] 绿色低碳成效 - “海洋石油119”的伴生气回收系统已累计减少碳排放75万吨,相当于种植4000多万棵树 [5] - “海葵一号”配备了国内首套海上伴生气脱硫系统,按高峰年产量计算可减排1.3万吨 [5] - 绿色低碳技术被主动融入生产流程,从成本项转变为竞争力 [5] 战略与行业意义 - 深水开发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降低中国70%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增强能源安全 [7] - 中国南海深水区油气资源储量占比超过70%,流花油田群的成功经验具备可复制性 [7] - 该突破表明中国已在全球深水油气开发赛道掌握核心技术,成为未来能源博弈的关键参与者 [8]
国务院: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 推动人工智能等与物流深度融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8 10:32
物流成本与现代化体系建设 - 物流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重要基础支撑作用,需持续推动降本提质增效 [1]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即每创造100元GDP的物流费用从18元下降到14.4元,显示成本下降但仍存较大下降空间 [2] - 需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深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 [1] - 要加大物流仓储设施投资,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并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 [2] - 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推动人工智能与物流深度融合以促进数智化发展 [2] - 智慧物流是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无人卡车、工具轻量化和电动化等探索方向 [2] - 物流数据开放互联的主要挑战在于平衡数据安全与流通应用,并完善如高精地图、车路协同等软硬件基础设施 [3] - 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短期融资等支持力度,以推动物流主体做强做优做大 [2] 绿色贸易发展 - 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及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 [4] - 需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并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的衔接协同 [4] - 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4] - 拓展绿色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加强国际交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4] - 在绿色能源领域,2024年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 [4] - 在绿色交通领域,铁道电力机车出口量连续5年增加,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出口值首次突破4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4] 农业生产与生态监测 -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需抓好秋收秋种并统筹种子、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 [5] - 发挥政策性收储托底作用,支持市场化主体加大收购以保障农民收益,并做好农业救灾资金和保险理赔工作 [5] - 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完善监测标准和数据质量管理 [5]